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灵环保 心灵环保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灵环保 心灵环保
「心灵环保」的意思是指对环境卫生的保护,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维护。为什么要讲「心灵环保」呢?因为环境的污染是由人造成的,「环境」本身不会制造任何污染,植物或矿物也不会为人类环境带来污染。唯有人类会制造脏乱,不但污染物质环境更是污染精神环境,从语言、文字、符号,种种形象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等都会为人类的心灵带来伤害。物质环境的污染不离人为,而人为又离不开人的「心灵」。如果人们的「心灵」清洁,则我们的物质环境不会受到污染。因此,我们讨论环境的污染,就必须从根源着手,也就是要从「心灵」开始。
「心灵环保」虽然是新名词,但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讲「仁」、「义」、「爱」等,都属于此一范围,佛教讲「慈悲」、「智慧」也属此范畴,西方宗教提倡「博爱」亦不离「心灵环保」。因此,欲使国家社会富强康乐,必先建设「人心」。如何建设呢?
以下就我个人在佛法上及生活上的体认,做一番介绍。
一、要有方向感
所谓「方向感」是指「立志」,佛教名词是「发愿」。「立志」是要有大目标,可是大目标会因时空的迁移而逐渐递减乃至消失。人们自幼都胸怀大志,总是期待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业。然而,往往在小学时代所立的「志愿」,一进入中学便有所变动,如是从小学到大学,纵然已踏入社会,也一样变化多端。请问诸位:「当你们念小学时,是不是已计画将来要进入大学念书?」或许有些人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心愿,然而这种人毕竟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迁,慢慢的促使自己走向这一条路上来的。由此可见,人先要有方向感,但是「目标」不一定要马上建立起来。「方向」也可以说是做为一个人的基础,从基础点上一步步地往未来迈进。「方向」也是指尽自己的心力、体力,处处运用种种的资源、时时学习成长,只要是对社会、国家、世界有利之事,就要全力以赴,这就是「大方向」。其实大方向没有一定的目标,反而能成其为最大且是无限大的目标。如果仅设定一个目标,结果可能会很痛苦,什么道理呢?例如:参加大学联考时,会填写第一、第二、第三志愿,以防第一志愿没有考取时,可退而求其次,念第二志愿的学校,乃至第三、第四的志愿,这样做法,是正确的。有些人一心一意锁定非考取第一志愿不可,如果没考上,连第二志愿也不愿念。有这分志气固然很好,或许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如愿以偿,可是,有些人根本是进不了校门。基于此,我们如果能运用一句俗谚「骑马找马」,似乎比较妥当,纵然一时之间找不到良驹,能有一匹跛脚马应急,也是不错。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就是考不上理想中的学校,至少不会那么痛不欲生。
二、迈向方向的过程须假以努力
我们在朝向「方向」的过程中是必须加以努力的,因为在每一步的前进中,随时会遇到「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现象,但是,「山穷水尽」并不等于无路可走,「柳暗花明」也不意味着永远有好的前程在前面等着。我们一路往前走就好比登山,时而康庄大道,时而羊肠小径,忽而遍处荆棘,或临悬崖绝壁,忽而又置身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中。登山未必一直往上攀爬,有时是「迂回曲折」,有上也有下,最后才抵达峰顶。在这一切的过程之中,不可否认,我们都必须仰赖因缘的促成。
有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请问:种瓜是不是一定会得瓜呢?如果将「瓜」的种子播种在沙漠里,且得不到雨水的滋润,其后果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记得在屏东大桥下有一条溪流,非常适合种植西瓜,有一年,丰收在望,不料在一夕之间由于台风的肆虐,前功尽弃,如此辛勤种瓜,结果是无瓜可得。那么,种豆是否得豆呢?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我们要明了一项事实:要想有瓜收成,有豆享用,一定要种瓜种豆,不事种植,仅盼坐享其成者,不合天理。或许有人会相信「有因一定有果」不是事实,于是说:「因果」并不可靠。其实,「果」一定是从「因」而来的,可是从「因」到「果」的过程里,必然要有许多的条件因素加以配合,佛教称之为「缘」。也就是指主要的条件加上环境、时间、他人及自己的配合,此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因缘不具足、不成熟,强求也是求之不得。例如:种瓜若非风调雨顺,又懂得种瓜的种种技术,深耕浅栽、浇水施肥、除草培土等等的条件,从种子、瓜苗至开花结果,都必须有一番成长的经历及照顾,才能有好的收成,这些都须配合各种条件因素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后才有好的结果。
