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学名相杂集:外道与外道法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学名相杂集:外道与外道法

   外道与外道法

  此两名辞有同有别,也有古今之分。常不知外道真实者,会乱扣人帽子,除造口业外,有时还毁谤到比丘、比丘尼或圣哲等人,那罪业更大,是地狱果报之流,甚或毁谤到其它优婆塞、优婆夷等,亦是有其口业历历不爽之忧。所以对于此名词,现在要作一仔细说明,让有心人能知此词之义,不要再乱造恶口业。古代印度外道,是世尊出现于世才有的称呼,大部份是指婆罗门沙门专修苦行者,因外道行者是指不知如何真实修解脱道者,不知修心养性,断身口意三恶业者,都是外道或修外道法。

  先依断惑习上来说内外道─若是非外道行者,而是内道行者,当是认真学习佛法之一,即当知佛陀所教导者,是要断尽见思二惑。先要断见惑,凡有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内容见道所灭之根本烦恼有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贪、瞋、痴、慢、疑)等十惑。于见道观三界之各四谛,其所断之见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谛所断有十使;集、灭二谛所断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所断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共断三十二使。于色界、无色界各四谛所断皆如欲界,然各谛之下又除瞋使,故各断二十八使。色界、无色界共计断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计断八十八使。若能断此八十八使者,是有见道迹,认真修除心病,即能得须陀洹果,天上人间上下七次,当能得阿罗汉果。

  复次,十惑中,阿含小乘行者以贪、瞋、痴、慢四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则唯为见所断,说修惑有八十一种,称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时所灭之根本烦恼计有十种,在欲界有贪、瞋、痴、慢,在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若以此十种配合九地,更依烦恼之强弱来分,则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为八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与十种修惑,合称九十八随眠。

  若是由出家持戒修此心地让它清净,即能离此九十八随眠,而得初果位。若是念佛、参禅、持咒修密等大乘法修入,还是要断此九十八随眠,就是行者已有超能力,但此九十八随眠不断,还是凡夫一个,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已是成佛作祖,九十八随眠不断哪来的成佛作祖?若是强这样认为是大乘行者,不必拘于小节、不必持戒律,这是不深入经藏,不知真实修行。就是已成登地菩萨位或至满位菩萨,还是得净除种种微细过,还是要断此九十八随眠的,因十地菩萨还有一分无明在哩。没这种知见者,就可说是外道行者,因不知从心垢中修入,其所修的法也可说是外道法,因不修入内心断除习气,断根本烦恼故,所以虽说有修行,这种人嘴巴还是乱讲,文章还是乱写,这是标准的外道。

  根本烦恼者梵语mūla-kleś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称作烦恼。是指诸惑之体可分为贪、瞋、痴、慢、见、疑等六种根本之烦恼。其中,见复分为五,称为五利使;其它之五烦恼则称为五钝使。两者合之,即为十随眠。此外八十八使或九十八使之分类如上述。反之,枝末烦恼乃从属于根本烦恼,具有染污心之作用(染污之心所),又称随烦恼、随惑。

  俱舍宗主张枝末烦恼共有十九种,乃大烦恼地法中之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痴除外);大不善地法之无惭、无愧;小烦恼地法之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等。唯识宗则在十九种中除去不定地法(二),而在大烦恼地法加入失念、散乱、不正知(三);以上共为二十种,称二十随烦恼。复次,大烦恼地法又称大随烦恼(大随惑)、大不善地法称中随烦恼(中随惑)、小烦恼地法称小随烦恼(小随惑)。

  古代世尊说法,从阿含期所讲经典,让诸比丘学习断烦恼法,然后依方等期说大小二乘根基之法,然后再进入般若期廿二年讲大乘离相佛法,讲中道、实相观,要诸比丘在基础打好后,心地清净后,就要开始学习大乘法,转行菩提道法之学习,不要让自心住空守寂,而遁入偏真涅槃。后来世尊再讲法华、涅槃经等,显示大小二乘法都是未来会成佛的,只是智能、福德、用功精进之不同,成佛有先后之别而已。由此,不管您心里怎么想,要安于自己三业清净,还是要在心地清净无执后要利益众生,就要学菩提法。若是自己心地不净,不断除八十八结使、九十八种结使,光说要度众生,这样自身三业频造,自身已是难保,还想要度众生,这种人就要小心一点了,因这是泥菩萨过河哩。

  若说是自己修大乘法,不必拘泥这些结使、不结使,仔细观诸经典,还没见有人心地污秽不净而说在行菩萨道者,除非是邪知、邪见者,此等人可非真佛弟子。世尊常说,外道者听世尊所说法不随喜,一听到要断什么八十八结使、九十八结使,自然就不随喜,自然会现起瞋恚、憍慢、毁呰、嫌恨、不忍心生、…。世尊曾说:「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欢喜随顺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于此闻者。」

