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音乐世俗化探寻——关于国恩寺僧人佛教音乐观念的调查报告(陈华丽)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陈华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音乐世俗化探寻——关于国恩寺僧人佛教音乐观念的调查报告(陈华丽)

 

  《肇庆学院学报》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原集成镇)龙山山麓。它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唐皇帝中宗赐其寺名。国恩寺是禅宗创始人惠能的故居,也是他晚年弘法的道场和圆寂之地,还是编辑《六祖法宝坛经》的处所。它与惠能剃发出家的道场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收徒弘法30余年的韶州宝林寺(今韶关曲江南华寺)并称为南禅宗三大祖庭,被誉为“岭南第一禅宗圣域”。

  现时,国恩寺僧人的佛事活动,主要有日常活动和专门活动两大类。前者指僧人每日必做的早课、晚课和诵戒等,后者则包括放焰口、斋天、放生、梁皇宝忏、冠音忏、水陆法会等法事仪式。

  一、梵呗的起源及其概况

  梵呗,亦称赞呗、梵乐、梵音、佛曲、佛乐等,是佛门中赞咏歌颂佛德的音声。梵呗是摹古印度的梵腔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的。广义而言,从一心至诚的唱颂到欢喜虔敬的伎乐供养,皆属梵呗的范畴。梵呗有别于世间歌曲,如《长阿含经》中记载,音声具足五种清净,乃名梵音:第一,其音正直。第二,其音和雅。第三,其音清彻。第四,其音深满。第五,周遍远闻。微妙清净的梵音是从清净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声和雅、正直、清澈深满、周遍远闻。

  相传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是曹魏时期陈思王曹植。他尝游鱼山(一作渔山,今山东阿县境),闻空中有一种梵响(岩谷水声),清扬哀婉,细听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其所制梵呗有六章,即是后世所传《鱼山梵》(亦称《鱼山呗》见《法苑珠林》)。其时支谦、康僧会、觅历等高僧结合当时中国民间音乐以及正统文学开创和初步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中国梵呗。

  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第一,讲经仪式。第二,六时行道(即朝暮课诵、斋供)。第三,道场忏法。在这些法事活动中举唱梵呗,称为作梵。

  佛教认为梵音具有止息喧乱、便利法事进行的作用,所以教徒按照梵呗初梵、中梵、后梵这三节的不同要求,在法事活动的前边、中间、后边选择作梵。但近世在讲经传法时已将传统的《如来梵》、《云何梵》、《处世梵》改呼《钟声偈》:“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以及“天上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等梵呗。

  六时行道梵呗,为古来各宗所共遵行。无论何宗何派,均受持诵习朝暮课诵。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萨祖师诞服及纪念日,在功课的前边、中间另加有梵呗。

  道场忏法,其旨在化导俗众,即“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所以其仪式尤为重视歌咏赞叹,道场忏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水陆》、《梁皇宝忏》、《大悲忏》、《三昧水忏》等。在这些佛事活动中,梵呗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多以《四大祝延》、《八大赞》为主。

  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忏法结束时,加一些俗调赞词来慨叹人生无常,劝世人早日觉悟,回头是岸,如《青山无雨叹人忙》、《春宵梦》、《南柯一梦熟黄粱》等。

  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现在一般常用的梵呗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二百曲。除了六句赞多用《华严会》外,其余如《挂金锁》、《豆叶黄》、《望江南》、《柳含烟》、《金学经》、《金砖落井》、《破荷叶》以及《寄生草》、《浪淘沙》等都是最常见的。近年来,北京、江西、天津、厦门等地相继成立了佛教音乐团,已整理、出版、发行中国梵呗的音响磁带。在传统梵呗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已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用于佛门梵呗,在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梵呗这一古老的佛教传统文化也遇到了挑战。那么在广东——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今天的佛教音乐发展流变是如何的呢?