在人生的过程之中也如同种瓜,我们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人在世间须「尽其在我」,本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信念,不断地向前努力、再努力。努力的阶段就是在成长自己,在成长自己的同时更要时时考虑到利益他人。如果自己没有得到甜美的果实,而由他人获得,我们也要以感同身受的心情为对方感到高兴、欣喜、庆祝,这岂不是另一份的喜悦吗?所以,「因果」的过程一定要有「因缘」的配合。
三、争取及奉献
现在有很多的民意代表在竞选中做政见发表时,口口声声说「愿为民奉献」,以此口号来取得选票,骨子里是以「奉献」为口号而以个人争取权势名位为目标。社会上真正有理想、有抱负、肯为全民福祉而奉献服务的大政治家,的确不多。然而能提出这一句口号的人,也算不错,起码能说一句「奉献」,至少他必须去兑现他自己在政见会上发表的诺言;可是,如果竞选落榜,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曾经有一位台北市选出的国大代表,参加我主持的禅修营时对我说:「世界怎么变得这么美好!能来参加禅修营是如此地自然,又如此地自由自在,可是禅修营中的生活却如此地辛苦。」我问:「你在竞选国大代表时的感受如何?」他回答:「哦!很忙,很累。」我再问:「是不是被打得头破血流?」他说:「啊!还好!现在我还健在。」这表示他如何地在紧张、忙碌之下争取这项公职,付出努力的代价是多么地大。我又问他:「争取得到之后,你究竟要做什么?」他说:「更忙,更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这是一位很好的国大代表,才有这样的观念。
如果仅为争取而争取,动不动就扬言「奉献」,这不但欺人且又骗己。反之,能以奉献为出发点,奉献的本身就是目标,至于是否能获得回馈,根本不放在心上,这种观点,和我刚才提到的,种瓜未必得瓜的道理是相通的。
再谈奉献对自己是否有好处?表面上看奉献,好象自己很吃亏,将自己所拥有的,奉献给大众,到头来,大众究竟能给你回报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结果岂不是白忙一场,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有这感受时,就要反转念头,应该如此想:「人,本来就是要奉献,奉献就是我来这世间的目的。我的奉献,并不表示我想得到什么。我的生活目标就是为了奉献,我不想得到什么。因此,当我能为别人奉献时,我感觉到自己很快乐、很满足。奉献之后,别人不懂得回馈,我不必觉得难过或指责对方不好,因为我只是完成我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已。我不但在奉献中自我成长,也在成长中不断地奉献。我能奉献,表示我已拥有,所以才能奉献我的体力、心力、智慧力和财力。」能奉献且以奉献为目标,则时时生活在充实的愉悦之中。其实,奉献的本身就是一种回馈。
还有,我们对「实至名归」这句话也要有所了解,例如我历年来获得一些荣誉的奖项,其实这都是国家社会颁给我的,是不是给我的回馈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为什么?因为我始终都没有希望要得奖的念头,可是「奖」是自然而至;对我而言,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如果将已做过的事放在心上,老是为是否得奖而忧虑或期待,得奖时就会欣喜若狂,那不得奖是否要垂头丧气,乃至从此以后就不愿再做任何事了呢?事实上这些想法都是错的,我不必为自己获颁某种奖项而感到欣慰,可是,我却为我们的社会感到欢喜,为什么?因为得奖不是我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环境与风气给予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奉献,甚至因此而获颁奖。能得到颁奖,也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乃是有一群和我的理念相契的人,大家共同携手分工合作,为我们的社会付出,而我仅仅是代表这一群人来接受奖励,如此而已,也可以说是因缘促成。所以我要说:「奉献不必要有目的,回馈是一定有的。」一般人是用争取奖项来做为努力的出发点;贤者与智者,当以「奉献自我」做为努力的原动力。如此,我们的一生,将会是「万事如意」。
四、以利他的存心,达成自利的目的
以利他的存心来达成自利的目的,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奉献」,有异曲同工之妙。凡是人,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有所成长,有一番大事业、有财富、有名望、有地位⋯⋯等,这些期望诚属正常。人一定是慢慢成长,成长后再为社会提供「奉献」,所以一般人都以自利来帮助他人,以自利来参与社会。譬如:公司想赚钱,于是就提出「要为大众服务并奉献公司的成果,将成果与社会大众共同分享」的理念。请问:提出这样的说明所为何事?说穿了还不是为了公司的利润。反之,以自利利人为出发点,公司可成长得更快,纵然是因缘不成熟而不能称心如意的成长,也不见得是白费力气,因为目的无非是为了利他。
现今的社会,有许多问题。曾有一位企业界的老板问我:「目前的社会,都是以利当头,我们的公司,想从事研究发展,以便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可惜我们所培养的人,尚未完成研究工作,就已被其他公司以高薪挖走,而且都在秘密中进行,让我颇觉寒心,更不知是否要继续培养研究人才?请法师慈悲指示。」我回答:「这不是很好吗?贵公司不是为了社会国家吗?贵公司辛苦所培养的人才,由别的公司运用,也是一样为社会国家奉献出一份力量。」他又问:「是啊!不过如此一来,我的公司就很倒楣,我不得不考虑这种投资是否值得?」我说:「值得呀!不过要如何留住人,不会楚才晋用,人才不外流,这些都须靠贵公司同仁之间共同努力,你不妨从贵公司的理念、制度,重新加强建立,或许可留下人才。」
