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柯: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温金柯: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无著菩萨本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温金柯现代汉语译
按:「六门教授习定论」是吕澄先生最为推崇的修禅定的印度论书之一。笔者一方面是因为读世亲的「无量寿经忧婆提舍」,即「往生论」,为进一步了解五念门之中,第三与四门中,止与观的关系,而阅读本论。「往生论」第三、四门说:「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透过「六门教授习定论」的解说,可以看到世亲指出,止与观是一体的两个呈现,从这即可以清楚地理解「往生论」中的意思。详如拙著「世亲菩萨对《无量寿经》的诠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中所述。第二方面是因为读李老师语录,见李老师说:修习禅定的人,可以多读禅典,增进修定的意乐(大意如此),而将此译出,希望可以帮助有意习定者。
本论的六门,是依修定者的动机、须要具备的资粮、什么是定心、实际修定的方法与过程,修定的成果,都有扼要的说明。对于已经经常在修习禅定的佛教徒来说,可以有很好的反省与检视的帮助。
壹、前言:总标大纲(六门)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定及出世定,速能舍离诸烦恼故,述此方便。
写本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所有的众生,能够修练「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而快速地舍离各式各样的烦恼。
颂曰:
求脱者,积集, 于住勤修习,
得三圆满已, 有依,修定人。
释曰:此初一颂总标六门。言「求脱者」,谓是求解脱人。「积集」者,谓能积集胜行资粮。「于住勤修习」者,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散乱不动摇故。问:云何修习?谓:「得三圆满已,有依修定人」。「圆满」有三: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三作意圆满。「有依」谓是三定:一有寻有伺定、二无寻唯伺定、三无寻无伺定。「修定人」者,谓能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人能于解脱起愿乐心,复曾积集解脱资粮,心依于定,有师资等三,而为依止,有依修习。由习定故,能获世间诸福,及以殊胜圆满之果。先作如是安立次第,故名总标。
解释:第一个偈颂标举了本书全部的六个方面。所谓「求脱者」,就是「寻求解脱的人」。「积集」,就是说这人「能够积集修行的资粮」。「于住勤修习」,就是说,这人修练到「能够把心安住于对象」;因为他的心能够不散乱、不动摇,所以叫作「定」。怎样修练呢?就是「得三圆满已,有依修定人」这两句说的。也就是:「圆满」有三种: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三、作意圆满。「有依」就是三种定境:一是「有寻有伺定」,二是「无寻唯伺定」,三是「无寻无伺定」。「修定人」指的是这人就已经能够修练止和观。
总的来说就是:如果有人能够对「解脱」发起愿乐心,又能积集解脱的资粮,在师资、所缘、作意三方面都圆满的情况下,修习「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和「无寻无伺定」三种定境,那么他就能因为修定的缘故,而得到世间的各种福乐,还有殊胜的圆满佛果。本书要循这样的次序来叙述修定的方法。这就是它的总纲。
贰、六门的分别解释
释第一门「求解脱者」:修习禅定的人(声闻、缘觉和菩萨)『意乐圆满』
颂曰:
于三乘乐脱, 名求解脱人;
二种障全除, 斯名为解脱。
应知执受识, 是二障体性;
惑种、一切种, 由能缚二人。
已除烦恼障, 习气未蠲除,
此谓声闻乘; 余唯佛能断。
若彼惑虽无, 作仪如有惑,
是习气前生; 若除便异此。
