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童真入道肉身不坏的隆德尼师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来源:   作者:释相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童真入道肉身不坏的隆德尼师

 

  恩师(1918—2007),原籍吉林省榆树市青山人氏,俗名邹精一,生于一九一八年正月二十八。师从小跟随父母姑太茹素(俗称胎里素),念佛习禅静坐,以《六祖坛经》、《金刚经》为宗旨,矢志不移。师十六岁於哈尔滨极乐寺,剃度出家,取法号隆德。家后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文革后,佛法衰败。适时师居精舍,收徒众,随缘渡化,普劝念佛,常劝诫大众,在儒守五常,在道怡养性,在佛勤修梵行,入世积德行善。‘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乃师之座右铭。

  师起居简朴,平易谦和,纵年近高龄,行不拄杖,身体轻健,动作敏捷,并时常主法念经为众生祈福。师宿根深厚,善因斯培,童真入道,矢志苦修,虽历尽艰辛苦楚,而道心愈益坚贞,德高望重,得享八十有八之暖寿,其言其行,堪为人天轨范,实乃古德再来,菩萨示现,凡愚莫测也。佛教缁素及弟子法眷等众,常感慈德之无极。师实是乘愿再来,现身菩萨,自在无碍,善说妙法。数十年间,常坐不卧,法喜充满,如是自在,早已解脱,凡夫不识这个那个,众生有求满其所愿。

  现师于二零零七年一月八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二十日早八点,在磨盘山万德寺大众的念佛声中,住世缘尽,安详坐化,往生极乐,还本复元。

  朔观师行,悲愿弘深,苦行头陀,一旦示寂,四众成悲。  恩师示寂之前留下了“末法时代,念佛要紧”的警言。

  师一生戒徳崇高,苦行超群,毕生度众无数,受益者良多。门下弟子随侍在侧,谨遵佛制,助念弥陀圣号,并施设三大士瑜伽焰口,三时系念等佛事活动,祈愿师升西。弟子能禅秉承师志,将师之灵骨入坐棺于寺内禅堂前供奉,拟三年后开棺入塔,欲当乘愿再来,吾等有缘众生或可再会与娑婆世界也。

  公历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二日,农历庚寅年三月九日师出缸。时众之哗然,因乃见法体干缩,体肤完好,已然修成肉身。宗师一生,坚毅笃朴,宿慧萌芽,潜修百苦,卒至彻悟,更以肉身示现,其昭示修行之典范,践履头陀苦行之正则,诚堪与古德共讃。惟愿师,不舍悲愿,再驾慈航,广度群迷,导归净土。

  师之肉身出棺时法体完好无损,深颜色之处系尚未干缩。脸部见风稍有变化,但无大碍,贴金后会更显庄严。师之先天成就,亦要靠后学来保护,拟贴金供奉。时至今日五天有余,还未做任何保护措施。惟望吾等托福,得以瞻仰礼拜。不胜馨香祷祝者也!

  正所谓:

  一灵真性无起灭,何有圆寂与荼毘。

  菩萨应世度众生,於无生处示有生。

  伏愿恩师:极乐国中,慈祥安住,大悲心里常念众苦,肉身住世,俾有缘而得度,国家固万事之基,佛教获千载之兴。

  弟子能超诚惶诚恐合十顶礼

 

 贴金的恩师肉身像

  1988年与恩师最早同住修行的同德精舍旧址还在

  附诗一首

  天空飘着无声的雪花,沿着眼睑往下滴,

  滴入了我们的眼里,浸透了一颗忧伤的心...

  深深的悲哀、缕缕的思念,

  装点着心上的花环,为您送行。

  您走了,耳旁留下了您的叮咛: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如钟声起伏、浑厚有力。

  您走了,受尽了世间的众苦,您走了,

  再一次揭示了人生苦短,生死无常的道理,

  苦苦的唤醒我们厌离娑婆,精进修行。

  您走了,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无数个白天,无数个夜里,

  教我们编织着西方净土的三辈九品...

  慈悲的师父啊,向您顶礼!

  我们要编织出最美的莲花送给您,

  敬上一杯清水,供上一枝清香,

  祈求您,倒驾慈航,

  可怜的众生需要您!

