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发菩提心义诀(上)
梁乃崇:发菩提心义诀(上)
金刚上师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莲华金刚藏圣者吴润江上师传授
初机学佛,必须明了世间法与出世法。世间法一切一切以唯物为主,出世法以唯心为主。世间一切物质,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矿物,必经成、住、坏、空四个时期,一切生物必经生、老、病、死四个时期——一切物质终必空坏,一切生物终必老死。学佛者先看透一切毕竟空,然后将唯物观念打破;继看破一切生命毕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毕竟空寂。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团心而言,分为心识、心性两种:心识者众生心也,亦谓之生灭心;心性者佛心也,谓之菩提心,亦谓之不生不灭心。
何谓众生心?由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而生分别、爱恶、取舍,包括一切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以及种种意气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等而起之妄念,均属心识,谓之众生心。
迷,则由此心识成生灭,落三界,入轮回,而成六凡;悟,则由此心性超生灭,证真如,顿般涅槃而成四圣。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净——染谓取着六尘,净谓不取六尘——世人未有不染六尘者,若取着之而起贪、瞋、淫、杀等业是为恶,反之则为善;又于六尘而行施、戒、忍者是谓善。善恶之业成于今,苦乐之报应于后。因地善恶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各异,六道中继续造业受果,从而轮回不息。
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为要法。若于六尘不取即无业,从而无报。是故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业种便断,斯出三界矣。若居不生而证真,身心永息,是为二乘。若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为菩萨大乘。若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是为外道,未免轮回。是故缚脱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鉴之。
弥勒菩萨法语云:「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佛陀。佛者觉也,觉分三种:一、外觉,二、内觉,三、直觉。外觉即「澄心」,专修一个「惺」字。内觉即「住心」,专修一个「静」字。直觉即「摄心」,专修一个「寂」字——以上三点合为一修持,是为「大圆觉」,亦即发大菩提心。依此而修持,是为法身常住境界。此时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槃。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六根清净。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心内一切事——过去、现在、未来——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第七识(末那识)清净。
「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及心内一切事,将外境内事打成一片,是为「中境」。观外境如梦如幻,内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梦境,出世还归一如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清净,转成第九识(庵摩罗识,即「清净无垢」意),此识即为行者之清净心性。经云:「诸佛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继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则自性与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修行之道无他,唯有革心而已,即将众生之生灭心转为不生不灭之大菩提心是也。
总之,一切众生未明心见(同「现」字)性时,见色住色,闻声住声,心为六尘所转,四大五蕴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轮回生灭;现性之后,六尘还原为佛性矣。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未来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望为勉旃。
【编者的话】
《发菩提心义诀》系圆觉宗祖师莲华金刚藏圣者吴润江上师(简称「华藏上师」)于民国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初次在香港传授给弟子的。
此篇为上师修行几十年的心血结晶,文中详辨众生心与菩提心、生灭心与不生不灭心的差异,且谆谆告诫弟子如何省察自心,慎其初念,远离轮回,超脱生死。全篇理论与实践之道并陈,文字简要,而义理深刻,实为千年来佛教一极重要之文献。
上师生前曾谓初机学佛,应当每日读诵《发菩提心义诀》,并要背诵、思惟、反省、纠察、观照,若能如是用功,自心菩提本性终有显现的一日!今为帮助读者诸君深入了解全文,本期特将梁乃崇教授以前对此篇的讲解同时刊出,以饶益大众。
梁乃崇教授 阐释
华藏祖师的《发菩提心义诀》,大家可能都非常熟了,有些人甚至会背了,但是其中的真义也许还不太明白,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番。现在先念原文,如果有比较不清楚的地方,要马上提出来,否则我可能就念过去了。
「初机学佛,必须明了世间法与出世法。世间法一切一切以唯物为主,出世法以唯心为主。」
这一段是说开始学佛的人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宇宙万法,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
「世间法一切一切以唯物为主」,就是说世间法是重视这些物质的。这里的「唯物」,意思就是有相的、具相的,以这些具相的为它主要的内容。出世法呢,就是以「唯心」为主。
这里所指的「心」,讲得更清楚一点的话,指的是「菩提心」。世间法与出世法的不同点,主要在一个是唯物的,另一个是唯心的,有这样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和我常说的:一个是有相的,另一个是无相的;一个是被知的,另一个是不被知的;一个是分别的,是分别心所运作的世界;另一个是无分别的,是无分别心所运作的世界,完全可以对照!
