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灵环保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灵环保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心灵环保这个名词,虽然是我新创的,它的内容,其实就是以观念的导正,来提升人的素质,除了能够不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内心的冲击之外,尚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处理问题。

  因为人的心境,往往会受环境中的人、事、物的诱惑及刺激而随着波动起伏,轻者受到干扰,重者丧失自主。如果有了心灵的防御措施,处身在任何状况之中,都可以保持平静、稳定、自主、自在的心境了。

  作为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三个层面的修养,那就是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的,通常称之为身、心、灵的健康。可惜的是,一般人仅能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无病,往往疏忽了心理是否平衡自在,连带着也忘记了精神层面的修养。

  因此,若处于平顺的境遇中时,当然能够挥洒自如,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难题,如果遇到连番的逆境现前之际,就难免要唉声叹气了。心灵环保的功能,便在于使我们养成一种得胜不骄傲、失意不丧志的习惯。

  可是对于一般人而言,胜而不骄者已难,败而不馁者更难。有了心灵环保的工夫,便是有了精神修养的基础,因为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和永远的胜利者与失败者,只要因缘改变,状况立即改观。

  一时的成功并不等于永远有保障,一时的失败也不等于永远的绝望。因此,如果大家都知道:「以平等心看待」,便属于心灵环保的层面。

  佛教主张有因果观念,通常的说法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实际上光是如此说,是有问题的,因为不种瓜当然不得瓜,不种豆当然不得豆。可是,如果种瓜种豆而不得其法、不得其时,又不得其适宜的土壤、水分、阳光、肥料等,那么,种瓜种豆就不一定得瓜得豆了。

  所以在佛法之中,除了因果定律,必须配上因缘定律。也就是说,凡事凡物一切现象的形成,从因到果的过程之中,尚有待以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促成;其中主要的条件,称为「因」,配合的条件,称为「缘」。从最初的因,到最后的果,只是有其可能性,并没有一定的必然性。以此可见,因果观必须配合因缘论,才是正确的现象论。

  正因为从因到果,并没有一定的必然性,个人的因素固然极重要,外在的因素能否如个人所期待的那样配合,也极重要;个人的自主因素,有时候也可能出现意外,外在因素的不确定性,则更难以掌控了。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只能希望最好,却无法保证最好;只能朝向最好去努力,却也不得不做最坏的预防。否则,过份的乐观,过份的悲观,都是和因缘论的原则背道而驰,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态。

  观念及方法

  心灵环保,就是在于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稳定,除了观念的导正,尚须有方法的练习,否则,在平时的心理虽很健康,一旦遇到难以抗拒的刺激和诱惑等各种陷阱,就会不自觉地跳了进去;或者遇到重大的阻力、打击、挫折和委屈,也会不能自主地陷入无底的悲苦,而失去重新站起来的自信心。

  曾经见到一些朋友,他们不仅读了不少心理学的书及人格修养的书,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心理治疗师,或者也出版过类似劝世格言的书,但当麻烦临头、情感纠缠之际,仍不免陷入所谓「天人交战」的悲苦之中。

  至于如何练习成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稳定?首先是从观念的调整做起,它的步骤可有四种:凡事应做正面的认知,便可避免负面的危机和悲观的情绪;人生的旅途,总是有起有落的,但那都是前进的过程。凡事宜做逆向思考,便可做到胜而不骄傲,败而不气馁;成功而升至巅峰之际,要有走向下坡的心理准备,失败而降至谷底之时,宜有攀登下一个极峰的愿景在望。

  凡事应知进退有度,能收能放而收放自如,古人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能有机会舒展抱负,奉献天下,应该当仁不让,竭尽全力,积极进取;万一时运不济,屡战屡败,那就养精蓄锐,以图未来。不论成败,宜将自我的私利和私欲看空,要将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安危祸福的责任,一肩担起,这便是一个有智慧和慈悲的人了。

  不过,光有观念的调整,尚不能保证真的可以做到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稳定,必须辅以方法的练习,才能奏效。我们所用的方法,便是禅修,基本的原则是由放松身心、体验身心、统一身心到放下身心的四阶段。放松身心与体验身心,是属于自我肯定及自我认知的范围;体验身心与统一身心,是属于自我反省及自我成长的范围;统一身心与放下身心,是属于自我完成及自我消融的范围。

  放松身心是随时随地,将脑部神经及全身肌肉保持在轻松的状态;初练习之时,最好有一个比较不受打扰的空间和暂时摆下万缘的时段,仅仅

  五分钟或十分钟也好。盘腿坐最好,坐在椅子上也可以,主要是把眼睛合拢,眼球不要用力,不用头脑思考,保持清醒状态,面部略带微笑,全身的神经、肌肉、关节都不用力,小腹不用力,身体的重量感是在臀部和(垫子)椅子之间,然后体验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以享受生命的心态,来享受活在当下的自我。

  这时候,你能踏实地体会到当下的呼吸,便是全部的生命,享受每一口新鲜的呼吸是最真实、最亲切的自我之外,其它的东西,不论是得失毁誉,无一不是梦、幻、泡、影,过去的已烟消云散,未来的尚不可捉摸。

