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真如实相的妙法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真如实相的妙法

 

  要时时感恩,感恩现在我们在听经,我们感恩,在过去随佛去行脚,佛陀随境,随机说法,(圣弟子)听到的,在佛陀圆寂之后,那就是大家互相结集,有结集下来,我们才有现在的经典可听。

  要听一部经,很多的因缘成就,《法华经》里面,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今经亦云: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过去

  这就是阿难他自己在描述,还是一样感恩,感恩佛陀,乃是在人间真正稀有的大觉者,独一无二,佛陀所说的教法,乃是在大宇宙中万物万理,所有的物理,无不都是在佛陀的脑海中。

  不管是人事物,尤其是人心的调伏,佛陀的智慧,可以说尽天下万事物理,可以调伏刚强众生,不管是佛所说的法,所用的方法等等,都是看在阿难的眼中,听在阿难的耳根里,收藏入阿难的心里。

  所以阿难非常的感恩,感恩释迦牟尼佛。

  所以他从内心的赞叹,因为佛陀能将阿难二十年前,没有听到的法,佛陀再重新再为阿难说,阿难当然更加感恩了。

  所以他用感恩心来描述,世尊实在是世间稀有,大慈悲,大智慧,使令我阿难能再念过去,因为过去阿难也已经慧性深厚,为什么阿难的智慧会那么好?为什么他能一闻千悟呢?

  说实在的,佛陀常常这么说,我们人人都有我们的清净本性,有的人根机很深,智慧很明亮,像一面镜子,跟你说那个境界,你把你的镜子打开,自然你就会看到那些境界,明明历历看得到。

  这就是要不断地,从过去生中不断不断地累积,已经把烦恼,见、思、惑等等,这些烦恼都不断地在扫除,意思就是说,长久以来与佛的缘深,就是时时在闻法,甚至如果没有跟佛同世的时候,他自己的修行,心镜不断地在擦,所以他的清净本性本来明朗。

  只是为了,配合佛陀再来人间说法,所以有多少的菩萨,都是隐实现权,把他的智慧稍微隐下来,随着人间大众一样,好乐佛法,随佛修行,佛陀观机逗教,临机应变,他就全部收纳下来,这是表示阿难他的根性利顿,很利。

  所以他一听到马上就能了解,这是顿教,顿就是很快,一说他马上就能体会。

  所以进入到《法华经》的时候,这部经它是圆顿大教,已经开始,一直接近,接近到应该要显实的时候。

  《法华经》无我真我,生佛同一法身,经中,大家留下来听的人,甚至十方诸佛菩萨同一个道场,在这里面,应该人人都是智慧圆满,智德圆满,全都圆满了,所以全都成就了。

  这个圆教,就是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佛法差不多透彻了,不管是小教,你们也已经听过了,或者是顿教,你们也了解了,在这当中要对你们说,过去说「有」的因缘果报。

  再来在般若的时候,跟你们说一切皆空,因缘果报的时代是妙有,在般若这个时代是「真空」,真空当中还有妙有,这样才会圆,所以《法华经》就是要从妙有,在真空中把它显示出来,这叫做圆。

  而且是顿,顿教,让大家现在听的,应该都要知道,在这个道场里,已经可以接受大教,人人都应该体会到无我,「无我」就是真空,「真我」是妙有。

  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大家的身体,都是一个假名字相,你也说「我」,他也说「我」,我也说「我」,这个「我」字都是我,是用那个五蕴共聚而来,有色,有我的思想,色、受、想、行、识,所以五蕴合会,称「我」。

  所以五蕴,是一个假相,合会起来就是一个我相,所以既然我们这个五蕴分开,哪有一个「我」,没有。

  我们如果全部把他分析起来,没有这个色,没有一个「我」,因为你的识,如果没有和根尘会合,你就没有感受,你没有感受,你就没有什么样的想法。

  总而言之,五蕴是因为外境,和我们的意识会合的感受,而且五蕴这个感受,在六道中一直不断延袭下来,所以我们还有凡夫的一个,名称的通称,叫做「我」。

  所以我们如果把我,成为真我,那就是把那些无明烦恼,都去除之后,回归真我,就是佛的本性,我们既然有佛的本性,不过在人间不离人间事,所以借一个假名,假我,来显示真我实相。

  真我的法,智慧的法,也要藉重这个假名字相,所以说来,我们要了解,众生与佛是同一法身,能闻所闻,心境不离实相,所以说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同样是一个法身。