如果我们以利他为目的,纵然是发现有人要离开,或没有如你所想要获得预期的东西时,这个时候就不会颓丧、灰心或以为是失败。其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过程,失败的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世界上没有不失败的事,跌倒并不等于失败,乃是经验。我常常告诉我的弟子,要学「不倒翁」,随倒随起,连倒连起。倒下以后,马上站起来,此处不能站,退一步也可以站,甚至转一个圈也可以站,所谓:「山不转路转」,山不动,人要动。如此,我们的命运自然可转变。
五、从整体大局着眼,从个人的成长着手
佛教常说,无限、无量、无数或恒河沙数,地藏菩萨的愿心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有尽,我愿无穷」。地藏菩萨的救世心愿是没有穷尽的,他是放眼于永恒无尽的无量众生,不为个人。从时间上来说是永恒的,从空间上而言是无限、无边际的,如果凡事都能为他人考量,则自己内心的烦恼必然愈来愈少,相对的也愈能获得他人的尊崇,或许你在团体中毫不出色,可是能替他人设想考量,纵然不能成为领导者,此人在团体里必定受到每一个分子所尊敬。
记得某校有一位校工,数十年来都是以校为家,对待学校里的学童,都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小孩来疼爱,虽然他没有结婚,可是他的孩子比谁都多,凡是该校的毕业生,都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那般地爱戴。
另外,有一位在淋疯病院的女士,自从二十多岁住进该院至今已五十多岁,她没有结婚,一日突然带她的孙子来农禅寺,我很讶异地问:「你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位可爱的孙子呢?」她说:「很久了。」我又问:「哦!是谁生的呢?」她回答:「当然是我儿子生的。」我疑惑的问:「你不是没有结婚吗?」她说:「是啊!」我再问:「既然未婚哪来的儿、孙?」她告诉我:「师父,这其中有一段小故事:他的父亲从小就是孤儿,我一直照顾他长大,后来就叫我妈妈,他生的孩子当然叫我祖母。」这么一位没有结婚的淋疯病患,拥有数位孙子,一直觉得很安慰。她以前是为儿子付出,现在又为孙子付出,每月仅以微薄的收入为孩子做衣服等,她总是想到别人,从不为自己着想。我问她:「将来怎么办?」她说:「我不想将来会如何?只要现在过得很愉快就好。」我进一步问:「可是,万一小孩将来不照顾你 ⋯⋯」她乐观的说:「我从不想这些事,我只想如何照顾他们就好,反正死后,总会有人料理我。」这种观念真令人感动。
由此可知,我们在社会上或在团体里,哪怕是没没无闻、微不足道的人,也可以为全体想,为他人想;能做到少为自己想,生活一定过得很充实、很愉快,且会终生感到很安全。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安全,为什么不安全呢?没有金钱、没有背景、没有人事⋯⋯等等,因此,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设法「争取」,争取到最后,终究还是双手空空地走了。何不多想一些「如何为全体奉献」,能如此想,才是安全之道。今日的台湾,没听说有饿死的人,或死后无人掩埋的事,所以也有人问:「法师,您死后怎么办?」我回答:「一定有人来替我收尸。」又问:「万一没有怎么办?」我说:「也没有关系,或者有蚂蚁或者有其他的虫类会拿我做窝、把我当做食物,这不是很好吗?」或许有人会说:「落到这种下场实在很悲惨!」其实也没什么好悲惨的,死了就死了,根本没有事。
六、以慈悲包容人,以智慧处理事
对于人,我们一定要以慈悲心来关怀、体谅、帮助。世界上只有坏事,没有坏人,人做坏事,并不代表此人就是坏人。一般人的观念总是认为抢劫、绑票、强暴、纵火的都是坏人,但是,往往「大坏人」只坏一次就没有机会再坏。在做坏事之前,是好人,做了一次大坏事,破案、被捉、判刑、坐牢,最后可能被枪毙。我们也看到很多恶人被枪毙前说:「请大家不要学我,我做错了事,对不起社会,对不起父母、儿女,希望我的下一代不要学我。」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邪恶之人怎会天良发现而好话连篇呢?其实这些人并不坏,只不过一时糊涂做了一件坏事,所以,我们要以慈悲心包容所有的人,夫妇、同事之间,乃至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要互相包容,彼此体谅。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包容人而变成烂好人、变成乡愿或没有原则的人,对任何事都唯唯诺诺,什么都好。事情是要以智慧来处理的。
曾经有人问我说:「如果有一位杀人犯,越狱逃走,结果身中一枪逃到农禅寺,师父!您如何处理?」我说:「我不考虑他是不是杀人犯或是从监狱逃脱出来,先送医要紧,如果他不愿到医院,可以请医生出诊,以人命为先。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坏事,暂且不予理会。万一警察找上门来问说,是否有这么一个人逗留在寺院里?我一定说有,为什么?因为事实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在,我不能说没有,也不考虑他被捉回去是否被枪毙的问题。当然,如果能有机会让他悔过自新,是最好不过的事,在法律上如有这种机会,见死不救,就是没有慈悲。」
所以,我们是要以智慧来处理事情,所谓智慧,是包含常情与常理。常情、常理该怎么做,就依照常情、常理去做。(本文摘自《禅门》)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