释曰:此之四颂释「求解脱者」。谓于声闻乘等有差别故,于三乘中,心乐解脱,名求解脱。云何「解脱」?「二种障全除,斯名为解脱」。何者是「二障」,除之名脱?「应知执受识,是二障体性」。「识」者即是阿赖耶识,「执受」者是依止义,谓是烦恼、所知二障体性。此复云何?「惑种」即是烦恼障自性。「一切种」即是所知障自性。又「一切种」者。即是二障种子。「能缚二人」--烦恼障种子能缚声闻,一切种子能缚菩萨;由与声闻、菩萨为系缚故。云何此二解脱差别?谓声闻人,习气未除,断烦恼障,而证解脱,唯佛世尊能总除故。云何习气?「彼惑虽无所作,形仪如有惑」者,是名习气。此中应言:若惑虽无,令彼作相,如有惑者,此言「作仪如有惑」者,即是于因说果名故。「彼」谓声闻独觉。未知此是谁之习气?谓是前生所有串习之事,尚有余气;今虽惑尽,所为相状,似染形仪,名为习气。若能除断,与此不同。应云:若彼习皆无,不作仪如惑。
解释:这四个偈颂解释什么是「寻求解脱的人」。在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等三种不同的教法中,心中向往解脱的人,就是「寻求解脱的人」。「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二种障碍全部都除去,这样叫作「解脱」。什么是这二种障碍?偈颂说:「要知道,『执受识』就是这二种障碍的体性。」「识」就是阿赖耶识;「执受」就是「依止」的意思;这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二种障碍的体性。这些又是什么呢?答:「惑种」就是「烦恼障」的自性,「一切种」就是「所知障」的自性。「能缚二人」的意思是说,「烦恼障种子」能系缚声闻人,「一切种子」能系缚菩萨;因为它们分别对于声闻人、菩萨能作为系缚。什么是这两种解脱的差别?就是说,声闻人,没有除去「习气」,只要断除「烦恼障」,就能证得其解脱;唯有佛世尊才能够连同「烦恼障」和「习气」一起全部断除。什么是「习气」?就是那样的烦恼虽然在心中没有生起,但是外表上看起来却像是有烦恼似的,这叫作「习气」。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烦恼已经没有了,但是表象上看起来仍然像是有烦恼的;这里说「作仪如有惑」,就是针对其因(没有烦恼)而说其果(像是有烦恼),所以这样说。偈颂中的「彼」,指的是声闻人和缘觉人。不知道这习气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前世所熟习的事,到了今生仍然有留下来的影响力;现在虽然烦恼断除了,但是似乎仍然遗留于外在行为的表相上,这就叫作「习气」。如果连同习气都能断除,就会不一样。而应该是:如果连习气也没有了,在行为的表相上就不会看起来像是有烦恼的样子。
释第二门「积集胜行资粮」:修习禅定准备(闻法得乐)『依处圆满』
颂曰:
种植诸善根, 无疑,除热恼,
于法流清净, 是名为积集。
能持乐听法, 善除其二见,
但闻心喜足, 是四事应知。
释曰:此之二颂释「积集」义。如经中说:「此人先应修习多闻,复听正法,诸见热恼,已正蠲除,心之盖缠,能正降伏。」依此文义,故说初颂。云何「积集所有善根」?谓能持正法故;以此为先,令其信等善法增故。云何「无疑」?谓乐听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灭。云何「除热恼」?谓除二见故。二见云何?一者欲令他识知见。二者自起高举见。谓作是念:如何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则名为「令他识见」。依此见故,自欲高举,名「自高见」。此二能令心焦热故,名为热恼。云何法流清净?谓能除遣。但闻法时,心生喜足故。上之除字,流入于此。于法流清净者,谓听法时,心无散乱,相续而流。心清净故,盖缠止息。若听法无厌,更能进思,勤修不息,方得名为法流清净。当知此据,闻思修位,如次应知。
解释:这两个偈颂解释「积集胜行资粮」的意思。经上说:「这个人应该先修习多闻,听闻正法,错谬的想法和热恼,都已经除去;心中的各式各样的烦恼,都能正确地降伏。」第一个偈颂就是根据这段经文而说的。什么是「积集所有善根」?就是能够受持正法。因为要在能「受持正法」的前提下,才能够让信、勤、念、定、慧等善根增长。什么是「无疑」?就是喜欢听闻正法。因为了解正法,就能够除灭已生的、未生的各种疑惑。什么是「除热恼」?就是除去两种想法。哪两种想法?第一种是「希望被他人了解」,第二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也就是心里这样想:「要怎样让别人了解到,我是一个很有才能、很有修行的人?」这就叫作「希望被他人了解」。在此想法的基础上,希望抬高自己,叫作「觉得自己很伟大」。这两种想法,能使人的心中焦热,所以叫作「热恼」。什么是「法流清净」?就是能够除遣热恼。因为听闻正法的时候,能够生起喜悦与满足之心。所谓「于法流清净」,就是听闻正法之时,心中无有散乱,义理相续而流。因为其心清净,所以烦恼止息。如果能够听法无厌,更能进一步思惟法义,不断的努力修练,才可以称为「法流清净」。这里讲的是「听闻正法」阶段的心态;但是要知道依据同样的道理,「思惟正法」、「修习正法」的阶段,也是要这样。