  既然我们的信心启开了,这个时候,能闻,什么能闻?知道吗?什么能闻?耳朵,耳识,缘着声尘,这个声尘是「所闻」,耳识是「能闻」所以,「能」「所」会合,所以叫做心境不离实相。

  我们心和境,心,就是能闻,耳朵好好的,但是你不专心,「闻」听,就像没有在听一样,因为杂念心,法无法入,所以一定要用心。

  耳朵在听,要用心吸收,才能够,声尘,真理的法入我们的心,所以说你假如有听进去,这叫做法;常常说用心听、法入心,这就是法。

  所以不离实相,就是一,一个实相,没有第二个实相;什么叫做实相?真如妙法,它就是实相,它就是清净的法身,这个法,清净的法身,就是真如实相。

  今经圆顿大教

  无我真我

  生佛同一法身

  能闻所闻

  心境不二实相

  即今经之我闻也

  现在《法华经》称为「我闻」,什么人听到的?阿难,阿难开始要重述,佛陀所说的教法,所以「我闻」「如是」,「如是」就是实相真如,佛的智慧所讲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相信,信为能入,阿难他要让大家能够了解,是我确实听佛这么说,所以这是上面「如是」之法,「如是我闻」这个法。

  我阿难从佛听来的,所以,这就是表示,我们在说的话,不是我自己自作聪明说的,其实是显祖述有据,有凭有据,佛陀这样说的,有凭据,是我阿难听到的,有这么多人在结集,能作见证,「如是我闻」这样成就的。

  合上谓如是之法

  我阿难亲从佛闻

  显祖述有据

  如是我闻成就

  其实我们要知道,佛陀他所说的法能让人人相信,当然要有一段很长时间的修行,佛的经典中也有一段公案:

  有一段时间,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跟大弟子们,大家共同在那里修行,有一天出外,僧团随着佛陀在乡村中走,要走进城市这中间,有一群的官兵,押了一个被判定死刑的,犯罪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如愿。

  他看到佛陀非常的庄严,和一群比丘远远走过来,这位如愿就在那里很挣扎,他一直叫,叫:「佛陀啊,您要救我、您要救我。」

  佛陀就问:「你犯什么罪?」

  他说:「我过去很愚痴,无恶不做,我做了很多罪业,很多人对我都非常仇视,所以官方把我的案,转到国王面前,国王很生气,我这一生为非作歹的事情很多,所以就判我死刑,佛陀啊,您要救我,我若可以免除死刑,我愿意出家修行。

  佛陀听了之后,看到这个人真的是很坏的人,为非作歹真的很多,不过能与他相遇,恳求求救,那就是表示有缘,所以佛陀默然。

  但是这个人被人押走了,佛陀看到这个人一直在求,离开了还是在求,「佛陀啊,您一定要救我。」

  佛陀慈悲,就对阿难说:「阿难,你赶快去向国王求情,请国王能把这个人,如愿,把他赦免,让他有机会修行。」

  当然国王也是佛的弟子,信受奉行,二话不说,就把这个人特赦,让他能进入僧团去修行,这个如愿,能够重生,赶快到佛的僧团去,求佛让他出家。

  很快的时间,他很认真,很精进,得到阿罗汉果了,所有的烦恼都解脱了,身心清净,有的人就说:「不可思议,佛陀啊,一个这么坏的人,他看到您,就能够得到重生,国王听到佛陀替他恳求,国王能二话不说就马上特赦,上自国王,下至最恶劣的人,都能信受佛陀,能这样修行,能够解脱,这到底是什么因缘?」

  佛陀就说:「当然有因缘,过去有一尊佛出世时,有一位仙人看到那尊佛,心起欢喜,所以虔诚祈求这尊佛,能赐他如愿,所祈求的愿只有一项,愿我来世能所说的法,人人能信受恭敬,只求这样的愿,你们知道吗?那位仙人就是我,现在的释迦佛,我只是祈求,祈求我口说真实语,能够取得人人的信受。」

  所以,各位,修行,要让人信受,必定要时时说真实语,说好话,修口业,自然生生世世说的话,大家就相信。

  如阿难,他所重述的经,我们应该也很相信,因为他是说佛所说的法,我们大家相信,相信阿难说佛所说的法。

  各位,学佛修行,就是要一个真实的心,要相信,相信正法是真如法,是独一无二,真如实相的妙法,所以我们一定要信受奉行,所以我们人人要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