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36讲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9日
来源:   作者:韩镜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36讲

   第136讲:第四品(总结颂偈)

  (1999年12月26日)

  讲解《总摄大乘纲领论》,是在本世纪最后一次。今天是26号,还有几天就是21世纪了,我们对慈氏学的开发还是比较慢的。所以我们应该还得特别努力。今天我们正碰到对于慈氏的两部著作引了七段颂子,一个是《庄严现证颂》,也叫做《辨别瑜伽之教授颂》,这个名字是无著给起的,就是《庄严现证颂》也可以叫做《辨别瑜伽之教授颂》,无著现在引了两个颂子。另外还引了《庄严经藏颂》五个颂子。这七个颂子都是慈氏菩萨对于什么叫做现证给我们指出来很扼要、很总摄的、能够把现证问题总结出来,据他的学习经验、修行经验作了一个总结。而无著又把它重要的七个颂子引出来了。我们今天就想把七个颂子应该怎么理解,跟大家能够一块儿分析一下。

  在分析以前,我想跟大家谈到辨别识跟了别识的问题,稍微谈一下。为什么非要谈这个了别识跟辨别识呢?辨别识,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都要碰到辨别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辨别识它是既有身色,又有境色,象我们根本一个人他离不开身体所摄的色法,也离不开每天每时每刻所接触的境色,境的物质,我们每天每时每刻,我们当前,就是我们身体在这感觉到一个房间里头,有多少人,一块儿学习,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一个能取所取的问题。一天的生活里头,就是这个身体跟境界接触,造成种种的不同的显现,就是造成不同的识体。我们都认为是一个色法,身也是色法,我们的对象也是色法。于是乎一般人跟世间学就认为色法是我们每个人离不开的,好象色法比心法还要紧。其实呢,好象是眼耳鼻舌身,以至于第六意识,尤其前五识,它好象离不开根色,也离不开境色,那就好象一般人离不开物质。

  可是,前五识,色声香味触,都是前五识所管辖的、所了别的境界。看起来好象是前五识必须依靠它的根和境,可是也可以另外一方面来看,色声香味触根本离不开前五识,色就是色的识,声就是声的识,香就是香的识,味就是味的识,触就是触的识。所以你看起来表面好象是五识必须依靠它的根境,可是实际上它的根色跟境色都是离不开前五识的分别。呵呵,另外看它根本离不开前五识。可以说色声香味触,好象表面上是它表现了根,也表现了境,可是真正来讲这根境它都是离不开前五识,离不开前五识的显现。

  而且,我们要讲到唯识学,这个身体跟整个自然界,都是前五识在各自的阿赖耶识里头熏成种子,从这各自阿赖耶识的种子才生起现在的身体跟境界。你看似一个广大的一个自然界,看似一个身体的这么一个五尺之躯,可是这五尺之躯跟广大的自然界,你要细分析起来,它也是阿赖耶识种子生起来的,也就是前五识等等的现行在阿赖耶识熏成每个人的各自种子,还作了种种的善恶业都熏成种子,这样子每个人才感生现在这样的五尺之躯,而无量无边的自然界。这个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之外的。

  而且在五尺之躯里边,跟这无边无外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也是无穷的,五尺之躯内部也是变化无穷的。拿现在我们分析这五尺之躯里头有多少个细胞,这细胞之间有什么关系,跟广大的自然界,这气候互相影响,种种的自然界的坚湿暖动互相影响。可以说时间是很长的,我们人类,人趣的众生,要对于自己的五尺之躯跟它所在的自然界,它的变化是无穷的。认识这五尺之躯,认识这广大自然界,也不是一时就能作结论的,且得认识,而且且得拿这两个作为黑洞,不定要是出现什么样的绳,这绳上出现什么样的蛇,那很难担保的。