释第三门「于住勤修习」:努力地修习禅定『本依圆满』
次有十六颂,释「于住勤修习」。初一总标,余是别释。
颂曰:
所缘及自体 差别并作意
心乱住资粮 修定出离果
接下来有十六个偈颂,是在解释「于住勤修习」。第一个偈颂是总标,其他十五个偈颂,则是分别解释六个主题。
一、「所缘」:住心(定心)所观察的三种对象
言「所缘」者,有其三种
外、上及以内, 此三所缘生,
应知住有三, 自体心无乱。
释曰:言三种者:一「外缘」,二「上缘」,三「内缘」。外缘,谓白骨等观所现影像,是初学境界。上缘,谓未至定缘静等相。内缘,谓从其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自体谓是心无乱相,名之为住。心无乱者,于外等处三种缘时,随其所缘心无动乱。
解释:修习禅定的所缘境有三种,就是:「外在的对象」、「在上的对象」和「内在的对象」。「外在的对象」,就是「白骨观」[1]等所现的影像,这是初学禅定的人观察的对象。「在上的对象」,指的是在还没有达到定境之前,以定境为静相的观察[2]。「内在的对象」,就是以法义作为观察的对象[3]。定境的本质,就是心没有动乱的状态。所谓「心没有动乱」,指的是在观察外在的、在上的、内在的这三种对象时,心没有动乱。
二、「自体」:住心(定心)的本质(无移念)
颂曰
第一住相应, 定心者能见,
于境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第二住相应, 厌离,心寂静,
专意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第三住相应, 于前境凝住,
定意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释曰:此之三颂,如其次第,配外、上、内。言「于境无移念」者,谓于余境心无散乱,故名「无移」。「相续」者,坚守持心,令不断绝。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从他教,于静虑法而起加行,是谓明人。应知如次,是随法行及随信行种性。言「厌离心寂静,专意无移念」者,谓于其境生厌离心;前唯观境,未能生厌;今时专注,心生厌离,而不散动。「于前境凝住」者,谓于意言所现之境,缘此境时,其心凝定,故云「定意无移念,相续是明人」。
解释:这三个偈颂,依序分别是在配置外、上、内三种对象,来解释「住心」(定心)的本质。第一,观察外在对象时,「于境无移念」,就是专注于所观察的对象,而不会散乱地转移到其他对象,所以叫作「无移」。「相续」就是稳住心念,使这样的心念持续着。说能够这样的人是「明人」,指的是:或者由于自己的反省,或者由于他人的教导,而开始修习禅定,这样就是「明人」。由自己反省而起修的,是「随法行」种性的人;由他人教导而起行的,则是「随信行」种性的人。第二、观察「在上的对象」时,「厌离心寂静,专意无移念」,是说此时他于外境生起厌离心;前一种只观察外境,而未能生起厌离心,这时则是一方面专注,同时又心生厌离,而心不散乱动摇。第三种,观义境时,「于前境凝住」,是说观察此义境时,其心凝定。所以说是「定意无移念,相续是明人」。
三、「差别」:住心(定心)的九种差别相
颂曰:
坚执及正流, 并覆审其意,
转得心欢喜, 对治品生时,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无间,
能行任运道, 不散九应知。
释曰:于彼住中差别有九,谓最初住、正念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功用住、任运住。此等并依阿笈摩经,随句次第,而为修习。若于最初学缘境时,其心坚执,名「最初住」。次于后时,令其正念流注不断,名「正念住」。若依托此,有乱心生,更覆审察,缘境而住,名为「覆审住」。次于后时,转得差别,名「后别住」。次于后时,对治生起,心得自在,生欢喜时,名「调柔住」。于此喜爱,以无爱心对治生时,无所爱乐,其心安静,名「寂静住」。次于后时,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烦恼,为降伏故,名「降伏住」。次于后时,以加行心,于所缘境,无间随转,一缘而住,名为「功用住」。次于后时,于所缘境,心无加行,任运随流,无间入定,缘串习道,名「任运住」。此之九种,心不流散,名之为住。应知以此「不散」之言,与「坚执」等皆相配属。
