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8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8讲
第18讲:第二品(第10页第10行-20行)
(1994年5月15日)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第一缘起是分别自性缘起,第二缘起是爱非爱。第一缘起大家都熟悉了,阿赖耶识跟前六识是互为因缘的。第二缘起就是爱非爱缘起,也是两种识,阿赖耶识跟前六识互为缘起。第二缘起是阿赖耶识对前六识也是增上的,前六识对于阿赖耶识也是增上的,这个前头还没有特别分析。
我们知道,前六识起惑造业对于阿赖耶识是形成异熟因,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怎么作增上缘?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于是就谈到第三个受用缘起。
《论》上讲的是,第二缘起两种识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增上缘。标明的很清楚。阿赖耶识对前六识,前六识对于阿赖耶识互为因缘,互为增上缘,刚才说是起惑造业,使得异熟识生起它是增上缘。
那么异熟识对前六识怎么形成增上缘?《论》上说:“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几缘里头就包括了阿赖耶识作为前六识的增上缘。
这上头说了三种缘,一是增上缘,一是所缘缘,一是等无间缘。三种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提供的增上缘,因为所缘缘跟等无间缘,实际上它也属于增上缘的范围。那就是,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不但是增上缘,还是增上缘里头的所包含的所缘缘跟等无间缘。
所以总结了三种缘起:一是穷生死,实际上讲的就是分别自性缘起,这个从无始无明以来,一直到生死跟涅磐都存在,也就是生死都告终了,一直到这,都有分别自性缘起,叫穷生死。
爱非爱趣,这都很清楚,就因为有恶业、善业,善业也叫不动业,跟无记业。尤其恶业跟善业,它就使得爱趣跟非爱趣,这都是异熟因、异熟果,属于增上缘的范围。
“及能受用”,爱非爱里头还有一个受用问题,受用就是结果。
这三种缘起包括了四缘。受用缘起,无性释里头解释,必须有根,色根、色境,还有等无间。我们现在这个结果上头,有受用作用,必须通过这色根,就是前六识,尤其是前五识,必须要有色根,眼识必须有眼根,也必须有色境,所缘的色境。还有一个缘呢,就是等无间缘,前头那个眼识灭了以后,后头才能生起,如果前头不让路,后头也不能生起。
所以现在我们享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有情世间跟器世间发生关系的时候,一定有器官的问题,一定有境界的问题,还一定有等无间的问题,就是识体的前一段必须跟后一段构成一种让路的关系,前头让路后,后头的识才能生起。
根的器官也叫所依,境界也叫所缘。我们这个在享受结果、享受异熟果的时候,就需要这些条件。可以说,这些条件都是阿赖耶识供给的、提供的,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提供,内变根身、外变器世间,就根本谈不到受用问题。
所以分的很清楚,就是阿赖耶识怎么作前六识的增上缘,这眼根对眼识来说是增上缘,色界的对眼识是所缘缘。前头的眼识对后头的眼识让路呢,就是等无间缘。
可见这三种缘都离不开这个阿赖耶识提供增上缘。你看第六识吧,它前头的眼识灭了以后,后头眼识生起,这种等无间缘,等无间缘也是由阿赖耶识提供,就是前头的灭了,刹那刹那生灭,后头那个生起,也要提供生起。必须要有境、根,可见阿赖耶识要提供这三种缘。所以阿赖耶识对前六识不但互为因缘,同时也互为增上缘。
总起来说,有三种缘起。第三种缘起,就是现行的识,现行六识,必须有三种缘。跟我们现在,领受当前的异熟果来说,必须有根、境、识。识来说,前头的识对于后头的识的生起要让路。
总结起来,缘,大体分别起来是有因缘跟增上缘;要细分析起来有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最广泛。
我们前头也说了,阿赖耶识的名字,异名,异门,跟阿赖耶识的相,因相、果相跟自相,异门就是异名,阿赖耶识是它的异名,阿陀那识也是异名,心也是名字,异熟识也是名字,都是阿赖耶识的异名。也叫异门。
