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网文摘:走入佛门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网文摘:走入佛门

 

  释明嘉

  我1973年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是矿区,出产煤炭。父亲是矿上的工程师,母亲是中学教师,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在安徽读了小学、中学,后到上海念的大学。1995年大学毕业以后回安徽工作了一年,然后在深圳工作了六年,又到上海工作了大半年,最后在广东发心出家。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中,都没有学佛信佛的人,可是自己能够出家,感到十分庆幸,也感觉其中的艰难和因缘的巧合。

  最早接触佛教是1998年在深圳买的讲解天台智者大师所著的《童蒙止观》。回去打开来看,里面说到三界、六道、五欲、五盖,“世间欲乐欺诳可厌,禅定寂静尊重可贵”等内容,我看了以后特别欢喜,常常翻阅读诵,到后来可以背诵里面的许多文字和偈颂。从那以后,我开始从图书馆,书店中寻找佛教方面的书籍期刊来阅读,99年的时候还曾经写信到福建省佛教协会,他们很慈悲地寄给我许多佛教普及读物。我就是这样逐渐学习、积累佛法知识的。

  其中,对于静坐我特别喜欢。有一段时间在找工作,空闲时间特别多,我就在房间里练习静坐,通过数息的方法,并用佛法中无常和苦的道理来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同时也这样观察自己。当心逐渐静下来时,身体变得轻快,感觉渐渐敏锐,身心逐渐为一种喜悦所充满,禁不住在心里感叹:原来就在这一呼一吸里面,还藏着这样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其中居然有这样美好的感觉!那种快乐的感受让人难以忘记。有过这样的静坐经验,慢慢在心中产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

  到2001年时去出家的念头变得强烈以来。那时我在深圳一家制造通讯设备的上市公司工作,公司之间竟争非常激烈,公司简报上经常登载各公司投标、竞标的消息,每天的工作的氛围很紧张,也很压抑。我常常一个人想:这样工作下去,过几年是什么样子呢?答案很明显,看看周围的人就可以知道。如果能力强,可以升职加薪,像那些部门领导一样;如果能力一般,就是差不多继续做现在的工作,同时考虑供房、结婚一类事情。

  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样子呢,回答是我不喜欢。那些领导压力大,许多人烟瘾很重,身体常常不好。当然,他们也许能够乐在其中,可是我不能。再看自己周围的同事,每天早上常常精神不好,很多人经常是皱着眉头、表情严肃地在思考怎么样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再检讨一下自己:每天下了班回到住处,一般是精疲力竭,稍稍休息一二个钟头,精神好了一点,又总控制不住自己要看电视,至少要到十一点半才会去睡觉。双休日早上通常是睡懒觉,起来后吃点东西,翻看一下报纸,要到下午或者晚上才能恢复精神。若逢连加十天班,人会变得特别疲倦、烦躁。除了每个月领工资那天心情还算好些,苦恼的时候依然占据大部分时间。这样问自己,过这种日子划得来还是划不来。回想自己从前静坐的经验弥足珍贵,对比其中的差别,能够明显地知道,就是拿更多的薪水,也不值得这样过活。

  于是在2001年6月辞去工作,想去出家。那时候曾经打电话到福建和广东的一些寺院询问情况,8月份还到过五台山……2003年8月终于得允在云门寺住下,次年5月礼上佛下源恩师剃度出家。2005年2月受具足戒。

  回想我经历过的学佛道路,有三个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是虚云老和尚,恩师佛源老和尚及台湾的妙境长老。

  最初是在网上看到虚云老和尚的传记,那是2002年初,正值我想出家,可是我周围认识的人中并没有佛教徒。我不知道现在的出家人的生活状况,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习惯、适应出家的生活,更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寺院可以出家……带着诸多问题,我尝试在网上寻找搜索相关的信息。

  很容易就找到了虚云老和尚的传记,从中读到他一生的经历,包括出家、苦行、修福、学教、拜五台、开悟、住山、建庙等。同时也了解了鼓山涌泉寺、鸡足山祝圣寺、韶关南华寺和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这些与虚云老和尚甚深因缘的寺院。老和尚的师传记让我对解放前的出家生活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汉地佛教在现代遭到严重破坏,我们接受的教育极端排斥佛教,小时候被灌输了各种对宗教的偏见。老和尚的传记对于帮助我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来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告诉我——就在不久以前,在这片我自己来来往往的土地上,有过这样的人,曾经这样的出家,又曾经这样不懈地学习佛法,努力地实践修行,终于开悟,然后躬身行菩萨道,为了大众不避困难,历尽磨难……

  读老和尚的传记令我非常感动,使我对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修行人生起崇敬心,也使我对出家的生活、修行的生活生起极大的信心。来云门寺以后,更有机会阅读老和尚的年谱开示汇编,看到了更多细节。在我心中老和尚是菩萨再来,虽然没有留下著作,可是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学习佛法,怎样实践佛法,怎样救护众生。老和尚的年谱开示汇编尽管读过许多次,以后还会继续学习。