  所以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既然有一切种子、一切过去熏成的各种种子,熏成各种种子的时候,它当然也有能执着心作为它后盾,必须有能执着的心才能熏成种子,而它所执着的自性一点儿影像没有,那是熏的成的。只有能造善造恶的心、行动熏成种子,是咱们每个人的现在几十年的生活有一个总的安排,这个总的安排里头,主要是过去咱们的善恶业的影响,再来也是我们过去执着一切我、法,执着不同的种种所取能取,这执着的心熏成等流性的种子。那业种子都是过去业的增上。

  所以这地方看起来,我们讲阿赖耶识,普通讲阿赖耶识好象鬼魂似的,明朝人就“去后来先作主公”,把它当作鬼魂看,其实阿赖耶识既是相似相续,它自己也不能独立存在,也是依靠前五识、前七识现行的熏习成种子,才生起我们现在的一个五尺之躯,和广大无边的世界。所以在五尺之躯里头,跟广大无边的世界里头,它变化也是无穷的,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两种种子,一种是一切能执着的一切种子,一种能造作善恶的种子,这就使我们世界得到一个结果。

  真正讲起来,只有大乘唯识学,才能把宇宙人生的来源、去向弄得一清二楚。可是,阿赖耶识我们本身是认识不到的,这是个大问题。还有,我们到底为什么认识不到?那也就是跟我们过去的熏习有关系,过去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也就是善根的问题,积累的不同,所以你认识不到。这是一种。另外就是你要认识现在的真实,必须通过等至心,通过定心,你才认识到,我们这个无论是自然世界、客观世界跟主观世界这一切的事物里头,都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阿赖耶识本身跟前七识、前六识、前五识它本身都是依他起性,本身都不是能够有自性的。它是依他起性,互相依存。

  这一点我们一般人都是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有自性的,真实的,常一不变的。是物质不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物质不灭,所谓我们说是你把色法分得最小的时候成为夸克,或者扩为最大的时候成为大爆炸一种大的自然界,可是咱们可以说无论你是最小的夸克,无论你是最大的或是在间各种不同的色法,以至那最大的大爆炸,它都是依他起性的表现,中间并没有一个自性,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色法在里头,我们认为里头有一个常一不变的,实际上刹那刹那它是生灭的,也离不开阿赖耶识种子。种子跟现行也刹那刹那有变化,而且现行、种子互相依存,也是没有自性的,不能独立存在的。所以我们虽然是五尺之躯,和这广大无边的自然界,好象非常复杂,好象是它有不灭的物质在那儿支撑,实际都不是不灭的物质,是你本人执着有一种自性在支持,这个自性是没有的。补特伽罗,象我们这五尺之躯是数取趣的,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变化的,你哪能说它里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有自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遇到所取能取的问题,能说所说,无边无量的,每时每刻,能吃能喝,所吃所喝,所有的一天生活里头离不开能能所所,所取能取,每时每刻都有好象是一种根色,还一种境色,这根色就好象能的方面,能取的方面,境色就是所取的方面。我们这五尺之躯天天能感觉到什么,所感觉到是什么,时时刻刻在这儿,我们的阿赖耶识种子都生起的。可是这都是依他起性,可是我们凡愚无始时来就习惯把依他起性当作遍计所执性,把一切都当作不灭的一种物质来看,他不是真正当物质来看,那物质就代表一切东西有一个常一不变的自性。因为色法好象是比较前后有一致的样子,于是就把色当成我们认为是真正的真实体性,真正的我,真正的自性,拿它作代表。

  实际上我们天天在依他起性上都执有遍计所执性。这种执有,这种习惯势力是无始以来我们就有的,所以影响现在我们生活内容里头,好象非有一种根的色法,物质,必须有一种境的色,实际上就是你不但执着能取,还必然执着有所取。可这能取所取都是人们增加上去的东西,不是原来就有的。所以在《总摄大乘纲领论》里头,他就很鲜明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要不增益遍计所执性,就是不损减圆成实性。这个断定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把上次已经讲过的《庄严现证颂》的两个颂子再念一下。同时也把过去玄奘他们翻译的两个颂子也念一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菩提萨垛由等至、于意观见唯影像,

  通过义想违反已、孰为自想决定持。(韩老)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玄奘)

  菩萨静心中,得见其心影,灭除于义想,但观于自想。(笈多共行矩)

  菩萨在静位,观心唯是影,舍离外尘相,唯定观自想。(真谛)

  镜像意于后,菩萨在诸定,回彼义想已,忆持自想事。(佛陀扇多)

  如是于内安立心、所取无有当善择!