  在认知当下的同时,就可发现自我的信心是极其脆弱的,对于自我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乃至对于自我的驾驭也是有所不足的。所谓心高气盛、自我膨胀、自我掩饰,或者自怨自艾、自甘堕落、情绪起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身不由己等的毛病,都可在此放松身心及体验身心的练习中察觉出来,并且逐步改进。

  知道自我的优点与缺点愈深刻,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建立也愈稳固。

  再由体验身心而至统一身心,是对自我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切实照顾。体验呼吸,可以使得心情平静、安宁、澄净,可以不受当前的状况所困扰与刺激;体验身体的感觉,体验心理的反应,可以发现要想自主地指挥自己的身心,要比号令千军万马还难上百倍,以致拿破仑在失败之后被囚于一个小岛上时,慨叹他能支配全世界,竟不能指挥他自己的心。

  若能放松身心、体验心境,便能逐步逐步地忘却身心的负担,那就是由身心的对立而成为身心的统一了。

  当你自知不能轻易地掌控自我的身心之时,便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的优点,也不致夸张自己的优点,更用不着为自己的缺点做掩饰及辩护了;你便可成为一个谦虚、诚恳、努力改过、全心上进的人了。

  所以,体验自我的身心,便能使自己有自知之明;体验到身心的统一,便能使自己感受到个人的自我不能离开大环境而独立存在。个人是有限的,大环境的时间与空间,才是无限的。若将自我体验融入于全体的大环境之中,便也成了无限的存在,这便是哲学家及宗教家的心胸了。

  再由身心的统一更进一步,放下身心,便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绝观」,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相」。绝观是超越于主观,也超越于客观的一种不预设立场的智慧。一般人的常识所知,主观的判断当然不足为准,其实人间所谓客观的角度,同样也是出于某一族群在某一时段中的主观考量。

  因此,任何一种风俗、习惯、法律、学说、信仰,总是会随着时代及环境的变迁而跟着演变,往往是古人的生活习惯,或某些特定族群的民情风俗,到了今天多元化及开放性的二十一世纪,就无法接受大环境的考验了。

  例如阿富汗的神学士政权,他们敌视异己,要征服非回教徒,乃至在他们国内全面摧毁了已拥有将近二千年历史的石雕佛像,的确有其信仰的依据,不是出于他们捏造的理由,照他们的想法,那也绝对不是少数人士的主观意志。可是合乎回教徒基本教义的价值观,并不代表那就是全人类的价值观,所以迟早会遭到客观环境的制裁。

  至于禅宗所说的绝观,便是无我无相的智慧功能,是能适应一切状况的,是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空环境而异的弹性措施。只要对当前的众生有益,又对其他的众生无害,不论有没有例子可循,均可挥洒自如地放手去做。因为「法无定相」,便是「实相」的真理;不过,「无相」并不仅是消极的否定,所以《金刚经》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不受固定的形相所拘限,「而生其心」是恰如其分与恰到好处地处理、因应一切的事情。这种「无住生心」的工夫,便是智慧与慈悲的作用:「无住」是不被烦恼所动的智慧心,便是无我的态度;「生心」是随机摄化的慈悲心,便是平等的态度。

  到了这个层次之时,不仅要放下私利私欲的自我身心,连和宇宙同体的无限大我也要放下,否则,小我与大我的经验仍是相对的,仍是有相、有住、有我的。禅宗的无相与绝观,是超越有相及无相、超越于时间相及空间相,也超越于自我相及非我相的。只有互为表里的两项任务,那便是以智慧心断除烦恼,以慈悲心利益众生。

  慈悲与智慧

  谈起慈悲和智慧,便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感性和理性的两个名词。其实,感性并不等于慈悲,理性也不等于智慧,因为重感性的人,很可能会多愁善感,或者落于激情的奔放,或者流于情感的纠缠,或者陷入矛盾的冲突,那是很累人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奉献,不计回馈的付出、怨亲平等的照顾,那是很自在的。

  至于重理性的人,往往会得理不饶人,所谓理直气壮、盛气凌人,那就既不慈悲也没有智慧了。得理让三分,理直气要柔;明亏不妨吃一些,暗箭必须要严防;为了全体的利益,不妨放弃个人的利益;为了长远的大利益,不妨放舍眼前的小利益。这才算是以智慧处理事情的态度,有了真智慧的人,必定也是真有慈悲的人。

  以此可知,慈悲和智慧不等于感性与理性,慈悲是感性与理性的调和,智慧是理性与感性的调和,它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不是感性与理性的冲突。若以前面所说的四个阶段做判断,在放松身心、体验身心、统一身心的修行过程中,是在练习运用慈悲与智慧的观念及方法,到了放下身心的层次,才算是经验到了由自心之中开发出来的宝藏,得心应手,自自然然对己对人,无非是慈悲和智慧的并重并行了。

  (2002年2月25日讲于总统府)

返回目录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