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蔡礼旭:什么是善?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源:   作者:蔡礼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蔡礼旭:什么是善?

 

  什么是善?我们想要积德修善,首先要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善,否则会善恶不分。如果我们善恶不分,境界一现前,就很可能误入歧途。现在许多家长很烦恼,怕孩子被带坏,其实烦恼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坏处。如果每天都烦恼,细胞受到影响而发生病变,身体状况就会变差。所以,必须赶快帮助孩子增强明辨善恶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一生走得顺畅,不至于被人误导。

  对于善,中国有一本着名的家训《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很完整。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的家训,不只利益了他的家庭,还利益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大家可以用心去看。一个人学问能否成就,绝不取决于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主动学习,立身行道。解行相应,学问才能提升起来。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扭之瓜不甜。圣贤已领我们进门,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已经拿在手上,接下来的修行要靠自己主动。

  什么是善?了凡先生说:“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辨善看存心。打人、骂人是不是善?对人都是九十度鞠躬,有时候还一百二十度,这样是不是善?善有标準,《弟子规》是非常好的标準。另外,还要看他做事的存心是什么,这是对善最根本的判断,从存心可以判断是真善还是假善。

  假如一个人对人毕恭毕敬地鞠躬,但他只对上司,对下属就很不客气,可见他那个鞠躬有目的,是为了攀龙附凤,是为了自己的升迁,这个存心是利益自己,是自私自利,所以纵使鞠躬也是假的,也是恶。看人不能只看一个点,要看线、看面,看他对任何人是否都是真心的。

  打人、骂人,一般人都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一巴掌打下去有把握将对方打醒,不打就是不对。“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亲人犯错的时候,你如果不规劝他,不仅他错了,你也错了,因为你没尽到本分。所以,在“朋友”一伦中,我曾经举过一个好朋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过生日被我骂了半个小时。被骂完的隔天,他居然打电话给我说:“我三十多年来接到最好的礼物,就是昨天你骂我。”而我们也从这个例子体会到,一个人的福分在哪里?“福在受谏”。能接受别人的劝诫,这个人有大福。心量大,能宽容,能广纳谏言就能避开人生许多的危险,我知道这位朋友对我很信任,只要一棒就能把他打醒。所以,当你是为了对方着想的时候,这个存心就是善。

  我们看事情要从根本看,而根本就在你的存心。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出来的?心。行为就是心的反射,我们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延伸,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是利益他人,心行如一。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