「世间一切物质,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矿物,必经成、住、坏、空四个时期,一切生物必经生、老、病、死四个时期——一切物质终必空坏,一切生物终必老死。学佛者先看透一切毕竟空,然后将唯物观念打破;继看破一切生命毕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毕竟空寂。」
这一段先讲世间啰!既然世间是以唯物为主,所以华藏祖师就从世间的物质开始讲起。世间一切的物质,就是天地啦、日月啦、山河啦、植物、矿物啦,当然,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把这些东西归为「器世间」。
这「器世间」必然会经过成、住、坏、空四个时期——「成」,就是生成;「住」,就是保持;「坏」,就是慢慢在毁坏;「空」则是毁坏到极点以后,就没有啦!就空了!——世间的东西都必然经过这四个时期。
以上所述是佛经的讲法,那么现在的科学是不是也这么描述这些物质的变化呢?还是这样说的!现在的科学家还是认为整个宇宙最终是要坏的,坏到后来就没有了。同时近代天文学「宇宙论」里面的「霹雳说」,亦认为这个宇宙的生成是从空来的,而佛经里面早就这么说了。
「一切生物必经生、老、病、死四个时期」,这个我们都不必解释了,原来就已经知道了,是吧?当然,科学也没有不认为是这样的。因为「一切物质终必空坏」,所有的物质,也就是整个宇宙到最后一定会毁坏了、没有了;那么「一切生物终必老死」,所有的生物最后都是要老、要死的。
这里的「一切生物」不包括植物,因为已经放到前面有关「物质」那边去了,所以这里指的主要还是动物。「学佛者先看透一切毕竟空,而将唯物观念打破」,学佛的人一定要先明白这件事情,其实这件事情、这些问题早就已经清楚地摆在这里,只看你要不要这样子认识而已。
前面举的例子最后都「终必空坏」、「终必老死」,这是没有办法反驳的事实,那么学佛的人就要把这件事情看清楚,所有的物质最后通通都会没有、都空了。你就不要执着这些物质、执着这些生物,以为不会坏、不会死,是永远存在的。
你能够了解的话,就晓得一切毕竟空,到最后都会没有,那么就可以将心中的「唯物观念」(就是执着物质的那种心、那种想法)打破。这么一打破,再继续「看破一切生命毕竟死亡,乃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毕竟空寂」。
既然所有的生命最后都是要死亡的,那么就可以把色身,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以及比较抽象一点的四相看破,因为到最后一定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都会没有!也就是要体会「毕竟空」——世间的一切最后毕竟空寂,就是要能够看到这一点。
「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团心而言,分为心识、心性两种:心识者众生心也,亦谓之生灭心;心性者佛心也,谓之菩提心,亦谓之不生不灭心。」
世间的一切都会空掉,都会没有;「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那么不会空掉,不会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心!「心者意也,不指肉团心而言」,「心」指的是「意」,当然不是指心脏。
这个「意」,又分为心识和心性两种。「心识者众生心也,亦谓之生灭心」,众生心就是生灭心,这个心会起起落落、有生有灭,最后会没有,也就是有生、住、异、灭。「心性者佛心也,谓之菩提心」,说到心性的话,指的就是佛心,也就是菩提心。
「亦谓之不生不灭心」,这就是所谓的不生不灭心。这个不生不灭心是不会毁坏、不会没有的,它的性质就是「空」,也就是我常说的「知觉者」。所以「知觉者」指的不是心识,因为心识还是被知的。
我们再看下一段:
「何谓众生心?由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而生分别、爱恶、取舍,包括一切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以及种种意气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等而起之妄念,均属心识,谓之众生心。」
我们就先来解释什么是「众生心」,它告诉你是「由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而生分别爱恶、取舍,包括一切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及种种意气用事」,这一段要描绘清楚实在是很难的。
「众生心」是什么呢?首先它要经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去攀缘外面的六尘。这六根我常常说就是detector(侦测器),是一些器官,譬如说眼根,它就会去攀缘色尘,耳根就会去攀缘声尘,鼻根就会去攀缘香尘……,每一根都会去攀某一类的尘。
如果用现在科学的说法,就是某一种仪器,它可以detect(侦测)某一类的讯号,只是这样的不同。这六根不但攀缘六尘,而且还攀缘第八识,然后要做综合的解释。这六根就像电脑的硬体,那第八识则像是电脑的软体,像它的作业系统,要做一些分别,做一些解释、一些整合、一些关连,或者做一些运算。
由这样一个构造——六根攀缘六尘,然后第八识在里面做各种的识别、各种的解释、关连,以及组织综合,而生出分别、爱恶、取舍这一类的想法、决定或意念。而这一类的分别、爱恶、取舍包含了一些什么呢?包含了所谓的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及种种意气用事。
平常我们要贪钱或贪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经过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这样运作出来以后,而产生了一个「我要去夺取或要争取……」的决定,会有这样一个整体的决策。
也就是说当我们心中有一个贪的决定出来、一个行动出来,或是个心念出来,事实上是一个整体的决定,所以一个贪念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念而已,它是一整套的program啊!它复杂的程度我们只能说它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很难说清楚。
「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里,郭正典医师不是曾提过一个问题:「你说的分别、无分别,是不是只是理论,而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当一个苹果掉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用无别心看它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用分别心去看它,又是怎么样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我那时候回答他,就是用了这一段道理。就是说:我们在看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心中并没有装很多执着,其实已经装进去很多东西了!