  我们对国恩寺僧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广东地区梵呗的传承演变。

  二、国恩寺僧人佛教音乐观念调查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我带领5位学生到国恩寺进行佛教音乐观念的调查,对部分僧人进行了采访。此次调查,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有mp3录音239分钟、照片50多张、摄像带6盒、DVD光盘6张。国恩寺里有常住僧人22人,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他们多为外地人,主要来自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安徽、江苏等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初中毕业,也有不少是高中毕业后出家。僧人单独居住在一栋二层楼的楼房里。寺庙给每位僧人配置一间房居住。寺庙僧人是社会的一个群体,佛教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国恩寺的僧人普遍拥有电脑、电视、手机、mp3等工具,僧人借用这些工具与外界交流,接触各种社会音乐形式,借以听赏各种社会音乐。国恩寺僧人认为传统佛教音乐有净化人心、弘扬佛法、和谐社会等功能。但是具体何为传统佛教梵呗,他们尚没有明确认识。我们就何谓佛教音乐,对于佛教音乐世俗化,他们的态度如何,僧人日常生活是否会对佛教音乐世俗化产生影响等问题对僧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共设计了25个选择题、2个填空题和1个简答题。设问主要包括僧人的生平、出家寺庙;对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及传统佛乐的认识和接收程度;僧人学习传承梵呗和法器的方式;僧人们与居士等半局内人的关系;对佛教音乐世俗化的态度,等等。在对僧人进行问卷调查前,我们的问卷问题经过新兴县团委书记和国恩寺客堂灵泉法师的审核。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知,60%的僧人在佛学院进行过系统学习;他们学习佛教梵呗的方式多是师傅传授,也有不少是模仿其他僧人自学。他们中的86%会法器的锣鼓板,其传承方式也多是向其他僧人请教,自己钻研学习。僧人们经常一起合奏练习法事仪式的法器锣鼓,也经常在一起练唱佛教仪式中的梵呗。他们基本上保留了传统梵呗的传承方式。但是他们中的71%都对解放前佛教音乐的了解不深。全部的僧人现在都会听录制的佛教梵呗磁带或CD之类。有一半以上的人经常借助外界音响听佛乐。僧人中有40%接触过西方的古典音乐。87%的僧人了解通俗流行音乐,有一半以上僧人会唱2首及以上的通俗歌曲。90%的僧人熟悉自己家乡的小曲。他们多认为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也有不少认为是佛教音乐影响着民间音乐的发展。一半的僧人想过把家乡小曲和通俗音乐加入梵呗。仅有占21%比例的僧人认为佛教仪式中所唱的梵呗不应该改革,不应该加入各种世俗音乐,多数持中立态度。57%的僧人觉得现在的佛教音乐越来越符合大众要求。93%的僧人认为用普通话唱诵梵呗好听,而且利于和大众沟通。只有21%的僧人不在意信众喜欢听自己唱诵的经文。还有占比例36%的僧人向居士学唱过梵呗。

  国恩寺中,僧人们普遍认为佛教音乐具有感化众生、弘扬佛法、净化心灵以及陶冶情操的功能。86%的僧人认为佛教音乐能影响心情,全部僧人都认为听了佛教音乐使人内心平静舒缓。僧人们认为在佛教音乐的发展中,只要世俗音乐能够达到净化人心等佛教功能,则都可以运用到梵呗中,这还有助于佛教梵呗的发展。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知晓:在国恩寺,加入了世俗音乐成分的佛教音乐更能被人们接受;国恩寺佛教音乐世俗化程度明显;国恩寺僧人对佛教音乐俗世化持积极态度。

  (二)国恩寺梵呗分析及结论

  2007年7月19日19点,我们有幸在国恩寺现场采录了放焰口仪式活动。对该仪式进行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录像拍摄,并对其进行了音乐分析。在进行放焰口仪式时,国恩寺的僧人使用了多种梵呗唱腔,其中有湖北黄梅戏调、越剧调唱腔、江苏小调、浙江一带的小调等。

  维那法师慧明在放焰口仪式的梵呗中,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曲调。而其他众僧使用最多的腔调是黄梅戏曲调。经过采访,原来大多数僧人的籍贯是安徽。他们都非常熟悉黄梅戏,认为好听。而且,黄梅戏采用安庆方言,而安庆方言是典型的北方语言,能听懂普通话的人基本上都能听懂黄梅调。黄梅戏腔调对于传承佛法不受影响。再次,黄梅调的唱腔优美、委婉动听、节奏适中,琅琅上口,念诵佛经时更容易把握佛经内容。

  外省的僧人们,他们在“唱、念、颂”时,常加入自己的家乡小调风格。这些僧人们认为,民间音乐运用到佛乐中更有助于参透佛学、弘扬佛法。僧人们认为现在佛教音乐的确有世俗化的成分,但是并不代表等同于一些浮躁的流行音乐。他们也喜欢好听的音乐,但在他们看来,好听的音乐应该是令人心平气和的。佛教音乐也讲究有板有眼,节奏律动,讲究和谐之“音”。尽管他们并不是音乐院校毕业,也未必懂歌唱的发音技巧,可他们是用心在唱。只有把心融入到佛学里,才能唱出和谐之“音”。所以僧人们唱念诵时,佛曲旋律走向“平平而过”,而不像多数世俗音乐起伏跌宕。这正如释昭慧在《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一文中所言:“在宗教领域里,音乐的用途更是重要。它除了有祭祀祝赞的仪式功能外,更有增加精神上的敬虔与专注的作用,使人沉浸在光明祥瑞、庄严萧穆、清净安宁的宗教气氛之中,收摄浮躁涣散的心神,而引发一些特殊的宗教经验。”佛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影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只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佛教音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部。我们必须重视佛教音乐的继承与发掘,尤其是对古代保留下来的传统佛教音乐要继承好、保护好,它们是我国佛教音乐的主体和基础,是佛教音乐的原创和正统。但继承的最终目的不是抱残守缺,与时俱进的发展才是佛教音乐真正的道路,变化发展佛教音乐才是历史的进步。

  国恩寺僧人们在实际的法事中,把世俗音乐合理的加入到了佛乐中,是对传统佛乐的发展。世俗音乐融入到佛教梵呗中,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