  是故择定无能取,因此触证无所得。(韩老)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玄奘)

  如是心住内,知所取非有,即无能取者,故证无所有。(笈多共行矩)

  菩萨住于内,入所取非有,次观能取空,后触二无得。(真谛)

  住心如是内,知无所可取,于后无能取,无分别知尔。(佛陀扇多)

  我们现在根据藏文解释了两个颂子,上次虽然简单地讲了一点,今天咱们再详细地说一下。“菩提萨垛由等至、于意观见唯影像”,这地方,完全我们根据新翻译的《总摄大乘纲领论》里头的三性问题,对这个作一个解释。菩提萨垛由等至,这个等至很要紧,就是定心。这个等至也不是世间的等至。在前头也就是,一个是遍寻求里头的等至,一个是真正如实知的等至,都各有两种等至,一共是四个等至。由这个等至心,才能认识到“于意观见唯影像”,那就是真正认识到只是依他起性的这个法,没有遍计所执性的法,也就是真正能够认识唯了别识性。所以咱们说唯了别识性,过去咱们曾经用过“图景识”,那就是根本没有所谓,这里头有能所问题,能取所取,有境和根的问题。你把境色跟根色当成一种实有的东西,那就是认为在依他起性里头一定有遍计所执性,离不开遍计所执性,离不开补特伽罗我跟法我。一定是这样。

  所以在大乘的等至的定心里头所缘的境界,已经把遍计所执性根本没有的东西都排除了。我们就只能看到依他起性的东西,甚至于能够现证真如。这里头就看到,“通过义想违反已”,义想也就是黑洞中看到绳上的蛇一样,如同看到我们凡愚起心动念都离不开所取能取,都离不开补特伽罗我跟法我,就是根本离不开有自性。所以可以判定我们是凡愚的话,就因为我们离不开义想,就是我们离不开遍计所执性。因为这个,于是乎虽然是“通过义想违反已、孰为自想决定持”,我们是不是还持这种义想呢?在这儿还继续执有人我法我呢?那就于是第二个颂子讲:“如是于内安立心”,离开外的东西的时候,就是境色,就是法色,法我,于是于内安立心,于内,而排除了外。“所取无有当善择”,住心于内,所取没有了,但是另外要当善择,更要考虑。“是故择定无能取,因此触证无所得。”于是决定也不认为有能取。

  这两个颂子,重点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不增益遍计所执性,本身就是圆成实性。无著这种解释就是根据慈氏的说法。正确的跟失误的,相距是不远的,但是我们的习惯势力造成的非常遥远,几个无数劫都不能够解决。按说这事情是比较简单,你自个可以决定的,当善择的。屡次在这两个颂子里,都表示自己都非常有余地。这也是慈氏菩萨一种修习里头的一个很重要的窍门,很重要的一个开示,一个教授,教诫就是叫你不要做什么,教授是告诉你一种窍门,这是我们修瑜伽,修瑜伽就是修止观,修大乘止观的一个窍门,一个原则。所以你要选择什么,这是大有余地的。你能舍开所增益的遍计所执性,那不是很难的。就在你理解不理解大乘的道理。可为什么在我们几个无数劫都(不能解决问题?),一个就是咱们修的定不够,再是过去善根跟二种资粮的积累还不够。

