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瑜伽菩萨戒要义(一)
济群法师:瑜伽菩萨戒要义(一)
2001年春季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菩萨戒的传承可分为二大支:一为“梵网菩萨戒”,一为“瑜伽菩萨戒”。
在汉传佛教地区,弘扬的主要是“梵网菩萨戒”,其影响远远大于“瑜伽菩萨戒”。但在藏传佛教中,盛行的却是“瑜伽菩萨戒”,有关译本和注疏约有八九种之多,如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正戒论》等,对于我们学习菩萨戒,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瑜伽菩萨戒”在中国先后有多种译本。最早为《菩萨地持经》,共十卷,由北梁昙无谶翻译,在南北朝曾经盛极一时,影响非常之大。其后,在刘宋时期又出现了求那跋摩翻译的《菩萨善戒经》,共九卷。再就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瑜伽菩萨戒本》,是将《瑜伽师地论》中关于“戒品”的部分独立成册,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从《瑜伽师地论》的经题来看,“瑜伽师”即禅师,“地”即过程,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论述禅师修行过程的论典。本论共五分,第一分即为“本地分”,以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为脉络,对发心到修行乃至最后成就的每一部分都有详尽的叙述,囊括了佛法的整个修学次第。其后出现的一些论典著述,如大家熟悉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成佛之道》等等,它们所建构的修学纲领,早在《瑜伽师地论》中就有明确说明。而《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后所提出的止观部分,也是来自《瑜伽师地论》。由此可见,《瑜伽师地论》对学佛修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现在讲的菩萨戒,属于《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这一部分。《瑜伽师地论》共一百卷,其中三十五卷到五十卷为“菩萨地”的内容,仅戒本就有一卷。这之前的译本,如《地持经》十卷,《善戒经》九卷,即是《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的异译本。如果仅仅想对“瑜伽菩萨戒”有所了解,学习《瑜伽菩萨戒本》也就够了;如果要对整个“瑜伽菩萨戒”作深入的研究,就必须结合《瑜伽师地论》进行全面学习。
一、四重:
“瑜伽菩萨戒”的戒条为四重四十三轻,这和“梵网菩萨戒”有所不同。在“梵网菩萨戒”中,重罪有十条,那么,区别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如“杀、盗、淫、妄”四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条,但我们发现,在“瑜伽菩萨戒”的四重内却没有包括这几点。圣严法师对此的解释是:“梵网菩萨戒”属于顿立戒,不需要经由五戒、八戒的次第,也不需要具备声闻戒的基础,就可直接受菩萨戒,自然要强调“杀、盗、淫、妄”这些基本要领;而“瑜伽菩萨戒”属于渐式戒,必须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必须受五戒、八戒或沙弥戒、比丘戒之后,才能进一步受持菩萨戒,而“杀、盗、淫、妄”这几点在别解脱戒中已经包含了,因此“瑜伽菩萨戒”所强调的只是作为菩萨戒的重点,即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从对治凡夫的贪、嗔、痴来制戒。
1、自赞毁他戒: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如果菩萨为贪求名闻利养而自赞毁他,处处标榜赞美自己,甚至为抬高自己而别有用心地贬低他人,属于菩萨戒的第一条重罪。
2、悭不惠施戒: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条是关于悭贪吝啬的,其实还是属于贪的范畴。作为菩萨,看到贫苦无依的人前来求财或求法,出于悭贪的心理,不愿慷慨地施与财物及佛法,也是属于重罪。因为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违背了菩萨的发心和修学菩萨道的初衷。
3、不受悔戒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这一条是属于嗔的范畴,嗔心有着极其猛利的力量,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果菩萨长养自己的嗔恨之心,表现在行为上,对人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伤害他人;表现在情绪上,“内怀猛利忿恨意乐”。当对方道歉时还耿耿于怀,“不受不忍不舍怨结”。“不受”是不接受他人的歉意;“不忍”是不能忍辱;“不舍”是不愿舍弃自己的冤气,不愿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重罪之一。
4、说相似法戒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
这条是属于痴的范畴。“谤菩萨藏”就是毁谤佛法及大乘经论,另建“像似正法”。所谓“像似正法”,即非佛法或附佛外道。“或自信解”就是自己建立一套,“随他转”是信受并弘扬他人的邪说。若菩萨如是而行,就是犯下了根本的重戒。太虚大师曾谆谆告诫学人:“此一条为菩萨最紧要之关头,学者其勿忽诸!”