首先我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有了六根,有了八识,先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再透过这六根八识的运作来看东西的,本身就已经有相当多的执着、共业在里头,所以整个是一个执着的系统、一个业障的系统在那里运作,无法得到用无分别心看的答案。因此,所产生的心就有贪、瞋、痴、慢、妒……这一类的东西。
上一次,我们特别让大家来省察自己的心里什么样的状况是贪,大家谈到最后都觉得并不容易把握。你看光这一个「贪」就这么不容易了,那还有「瞋、痴、慢、妒」,一个一个来,还多得很;此外还有「七情六欲」,以及「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以及种种意气用事」,全都是这样子运作出来的。
下面所说的,其实跟前面的文字是类似的,不过再重复一下罢了:「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等而起之妄念,均属心识,谓之『众生心』」,这些就是八识,而这些识心所产生的妄念就是「众生心」。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众生心?」我回答说:「你现在感觉得到的所有的心都是众生心!」无论你现在动什么脑筋或想什么东西,都是众生心!
「迷,则由此心识成生灭,落三界,入轮回,而成六凡;悟,则由此心性,超生灭,证真如,顿般涅槃而成四圣。」
如果我们「迷」在这个众生心里面,「则由此心识成生灭,落三界,入轮回,而成六凡」,这个心识就会让你产生生灭,而落在三界里面。所谓「三界」,就是无色界、色界和欲界,也就是世间。
你一迷的话,就会因为这个众生心而落到三界,落在世间,掉入轮回生生死死,而成六道凡夫。「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修罗、天,「天」也属六凡。如果一旦悟了,就会「由此心性(这里他直接由『心识』)转换为『心性』」,超生灭,证真如,顿般涅槃,而成四圣。」
我的解释就是你能由心识悟到心性的话,就能够超出生灭,证入真如,达到涅槃,而成四圣。「般」是达到的意思。而「四圣」是指罗汉、辟支佛、菩萨和佛。前面我们如果不跳的话,那就是:「悟则由此心识,成心性,而超生灭,证真如,顿般涅槃而成四圣」。这件事情的关键就是在这个心了!
