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7日
来源:   作者:方立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是佛教关于众生和佛等所居的空间、环境的学说,其间论及众生和佛等所居世界,即现实世界和神圣世界的构成、性质、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又论及世界的生成、坏灭,也即时间的变迁问题,体现了佛教对宇宙空间和时间和整体看法。在这方面,中国佛教学者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和《法界安立图》等著作作了比较集中的介绍和阐发。

  《经律异相》,凡50卷,庄严寺沙门宝唱等奉梁武帝之命而编集,于梁天监十五年(516年)成书,收于《大正藏》第53卷。此书系将散见于经律中的希有异相,亦即佛教故事加以集录,分类编纂成为一部佛教故事总汇和大型佛教类书。全书以天、地、佛、菩萨、僧等为序,共分为39部,其中的天部和地部辑录了佛教对空间结构、时间变迁、地理区域、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的看法,颇富宇宙结构论的哲学内涵。

  《法苑珠林》,100卷或120卷,西门寺沙门道世编撰,唐总章元年(668年)成书,收于《大正藏》第53册,全书100多万字,勒为100篇。此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佛教的各项义理和一般知识,具有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书中第1-4卷的劫量篇、三界篇和日月篇,叙述了佛教的时空观和宇宙图式论等,构成本章论述的重要素材。

  《法界安立图》,6卷,燕山沙门仁潮辑录,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成书。全书3卷7章,叙述的是世界建立的次第和结构,可谓中国佛教宇宙论的典型作品。

  下面,我们将根据上述三书的有关资料,着重论述中国佛教的宇宙空间图式论和宇宙时间观两个问题。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一、《经律异相》的天地说

  梁代宝唱等集的《经律异相》在1-3卷的《天地部》中,以中国的传统天地观念为纲,展现其宇宙观。

  该书的《天地部》分天部和地部进行论述。在《天部》里集中论述了「三界诸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的具体情况。〔注释:详见《大正藏》第53卷,1-4页上。〕

  一是欲界六天,因此界的众生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六天是:(1)四天王天,居于须弥山周边的半腹,均高达四万二千由旬。〔注释:由旬,梵语音译,印度的距离单位,约相当于40里。〕四天王分别为东方的提头赖咤天王(持国),南方的毗娄勒天王(增长),西方的毗娄博叉天王(广目),北方的毗沙门天王(多闻)。据说这四天王的任务是守护佛法,护持四方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2)忉利天,居于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注释:明末四大名僧之一袾宏,世称云栖大师,曾撰《天说》,就天主教的传入作出回应,指出:「彼所称天主者,忉利天王也,一四天下,三十三天之主也。」把天主教的上帝等同于佛教的护法神忉利天王。并按照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说,称天主有万亿个之多,表现出了对天主教教义的隔膜。详见《云栖法汇?手着》第5册。〕忉利天王为释提桓因,即帝释天,位居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三十二大臣,合称为三十三天。(3)炎摩天,由风轮支撑,位于虚空中。(4)兜率天,也由风轮支撑,居于虚空中,有的菩萨就住于此。(5)化乐天,也由风轮支撑在虚空中,其主为善化天王,能由神通力自在变作五妙欲境而受用娱乐。(6)他化自在天,也为风轮支撑在虚空中,其主为自在天王,在欲界中独得自在,即于他所变化的欲境自在受乐。此外,还有居于欲界与色界中间的魔天,据说此天无有限数,飞来飞去,来去无碍,且能随意变现出不同的颜色。欲界六天,大体上是自四天王天起依次向上升高,且愈升愈高,是立体的层次结构。六天及其天众各有其特点和不同功能,如四天王天和帝释天是分工不同的守护神,兜率天有的地方是菩萨在成佛前的修持处。佛教以此显示它比立足于大地上的人类世界的优胜之处。

  二是色界二十三天,「色」即物质现象。色界是指由清净的物质所构成的世界。居于色界的众生已离淫欲,也不附着秽恶的物质,然还为清净微细的物质所系缚。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无色界之下。关于色界诸天,有些佛教经典的说法不尽相同,《经律异相》根据《长阿含经》第20卷介绍了二十二天,又据《涅槃经》和《大智度论》以摩酰首罗天为第二十三天,并宣扬色界天众的特点已无男女的分别,衣服自然而至,以光明禅悦为食物。如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最尊崇的主神,自认为能造化万物统领大千世界,为一切众生的父母。佛教将此天置于色界之中,表明大梵天是信奉佛法,修得上等禅的果报,是受佛的嘱托,护持国土的护法神。