  所以这两个颂子看起来好象在我们随便可以选择似的,有这所取没有?有这个能取没有?你很有选择的余地。好象很轻松的,很容易的。有许多哲学家说,这真实的东西并不是难得的,主要是你障碍。咱们首先一个是所知障,一个是烦恼障,这两个障相当厉害。所以我们讲唯识学里头,这两障也是占很重要的地位。要提到所有的烦恼障、贪嗔痴等一系列,所知障也是很多,象萨迦耶见等等的,很多很多。所以要排除二障,这两个颂子就是慈氏教给我们一个学习、修习的一个窍门,是很轻松的。象儒家也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本来道是人一走路就离不开的,离人很近,你要认为道能够远人的话,那个道并不是道了。所以古今中外的哲人也是谈这个道理。(休息)

  我们在底下讲《庄严经藏颂》里头有特别讲现证的问题,有五个颂子。

  菩萨福德与智慧无边无外积资粮,

  于法心善决定故、义行相因言生解。(韩老)

  福德别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玄奘)

  菩萨具满无边际,福德智慧之资粮,

  法中思量善决已,则了义类意言生。(笈多共行矩)

  菩萨生长福及慧,二种资粮无量际,

  于法思惟心决故,能了义类分别因。(真谛)

  助集无边行,功德智菩萨,法思善决定,语言达义尽。(佛陀扇多)

  通过唯言义决知、同此住于唯心性。

  因此远离二能相、成为法界现证性。(韩老)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

  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玄奘)

  彼知诸义唯意言,即住似义唯心中,

  如是正证法界已,是故远离二种相。(笈多共行矩)

  已知义类但分别,得住似义唯识中,

  故观行人证法界,能离二相及无二。(真谛)

  彼知正义已,说住彼定心,法界现意故,善知心亦无。(佛陀扇多)

  “菩萨福德与智慧,无边无外积资粮”,这两句就是菩萨要积累福德跟智慧两种资粮,跟前头那个颂子“菩提萨垛由等至”、由定心才能认识诸法的都是应该是依他起性的那种只是影像,现在也是你要积累善根,才能够谈到真正于法善抉择的问题。因为积累福德资粮的善根,无边,那是很多的,无外,就是完全是由内,一般都指的定心,由定心来修的资粮,尤其定心修智慧资粮。

  “于法心善决定故”,你因为有定心,才能够真正理解、真正认识真正的佛法。于法,这法都是佛所说的,都是佛证得最清净法界等流出来的教法,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般凡愚欲乐,都是只知道喜欢欲乐,许多哲人都喜欢道乐,象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些个乐很多哲人所说的道乐。我们大乘佛法都是法乐,这法乐大家慢慢也能理解到是什么滋味。所以“于法心善决定故”,对法能心善决定,也就是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个决定,能决定佛法,能正确理解佛法,那么结果才能够“义行相因言生解”,把这佛法真正能认识的话,就能知道“义行相因言生解”,所谓义行相,所谓我们认为主观的世界、客观的世界的真实,这些个认为有真正所对的一种真理,认为主观、客观都是真实的,这样所对、所指的那个东西,叫做义,也就是能够在黑洞中在绳上能觉到有蛇,那个蛇就是义。咱们刚才也提到都一般认为,都有物质不灭作支持,无论是我们的根方面的问题,还是境方面的问题,都有不灭的物质所支持。这我们应该注意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我们认为真实的那个世界,并不是只是由物质来形成的,那物质好象个代表性的东西,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是你认为有一个不变的独立存在的那种我,一个自性,主要是个独立存在的自性,这个东西就叫做义,我们面对的,所指的,我们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都有一个所指、所对的东西,那所指、所对的就叫义。

