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7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7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7)
第三讲 ③
果平法师 讲授
回向支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所有礼赞,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礼敬支;供养,就是供养支;请佛住世,就是请佛住世支;转法轮就是转法轮支;随喜就是随喜支;忏悔就是忏悔支。以上六支都是修积福德的方便,以此修行六支的善根,我们要把它全部回向给众生,让所有众生最后都能圆满成佛。
因为前面我们讲的礼敬支、供养支、请佛住世支、请转法轮支、随喜支、忏悔支,这六支是积聚功德的六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这六种方法,来积聚资粮,积聚福报。在这里我也希望把这些福报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回向给他们做什么呢?“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他们能够毕竟成佛。
关于回向,经书里面有一个比喻,说我们的功德就像一滴水,但这一滴水很容易就干了,它经不起风吹、日晒,很难保存它。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滴水投入到大海,那就不可思议了,若大海水不干,这一滴水就不会干。佛为什么要叫修行人把自己的,哪怕是微小的善根,都要回向众生呢?这就像把一滴水的功德,投入到众生的大海,众生无尽,功德就会无尽。
我们在前面发菩提心里面也讲过了,当把十方众生作为我们的对境时,对境就变得非常的殊胜。我们知道十方众生是没有穷尽的,当把这一份功德回向给他们的时候,因为众生没有穷尽,我们这一份功德,也会变得没有穷尽。
就好像说,我们把功德投入到一个放大器里面,本身功德很小,比方我们只点了一盏灯,这一盏灯的功德非常地渺小,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盏灯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所有众生,十方众生这个放大器多大啊!不可穷尽啊!那这个点灯的渺小功德就可以放大无穷无尽了,因为众生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位众生身上都有一份功德,那可想自己的功德在怎样的增加,又增加了多少?
这一支被称为回向支,也就是把前面的功德作一个总的回向。一方面,是让我们的功德有所归投,我们前面所修的功德最终投放到哪里?佛告诉我们要投入到众生的大海里。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功德能够变得更加殊胜。所以在讲到一切善法的时候,修行人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人,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在为自己作,为自己所爱或所有作,而修行人想到更多的是为众生作。
七支供养讲得比较详细,因为在传承上,印度的祖师把七支供养单独作为忏罪、集资的修学方法,专门作为一种功课。包括中国的早晚课诵仪轨,如果认真地去分析,它都包含了这七支供养,也就是说前面有礼敬支,有供养支,还有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因为忏罪集资是所有法门共同要完成的功课,而普贤七支供又是最善巧方便的修法,于是七支供养后来就成为一种定式,哪怕是一个很短的修行仪轨,如果分析下去,它也一定由这七支供养组成。
能够了解这七个方面的修法,那么对每天的功课,会更清楚里面所讲的到底是些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礼敬十方诸佛?哦这是在修礼敬支;为什么中间还要穿插忏悔?哦这是在修忏悔支,最后的回向是在修回向支等等。因为过去的祖师大德,发现在忏罪、集资上面,普贤七支供养最殊胜,能够圆具一切资粮,于是就把七支供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以后的修法仪轨,就照七支供养来设立。
那么修七支供养主要让我们成就哪几件功德呢?第一个,能够清净罪障。我们通过七支供养的修学,可以清净我们的罪业。因为他中间本身就有忏悔支,如果我们认真的修行忏悔,通过前面讲到的四力忏悔,那一定能够忏悔掉自己的罪业。如《四法经》所载“佛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减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一、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谓由读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归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之心。”依经所言,哪怕是犯了根本罪,我们也可以通过如法忏悔最后清净。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