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张秉全: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7日
来源:   作者:张秉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张秉全: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净土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鼎三足,缺一则蹶.就三法中,愿为最要。举愿则信行自在其中矣。何则?信若无愿,不名真信,行若无愿,净功莫克。或为他歧所惑,或则半途而废故也。弥陀经三次提及“若有信者,应当发愿”职是故也。发愿有二种:一朝暮课诵时发愿;一常时发愿。即日常念佛时意念中有求生西方之愿望,即为常时发愿。印光大师云:“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或用小净土文,(按即慈云忏主回向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此发愿文,莲池大师自己亦有诠释,惜乎太简,仅点示大意而已。初机依文发愿,或难领会,故不揣固陋,作此略释,或于净业初机,依文发愿,有所裨益。有不尽处,祈诸方通家,不吝赐教。

  释此愿文,大科分三:初归命请加,二发愿。三回向。今初,归命请加。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这首偈文,前面二句申归命礼敬,后面二句请求加被。发愿求往生,为什么要归命礼敬阿弥陀佛?就是为了请求佛的加被。慈悲哀怜,摄受于我。稽首者,谓以头著地,稽留少顷而起,表礼佛恭敬之极。西方安乐国,即极乐国之异名。其国无有八苦,故称安。但受诸乐,故称乐。弥陀净土,法王所统,故称为国。此为依报。接引众生大导师,此为正报。言接引者,众生没在苦海之中,弥陀佛以慈悲大愿,接之令出此苦娑婆五浊恶世。众生著于五欲之乐,不能自拔,佛以极乐种种妙乐,引之令离此土。故曰接引。导师者,导人以正道者也。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出要。释迦世尊为说,娑婆是苦,西方是乐,令其生起欣厌之心,欣求西方,厌离娑婆,发愿求生西方,故佛名大导师。世间虽亦有导师,只能导人以文章技能,未能导人出生死,故非大。二乘,菩萨,神通道力未极,所度有限,亦未能称大,唯有十方佛及阿弥陀佛方得称为大导师也。然体偈意,似指阿弥陀佛。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我今发愿愿往生者,申述发愿求生之意。唯愿慈悲哀摄受者,请求弥陀哀怜,摄受于我也。(归命请加一科竟)

  二发愿。又二:(一)自利。(二)利他。今初。

  自利又三:(1)自利:甲发心持名。乙忏悔业障。丙发愿

  甲发心持名。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某甲,当人自称己名。向佛陈白发心持名之意。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二句,是所缘之境。“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是发菩提心。“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所念之佛。“期生净土”是所求之处。发菩提心所缘之境,必须由狭至广,自近及远。“四恩”狭而近,故居先。“三有”比于四恩,则为广远,故居中。法界众生,则至广至远,故居后。言四恩者,在家四恩:则为父母,众生,国家,三宝。出家四恩:则为父母,师长,国家,施主。言三有者,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也。隔历不同曰界,此三界,界界不同之故。因果不亡曰有,三界众生,所作善恶,都有因果感报,如影随形,故称三有。此三界二字,虽举的是依报,因有六道四生住在其中,这是举依报以摄正报。言法界众生者,即包括九法界众生在内之十方法界众生也。一乘无上菩提道者,乘是运载为义,一乘,即是指佛乘。《法华经》云:“唯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是也,无上菩提道者,佛果菩提更无有上也。《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也。“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专心者,专注一心也。持念者,执持不忘也。万德洪名者,一句弥陀名号,乃弥陀因行果德之所建立,是全德立名,念佛名,即是念佛的万德。以全名即德故,所以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称万德洪名也。“期生净土”一句,期者,期望也。净土者,无有五浊,故名净土也,这里是指西方净土也。念佛而不发自利利他的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得往生,故无量寿三辈往生,都必须发菩提心而修念佛之行也。

  乙忏悔业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尼消灭。”

  发愿之前,先须忏悔业障。“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这四句,明忏悔之要。谓虽我念佛发心,期生净土,奈我罪业厚重,福善轻微。障缘既深,智慧又浅。染污心识,如火炽然。清净功德,难于成就。