  这“义行相”怎么来的呢?“因言生解”,它并不是因什么心啦、色啦什么支持它才有这个义,这义只是“因言生解”。你没有言说,没有符号,就没法子感觉到有所谓义。没符号、没有言说、没有声音的话,你就没法子说是有一个真正所对的、所指的东西。“义行相因言生解”,这就真正把世间的事情看得很清楚,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无著菩萨讲了很多,什么叫意识中诠说,什么叫耳识里头、或眼识里头名言的诠说,名言符号的诠说,跟意识中诠说,意识中的分别,跟我们普通的眼耳里头的文字符号这样表示的东西是有很大不同的。所谓义,所谓你认为真实,有个不变的东西,有个物质不灭的实际,实在,实际上离开言说你是感觉不到的。那就是你有言说,才有所谓言说指的那个自性,不变的东西,所对的东西,要没有言说,你也就没有这个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所谓我们古往今来积累的资料、资源,里头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示的世界上发现的种种的事情,所有的真实,都在言说资料里头包含着。现在所谓信息的网络,也是拿符号跟语言当作所指示的那些个实际事体,那个所指示的实际事体,要没有符号,要没有语言,要没有信息,它也是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认为有一个心里所想的东西,眼睛所看的东西,认为生活所依靠的东西,那个东西实际上都就是语言,离开语言你那个东西就等于没有。所以说“义行相因言生解”,必须由言才能生解,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我们古往今来存在的资料,以至互相来理解、传达,都得凭借语言符号,传达的什么,资料所存贮的什么,那就是由语言、由文字来保存着。可语言文字所指的那些东西,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东西,那里头包含着只有自性,只有遍计所执的那个莫须有的东西。

  人类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理?这问题就被揭破了:就是你要离开语言、离开符号、离开信息就没有什么所存在的你认为真实的东西。这是大乘人由很长时间的修习跟没有散动的心,才能认识到“于法心善决定”。所以“通过唯言义决知、同此住于唯心性。”说唯物,并不是唯物质,唯物就是唯语言,要没这语言你也就没这义,通过唯言义决知,只是由言你才有义的感觉,离开言说你这义的行相根本就不存在了。“通过唯言义决知、同此住于唯心性。”唯有了别识,唯有能显现识。这地方就是所谓唯心,唯内心来决定,就是唯语言来决定,要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义,没有符号、没有信息也就没有义,所传达的东西。所以这种符号语言所传达的东西,在佛教里头最主要它是假安立,没有语言真正所指的那个自性、自体,是假安立,所谓假安立,就是没有真正的补特伽罗的我,也没有真正的法我,叫做假安立。

  “因此远离二能相、成为法界现证性。”所取能取都不存在,就是“因此远离二能相”,二能相,这地方就指的遍计所执能相,一个是依他起能相。了别识性也是最后它也是不存在的。了别识那想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因此远离二能相、成为法界现证性”,能够证真如了,能够证法界了。前头提到,证真如、证法界的时候,就是所缘、能缘平等,所缘、能缘都平等了,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这根本无分别智实际上是可以获得众生心平等,也可以获得菩萨的心平等,也可以获得佛陀的心平等。真正的心平等、真正的心法性,就是没有能取所取,没有能缘所缘,那才是真正的心性,心的法性。

  慧证心外无余已、是故亦证心无性。

  具慧证知无二已、二不具有住法界。(韩老)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玄奘)

  以知心外无有他,故得知心亦非有,

  智者了知二俱无,即住无二法界中。(笈多共行矩)

  若离于心知无余,由此即见心非有,

  智人见此二不有,得住无二真法界。(真谛)

  离心无有余,善知心亦无,知二既是无,正住于法界。(佛陀扇多)

  他们都没有指出二能相,都是二相,都没提能相。因为知道心外都没有了,于是乎心里也就不存在了。而且遍计所执不存在了,依他起性也就好象也就不存在了。二能相。所以这样子具有无二才能住法界。住法界,也就是离开所取能取,也就是离开遍计所执性,也离开了依他起性,二能相,才能真正证知法界。

  无分别智力等行、由具慧遍处恒时

  肃彼所在阴沉淀、如甘露大药销毒。(韩老)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

  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玄奘)

  智者无分别智力,平等顺行常普遍,

  所依稠密罪恶聚,如大伽陀拔众毒。(笈多共行矩)

  由无分别智慧人,恒平等行遍一切,

  染衣稠密过聚性,遣灭如药能除毒。(真谛)