  三是无色界四天,无色界是厌离物质的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的天界,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在色界二十三天之上。四天为空处智天(空无边处)、识处智天(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智天(无所有处)和有想无想天(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天中的天众较色界天众更进一步,已无物质、无场所、无空间高下的分别,这些天众都是依据禅修的不同果报而达到了相应的精神境界。

  从以上天界的结构来看,佛教是以众生的欲望和修持程度为标尺来区分三界的高下,肯定有一种无物质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并强调精神世界高于物质世界。由此看来,三界是天界主体经过修持所达到的不同境界,这也表明,具有鲜明的信仰修持色彩是佛教宇宙图式论的重要特点。

  《经律异相?天部》还介绍了日、月、星、雷、电、云、风、雨等天体运动和自然现象。〔注释:详见《大正藏》第53卷,6页中-7页上。〕文中认为日和月都有城郭,日的城郭是方正二千四十里,月的城郭是长高各一千九百六十里。日王的宝座方二十里,周围有无数天神。日王发出的光明,透过宫殿、城郭而普照大地。日城绕须弥山右旋,形成昼夜。一年中各有半年日行稍南或稍北,相应地南北方昼夜长短也稍有不同。月的城郭是方的,远看为圆。月王坐在方二十里的七宝宫殿中,也有无数天神随从。月内外清澈,光明远照。因有时在运行中被青色天所遮蔽,故有亏满现象。星宿城郭是天神的房舍,随日运行。雷是地、水、火、风四大互相触撞而发出的声音。电,分东、南、西、北四方,共四种,四方的电又互相触击,时而生起电光。云,有白、黑、赤、红四种。风,在世界坏灭时,有大风名为「坏散」,能吹毁大千世界的一切。但同时在大千世界以外又有风名为「障坏散」,能隔断风灾保护其余大千世界。雨,有雨师管降雨,但有时雨师放诞淫乱,且不降雨。又有龙王从自身心中放出雨水,以滋润大地,饶益众生。从《经律异相?天部》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与说明中可以看出,它既竭力从自然现象本身去论述,反映了古代的自然知识水平;又带有许多猜测成分,并把自然界神格化,以纳入其庞大的诸神系统之中。

  《经律异相?地部》主要是论述阎浮提(南赡部洲)和郁单曰(北俱卢洲)的情况。〔注释:详见上书,10-14页下。〕关于阎浮提,文说,有十六大国,东有晋国,南有天竺国,西有大秦国,北有月支国,共有八万四千城。域内有六千四百种人,还有不同种类的鱼、鸟、兽、树、草、药、宝物等。海中国家更多,有二千五百国,每五百国有一国王。阎浮提的中心是昆仑山,漫山遍布宝石,周围有五百窟,窟都是由黄金构成,为五百罗汉栖居之所。大地还有雪山王、须弥山王等十大山王。在大雪山上,北有阿耨大池,为阎浮提四大河的发源地,河水分别从金象、银牛、琉璃马、颇梨〔注释:颇梨,梵语音译,意为水玉,七宝之一,也作玻璃〕狮子的口中喷出,绕池一匝,流入东、南、西、北四海。关于郁单曰,文说,周匝广长各四十万里,山河美妙,树花遍地,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裕安乐,人寿均长千岁,死后生于欲界诸天。阎浮提是人类所居的现实世界,郁单曰是比人类世界美好的世界。这里的论述反映了古代中、印两国佛教学者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和想象。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说

  道世《法苑珠林》的宇宙观主要集中在《三界篇》中,该篇的《述意部》总结和提示了《三界篇》的义旨:

  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寻世界立体,四大所成,业和缘合,与时而作。数盈灾起,复归于灭。……夫虚空不有,故厥量无边,世界无穷,故其状不一。于是大千为法王所统,小千为梵王所领,须弥为帝释所居,铁围为蕃墙之城,大海为八维之浸,日月为四方之烛,总总群生于兹是宅。〔注释:《法苑珠林》卷2,《大正藏》第53卷,277页下。〕

  这是道世对世界的总看法,归结起来,主要论点有三:一是认为三界、六道虽各有不同,究其根源都同为色心,即为物质精神两项而起,其归趣无非是生灭两个方面。二是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成,由众生的业力和因缘相和合,按时而成,并历经灾祸而灭。世界万物的生灭变化,归根到底是地、水、火、风四大的变化。三是说世界无穷,虚空无边,大千世界、小千世界各有统领,众生就以这样的世界为住宅。