  “业重福轻”者,业即十恶,福即十善。十恶者,身三,谓杀盗淫;口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谓谓贪嗔痴。翻此十恶,则名十善。言业重则十恶具造;言福轻,谓作善不多。又:作上品十恶,名业重,行下品十善名福轻。又:炽然作恶,名业重,泛然行善,名福轻。

  言“障深慧浅”者,障深,则内外交攻,如初欲修行,便生恶疾。才能向道,适遇邪师。慧浅,则闻熏经教,不明谛理。言“染心易炽”者,或爱心偏重,若藕丝牵连难断。嗔心易炽,若火逢乾草即烧。愚痴,则见网深缠,邪解横生。言“净德难成”者,戒定慧浅,开悟尚难,何况实证。若非深生惭愧,痛自克责,披陈忏悔,则纵经尘劫,灭罪无由,故曰净德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这四句,明忏悔必须至诚恳切。

  “翘勤五体”者,两肘两膝及额头,名为五体。五体投地,表外仪恭敬。“披沥一心”者,明内心虔诚。披沥,谓发露先罪也。“投诚忏悔”者,投诚,谓归投于佛。忏悔,忏谓忏其先罪,悔谓断相续心,后不重造。由昔身行恶法,故今五体翘勤。(身业虔诚)由昔意起贪嗔,故今披沥一心。(意业虔诚)由昔舌造恶语,故今口陈忏悔。(口业虔诚)

  “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我及众生”者,我,行人自称。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众生。谓我与法界众生,自旷劫至今,起惑造业,未曾休息,故曰旷劫至今。“迷本净心”,此为根本无明。“纵贪嗔痴,”此为枝末无明。迷则如云覆日,不见光相。纵则认贼为子,自劫家宝。“染秽三业”者,谓身口意三,被烦恼业所污染也。罪垢者,谓造作十恶五逆等罪垢也。冤业者,既造罪业,必招冤报。各言无量无边者,一人所造,旷劫至今,已无量无边,何况四恩三有众生共造,更为无量无边矣。《普贤行愿品》云:“若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也。“愿悉消灭”者,谓仗忏悔之力,惑业苦三障俱灭也。

  丙发愿。又分三:(一)发四宏誓愿。(二)发求生西方愿。(三)总结二愿无尽。今初。发四宏誓愿。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此发四宏誓愿也。愿不依谛,则名狂愿。故须依苦、集、灭、道四谛而发也。誓愿曰深者,谓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若众生界无尽时,我愿终无尽时也。“远离恶法,誓不更造”者,此依集谛发心,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谓观众生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所恼,不能自拔,以是发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也。“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者,此依道谛发心,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谓观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等,具无量称性功德,而诸众生不习不修,造诸恶业。以是发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是等法门。“誓成正觉”者,此依灭谛发心,即佛道无上誓愿成。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发愿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誓度众生”者,此依苦谛发心,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发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

  以上只是从事相而发,若知实相谛理,则生灭四谛亦通无作四谛。谓众生只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有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原即自性,学无所学;佛道本乃自成,成无所成。这就是无作四谛,乃圆教妙理,二乘尚非其分,况我等凡夫,顺便提一提而已。(一)发四宏誓愿竟。

  (二)发求生西方愿。分二,(1)求佛护念。(2)正发愿。今初。求佛护念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这五句,明求佛护念。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以四十八愿摄化众生为能应,今我至诚求佛为能感。佛心生心,原本同体,自然感应道交,满我所愿,证知我,哀愍我,加被我也。

  “愿禅观之中”下这几句,明护念之事。愿在禅观之中,或作十六观,或专作一观,如唯观丈六金身,在水池上;或观自坐莲华上,作莲华开想,或作莲华合想;或唯作白毫观,观弥陀眉间白毫。若作观想,须知唯心之理。心净佛现,境非外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水净月现,非有非无,即空假中,不可取著。若认做实有,块然一物,则成魔境矣,不可不知。善导和尚云:“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名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是故持名念佛最为稳当也。

  金色之身,是佛正报,宝严之土,是佛依报,谓七宝严净之净土也。“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是我求佛护念之内容。(1)求佛护念竟。