解释:「住心」(定心)有九种差别相,就是最初住、正念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功用住、任运住[4]。这九个差别都是依据《阿含经》所说的次第而作的修习。最开始学习观察时,他的心是坚定地锁住对象,这叫作「最初住」。然后,使心的正念不断流注,叫作「正念住」。在这个状态下,有动乱心生起,而能够再次察觉,心安住在对象上,这叫作「覆审住」。然后,心转成另外的状态,叫作「后别住」。然后,生起对治,而使心得到自在,生起欢喜时,叫作「调柔住」。针对这种欢喜心,以「无爱心」加以对治,因为无所爱乐,而心得到安静,叫作「寂静住」。然后,所有已生、未生的重障烦恼都被降伏了,叫作「降伏住」。然后,再加把劲,对于所观的对象,紧紧地扣住,叫作「功用住」。然后,对于所观察的对象,心不再使劲,随其自然,而顺着串习的力量,滑入定境,叫作「任运住」。因为这九种差别状态,心都是不流散的,所称为「住」。所以这句「不流散」,和「坚执」(坚定地锁住对象)等九种差别相,都是相配属的。
四、「作意」及「散乱」
颂曰
励力并有隙, 有用及无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应知。
谓外、内、邪缘、 麁重并作意,
此乱心有五, 与定者相违。
于彼住心缘 不静,外散乱;
掉、沈、心味着, 内散乱应知。
应识邪缘相, 谓思亲族等;
生二种我执, 是名麁重乱。
见前境分明, 分别观其相,
是作意散乱; 异斯唯念心。
于作意乱中, 复有其乱相,
于乘及静虑, 初二应除遣。
释曰:应知「作意」有其四种:一、励力荷负作意,二、有间荷负作意,三、有功用荷负作意、四、无功用荷负作意。此中,「坚执不散」,是「励力荷负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负故。次「正流」等六种不散[5],是「有间荷负作意」,中间数有乱心起故。无间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负作意」。入串习道,是「无功用行荷负作意」。如是摄已,谓一六二,应知即是四种作意。
解释:「作意」有四种:一、励力荷负作意,二、有间荷负作意,三、有功用荷负作意、四、无功用荷负作意。在九种住心的差别相中,「最初住」的「坚执不散」,就是「励力荷负作意」;因为它是最初使用心力而导致的荷负。其次,正念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六种,是「有间荷负作意」;因为在这中间有几度的动乱心生起。功用住的使劲,就是「有功用行荷负作意」。「任运住」的滑入定境,是「无功用行荷负作意」。这样比配,就知道第一个、中间六个,以及其后二种住心,就分别是四种作意。
又心散乱,有其五种: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乱、三邪缘心散乱、四麁重心散乱、五作意心散乱。外心散乱者,于住心境,起缘之时,遂缘余事,心流散故。内心散乱者,谓掉举等三,于所缘境,中间乱起故。邪缘散乱者,于修定时,诸有寻求亲识等事,而生顾恋。麁重心散乱者,有二我执令其心乱:于修定时,有此二事,谓益及损。若身安隐,名之为益;身体羸弱,即是其损。或云我今得乐,或云我今有苦,或云是我之乐,或云是我之苦。此中我者,是执取义。言作意心散乱者,有其三种:于所缘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或从此乘更趣余乘,或从此定更趣余定,谓极分别思察定时,遂使心乱,名心散乱。异斯唯念心者,此能对治初作意散乱,由不分别而缘于境,但有念心。此明成就心不忘念。此三散乱,初二应舍;第三由是从定趣定,希胜上故,亦非是过。
又,心的散乱可以分成五种:也就是,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乱」。三、「邪缘心散乱」,四、「麁重心散乱」,五、「作意心散乱」。「外心散乱」指的是,在以境为缘而修住心时,却想到其他的事,导致心念流散。「内心散乱」指的是,掉举、昏沈、味着等三者,在所缘境中间乱起。「邪缘心散乱」指的是,在修定时,各种想到亲戚、朋友之事,而生起顾恋之心。「麁重心散乱」指的是,产生二种我执,使其心乱。也就是在修定时,会产生修定是有益或有损的想法;如果身安隐,就叫作有益;身体羸弱就是有损,于是认为「我今得乐」,或是「我今有苦」;有时说「这是我之乐」,有时又认为「这是我之苦」。其中产生的「我」,就是「执取」的意思。「作意心散乱」有三种:对于所缘境相,了了分明而住,就是所谓「思察性」;有时为了从此乘更趣余乘,或者从此定更趣余定,也就是极力分别思察定境时,遂使心乱,称为「心散乱」。与此二者不同的只有「念心」,就是说,只有念心,而不分别于境,能够对治开始的作意散乱。这样就是成就了心不忘念。此三种散乱,第一与第二种应该舍去,第三种因为是从定趣定,希求胜上的定境,所以并不是过失。