  接着道世指出,中国学者对宇宙的看法,如:「《易》称玄天」,「《庄》说苍天」,只是说明了天的幽深或远色而已,没有说明宇宙的结构。他依据《长阿含经》等文,论述了宇宙的平面结构,说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是一国土,即一世界,如此一千个世界构成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道世认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化佛所统之处」,即是一个佛如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域界。〔注释:详见《法苑珠林》卷2,《大正藏》第53卷,278页上。〕

  道世在论述了世界的平面结构以后,还依据《华严经》等佛典,论述了世界的立体结构。他说:「三千大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注释:同上书,278页上、中。〕「轮」,含有转动的动态义。这是说大地以下的立体结构共有四个层次,世界最下面的为虚空,虚空之上是风轮,风轮之上是水轮,水轮之上是大地。空→风→水→地,逐层支撑,空无所依托,在最下面,地由水支撑,在上面。

  道世在同书《劫量篇?成劫部》中,还引用《起世经》等佛典,就世界的生成过程作了论述。〔注释:详见《法苑珠林》卷2,《大正藏》第53卷,275页下-277页上。〕文说,当经历无量久远、不可计数岁月的大劫之后,世界又生起重云,遍下洪雨,一片汪洋。后有大风名阿那毗罗,将雨水吹起,水沫飞向空中,形成了庄严美妙的梵天宫殿和许多其它宫殿,如此就造成他化自在天,乃至夜摩天,共成六天。洪水退后,水中四方的浮沫厚积六十八亿由旬。大风吹起浮沫又造成须弥山和三十三天,并在须弥山半腹之间造就日月天子宫殿。大风再向须弥山四面吹起浮沫,浮沫飘过四大洲八万小洲,形成大轮围山等群山。大风继续狂吹,开掘大地,由浅入深,以至形成了大海。这就是「器世间」,即众生所居的国土世界的形成。至于众生则是从光净天(光音天)辗转而来。色界的光净天寿八大劫,聚集过多后,居处迫迮,难以承载,于是有的转生其它天宫,后来又有的下生人间,再后更有的生为饿鬼、畜生,直至下生地狱。这就是不同众生的形成。从道世对器世间形成的论述来看,他认为在物质世界的形成过程中,风和水起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水,更是形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天界宫殿等的重要根源。风也作为一种根本性的动力,不断推动物质世界的形成。这也就是把物质世界的形成看作是一个运动的过程,物质形态转化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秩序的,它由上向下,由高到低,即先形成大梵天宫殿,再是他化自在天,一直到须弥山周围的群山大海。这里,道世既是从物质自身(水等),又是从运动过程来阐述物质世界的形成,强调物质世界形成的物质性、秩序性和运动性。这既是古代中国佛教学者对物质世界形成富有神秘色彩的描述,也是天才而朴素的猜测。

  在《三界篇?诸天部》中,道世还依据《婆沙论》对天界作了介绍说:「天有三十二种,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注释:《大正藏》第53卷,282页中。〕除无色界四天外,其它与《经律异相》所引略有不同。道世认为欲界十天中包含日月星宿天等,色界是按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而得的十八天。《诸天部》还对诸天众的业因、受生、住处范围、身长、衣服、饮食、生活习俗、贵贱、贫富、寿命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其间有许多描述是人间实际生活的折射。

  道世在《法苑珠林?日月篇》中,还结合中国的有关学说,集中论述了日月星辰现象。文中首先依据佛典说二十八星宿都各有姓有名,他们是由种种因缘投胎所生的具有人格性的天神,有的是天上圣者的亲属,有的是仙人的子女后代。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是过去天仙所分布安置的,是为了「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注释:《法苑珠林》卷4,《大正藏》第53卷,295页上。〕,负有神圣的使命。星宿是诸天宫宅,大小不一。据有的经典称,大星周围有七百里,中星周围四百八十里,小星周围二十里。〔注释:详见上书,295页中。〕道世还就陨星落石的现象作了说明,认为那是二龙相争而落下的如石一般的东西。日月星辰既不是石,也不是气,而是天宫,也是天神。他强调说,如果日月星辰是石,就不可能有光,日中也就不能有乌,月中也就不能有兔,也不能在气中独自运行;如果日月星辰是气,气体轻浮,就应当与天相合,往来环转,怎么会各有度数、移动不均呢?道世还指出浑天说、盖天说也都是站不住脚的,他并从认识论角度强调「凡人所信,惟耳与目」,而「遥天之物,非凡度量」,认为只有佛教圣者才能认清天体的构造。〔注释:详见《法苑珠林》卷4,《大正藏》第53卷,285页下-296页上。〕

