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解惑之智 噶陀闻法顿悟三友——树梢上的三人
嘎玛仁波切:解惑之智 噶陀闻法顿悟三友——树梢上的三人
距今八百多年前,西藏闻名的上师旦巴德协在东藏创建了噶陀寺。旦巴德协祖师六十岁时,在噶陀寺传授金刚乘大圆满的灌顶和教法,因此,在寺院宽阔的广场前的每一寸土地上,甚至环绕寺院以及附近的房屋顶上,都挤满了虔诚的人。地位高的上师、年轻的转世活佛和其它尊贵的人们,都依着各自的辈份,依序坐在传法上师的宝座两旁铺有地毯的座位上。
此时,有三位来自安多荒芜山区的瑜伽士,分别是嘉绒地区的梭摩人希热坚参、松岗人希热巴哇、卓斯甲人希热多杰,为了参加这场盛会,依着宿世的共愿,一同历经艰辛,持着手杖,长途跋涉,来到噶陀圣地。然而,他们到达得太晚了,法会现场已挤满了人潮,以致于他们连寺庙的山门都进不去。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爬上远处的一棵大树,攀在最高的树干上,凝神远望正进行的法会,专注聆听上师的法音。一些当地的农民发现衣着褴褛的三人爬在树梢间,而且全神贯注地望着远处正举行的灌顶仪式,便彼此笑着说:「树上那三个虔诚的傻瓜真是徒费功夫,虽然千里迢迢到此处,然而所获却如此之少。」
三位行者虽与上师相距甚远,但仍可耳闻目睹传法仪式的全部过程,以此因缘,得到了密续教法的口传。当他们一听到旦巴德协的法音时,即刻连接上宿世法缘。在祖师无比的加持力和弟子的虔诚心水乳交融的刹那,契入大圆满心性,瞬间印证到不可动摇的精神开悟。他们的信心和虔诚是如此坚定,他们的慧眼丝毫不被遮蔽,在所有的群众中,惟独他们三人当下自内心体验到灌顶的甚深意义。
上师与弟子三人之间虽隔着千万徒众,但密不可分的师徒关系于此剎那间形成。在上师与弟子的心性相契之下,旦巴德协欣然地告示与会大众:「此次传法的一切功德与加持,皆融于三位嘉绒人的心中。」三位求法者在法喜充满的当下,将手杖抛向空中,而后手杖落地生根,在原地长成三棵柏树。直至目前,这三棵大柏树仍郁郁葱葱地挺立在噶陀,与任何一个看见它们的众生,分享顿悟自性的大法喜。
灌顶结束时,遍知的旦巴德协面露喜悦之情,对参加法会的大众吟唱了这首喜悦之歌:
「哎玛火(意译:奇哉!伟哉!)
众生的业力与显现是千变万化的
但今日,在所有聚集此地的尊贵人群中,
多么奇妙啊!
那三位云游的乞者寻得了真正的启悟
就在墙外树梢上!」
希热坚参、希热巴哇、希热多杰这三位朴实的求法者,也因此被后世誉称为「顿悟三尊」、「胜闻三友」或「嘉绒三友」。
莲师在伏藏授记中曾预示嘉绒三友之出世:
措嘉化身旦巴幻化相,
噶陀方向初燃正法灯;
噶、觉、毗卢三尊之应身,
彼之继承出自察瓦绒(嘉莫察瓦绒之简称)。
后来,他们广传内密三部之法教,并依大悟境智中所流露出的智慧,著述《密意开悟》等论典,毕生为噶陀教法之弘扬尽心竭力。
旦巴德协祖师圆寂后,希热坚参和希热巴哇两位回到了嘉绒。
希热巴哇在嘉绒卓克基之地,于一处有如噶陀地形的土地上建一寺庙,命名察科寺。此外,为纪念上师旦巴德协祖师的灵塔所在地,也是他闻法开悟之处的「衮布」圣地,更在寺庙旁建造一座佛塔,也取名「衮布」。此后,尊者常驻本寺,讲经说法多年后示寂。为纪念尊者,当地人建造了一座尊者的舍利塔,以供后人敬奉,这座舍利塔保存至今。
而希热将参回到嘉绒后,则在英波洛山上,修建了一间关房,修行多年。渐渐地,因前来学法的弟子日益增多,便建造了一座名为「喇嘛寺」的寺庙,后来又易名「昌列寺」,以容纳众多的求法者。尔后,昌列寺成为嘉绒地区传播佛法的中心,直至今日。此外,希热将参尊者后来在回家乡梭磨的途中,也建了一座阿底辰根迭寺。回到故乡后,则在梭磨王的护持下,修建了莫楚嘎布寺,并在此处渡过了晚年。在此期间,尊者摄受了众多弟子,广传密续不二法门,其传承弟子遍布整个嘉绒地区,是顿悟三尊中,弘法利生事业最为广大的一位。尊者圆寂在本寺,梭磨王为尊者在王宫附近,建造了一座舍利塔,以供后人瞻仰。
希热多杰则终生未曾回到故乡,常住噶陀,毕生修行,最后成就虹光化身,融于法界,遗留下一件虹化时所穿着的羊皮衲衣。
为了纪念三位尊者的不共殊胜成就,噶陀寺在「衮布」圣地,聚集了三位尊者的法物与灵骨,建造了一座舍利塔,尔后为了保护舍利塔免于雨水的浸蚀,便于外部加盖了一座小佛堂,供后人敬奉礼拜,保留至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