从以上列举的四点,我们不难看出菩萨戒和声闻戒的差别所在。声闻戒的判罪必须通过身业和口业,而菩萨戒则侧重于对意业守持,贪、嗔、痴诸种烦恼的现行都属于犯戒的范畴。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一旦违犯了声闻戒中的重戒,立刻就失去戒体。但违犯菩萨戒属于中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不会因偶尔的过失而舍去菩萨戒戒体;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才是上品缠犯,才会因此失去戒体。
二、四十三轻
“瑜伽菩萨戒”的四十三轻根据菩萨所应遵循的“六度四摄”而制定。布施为六度之首,在“瑜伽菩萨戒”中,关于布施的内容有七条;关于持戒的内容也是七条;关于忍辱的内容是四条;关于精进的内容是三条;关于禅定修行的内容是五条;关于开发般若智慧的内容是六条;另外十一条戒则结合了四摄法门的有关内容。所以说,菩萨戒的四重四十三轻,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烦恼,一方面帮助我们广修六度四摄。
1、不供养三宝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作为菩萨,时时都要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的方式很多:以虔诚的礼拜来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以由衷的赞叹来称颂三宝的殊胜,或以清净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都属于供养的范畴,若不如是而行,便属于犯戒。如果内心对三宝缺乏恭敬之心而不愿承事供养,就属于有染违犯,因为其中夹杂着个人的烦恼和杂染。
如果因忙碌而一时忘记,有所怠慢,虽也有犯,但属于无染违犯。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是属于不犯的:在内心狂乱、精神失常的前提下,未能供养三宝不为犯;或已是登地菩萨,时时处于清净意乐之中,本身就属于三宝的一体,不需要以这样的形式去供养,也不为犯。
2、贪名利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作为菩萨,如果欲望强烈而没有满足之时,对得到的供养贪着不舍,就是对这条戒有所违,因为有贪心在其中作用,所以属于杂染违犯。
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无违犯呢?有的人贪心很重,自己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努力对治,但在对治的过程中,正念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未能有效克服自己的贪心,还是忍不住会去贪着,就不属于犯戒。
3、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 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出于骄慢或嫌恨之心,对有德的师长同学不善加接待,不遵循通常的礼节,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懒惰懈怠或一时疏忽大意所致,则属于无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如生病、睡着或神智不清等等。
4、不应供受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虽不能贪著名闻利养,但也不能无端拒绝他人的供养。如果有人请你受供,而你因为对此人抱有成见,怀着嫌恨恚恼之心不受其邀,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懈怠或忘记,虽也犯戒,但属于非染违犯,罪轻一等。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是患病;或是要去的地方非常远;或是去了之后会有命难、梵行难,前者是有生命危险,后者是可能会破戒,如到一些色情场所及与自身身份不合的地方;或是别人并非真心相邀,去了反而给人添麻烦。
菩萨不仅要慈悲,还要有智慧,要懂得区分不同的情况。《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菩萨利益众生是有前提的,否则,一味恒顺众生,无论众生让你干什么都依言行事,让你干坏事也不加拒绝,众生倒是欢喜了,可结果非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所以慈悲还要有智慧的指导。
5、不受重宝施戒
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有人赠送珍珠、玛瑙、琉璃等各种宝物于你,而你因嫌恨恚恼心而执意不受,也是染违犯。因为菩萨对每个众生都应一视同仁,如果厚此薄彼,就无法体现对众生的慈悲。
如果因“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没有接受,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神智不清;或知道自己接受了这些供养会产生贪着,对修行不利;或知道对方供养之后可能后悔;或知道这些东西来路不正,是属于偷抢而来的赃物,接受之后会引起诸多麻烦。
前面两条戒都是关于接受供养的,菩萨不应以贪心受供,如果有丝毫贪着之心夹杂其间,本身就没有资格接受他人的供养。所以,不要以为有人供养就一定是好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一种考验,若还有贪心,接受就是犯戒;若还有嗔心,不接受也是犯戒。
