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大乘不共法(了中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大乘不共法(了中法师)
大乘不共法
了中法师
五乘中的菩萨乘,又称为大乘。大是对小而言的,在大乘经论中,将声闻乘与缘觉乘合称为小乘,因为声闻与缘觉,虽然出离生死而得解脱,但是偏重于独善其身,求自我解脱,故称为小乘。
大乘所以名大,其含义很多,但是总括起来有两个意义:一、包含广大:大乘法无所不含,无所不摄,一切佛法皆摄人大乘法中。二、殊胜超大:大乘法不仅超胜人天善法,更超胜二乘出世法,究竟圆满,甚深微妙。这甚深微妙之法,是在人、天、声闻、缘觉乘中所没有的,所以名为大乘不共法,是不共于人天乘及二乘的。
修习大乘法是以发菩提心为主,求证无上佛果为目的。佛果的功德是究竟圆满的,因此菩萨所要修学的法门则是无量无边,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过统摄无量法门则不出“六度”与“四摄”。
度的梵语名波罗蜜多,意译为到彼岸,或译为度,即是从凡夫的此岸度脱到佛果的彼岸。四摄,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菩萨道是以利他为先,因此行菩萨道要有摄受教化的方便,方便有四种,故名四摄。
六度
第一、布施:舍己利他,谓之布施,即是牺牲自己而成就他人。一般人都是自私心重,占有欲强,执着自我。为了满足自私的占有,会造成人与人的纷争,国与、国的战争,因此执取自我,贪求不舍,不仅自己烦恼丛;生,更增加他人痛苦。菩萨以利他为先,应该拔众生苦;而与快乐,所以行菩萨道要牺牲自我,修习布施。
虽然在人天善法及二乘法中也行布施,但是人天乘是求自己的福乐而行布施,是出于功利心:二乘是求自己解脱,不受财物所累,淡泊财产,并不重视利人的积极行为。惟有菩萨的布施,是为利他而行,下从自己的功德着想,专为救度众生而行布施。因此,菩萨布施…一、无能布施的人(自己),二、无所布施的对像(他人),三、无布施的财产。不执人我相,不取法相,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住”是取着不舍的意思,菩萨为度生而行布施,远离境界的取着,不为境界所转,才能自在解脱,是通达三轮性空的布施。
第二、持戒:在佛法中,戒是三学之一。学佛不论在家、出家,也不论大乘、小乘,都必需要持戒。梵语尸罗,意译为戒,是解脱、清凉的意思。戒的力用是止恶行善,断除身心的恶行,身心才能清净、轻安而得解脱。
在声闻戒中,戒有男女、侩俗、年龄的差别,因戒的不同而有七众弟子之分。但是菩萨戒是七众通受的,没有男女、年龄的差别,只因侩俗身份的不同略有区别而已。不过要受菩萨戒应先受七众的律仪戒,如优婆塞(优婆夷)受菩萨戒名菩萨优婆塞:沙弥(沙弥尼)受菩萨戒名菩萨沙弥,比丘(比丘尼)受菩萨戒名菩萨比丘。有人误认为:声闻七众是小乘,学大乘菩萨不用受声闻七众戒,这是错误的邪见,因为菩萨戒是建立在七众别解脱戒的基础上。
菩萨戒的规制,不在条文的多少,重在戒的止恶、行善、度众生的功用,因此菩萨戒总摄为三类净戒:一、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二、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三、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总之,持守大乘菩萨戒是积极的行为,该止的(恶)要止,该作的(善)要;作,以圆满成就佛果为目的。
第三、忍辱: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必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所谓“百忍成金”。菩萨是修习成佛的大事,行菩萨道有很多难行难忍的事,没有坚忍的意志,经不住打击,受下了磨难,是成就不了菩萨道的,因此大乘法门有忍辱度的大行。
再者:忍是制伏瞠烦恼的。菩萨所行是饶益众生的,怎能对众生起瞠恨心呢?瞠心的生起,情绪会压倒理智,因而忿怒冲动,行为粗暴,造成伤人害物的恶行,有违菩萨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的行愿。佛经中喻说瞠心如火,谓之瞠火。火能烧一切物,而瞠心生起能烧尽一切功德,可知瞠烦恼过失之严重。菩萨以安忍对治瞠念,不论外境如何艰困,都能安心忍受,对一切侮辱、恼害等境,都能安稳忍住,所谓“能忍自安”。在五乘共法中,虽然也有忍行,但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行,才是大乘法的忍辱波罗蜜。
第四、精进:在三乘共法中虽然也有正精进(正勤),但是大乘法是尽虚空、递法界的无限精进,断尽一切烦恼,修习一切法门,圆满一切功德,度尽一切众生,发心的广大如虚空之无尽,如大海之无边,因此大乘菩萨的精进,是无穷无尽的进趣无上佛道。