五、「住资粮」:修定的条件(戒行清净)
颂曰
住戒、戒清净, 是资粮住处;
善护诸根等, 四净因应知。
正行于境界, 与所依相扶,
于善事勤修, 能除诸过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间净,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界,
释曰:住资粮者,谓戒即是无边功德所依止处;必先住戒,戒行清净,无有缺犯。若求戒净,有四种因:一善护诸根、二饮食知量、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何故「善护诸根」等令戒清净?由正行于境,与所依相扶,善事勤修,能除于过。初因即是于所行境行清净故。二于所依身共相扶顺,于受饮食离多少故。三于善事发起精勤故。四能除过失,进止威仪,善用心故。由此四因,戒得清净。
解释:所谓「住资粮」,就是说,「戒」是无量无边功德的基础,因此必须先持戒,戒行清净,没有缺失和过犯。要做到戒行清净,它的条件有四个:一、「善护诸根」,二、「饮食知量」,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为什么「善护诸根」等四者,能够使戒行清净?因为能够正心对境,和所依的根身相扶持,又善于勤修,和免除过失。因为第一「善护诸根」就是以清净心,来面对境界。第二「饮食知量」,就是饮食的量恰到好处,没有过多或过少的缺失,以此调理修定所依的根身。第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是对于修定这种善事,发起精进的修习。第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因为能在行住坐卧中,善于用心,因此能除种种过失。由于这四个条件,所以戒行得到清净。
六、小结
如是应知,由三种定,得三出离:缘外境时,得作意住;缘上境时,得世清净;缘内心时,得出世净。「住」者即是永得出离,必趣涅槃,更不退转。已释「于住勤修习」。
由此可知,由三种定,可得三种出离。也就是,以外境为对象,得到专注之心;以在上之境为对象,可得到世间清净;以内心为对象,得到出世间的清净。所谓「住」,就是永得出离,必定趣向涅槃,而不再退转。以上解释的是「于住勤修习」。
释第四门、「三圆满」『正依圆满』
颂曰:
多闻及见谛、 善说、有慈悲、
常生欢喜心, 此人堪教定。
尽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说,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闻生意言, 说为寂灭因,
名寂因作意, 是谓善圆满。
释曰:圆满有三,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三作意圆满。此中,初颂说师资圆满,意显其人善教圆满、证悟圆满、善语圆满、无染心圆满、相续说法加行圆满。此显教授师众德圆满,由此师故,得闻正法,有所证悟。次明所缘圆满,说第二颂。尽所有事,如事而说,善所知境,名为善说。此明师资能说诸事,穷尽无悋,故名所缘圆满。次明作意圆满,说第三颂。此显以闻为因,所起意言,能与圣道涅槃为正因故。缘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中因言显闻,即是意言之因。言寂灭者,即是涅槃及以道谛,自体寂灭,及能趣灭故。总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缘寂灭因。何谓所缘?了法无性。如是缘时,即是其因亦是寂灭故。此作意名为寂因,是一体释;又,缘此作意亦名寂因,此别句释。(准如是释,应云「寂因作意」。旧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解释:「圆满」有三种,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三、「作意圆满」。