6、不施其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若以嫌恨恚恼或嫉妒之心而不愿对他人说法,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懈怠就是非染违犯,所以心念是决定罪过轻重的头等问题,而不仅仅是形式。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或者因为生病;或者因为心智狂乱;或者对方是存心刁难;或者觉得不说法于对方更有益。菩萨要有善巧方便,对不同的众生应以不同的方式去调教,应对机说法,因材施教,不一定有问必答,这就需要以智慧来辨别。
7、不教悔罪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无论是在僧团还是学佛的信徒中,都会有一部分不守戒律、行为散慢、品质恶劣的人,对这样的有情,菩萨又应如何处置呢?如果怀着嫌恨恚恼之心而弃舍他,不去管教,不作饶益,也是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忘念,则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情况是属于无违犯呢?就是“欲方便调伏彼”,在比丘戒里,也有“以默摈之”,即在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不和这个人说话,让他闭门思过,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以孤立来制裁对方也是一种方便教化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遮戒,障碍持戒的内容有七条。
8、遮罪共不共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有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遮罪有共的方面,也有不共的方面。
共的方面,如声闻戒所提倡的少事少业,就是要我们奉行简单的生活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远离世俗的牵挂,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而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虽然个人生活也应以少事少业为原则,既然声闻人都不贪着,菩萨就更不应贪着;但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说,如果菩萨只顾自己少事少业,又属于犯戒的行为。所以说,菩萨为度化众生的需要,就应多事多业,一方面成就广大事业,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种供养,只有这样,菩萨才有更多的能力来帮助众生,解决众生的各种困难。
当然,我们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多事多业,不要以为自己很有定力,如果不是修养有素,往往在面对特殊环境时就失去定力了。声闻的解脱修行为什么强调远离?就是因为众生一旦拥有事业和财富就难免贪着,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再三赞叹远离的功德。同样是多事多业,关键在于发心,如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犯戒;如果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菩萨行。
9、性罪一向不共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所谓性罪,就是“杀、盗、淫、妄、二舌、恶口、绮语、妄语”等不善行。在声闻戒中,“杀、盗、淫、妄”是绝对禁止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涉及到“杀、盗、淫、妄”的行为,都属于犯戒。如“不杀生”,不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伤害众生,但在菩萨戒里,对此就有不同的开遮。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杀生;可以偷盗;可以邪淫;可以妄语;可以二舌;可以饮酒;可以恶口。
比如有人要谋财害命,甚至要杀害父母及圣贤大德,因此造下深重的罪业,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不忍此人堕落地狱长时受苦,生起极大怜悯,宁愿自己把他杀了,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让其造下重罪,从舍己救人的慈悲心出发,就可以把此人杀掉,不但没有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再如偷盗,若盗贼或黑势力偷拿属于三宝、常住的物品用以享受,而这样的罪业也足以使他们堕落地狱,菩萨看到这种情况,可以运用善巧方便将这些物品夺回来并物归原主,是寺庙的就还给寺庙的,是百姓的就还给百姓,是国家的就还给国家的。其中的关键是:“菩萨见已,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菩萨和侠客的不同。虽然从行为和效果来说,侠客也是除暴安良,仗义而行,似乎与菩萨所行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从发心而言,侠客是嫉恶如仇,恩怨分明,而菩萨只有慈悲之心,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对方的利益,“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不忍他们将来在生死轮转中遭受种种痛苦。
其它还有关于“邪淫、妄语、二舌、恶口、绮语”等方面的内容,总之,菩萨为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需要,从慈悲心出发,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而这样做了之后,于戒律“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