这一段对心是怎么成生灭、怎么落三界、怎么入轮回而成六凡,有比较详细一点的说明。人都有心,而这个心可以是心性,也可以是心识。如果迷的话,就成为心识;一旦悟了,这个心就会成为心性。
我们再看下一段: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净——染谓取着六尘,净谓不取六尘——世人未有不染六尘者,若取着之而起贪、瞋、淫、杀等业是为恶,反之则为善;又于六尘而行施、戒、忍者是谓善。善恶之业成于今,苦乐之报应于后。因地善恶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各异,六道中继续造业受果,从而轮回不息。」
这一段他继续分析:「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净」,人都是有心的,一有心的时候,就有意念出来;而这个念一起的时候,就必然有染的、有净的。「染」,指的是「取着六尘」,就是跟六尘粘在一起,攀缘起来了;「净」的话,就是「不取六尘」,跟六尘不攀缘。
所以「染」的定义就是取着六尘,「净」的定义就是不取着六尘。「世人未有不染着六尘者」,这个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跟六尘染在一起,而染还有不同的状况:「若取着之而起贪、瞋、淫、杀等业,是为恶」,染就是取着,取着就是染。染的话呢,又会产生一些贪的心、瞋的心、淫的心、杀的心,那么就会造贪、瞋、淫、杀的业,这样的染就是恶;「反之,则为善」,如果反过来,染虽是染,但是他不贪、不瞋、不淫、不杀,那么就是善。
下面就进一步举了一些例子:「又于六尘而行施、戒、忍者,是为善」,所以他虽然有染,但是所做的若是布施、持戒、忍辱,那就是善。「善恶之业成于今,苦乐之报应于后」,现在他造了善业或者是恶业,那么以后就会有受苦或者受乐的报应。
「因地善恶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各异」,因为你开始造这些业的时候,善的有上、中、下三种品级,恶的话也有上、中、下三种不同程度的恶,所以结果就会去不同的道投胎受报。
天、人、修罗是善道,属于善的上、中、下三品所受的果报;恶的话,就会因为所造的上、中、下不同的恶,而落入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继续造业受果,从而轮回不息」,众生在六道中不停地制造善恶的业,也就会不停地去受这六道的果报,而轮回不息。
其实这跟「生生不息」的意思也差不多。因为轮回本身就有循环的意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定在那里轮回。
「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为要法。若于六尘不取即无业,从而无报。是故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业种便断,斯出三界矣!」
所以从以上的情况来看,「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这些事情的源头,都是由众生心念所生的。「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为识』」,所以佛才会说这个世间,这个有无色界、色界和欲界的世间,是由心而产生的;这个世间的各种法,通通是「识」,也就是「心识」所成的。
「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会修行的人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修行的时候,对初念要非常地审慎,要把这个染心制止。
「初念」的意思,可以解释得很深,是指「第一义」;倘若比较简单地说,就是你开始起的第一念,也就是一开始想事情的时候所发的那个心、所出来的那个想法,而不是这个想法以后再衍生出来的想法。
譬如说:我看到一个食物,就想要拿来吃,可是这一个心已经不是初念了。初念是「觉得肚子饿」,当然你也可以说「觉得肚子饿」前面还有念……,这是由比较简单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初」与「后」的一种说法。
如果要从深的角度——真谛的角度来讲这个最初的念,就是「第一义谛」。要讲第一义谛,就会讲到我所说的「知觉者」,「知觉者」这样一动,那就是初念。所以「第一义谛」,就是初念,也就是第一个念。
我们这个念头一出来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滚了好几道以后的念,都已不是初念,初念就是比较前面的念。当然我们讲不了那么清楚的时候,就说是比较前面的念就叫「初念」。就像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是你肚子先饿了,然后才决定要去抢那个食物。所以你抢食物的这个念并不是初念,它比较前面一点的念头是「觉得肚子饿」。
从这个例子,你可以追到任何东西真正第一个念。你只要反省,反省到最早最早的那个念,看看那个念是什么。那个念,佛经就把它叫「第一义谛」。所谓「第一义」,也就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早的,万法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像所有的理论,它的公设都接近第一义;而后面那些推导出来的定律,已经是第二义了。由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看出来这个「知觉者」(本来面目)本身就是最纯粹的第一义。
当然,前面所提出来的「不生不灭心」、「菩提心」,指的都是最纯正的第一义。我们一下子没有办法体会到这个第一义,体会不到那么深,所以只要找到比较开始、比较源头的念就可以了。而这些源头其实也常常是我们心中一个问题的原因,譬如说发生了一些困难,发生了一些问题,我们想要找出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就去找那个原因。其实找那个原因,就是要找这个初念。
所以善修行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初念,就要十分谨慎小心,而且还要让这个心不跟六尘染在一起。「制其染心」就是把会跟六尘攀缘在一起、染在一起的这个问题制止。「斯为要法」,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是修行里面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则。
「若于六尘不取,即无业,从而无报」,所以如果对六尘能够不取,那么就没有业,也就不会受到果报。「是故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业种便断,斯出三界」,所以你只要一念不生,这个六道也就没有了,那么轮回也就停止了,那些业种也就断了、没有了,就不受报了!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就会超出三界,也就是超出世间、脱开这个世间。说起来也不难啦,是吧?