这里,第一个偈颂说的是「师资圆满」;意思是说这样的人通达教理、悟道见法、善于表达、心中慈悲没有染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宣说佛法,这几个方面都达到圆满。教授禅法的老师具备圆满的德能,就能使学习的人了解正法,而有所证悟。第二个偈颂说的是「所缘圆满」。对于修定中所有的情况,都能确切的说明;精通修定中所有的情况,才叫作「善于说法」。也就是说,禅师能够穷尽而且无误的说明修定的情况,才称为「所缘圆满」。接着,第三个偈颂解释什么是「作意圆满」。它要表达的是,因为听闻而生起的想法,就是圣道和涅槃的直接原因。透过这些想法,修定者所有的作意,都能得到圆满。这里,是透过言语而达到理解,所以它是想法的原因。偈颂中所说的「寂灭」,包括了灭谛涅槃和道谛;因为涅槃的自体即是寂灭,而道谛能使人趣向寂灭。总而言之,所谓「寂因作意」就是:这种作意是以寂灭因作为对象。什么是所缘的对象?就是明白诸法无性。因为这样观察时,作意本身也是寂灭的。这种作意就叫作寂灭因,这是「一体释」;又,以这种作意作为对象来观察,也叫作寂灭因,这种解释法叫作「别句释」。(根据这样的解释,应该叫作「寂因作意」,过去称为「如理作意」,不是正确的译法。)
释第五门、「有依」(定境)
颂曰:
谓寻求意言, 此后应细察,
意言无即定, 静虑相有三。
无异缘、无相、 心缘字而住,
此是心寂处, 说名奢摩他。
观彼种种境, 名毗钵舍那。
复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麁重障、见障, 应知二种定,
能为此对治, 作长善方便。
释曰:次明「有依」。诸修定者必有依托,谓依三定说「寻求」等。言「寻求」者,显是有寻;既言有寻,准知有伺。言「细察」者,显无寻唯伺。「意言无」者,欲显无寻无伺;寻、伺皆以意言为性。此据奢摩他法明其定义,说「无异缘」等。此明「无差异」义,但缘其字,而心得住,名「无异缘」;亦名「无相」,但缘其字,于观义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此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止」义,「他」是「处」义。非独「奢摩」得尽于事,谓据其心寂止之处,心得凝住。依止于定,此定即是凝心住处,故名「奢摩他」,异此便无。次据毗钵舍那法明其定义,说次一颂,谓依多境名为众观。所言「彼」者,谓与彼二俱相属着,即「奢摩他」及「所缘字」,是依奢摩他,得毗钵舍那;依于字处,所有诸义起诸观故;于寂止处,所有众义依仗于字,谓缘众义而起观察名为「众观」。「名一二分定」者,或时但有寂处而无众观,或有众观而非寂处,或时俱有,应知即是止观双运。又,奢摩他、毗钵舍那有二种障,谓麁重障及见障。应知二定是此对治,如次应配。何故此二名「长善方便」?能长善法之方便故。
解释:接下来说明第五门「有依」。修定的人必然处于某种状态,也就是依三定:「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来说明其状态。第一种定相有寻求;既然有寻求,由此可见也有伺察。第二种定相是「细察」,表明它是没有寻求,而只有伺察。第三种定相是「意言无」,表明它既没有寻伺,也没有伺察;因为「寻求」和「伺察」的本质同样都是「意言」。
接下来第二个偈颂,是从「奢摩他法」的角度来说明定的意义,而说「无异缘」、「无相」。所谓「无差异」的意思是说,只以其字作为观察的对象,而心得到安住,这样叫作「无异缘」;住心也叫作「无相」,因为只以其字作为观察的对象,在观察义相时,所有作意的对象并非其相。这样的住心叫作「奢摩他」。「奢摩」是「寂止」的意思;「他」是「处」的意思。住心不是只有「奢摩」(寂止)就表达完全了,也就是说,依止于其心寂止之处,心才得以凝定而住。依止于定,这所依的定,就是凝心安住之处,所以叫作「奢摩他」(寂止处),如果不依止于此,就不会有住心。
下一个偈颂,是从「毗钵舍那法」的角度来说明定的意义,也就是心依于多个境时,称为「众观」。「观彼种种境」的「彼」字,指的是和「奢摩他」及「所缘字」二者是相互关连的。也就是说,要依于奢摩他,才能得毗钵舍那;要依于所缘字的所有诸义,才能起各种观察。也就是说,是在心的寂止处,而所有众义都须依仗于字,以众义为对象而起的观察叫作「众观」。「名一二分定」是说,同样是在住心的状态下,有时候是只有寂处而没有众观,有时候则是众观而非寂处,有时候是寂止处和众观两者俱有,这也就是止观双运。
下一个偈颂是说,奢摩他、毗钵舍那有二种障,也就是麁重障和见障。要知道奢摩他对治麁重障,而毗钵舍那对治见障。为什么偈颂中说,奢摩他、毗钵舍那二者叫作「长善方便」?因为它们是能够增长善法的方便。
心得清净的方法
云何令方便法得善清净耶?颂曰:
此清净应知, 谓修三种相:
寂止、策举、舍, 随次第应知。
若心沈恐没, 于妙事起缘,
若掉恐举生, 厌背令除灭。
远离于沈掉, 其心住于舍。
无功任运流, 恒修三种相。
定者修三相, 不独偏修一,
为遮沈等失, 复为净其心。
释曰:为答前问,求净定者修三种相。云何为三?谓止、举、舍。复云何修?「随次第应知」──随其惑障生起之时,应次修习,在于何时,复修何相。且辩策举相:「若心沈恐没」。定者修三相,如下当知。若心沈没,可修策举相。何者是耶?于妙事起缘令心喜为相。又,寂止相者,若心掉举、或恐掉举,应修寂处。此云何修?「厌背令除灭」。于所缘境极生厌恶,于自内心令过止息。舍相者,谓离沈掉。于何心中,谓心住舍?此舍相者,即是「无功任运流,恒修三种相」。如是次第修三相时,诸习定者得清净相。又,奢摩他等即是定者,于此三相不独修一。何以故?「为遮沈等失,复为净其心。」若但修止,内心沈没。既沈没时,便应策举。若因策举,心掉散者,观不净境,令生厌离。于此舍相正修习时,名为正定,能尽有漏,由此遂令心极清净。应知此中,皆是随顺正经文句,如理应思。
解释:为什么方便法可以使善法得以清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求清净禅定的人,修习三种心的状态。哪三种?就是寂止、策举和舍。而这三种状态要怎样修习呢?就是随其不同的惑障生起之时,来决定在什么时候,修习什么状态。譬如修「策举相」的时机,就是「若心沈恐没」。修定的人修习三相,就如下文所说,即如果心沈没时,可以修「策举相」。什么是策举相?就是以妙好的事物为对象,使心产生喜悦的状态。又,修「寂止相」的时机,是心掉举,或者为了防止掉举,就应修「寂止相」。怎么修呢?就是「厌背令除灭」,也就是对于所缘的对象产生非常的厌恶心,而使自己内心的过失止息下来。「舍相」就是既没有昏沈,也没有掉举。怎样的心,可以叫作「心住于舍相」?这里所说的「舍相」,就是「无功任运流,恒修三种相」。也就是根据前述的次第修习三相时,习定的人可以得到心的清净相。又,「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修定的人,在寂止、策举和舍等三相中,不会只修其中一相。为什么呢?它的原因就是「为遮沈等失,复为净其心。」即如果只修止(奢摩他),就会内心沈没。到了沈没的状态,就应该策举。如果因为策举,而导致心掉举,散乱的话,就应观不净之境,使心生厌离而得寂止。修习这时得到的舍相,就叫作「正定」,它能除灭有漏烦恼,而使得心非常的清净。要知道,以上说的,都是依据经典的文句而说的[6],应当如理的思维。
心得清净的利益
颂曰
出离并爱乐, 正住有堪能,
此障惑皆除, 定者心清净。
释曰:此明清净之益。依《去尘经》[7]说:佛告诸苾刍,若人欲求内心净,时有惑障现前,不能除灭。欲断除者,先于不善业道,勿造大过,息罪恶见,而求出家,希求「出离」。若处中烦恼、欲、瞋、害意,起恶寻思,障胜爱乐,能除此障,说「爱乐」言。若有微细眷属寻思、世间寻思、不死寻思,障其正住,对治此故,说「正住」言。若有功用方入定者,此定即非堪任之性。若能除此,显有「堪任」,能除于惑,说「堪能」言。此显净定之人得四种胜益。
解释:这个偈颂说明的是心得到清净的利益是什么。依《去尘经》所说的,佛告诉比丘们,如果有人想要得到内心的清净,但却有烦恼障碍现前,不能除灭;想要断除烦恼的人,首先要持戒,在不善业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方面,不要犯大罪过,停止作恶的想法,而求出家,希求出离烦恼。如果心中有烦恼、贪欲、瞋恚、害意等等不好的念头,是会障碍对于殊胜法的爱乐之心;能够除去这些烦恼障碍,所以叫作「爱乐」。如果有微细的烦恼,像是眷属寻思、世间寻思、不死寻思等等,会障碍其心的正住;能够对治这些微细的烦恼,因此叫作「正住」。如果必须使劲才能够入定的人,这样的定就不是他真正能够胜任的状态;能够免除这种状态,就代表他是堪能入定的;能够除去这样的烦恼,因此叫作「堪能」。这个偈颂表达的是得到清净定的人,所得到的四种利益:出离、爱乐、正住、堪能。
释第六门、
云何修定人果?颂曰:
于此定门中, 所说正修习,
俗定皆明了, 亦知出世定。
此颂意显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者获现果故。若人能依所说定相修习之时,得诸世间胜果圆满及出世果,如前已说。
解释:修禅定的人所得到的成果是什么?这个偈颂所要说的就是修习止观的人,所获得的成果。如果有人能够根据前面所说的定心的状态来修练的话,所得的成果,就如前面所说的,是世间及出世间殊胜的成就都能圆满。
结语:
问曰:如上所说欲明何事?