  (2)正发愿。。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宿障,指宿世所造惑业苦三障,仗佛甘露灌顶而消除。善根,指宿世所培戒定慧善根,仗佛光明注照而增长。烦恼。根本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总是昏烦恼乱净心之垢染,仗佛手摩我头而疾空。无明。指枝末无明与根本无明,仗佛衣覆我体而顿破。圆觉妙心,自然豁然开朗。寂光真境的般若观照,自然常现在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若至临命终时,一期报身已尽,第八识将去之时。求预知时至,或三日前知,或七日前知。四大不调,名病苦。愿求身无病苦。水火刀兵毒药等,名厄难。愿求不逢厄难。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恩爱牵缠,难割难舍。四,求神服药,祈求延生。愿求心不贪恋;迷惑有三:一,疑罪深重,难超五浊。二,疑功行浅,不得往生(此二疑自)。三,疑弥陀不来接引(此疑他)。愿求心不迷惑。诸根,指眼等五根。无病无难,故愿诸根悦豫。正念,指意根。无贪无惑,故愿正念分明。舍报时,毫无痛苦,故愿安详。坐脱正念,故愿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下,明感应道交,佛及圣众放光接引之状。楼阁幢幡,异香天乐之境,昭然现于目前。“令诸众生”下,明见闻者,欢喜赞叹,顿发菩心。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即莲华座,其座金刚所成,故名金刚台。上品上生,乃乘此台。如弹指顷,极言往生之速也。胜莲华,即金刚台上之华也。获无生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别地圆住之位也。对境心如明镜,境有来去生灭,心无生灭,是获无生忍之相也。最下者,为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之位。得此忍已,于须臾间,即往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得蒙授记,即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化度有情。三身者,法,报,应三身也。四智者: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也。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谓具足五眼也。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也。陀罗尼,此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一切功德,总结上文所说功德皆悉成就也。(1)自利一大科竟.

  (2)利他.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言“不违安养”者,法身不动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应现也。如一月普现千江水,月不下降,水不上升,自然映现。菩萨从体起用,亦复如是。“遍十方刹”者,非独分身于一国,亦遍至十方化度有情也。小乘作意神通,名可思议,名不自在。菩萨不消作意,不动本处,遍至十方,故名不可思议自在神力也.“种种方便,度脱众生”者,如悭贪者,以财施摄受之;刚强者,以爱语摄受之;为善者,以利行摄受之,;行恶者,以与彼同事摄受之。故云种种方便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者,五欲不沾,名离染,三惑不起,名净心。离染,净心,为出三界方便。“同生西方,入不退地”,乃横超五浊得究竟实益。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终不退为凡夫;二,行不退。终不退恒常度生之行;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即佛一切种智海也。(2)利他一大科竟。

  (三)总结二愿无尽。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总结前文生自利、利他二种大愿也。“世界无尽”等三句,是举例。“我愿无尽”句,是总显愿力无尽也。如世界不可尽,我愿亦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亦不可尽。若四者可尽,我愿乃可尽。克实而论,四者皆不可尽故,则益显我坚固愿力永无尽时也。

  二,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必定回向。以若不回向,则唯得人天福果。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回向有三:一,回自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何名回自向他?所念佛功德,原属自行,今回此功德,向于众生。以己所修,悉施于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今云四恩总报,三有齐资,即回己向他也;何名回因向果?所作功德,原是因行。今回此功德,向于无上菩提。悉以庄严佛果。今云同圆种智,种智即佛一切种智。即是回因向果;何名回事向理?所作功德,原属生灭之事,今回此事修功德,向于不生不灭之实际理地。即回事向理。具足三种回向,方是菩萨要行。

  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施。如弥陀佛国,凡来生者,皆得同佛受用,并由弥陀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

  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同海深广。不回向,则由心量狭小,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卮,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量广大,成无漏福善,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成人天痴福,还生三界。是以净业行人,凡有一善,必须回向西方也。

  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得乐,全是为己,怎么说是为利众生?答:作佛原为度生,若不为利他,何须作佛。当知欲要利人,必须先自利,成全自己成佛,即是成就他人。若自不成佛,怎么能普度众生呢!略释西方发愿文竟。

  • 相关文章
  • 指定的模型还没有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