「若居不生而证真,身心永息,是为二乘。若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为菩萨大乘。若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是为外道,未免轮回。是故缚脱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鉴之。」
「若居不生而证真」,假若能够做到一念不生,就是达到了「不生」,即可证到真相、实相。「身心永息,是为二乘」,此时身体和心念都停下来了、永息了,这样就叫做「二乘」,也就是罗汉道跟辟支佛道(声闻和缘觉)。
「若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他证到了不生,又从这个不生这里开始,起六度万行。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所谓「万行」就是指这样的六度做了很多很多。如此一来,就不是身心永息。因为做六度万行时,身心没有办法歇下来,不能息下来;息下来,就不能行六度万行。他如此做,是先证到不生处,然后从不生处开始做起,并不是在生灭处行六度万行!
如果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谓「菩萨大乘」;如果从生灭处而起六度万行,那就只是个大善人。修这个六度万行,尤其是六度后面的禅定、般若,严格说来,要在不生处那边才能做到,也才能称为大乘菩萨。
当然这完全看你要把这个「菩萨」定义成多高,不过这里很清楚是定义在「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谓菩萨大乘」。所以如果是从生灭处而起六度万行的话,就不是华藏祖师这里所定义的菩萨大乘。当然,你要另外定义菩萨大乘的意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是为外道,未免轮回」,这一段就更清楚了。「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这种人就是不生处还没有证,而且还带一点异计邪见,看起来好像已经断了,其实是未证;也就是他「不生」做得不好,是比较差的不生,而且还附带了有异计邪见。
所谓「异计」,就是有些喜欢做六度万行的人常常会好大喜功,他一有好大喜功的心理时,就会产生一个想法:我要办一个很伟大的事业,要万古流芳……等等,他有这样的愿望、这种心理一出来时,就很容易有异计,就是想弄一些手段,好达到伟大而辉煌的功业,一心希望万古流芳。
他在做的时候,会有很多很多阻碍,让他不容易成功。他想要排除那些困难,就常常会弄些计谋出来。这样就会有异计,同时也会产生偏见。这就是因为他把这些功业看得太当真了,所以就会产生邪见。
这里会说:「似断未证」,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没有功夫,功夫是有一点,所以也有一点像接近了「不生」;但他又没有真做到,所以是「似断未证」,也就是他还没有真的证到。「是为外道」,这种人就是外道。「未免轮回」,就是他还没有办法脱离轮回,所以仍得受果报,还要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如果他到了天道,寿命可能会很长。
「是故缚脱由心,得失在我」,所以我们是被绑的,还是解脱的,就要看自己是怎么用心了。我们能成道,或者不能成道;能够脱离轮回,或者不能脱离轮回,关键就在自己。「修行者,其共鉴之」,修行的人啊!大家都要注意啊!
「弥勒菩萨法语云:『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弥勒菩萨曾说过:「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无分别心是「智」,分别心是「识」,所以「智」跟「识」的定义就在这里。「依识染,依智净」,你一分别,心就会染;如果依智,则不会染,就净了。染的话就有生死,净则连佛都没有。
「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佛又教修行者四个依据,四个可以依循的原则。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所谓「依」就是听从的意思。我们要听从道理,而不是跟随那一个人。我们常常会有一个情形,就是根本把道理都忘掉了,常常只听某一个人的话。他怎么说,就照着怎么样做,而不是依据真理去行事,这是不对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听我的话,而是要听我讲的道理。
「依义不依语」,不只是说不要听我的,连释迦牟尼佛或是任何一位祖师,我也只是听他的道理!并不是他们所说的话,我就要无条件接受,不是这样子的。对于释迦牟尼佛或祖师所说的话,我们不是死死地去遵守,而是要听从、遵守这些话所代表的真谛、所代表的精神。
像这类问题,我们也常常在这个社会里遇到。譬如有些法律,如果大家坚持要遵守那项条文,那就是依文字、依语了。而有些人就说:「这些法律的文字是很僵硬的,我们不能这样完全去遵照,而是要把握它的精神」,这就是「依义不依语」。
再来就是「依智不依识」。我们要依无分别心,不要依分别心。我们要顺着无分别心来做事,要听从这个无分别心,而不去听从分别心。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两种道理,一个是究竟的,一个是不究竟的(所谓「了义」,就是究竟的、彻底的;「不了义」,就是局部的、不彻底的),那么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哪一个?我们要选择了义,要选那个究竟、彻底的道理。
「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就是说:我们应该要依智不依识,如果依识的话,就会堕入地狱││其实不见得会那么严重,依识的话就会入三界,入轮回。如果做错了,就有可能会堕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学佛就差不多了。
好!今天上午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姚介玫、姚介和、刘玉娟等居士记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