不过,怯弱懈怠的人,是下敢直人大乘精进道的,因此要修集四种方便力来助成精进:一、胜解力:就是深刻的信解,信解无上佛果是从菩萨修集六度万行而集成的,信解远离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才能成就一切功德,证无上佛果。从胜解的喜乐中能引发精进而动修佛道,信解越深彻,越能精进修行。二、坚固力:所谓坚固力即是要有坚决下栘意志力,有始有终的恒常心,肯定自己的修行能克制一切障碍,坚决的实践菩萨大行,不达目的决不中途放弃大乘法的修学。三、欢喜力:在修学大乘法的过程中,得到法喜充满,越修学越有兴趣,没有厌足。做任何事不生欢喜心就会厌烦,厌烦则退却而不进取,因此欢喜的力量才能精进修学。四、休息力:修行不能修到精疲力竭,身心过劳,过劳则半途而退,没有继续前进的力量。所谓休息是为走更远的路,因此感到身心疲劳,就该休息,否则,疲惫不能前进,反而成为障道因缘。
所以,精进不是猛修暴练,而是要有决心,有恒心,生欢喜心,无厌倦心,这样才能努力不懈,趣向菩提大道的修习。
第五、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译意为静虑;定是梵语“三摩地” (三昧)的意译,华梵合称名禅定。禅与定都是令心止于一境,而达到下散乱的寂静状态。
定是三学之一,为佛法的通学。声闻法中的禅观有五停心观等,而大乘佛教的禅观(止观)则多修习“念佛”与“念息”。所谓念佛,不是散心称名念佛,而是专注观想佛相为境,住心于佛境而持之下失,若能持之一心下乱,名为人念佛三昧,于醒、梦、定中,念念相续,都能摄心于佛境。
念息,就是持念于气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气息对身心的粗动或安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念息是修习止观前的方便。止观的修习就是定慧的修习,大乘菩萨虽然重在发大悲心广修一切功德,但是没有定慧,这…切都是不能成就的。定慧引发于止观,安心一境而不散乱为止,也就是持心平等的定:慧是观察抉择为性,所以称为观慧,但是定心不成观慧是不会成就的,因此经论中说到止观、定慧、禅观,都是先定(止)而后慧
(观),所以先止后观是修习的必然次第。
第六、智慧:梵语般若,意译为智慧,不过,佛法上所谓般若慧与世间所谓的智慧(知识)是不同的。般若慧是从修行中而体悟到的,亲证的慧解能力,因此三乘圣者皆依般若而得解脱,般若是佛法的根本。
世间的知识对人类虽然有建树,但是却永远是利害相对,偏于事相的,含有杂染的,称为俗智俗慧,不是佛法上所言般若慧。一般宗教认为人间是丑恶而有痛苦的,要求升安乐的天国,但是升天不能解脱生死之苦,所以名为邪智邪慧。二乘行者得无我我所慧,能解脱生死,但是为偏智偏慧。唯有大乘的诸法实相慧,以大悲心助成,成就悲智不二,深广无碍的大乘般若慧。
佛法上的般若慧是由修习而得来的,所谓要现证,有亲自的体验才能现证诸法实柏,彻见诸法理体。般若慧的修得,总不离闻、思、修的修学过程:从听闻佛法,研读佛经而所得的悟解,名为闻慧。由观察思考,对法义的思惟抉择的悟解,名为思慧。由修习法门,对闻、思理解的实践所证得的,名为修慧。所以闻慧、思慧是修学般若的初方便,是引发修慧的条件,修慧是超越世间的,断烦恼得解脱的力用。
四摄
四摄,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大乘法以教化众生利他为先,既要教化利他则需要有善巧方便,令众生亲近而后才能引他人佛道,所以大乘以四摄法来引化众生。
一、布施:拔除他人身心痛苦而施与快乐,缺乏物质的,给与财物的布施,缺乏知识的,给与法的布施,精神痛苦的,给与无畏的布施。有恩泽于人,才能令人敬服而受教,所以菩萨修行的六度、四摄,总是以布施为先。
二、爱语:和爱的语诃,诚恳的态度,是他人最乐意接受的:严厉的言词,会令人疏远而不接受教化,所以摄化众生要有语言上的善巧。
三、利行:行事要有利益与人,使人增长善行,常得安乐:损人利已是自私的行为,令人离心离德,不能摄化众生。
四、同事:要教化他人,必需要与他人生活一体,作息同步调,生活同甘苦,同样的工作行事,才能了解他人,得到他人的认同,而能摄受教化之。
大乘菩萨道的无量法门,总摄为六度与四摄,六度是要门,四摄是方便。其实圆成佛果的无量道品,不出福德与智慧二门。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道,禅定、智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进则通于福慧二道:四摄则是利他的福德道。因此六度与四摄总归为福慧二门,福慧双修,悲智并运,是通向无上菩提的双轨行道,不能偏执。
《海潮音》第九十卷第二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