从以前所讲的,阿赖耶识也叫所知依,它的作用,虽然跟前六识是一种互为因缘互为增上缘,但是它还有一比较殊胜的地方,它比六识还有所殊胜,那就是前六识办不到的,必须是阿赖耶识才能办的到。底下,特别分析前六识没法代替第八识的作用,没法代替阿赖耶识的作用。
以前来说,所有的法,是一个相,根本就没什么作用,是阿赖耶识所显现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前六识跟第八识争取它能够作所知依的条件,就是前六识是不是能作所知依?是不是也可以代替阿赖耶识的作用?底下大部分都是讲的这个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前头要复习一下,后头也预习一下。
拿以前的熏习的条件,怎么才能熏习?还是不能形成熏习?这条件是最根本的。尤其这阿赖耶识,它是相似相续,一直到转识成智以前,它都是无始时来相似相续,这个条件很重要。
以前我们也谈过,佛教的因果律跟其他的所谓因果都不太一样,就在于它是刹那刹那生灭,也是灭不待因,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是相续的,相续恒转,这样一个识体,才能受熏才能摄藏种子。它这条件很重要,跟能熏时时刻刻同时同处,不离的,形成一个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前头讲的能熏习跟所熏习,大家要特别注意。什么法,什么东西才能受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熏习,前头多次谈过,熏习的问题是核心问题,什么法能够受熏?什么法能熏?这是一个佛教里头讲因果的一个中心问题。
所以今天讲完以后,愿意写个答案或写一个小的总结的,我可以提出两个题目来,一个是解释讲熏习的五个颂子的要点,第二是描述一下佛陀学因果规律的特点,一个要点一个特点。我们的研究生里头呢,可以好好写一下,作为成绩。会员同志愿意写我们也非常欢迎,也可以参考一些资料,最主要的是根据《摄大乘论》前后讲的,可以锻炼自己写作能力,把问题廓清,把理论彻底分析清楚。我觉得这步作完后,对以后讲第六意识、前六识它不能代替阿赖耶识的作用很有帮助。
底下就是文字的问题,义理很简单了。就是根据前头熏习、能熏习的条件,大家可以仔细把这分析一下,研究一下,要点,对于熏习就是种子、因果,要点必须的条件。特点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其他的因果学说跟这种因果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希望大家好好写一写,也总结一下学习的过程。无论是名的问题,还是相的问题,因相、果相、自相问题等等。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由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皆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清净亦不成故。”
这一长段,就是如远离种种三相,离开异名,离开这个,都没法子解决杂染清净,就是没法子解决因果问题。不过佛教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跟其他的不同,它有杂染跟清净,这很特别。一般的规律,就是一种杂染的规律,没有清净的规律,只有一种规律,那就是限于杂染,限于前六识或者前七识的因果关系,限于自然界、宇宙缘起,这种规律。
你说哪有任何的时候讲清净的?有没有?也说“改善自然条件”,这是不是属于清净呢?只有佛教才讲清净的问题,有对治杂染的问题,认为现在是病态生活,是不正常的,要治病。可我们认为现在活的很好,有什么可治的?只有改善的问题,没有整个反转的问题。
所以我们读佛书、读原典,有很多问题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要点,这个你非抓住它不可,否则你没法子懂佛教,是不是这样?当然现在我们的环境也有污染的问题,过去叫染污,现在叫污染,环境污染,也治理这个污染,但这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不是彻底反个儿。佛教就认为我们这个生活是不自在的、不应该的、不正确的、是有问题的,那就是说它是苦痛。(录音结束)