答曰:
显意乐、依处、 本依及正依,
世间定圆满, 并了于出世。
释曰:略说义周,为会前事,故说斯颂。如最初云「求脱」者,为显意乐圆满,「积集」者依处圆满;此明有心修定,必须依托积集资粮故。「于住勤修习」者,显本依圆满。如经中说:「佛告诸苾刍,汝等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是我所说。若欲求出生死海者,离于正定,无别方便。」「得三圆满」者,显正依圆满;明师资承禀,决定可依。「有依、修定人」者,此显修习圆满。诸有智者,如前所说,远离放逸,正修行时,世间诸定悉皆圆满,及出世间,咸能证悟,显得果圆满。
前面所说的,主要说明的是什么?
解释:为了呼应前面所提的,简要地作圆满的总结,所以说这个偈颂。在所说的六门中,第一门「求解脱的人」,要强调的是他们修习佛法之意乐的圆满。第二门「积集」,强调的是依处圆满;也就是想要修定的人,必须凭借积集资粮。第三门「于住勤修习」,强调的是本依圆满;也就是如经中所说的:「佛对诸比丘说,你们要先有禅定,就能断除一切烦恼,这是我所说的。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没有正定,就没有其他的途径了。」第四门「得三圆满」,强调的是正依圆满,也就是怎样资格的教导禅定的老师,是一定可以随学的。第五、六门「有依、修定人」,强调的是修习圆满,也就是有智慧的人,能够如前面所说的,远离放逸,而好好的修行时,就能成就各种世间定,而出世间法也全都能够证悟,也就是强调得果圆满。
--------------------------------------------------------------------------------
[1] 《发智论》卷二:「又世尊说:『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淤,或观膖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琐,此等名为住对面念。」(T26.926c)
[2] 《瑜伽师地论》卷十二〈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如世间初静虑等,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静相而称赞之;为趣上地修方便故,后以麁相而复呵毁。」(T30.339b)《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一〉:「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麁相,于初静虑离生喜乐,若定若生,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亦能证入最初静虑。如是,复于初静虑上,渐次如应,一切下地观为麁相,一切上地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T30.401c)《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二〉:「世间道修者,谓于诸下地见麁相故,于诸上地见静相故,乃至能趣无所有处,一切离欲。」(T30.476c)
[3] 指的是「空」、「无相」、「无愿」等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
[4]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麁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T30.450c)两处所说的九种住心,虽然名词不同,但是所说的次第及内容是一样的,可以拿来相互参照。
[5] 「正流」等六种不散,指的是九种住心中的:正念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
[6] 《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编号1247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如巧金师.金师弟子以生金着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韛。随时水洒。随时俱舍。若一向鼓韛者。即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是故。巧金师.金师弟子于彼生金随时鼓韛。随时水洒。随时两舍。如是生金。得等调适。随事所用。如是。比丘。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7] 《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编号1246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师住处,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铸金者。积聚沙土。置于槽中。然后以水灌之。麁上烦恼。刚石坚块随水而去。犹有麁沙缠结。复以水灌。麁沙随水流出。然后生金。犹为细沙.黑土之所缠结。复以水灌。细沙.黑土随水流出。然后真金纯净无杂。犹有似金微垢。然后金师置于炉中。增火鼓韛。令其融液。垢秽悉除。然其生金犹故。不轻.不软.光明不发。屈伸则断。彼炼金师.炼金弟子复置炉中。增火鼓韛。转侧陶炼。然后生金轻软光泽。屈伸不断。随意所作钗.铛.镮.钏诸庄严具,如是。净心进向比丘麁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复次。净心进向比丘除次麁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麁沙砾,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纯净,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如彼金师.金师弟子陶炼生金。除诸垢秽。不轻.不软.不发光泽。屈伸断绝。不得随意成庄严具,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如炼金师.炼金师弟子陶炼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复次。比丘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如彼金师陶炼生金。极令轻软.光泽.不断。任作何器。随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于诸入处悉能得证,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