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除去嗔恨心(王坤)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5日
来源:   作者:王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除去嗔恨心(王坤)

   除去嗔恨心

  王坤

  《贤愚经》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一定要保持一颗慈爱的心,除去那些怨恨别人的想法。因为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更大的损失。恶言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越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一切。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因此,谁都不可以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中,我们很难避免与他人发生摩擦,或者是不愉快的时候,尤其是当你感受到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你是否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呢?你是否会因此而在心里对他人怀有怨恨之心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当你受到了真正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你完全有理由怨恨他人,因为你是真的受了委屈。可是,请你冷静地想一想,当你在怨恨他人的时候,你自己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事实上,你所得到的只能是比对方更深的伤害。

  你的怨恨对他人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是你自己内心里的怨恨影响了你自身的健康,因为怨恨使你产生了消极情绪,这消极情绪对你的健康和性情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从而对你造成伤害。

  更为严重的是,你总是想着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总是因此而极不愉快,从而也就会因此招致更多的不愉快。

  想想看,你是否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呢?你要知道,我们所受的不公,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有所欲求。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心理上的这份欲求,或者把这份欲求看得很淡,那么不公平又从何而起呢?

  当然,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你不必与那些与你之间存在着嫌隙的人表现友好,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学会原谅和遗忘,那么你也就否认了你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这样一宋,你对他人的怨恨也就会因此而升级。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脚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常在自己的脑海里预设了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不是很可笑吗?

  大多数的人都一直认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

  “只要我们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其实,倒霉的人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也睡不好。

  如果当你觉得怨恨一个人时,请先闭上眼睛,体会一下自己的感觉,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反应,你就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能明白什么道理就明白什么道理。你要不要让他感到愧疚,对他差别不大,但是却会破坏你的生活。假如鸟儿在你的头上排泄,你会痛恨鸟儿吗?万事不由人,台风带来暴雨,你家地下室变成一片沼泽,你能说“我永远也不原谅天气”吗?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怨恨别人呢?我们没有权利去控制鸟儿和风雨,也同样无权利控制他人。老天爷不是靠怪罪人类来运作世界的,所有对别人的埋怨、责备都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

  即使遭逢巨变所引起的怨恨,在人性中也依然可以释怀。因为,如果你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就得抛开愤怒,原谅对方。

  悲痛和愤怒中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第二种人却能得到超乎常人的同情心和深度。

  令人心碎的事,例如大病、孤独和绝望,在人的一生中都难以幸免。失去珍贵的东西之后,总有一段时间会伤心、绝望。问题是,你最后到底变得更坚强呢,还是更软弱?

  宽恕、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

  事实上,忘记你所受到的不公,忘记对他人的怨愤,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你自己。当你忘记了怨愤,学会了遗忘和原谅,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所认为的那些所谓不公,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因为他们在你的一生中,是那么微不足道。而你也同时会认识到,抛开对他人的怨愤之心,你所获得的快乐是你这一生都享受不尽的。

  学会宽恕而不怨愤,这是我们具备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憎恨别人,不是咬牙切齿,而是吸取别人的长处,并将之化为自己强身健体的钙质。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