不但是有杂染,还有清净问题,其他的学术里是不是有清净?当然它也要改善生活、改善自然的条件,不管怎么说,它还是在结果上加工,不是整个翻个儿,佛教是要整个翻个儿,所以跟一般学问完全不同,跟一般哲学不同,跟儒家、道家哲学以至外国哲学整个不同。而一般研究哲学的,很容易把佛教也当成一种哲学,我们现在主张佛教是另外一种学说,跟哲学不同,更不用说跟信神的宗教了。
离开阿赖耶识,不但杂染不能成立,清净也不能成立。当然底下我们还有这个问题,阿赖耶识还要转识成智,它总是清净的。杂染分三种,我们这不正确的生活,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烦恼杂染,一种是业杂染,一种是生杂染。
这个杂染跟清净,无性解释《摄大乘论》的时候说,杂染是什么呢?玄奘法师在翻译的时候把杂染解释了一下,把清净也解释了一下,他解释用了几个词儿:杂染是浑、是浊,浑浊,不净,不干净、不清净。这不净呢,现在讲美丑的问题,美可以归到净,不净也是丑,浑浊,这都可以形容污染。上次讲,本来没有的东西你认为有,因此就造成染污,不清净,加上坏东西,不应该有的东西加上去的,也可以说是丑的。
清净呢,玄奘法师翻的是鲜,是洁,是扫除意,早上搞卫生把那脏东西去掉了,清净了。佛教认为我们这个生活都是浑浊不净、不干净、丑恶的,另外还得解决这问题,还得要扫除,打扫卫生。要它还原,也就是还灭的过程,还其本来的那种本来清净。
所以佛教最主要的是所对治跟能对治。我们这都是病态的生活,能使它健康,就要对治,用药治疗,叫作能对治。佛教最大的矛盾,一个是所对治一个是能对治,也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跟魔这两个互不相让。正确的跟不正确的互相对立,时时刻刻在我们身上都有表现,都有所对治,都有能对治。你要研究了佛教以后、知道了佛教的道理,那就是时时刻刻恐怕都有能对治所对治,道跟魔斗。有病的跟健康的时时刻刻斗。
三种杂染,另外也叫惑、业、苦,生杂染也叫苦,我们这个生,生活里头充满了不干净,不但充满了不干净,充满着许多丑恶的东西,最主要的是充满了苦,就是烦扰恼乱、不安静,本来没有的东西,时时刻刻认为非有不可,那能造成安定吗?总在那儿自己跟自己捣乱,一定是。这是杂染的问题,染的问题。
无性说清净,有两种清净,一种世间清净,一种出世间清净。什么是世间清净呢?就是有漏道,暂时的压制,因为我们烦扰恼乱的生活暂时能压制下来,就是世间清净。我们一般的暂时能压住,压制下去,是暂时的。所有世间的善法都是围绕着空性建立,空性是什么?就是二无我所显,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独立存在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常一不变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是自己加上去的,你要真正认识这东西,那就比较往好里走了,往清净之路上迈步,烦扰恼乱少一点,但还有漏,还有烦恼,临时把它制约一下,那么这是世间清净。我们一般的做点好事、思想上解决什么问题认识认识,这是世间清净。
出世间是彻底解决,无漏道,没有烦恼的道。道多半是指智,佛教里翻译的多半是智,当然也有的时候指的是走的道路。一般中国哲学里头、禅宗哲学里头讲道,一般指的是道路。佛教翻译指的是智,多半指能对治。在智慧里头,最主要的是无分别智,这无分别智,以后还要多谈。这种智非常特别。
安立这个阿赖耶识,无性解释,根据圣教,也根据正理。前头大半根据圣教,就是契经上所讲,下面都是根据圣教,在正理上辨别。无性又有一个颂,我念一下,大家记一下:
“圣教及正理,各别有功能,为生于信慧,无一不成故。”缺一个就不成了。安立这阿赖耶识异名,跟它的相跟它的自相,前头都是根据圣教,很多地方要用正理来证明。
为什么有教跟理的分别?一般我们对这个分别法,按无性的释、这个颂子来说,各有各的功能。圣教就是生信,正理就是生慧,“为生于信慧”,为了生起信、生起慧,生起信就是圣教,生起慧就是正理。
为什么这地方把这颂子提出来?意思就是,一般我们知道,经部都是结论性的东西,判断,所以然有时说的比较少。正理正是解释为什么这么说,所以一般的讲正理的都是阿毗达摩,是论部,经部都是讲结论,论部都是讲所以然。
前头有地方多半都是引的圣教,作结论性的一个判断,底下也有地方讲正理的。底下大家自己看一下,只是文字上,根据呢,都是根据前头颂里讲的。
阿赖耶识,它是一种相似相续的,前六识都没有这个,前六识它是转识,转就是转起,有时候不起,有时候起来,叫转识,是有间断的,不是老生起。大家可以看,锻炼自己分析文路、分析佛教的文字,它还有辩论性,辩论性是根据种种的条件来分析,最主要的道理,是熏习的问题,这是中心。大家回去作作复习。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