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04修行须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04修行须知

   修行须知—一             海涛  辑

  1.功德的积聚分为两种,一是福德,另一是智慧。没有俗世六根、六尘依缘的了悟是智慧,而藉境作意培养的外在修行便为福德。

  2.如何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生起慈悲和智慧呢?事实上,一切众生本具慈悲和智慧的种子。

  3.当我们仔细检视「我」时,会发现没有一个绝对明显且完全独自存在的个体。

  4.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以及每一样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均具无常和因缘和合的本质,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

  5.慈悲总是伴随着智慧,智慧在此意为了知一切东西的本质和实相。慈悲与智慧关系密切,而真正的慈悲更是来自于智慧。

  6.智慧的生起与正见有关。我们必须对轮回与涅槃的真实体性有透澈的了解,才能对法界中法尔如是的究竟实相生起正确的见解,从而培养我们的正观。

  7.正见是了知我们所感受或觉受到的一切,乃是来自于因缘和合所化现出来的一种表相事物,其本质为空,不具个别独存的体性。它的化现完全立基于相互依存之理。

  8.不具正知见,我们是无法步上法道而终究获得证果的。就像有一个人想到某个地方,但若不知其位置地点和方法的话,是不可能到达那里的。因此,他在出发前一定要详研各种资料才行。

  9.同理,在步上觉道之前,正确的知见乃为一切之根本。为了在法道上能正确修行而终获解脱之果,正确的见解乃必备之要素。

  10.正见可防止我们堕入边见,并断除一切分别之心。而它唯有藉由般若智慧的学习,了知一切万法的真实本质才能办到。

  11.正见可让行者了知一切诸法的真实本质,而般若智则是对于诸法圆满的一门深广知识。

  12.清净智慧的基础乃建构在戒律之上;一切我们所祈望开展的智慧和功德,其基础乃是戒律。

  13.真实的证觉之道乃是慈悲与空智的双运。

  修行须知—二             海涛  辑

  1.空性指的是一切内、外现象诸法均乏真实而具体存在的体性;它是一切缘起的基础,也是空性之唯一意义所在。

  2.一切内、外现象诸法均由空性中生起;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下,因缘才有可能生起。

  3.由于我们无法了悟自心本性,而执着于一个主客实有且对立的造作概念,因此产生了第一个心毒——痴(无明)。

  4.错把空性的东西当为实有,就叫做无明或妄念。佛已找出无明妄念,所以称之为佛。

  5.相对上来说,一切均存在,但就其本质来说,则一切均不存——它性本空,我们不必加以造作。

  6.一切现象诸法的存在与不存在乃合一无别,此即空有不二。我们不必再造出一个空性来,因为诸法之实相本来如此。

  7.心的本质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空性,另一则是光明。由于我们未识自己心的空性层面,于是造作产生了一个「自我」的概念——我、我的等。而由于未识自己心的光明层面,我们便产生了一个「他」的客体观念。

  8.证觉之道直接建立在我们心的基础上。

  9.「心外无佛。」它指的就是我们最原始无作的心,而非念头已生起的过去心。此最原始无作的心是自生且无尽自我解脱的。

  10.心是什么?心就是我们一切情感、情绪以及认知和感觉的根源。它不仅包括了觉受五尘(颜色形状、声音、闻香、尝味、一切可触东西)的五识,同时它也指我们能思考、感受的神识。

  11.为了强调心念的延续,我们也用「心流」或「识流」来代表我们的心。

  12.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心,心是无形无相,而头脑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份。

  13.我们的身体和心是两个分开独立的个体,但心是属于精神性的,而身体则是一个由小原子所组成的物质性东西。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