  .................

  师父,您老人家真的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

  众生需要您!

  ---弟子能超顶礼

  九华山肉身菩萨之谜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遂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5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这么多?为什么这些肉身历千年而不腐?是不是经过特别的防腐处理?是不是与九华的地理环境有关?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修行方法等等,肉身菩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自然环境与防腐

  九华山的山体位于皖南断块隆起的中心部位,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受构造、岩性等影响,形成以山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其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著,从而形成阴、凉、湿的山区气候特点。九华街年平均气温13.4℃,冬季极端最低温度 -11.8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4.5℃;空气相对湿度在78℃至 85℃之间;年平均湿度 80℃。全年降水日期182.7天,全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山上森林覆盖率75%,大气质量优良,这样的自然环境,当然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但却不是防腐防霉的好所在。居民家里的衣物,尽管不停地翻晒,但仍有霉变,墙边的木柱和放在地上的木桌经常发霉,甚至长出了木蘑菇。宾馆的客房,尽管晴天通风、雨天空调,但其崭新的墙壁不出两年就生出霉点、斑块。而存放肉身菩萨的坐缸,却置于室外任风吹雨打,经三年而不腐,实在是不可思议。贴金供养后,其身体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却也完好无损。更令人称奇的是,百岁宫明代无暇肉身菩萨,在“文革”中被埋入地窖十余年,身上的贴金已剥落,但身体却完好无损。这尊肉身,从其圆寂算起,至今近 400年了。这些事实,实在是不可思议。

  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

  1、修行的结晶

  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坐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

  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

  2、修行者的愿心

  在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

  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我曾问过一们公认的高僧,问他往坐后是否保留遗体,他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干什么?”这是大多数修行者的观点。

  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凡九华山的和尚圆寂,都要将遗体保存一段时期(最短的七天,最长的三年),看能否成为真身。其装殓方式也很特别,和尚圆寂后,将其遗体擦洗干净,盘成跏趺式装殓于特制的陶缸中,在遗体的周围塞满木炭,直至颈项,头脑部位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盖涂以黄泥密封,置阴凉通风处存放。密封的陶缸隔绝空气,木炭汲取遗体内的水份使之脱水干瘪。一旦遗体腐烂散发异味,就将陶缸底部的发火孔掏开,引燃木炭火化。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条件,这称为坐缸。后埋于地下,一般经三年开缸后,肉身不坏就称之肉身菩萨。这样的一个程序,大家别以为什么人都能做到肉身不腐,因为虽然法体周围都塞满了脱水的木炭石灰,但陶缸是要埋入地下的,地下长期的水浸才是最大的考验,所以坐缸的陶缸底部都留有一个碗口大的孔,那个是火化用的,一旦发现肉身腐烂就从底部点火火化。所以能经历三年而不腐烂的那是相当不容易的,是戒定慧所成就的。大家见照片中的法体那是因为三年的脱水干缩过程所致,寺院还要为之漆上桐油最后贴金,以永久保存法体。所以大家不要怀疑肉身菩萨,一般的人或修行不够的人,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是不可能保存肉身的。其内因取决于他们生前的修行道行。长年食素不沾荤腥,注重修炼持久坐禅,必然气脉贯通,筋骨干连,加上坐化前知其大限来临,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进,使腹肠空空,体内脂肪和水分极少,这为死后坐缸蜕变为肉身奠定了基础。但即便如此,能成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数。只有极少的僧尼一直保存着肉身,这样在3年后开缸,就是“肉身菩萨”了。形成肉身后,首先是妆漆,3年后再妆上金粉,这样就基本上可以把尸体与外界隔离开。从古至今也有许多肉身是没有经过坐缸过程,自然就成就的,如前几年圆寂的黄玉兰居士。 一般高僧圆寂是大都会临终前告诉弟子他已经修成肉身不坏。

  肉身菩萨:佛教用语,指以父母所生的身躯而能达到菩萨位者。《坛经》大师事略说,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萨。因六祖死后,身体不腐,被完整保留下来,因此后世也将佛教僧侣死后,肉身不腐者,称为全身舍利,又称其为肉身菩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肉身体菩萨,有六祖惠能大师与石头希迁。近代则有慈航法师。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