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生命伦理之管见(释宏济)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来源:   作者:释宏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生命伦理之管见(释宏济)

 

  佛教崇尚理智与智慧,因讲修养、重德行故素有“道理宗教”之称。佛教伦理伴随佛教教义传入中国与中土伦理的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其思想内涵在过去、现在、教内、教外都发挥过、以至于未来都会产生重要且深远的社会影响。佛教伦理特征是以人为本、注重现实人生。一般的人无权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通过后天种种方法抉择死的方式与时地,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算是好死呢?这问题不仅是有信仰的人会感兴趣的。当今所流行的“安乐死”在有些国家已经合法化了,安乐死一词源自希腊文“Euthanasia”,是“美好”与“死亡”两词组组成,也就是“美好的死亡”,或“无痛苦的死亡”之义。安乐死是否就能安乐呢?佛教又是如何看待安乐死呢?佛教又有何种生命伦理呢?想要弄明白这系列的问题,先让我们就佛教史上类似“安乐死”的重病自杀(或请人杀)事件,看看伟大的佛陀是怎么对待它的。

  佛经中有一段记载:由于佛陀为诸比丘说不净观的修法,在诸比丘当中,有人因修观而对色身产生极大的厌恶,于是自杀,或令其他比丘杀自己。佛陀知道以后立刻招集所有比丘,作种种诃责: “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而今云何不忆此法?”据史载佛陀就是因为这件事,而为出家众制定杀生戒的。 另外有比丘身染重病苦不可忍而自杀,佛陀也还是加以呵责,由此可见佛陀对“安乐死”的态度。

  那么世人支持安乐死的理论和依据又是什么呢?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安乐死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其次这样有利于病人家属,可以减轻他们在精神上、经济上、精力上所承受的压力;再次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因那些没有希望康复的病人需要一套装置以维持生命,社会的医疗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把这些极其昂贵的装置花费节省下来能挽救许多有希望康复的病人,这对于整个社会资源是最佳的利用方式。

  这种冠冕堂皇的理论,笔者以为隐藏着的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伤害力,它所导致的共业力不是我们所能承荷的。因为以此类推,被剥夺生存机会的,可能不只绝症病患者,还可包括监狱罪犯、战犯或其他无生产力却只能消费粮食的弱者,因为他们也都同样在“浪费庞大的社会资源”。人只要愿意杀人,都可以编织一套理由来安慰自己欺骗世人的。当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不也言之成理而号召到甘做刽子手的纳粹共犯吗?若“以一死解决问题”成了处理痛苦的惯性,那以后的人会在生命遇到难以解决的痛苦挫折时,易循惯性一死了之,从而不再努力于寻求解决之道了。生命是无价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 “生命是神圣的, 因此我们不能结束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人类的价值观倘若不把生命权放在价值优位,而动不动以金钱计算生命的“价格”,那我们都可能不慎成为杀人者与被害人。

  佛教的生命观认为一切有情的生命都是无限轮回的,今生只不过是无限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故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这一期生命的停止是暂时的,它还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人身是非常之难得的,佛在经中用了个“盲龟浮木”的比喻宋阐明这个道理:茫茫的大海中有块有洞的木头在水上随风漂泊,这时瞎眼的一只龟也在水上盲目的漂,这只盲龟到这块木头而且头正好从浮木的洞口伸出来的几率是非常之小的,人的生命难得亦复如是。另外人的身体是修持的必要条件,所以佛教强调爱惜生命,正以为如此,佛教戒杀生尤其是戒杀人。这里的杀人不仅是杀别人还包括自杀,“安乐死”不管自己是否同意只要命断都构成杀人罪。

  由三世因果轮回的理念可知,人有病等痛苦与宿业不无关系,用提前结束生命的办法来解除痛苦等于是赖帐,好比一个人犯了罪之后逃到国外去,他原来的罪并不会因为他出国而不再存在了,相反他的罪更大,他又多犯了偷渡国境、伪造护照等等新的罪行,害怕死亡、逃避死亡或者害怕死亡前的痛苦都是不正确的,用提前结束生命来减缓痛苦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痛苦和死亡是有其因缘的,而人为的“安乐死”并不会让人安乐反到是饮鸩止渴。我们从佛法和濒死经验的证据中得知,即使在昏迷状态中,临终者对于周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仍然非常清楚。在死亡前瞬间、死亡时、肉体和意识分离时所发生的事,对于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在临终那一念生起了嗔恨心,就会堕落到恶道之中,而所谓的“安乐死”通过用麻醉等药物方法结束生命,这往往使得死者在临终时昏乱而导致堕落恶道;如果是清醒的带着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处,所以临终一念对未来生命的走向有着关键的作用,为将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应,使他带着欢喜、祥和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这也就是佛教提倡临终助念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依据佛法,我们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临终者处理他们面对的衰竭、痛苦和恐惧,令其明因识果正确面对一切,并且提供各种爱的支持,让其生命的结束变得有意义。正如伦敦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医院(SLChdstopher,sHospital)的创办人桑德斯说: “在我们的病人中如果有人要求安乐死,那就表示我们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社会还不致于穷到不能提供时间、爱和金钱来帮助人们安然去世,对于那些身陷恐惧和忧愁之苦,而我们又可以解除其痛苦的人们,我们亏欠他们这一切,为了做到这点,我们不需要杀他们……让自愿性的(主动)安乐死合法化,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动,它会妨碍我们对于老弱、残障和临终者的真正尊敬和责任。”

  对于病危无法医治的重病患者,佛教主张不必特别执着不顾一切地延续他的生命,而是提倡自然死亡。所谓自然死亡就是提供一般的医疗手段让病人按照病情发展的规律自然死去。因在死亡的关头维生系统或使用复苏器等可能会成为扰乱、烦恼和分心的原因。而一个人的生命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临终的状态,因此说服病人让他们明白轮回是最要紧的,修行可以在死亡之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就象通过自身的努力移民到一个富裕的国家去一样,明白个中道理就不会再畏惧死亡了。

  佛教追求的是自然死亡,是让人通过修行从而把握自己的生死和去留,这才是真正的“安乐死”,这绝不是对痛苦感到恐惧,也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所以佛教主张顺其自然而不应该实行“安乐死”。学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工程,其实真正的安乐是来自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果我们能够致力于内心世界的认识和开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找到平衡,也就根本不需要借助外境的帮助了。彼时真能如诗人所赞美的“生时丽如夏花之灿烂,死时美如秋月之静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佛教生命伦理对安乐死的态度上是中道的:一方面主张尊重生命、尽量挽救生命;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死亡的状态。如果世人能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重新调整对生死的观念,明了活未必是喜、死未必是悲的话,对“安乐死”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盲从和争议了。

  (作者系闽南佛学院本科班毕业,现住上海浦东新区宝莲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