  不分知力故,同时常同行,彼身窟聚患,如象灭诸毒。(佛陀扇多)这地方提到无分别智力等行,无分别智跟有分别智有什么分别呢?这地方也可以理解。无分别智力等行,它力量等行,这个等行要从后边的文字来看,它就是不但对现行的有能对治,还对于不现行的种子它也有力量,所以无分别智力等行,它不是一方面有力量,不只是对现行的东西有对治,能对治,对种子,隐藏的东西它好象也力等行,一样有平等的力量。是不是这样的意思。于是在后边“由具慧遍处恒时”,遍处是所有的地方,恒时是无论什么时候,它都能“肃彼所在阴沉淀”,也使它阴沉淀,用咱们话就是埋伏下来的这些杂染的东西。阴沉淀,阴面的沉淀的东西,也可以肃清,也可以由无分别智来肃清所在的阴沉淀,恒时,还遍一切处,它所在的阴沉淀,积累的很长时积累的染污的东西,能清除,能肃清。“如甘露大药销毒”。

  牟尼善法善树立、根本法界树立慧,

  念相续知仅分别、平稳速归彼海岸。(韩老)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

  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玄奘)

  牟尼善说诸正法,安心有根法界中,

  已知念行唯分别,智者疾至德海岸。(笈多共行矩)

  佛说正法善成立,安心有根于法界,

  已知忆念唯分别,功德海岸智人至。(真谛)

  根本法界处,念至知意故,唯分别正取,速得功德处。(佛陀扇多)

  这个颂偈就是说由无分别智能够消灭了沉淀,就如大药消毒一样,证知法界智慧可以树立起来。“念相续知仅分别”,可以说是后得的无分别智,就可以很快地“速归彼海岸”。底下就讲六到彼岸,到达彼海岸也跟到彼岸的意思有相同的地方。今天就讲到这。

  (韩老提了一个问题。)这五尺之躯是不是只是身识?也包括意识、第七识、第八识?大家怎么理解?我们这脑子里头很复杂,这东西是不是六识的根?(吕新国:脑子不是六识的根。)是不是有人认为是六识的根?(吕新国:世间一般认为意识在大脑这种物质的一种功能。佛教里我们知道第七识是意识的所依,是意识的根。)但是不是拿肉体当根?(吕新国:大脑是属于身根的一部分。)属于身根的一部分。意识的根是第七识,不是有形的,不是色法。这个大家要弄清楚。

  (崇智法师:身体应该包含所有识。第八识就执持我们身根,阿赖耶识跟末那识是不分离的,第六意识以第七识为根,也不能离开这个根。)所有的根都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行的,同时现行以后阿赖耶识要不执受的话,它这根就不能发生作用。所以所有的根必须有第八识在那儿执受。这是所有的根都不离开阿赖耶识。还有,说是人死的时候,身体从哪儿冷起,没有暖了,好象就是阿赖耶识离开了,所以说这可以说是阿赖耶识虽然是在五尺之躯里头并不有所依靠,它并不依靠,要没它的执受的话,根就不能起作用。要它不执受身的根的话,也就慢慢死掉了。这地方可以证明,阿赖耶识是离不开根的。根的生起必须依阿赖耶识种子,阿赖耶识种子生起以后,阿赖耶识还得执受,要不执受它也没有感觉。(吕新国:植物人跟死人的区别就是他有阿赖耶识。)这地方可以看出来。那就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是不是也离不开身体?第七识离不开第八识,第六识又非以第七识为根不可,而第八识也是以第七识为根,互为根。所以看起来,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跟身也不离开身,但是也不能说它就是跟身根有什么特别关系。(吕新国:也不能说它就在身体里头。)对,尤其是第八识。第六识也是,你说它离开脑子,也不能说不离开,也不能说离开,是不是这样子?

  下世纪再见。开发慈氏学这个任务,要真正负起责任来。

返回目录

---------------------------------------------------------------------------------------------------------

更多韩镜清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