  今生要断习,可依大乘法,但大乘法是上上根基者所能使用的,「心平何劳持戒」?这是六祖说的,但要自问您心平了吗?若是心平,就是已得尽八十八使或九十八结使了,这种人身口意三业,虽未完全净尽,但已六根沉寂,不会于此世间人事物中再造身口意三业了,这就有「须陀洹」的果位,心地已柔和,行为威仪自具足,堪被人称为「上师」了。

  当听佛法、看经藏时,内道行者当喜爱听、看佛所说诸法,不管大小乘法、显密教法。如经云:佛告比丘:「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不知苦谛,不知习谛、尽谛、道谛,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诤讼」。若有沙门、婆罗门能如实知苦圣谛、苦习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师」,「同一水乳」,炽然佛法,安乐久住。」

  所以若是佛弟子,当应知小乘法、大乘法、显教、密教等,均是佛陀所说,虽不能像古代世尊在时,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师,同一水乳,炽然佛法,安乐久住。但对于与己不是同学者,或法门不同者,知见有深浅者,也都应要尊重,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尠学或不学,而毁谤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等,不然就是如世尊所说:「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

  再来谈知见问题,外道之知见是邪知、邪见,以局部修证认为是究竟,或以为修大乘,可不必守清净戒,而成就增上慢人。「常乐我净」是基本安心佛法,依小乘法可安住,大乘人依心地成熟无执是非时,亦可安住此「常乐我净」,只是内含更高明,手段更自在,所以度众中还是处此「常乐我净」。若不耳者,即是外道人。

  经云:佛言:「若我作者云何名常?如其常者,云何而得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若言有时作善恶者,云何复得言我无边若我作者,何故而复习行恶法,如其我是作者,智者何故生疑?众生无我,以是义故外道法中定无有我。若言我者,则是如来。何以故?身无边故、无疑网故。不作不受故名为常,不生不灭故名为乐,无烦恼垢故名为净,无有十相故名为空。是故如来常乐我净空无诸相。诸外道言:若言如来常乐我净无相故空,当知瞿昙所说之法则非空也。是故我今当顶戴受持。」能「空乐我净」入无相是很好,但不必为有人坚守「常乐我净」而造口业。

  断欲上来说,声闻比丘之行者,秉持少欲知足,当可理解。但大乘行者,还是要少欲知足,若不耳者,虽说大乘人在度众,但基础衣食住药四者,还是够用就好,若是迷于物欲等享受中,也可以说是外道行者。经云:「世尊!听我着一衣,少欲少事?佛告比丘:汝持三衣、瓶、钵,即是少欲少事。复有比丘言:听我着三衣。复有比丘言:听我着牂羊毛钦婆罗(kambala羊毛衣)。复有比丘言:听我着发钦婆罗(kambala发衣)。复有比丘言:听我着马尾钦婆罗。复有比丘言:听我着草衣。复有比丘言:听我着树皮衣。复有比丘:言听我着韦衣。佛言:如是诸衣,尽不应着。复有比丘言:听我裸形,少欲少事。佛言:比丘!此是外道法,应持三衣瓶钵,即是少欲少事。」以上经文言,世尊说穿好穿坏,甚至于不穿,都是外道法,都不要学习。真佛弟子,听说佛言:汝持三衣、瓶、钵就好,已够少欲知足了。

  内道人不修苦行,那何谓外道?除真正学佛法要出离者外,都是属于外道行者。现在再来深入认识何谓「外道」。外道者梵语 tīrthaka 或 tīrthika,音译作底他迦、底体迦,英文解释是an ascetic,即是指苦行者,tīrthaka 或 tīrthika之原义,又系指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或英文言worthy, sacred─值得的、神圣的,这是佛陀未出现时所认知隐遁者之语。佛陀出现后,有正法可依,所以佛教称其它教派之语,本是正说者、苦行者,前者谓正说者到佛陀出现后,tīrthaka 或 tīrthika即变为非正说者、苦行者。

  后来tīrthaka 或 tīrthika即变成是外道行者,对此,佛陀弟子们都自称是内道,称佛教经典为内典,称佛教以外之经典为外典。至后世更离谱,渐渐附加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行者。确切的说法应是仅于世间禅境界中执着为究竟者,因这这些人所修禅法,不能得到彻底解脱三界之苦,犹处于三界中。

  外道人修习苦行,为求福故,不惜身命。或有投岩,五热炙身。或断饮食,求生梵天。或大积薪,生自烧身。或有翘脚,张口向日。或于高树,以绳系脚,而自倒悬。或卧刺棘,抱石磓胸,有如是等种种苦行。世尊言:「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此当证无上道。」如上所述断八十八使或九十八结使就能成圣人,不必修这些苦行。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