  最早接触佛源恩师也是在网上。虽然当时自己已经决定要出家了,可是到哪个寺院去出家?拜谁为师父呢?虽然也去过五台山、普陀山这样的地方,和寺院里的师父攀谈过,但是并不深入,心里对此没有主意。后来,通过网络搜索寺院介绍,看到了云门寺的信息,也看到恩师的简介和照片。从中得知云门寺有佛学院,有禅堂。照片上的恩师,是清瘦而精神的模样,看了很有一种欢喜的感觉。

  来到云门寺以后,我对老人家有更多了解,也更加感动。老人家年轻时随侍虚云老和尚,五十年代维护云门祖庭,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经历了许多磨难,不改自己的初心。八十年代以来,主持重建云门寺,开办佛学院,恢复禅堂的长香,接引后学,领众修行。老人家的这些经历中展现出来的品德叫人从心底生起恭敬心。

  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出家,并找到一个适宜的修学环境,依止一个有经验的人引导自己,并有一群同修善友互相磨砺提携,使自己身心能够安住,碰到困难和障碍能够如理如法的解决,在修行的道路上时时进步,这是不容易的。老人家禀承虚云老和尚遗命,“文革”以后恢复云门道场,带领、督促大家维持一个道风良好的环境,接纳学人,不辞辛苦地给我们大家做依靠,这是难以得遇的。

  老人家用语言,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怎么样维护常住,怎么样共住。老人家时常教导我们:怎么样安排每天的功课,烦恼和业障来了怎么样应对,乃至于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用水……老人家赞叹我们,喝斥我们,有时候用手中的拐杖打我们——总之,老人家从各个方面,通过种种方法,教导我们这些缺乏经验的后学,使我们可以在出家的路上安稳、踏实地一路走下去。能够得遇老人家,依止老人家,何其有幸!

  第三位对我影响很大的善知识是台湾的妙境长老。我是通过听录音的方式接触到长老的。听过的长老的讲记主要有《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和《瑜伽师地论》的部分讲解。

  因为我特别喜欢静坐,对《童蒙止观》上的方法因为其简略而感受到不满足,希望能够学习掌握更深入微细的方法。曾经尝试阅读过《释禅波罗密》、《摩诃止观》、《清净道论》等著作,但因为看不懂而放弃了。我后来才知道学习佛法有一定的次第方法,大多数钝根的人,必须先跟随一位老师学习,要学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有能力自己研读经论。

  在听长老讲解《分别瑜伽品》时,介绍说《瑜伽师地论》中有非常详尽的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教授教诫时,我非常高兴。我从2004年5月开始学习《瑜伽师地论》,方法是听长老的录音讲解,内容是从五识身相应地开始,直到声闻地差不多结束,包括讨论在内,约450个小时的录音。我大致每天听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并做详细的笔记,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听完。学习过程中的欢喜和收获是难以表达的。

  妙境长老一方面提倡学习经论,一方面强调止观的重要。他说通过经论的反复学习,可以掌握修行的次第方法,可以确立正见。不学习经论,很容易为现在的各种相似于正法的邪见所淹没。止观可以帮助调伏烦恼,改正习气,身心安乐,还可以帮助经论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修习,由外凡至内凡乃至转凡成圣。在听录音讲解的过程中,我常为自己能有机会跟随长老学习这样的经论而高兴不已,心里一方面盼望将来能进一步学习声闻地以后的内容和摄大乘论等唯识经典,一方面也想把学过的内容反复温习,思惟抉择,掌握其中的意趣。

  三位善知识给我的帮助和恩惠是巨大的。虽然我还没有出生,虚云老和尚就已经谢世,但是记载他一生经历的传记推动,引导我走上出家的路,如果不是这样,善根浅薄,业障重重的我不知何时才能迈出这一步。佛源恩师是一棵大树,在现在佛法衰微、烦恼浊盛的世界里存有一片荫凉,叫我们能够栖息依止。妙境长老则教我学习经论和止观,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谄曲盛行的今世,长老敢于做狮子吼,破斥邪见,不遗余力地引导我们这些肉眼如盲的初发心者,使我们少走弯路。

  三位善知识对我的帮助是这样的大,给予我的是这样的多,我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和尊敬,并把他们都看做是我的恩师。一方面,我在心里祈求能够得遇更多的善知识,施惠于我,帮助引导我学习佛法。另一方面我也发愿,要依教修行,发菩提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传播佛法,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周围的人学习佛法,树立正见,希望他们也能够从佛法中得到利益。这是我报答恩师们的方法,也是我报答无始以来利益我的无量无边众生的途径。

  (作者为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