  《日月篇》还对日天宫殿和月天宫殿的庄严结构,日与寒暑、昼夜的关系,月的阴晴圆缺,以及升云、震雷、击电、降雨、地动等都引经据典加以说明,其间既反映了佛教的宇宙观,也体现了古印度天文、地理等的自然知识水平。

  在《日月篇》结尾部分,道世还辑录了中国的《河图》、《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桓谭《新论》、《论衡》、《周易》、《左传》、《尔雅》等有关著作对「元气」、「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论述,以说明中国人关于「天地初分、阴阳变形」的思想〔注释:详见上书,299页中-301页上。〕,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宇宙学说的重视。

  三、《法界安立图》的宇宙图式说

  仁潮根据印度佛教的宇宙观,融合天台、华严和法相唯识诸宗的有关思想,并结合中国情况而编着了《法界安立图》。他从因果报应理论出发,说:「法界者,乃圣凡之依报,犹人之屋庐也。」〔注释:《法界安立图?自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5页。〕「依报」,指招感环境方面的果报。他认为法界是圣凡所居之处,即圣凡生存的空间。从这一意义看,法界即空间,即世界。法界安立,即世界安立。《法界安立图》的内容,就是关于宇宙空间结构的论说。

  《法界安立图》配有多幅图解,说明宇宙空间。此书宇宙图式论说的主要进路是:中国→南洲→大地→三界→大千世界→佛剎,体现了由小到大,由有限到无限,由凡到圣的思维理路。下面分别依次加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与南洲

  仁潮首先论述了中国(震旦)的历史与地理。他说中国在南瞻部洲(简称南洲)的东部,并简述了上自帝喾、舜,下至唐、宋的州郡设置情况,指出汉代的疆域为东西九千里,南北一万三千里,并述及河、江、淮、济四水,泰、衡、华、恒、嵩五岳等,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

  《法界安立图》作者依据当时的地理知识,还着重论述了南瞻部洲的情况,认为此洲是在须弥山南部,为四大州之一,而四大洲即为一世界。仁潮认为,南瞻部洲是释迦牟尼教化的世界,也称娑婆世界,是我们所居的现实世界。关于南洲的山水情况,说:「天下诸山,皆自昆仑发脉而来,最极高广,群峰拱峙,周万余里,龙神所宅,非人力可登。」〔注释:《法界安立图》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9页。〕「雪山之顶有大龙池,周余千里,为天下诸河之总源。」。〔注释:《法界安立图》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9页。〕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空间视野和地理知识的局限。仁潮还运用中国「气」的观念,说明佛教发源地印度「天地之气和」、「气得其中」、「夏不太热,冬不严寒,四序温和」〔注释:同上书,450页。〕,显然与印度气候情况并不相符,实系出于宗教情感的主观表述。

  (二)大地

  在论述南瞻部洲之后,仁潮依据《长阿含经》等的叙述,又论述了世界大地的情况,他说:「须弥山之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次第周匝。七金山外大咸水海中,有四大洲、八中洲及数万小洲,遍布安住咸水海,外有小轮围山周匝围绕。此四洲等皆一地所持,是为一世界舆地之图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2页。〕这是说,在须弥山之外有四大洲,此四大洲即为一世界大地。仁潮说,四大洲各有特色,东胜神州是东狭西广,形如半月;南瞻部洲是南狭北广;西牛货洲,形如满月;北俱卢洲,形状方正。各洲的人寿身长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动植物的生长也不尽相同。仁潮还论述了九山八海,说:「须弥山,其底平正,住金轮上,下狭上阔,渐渐宽大,四宝合成,金银琉璃颇梨,生种种树,郁茂香远,多诸贤圣之所住处,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出水上者,高八万四千由旬。」〔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须弥山以外,依次为双持山、持轴山、檐水山、善见心、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斫迦罗山。关于大海,书中特别就「何故潮汐」、「百川竞注,云何不溢」、「何故咸味」三个问题作了解说。〔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然而这些解说多缺乏科学性,且并不一致,如称由于海中大鱼排泄等原因导致海水味咸,而不了解海水中氯化钠(盐)的形成及其作用。书中还就大地震动的原因归结为八点,如说:「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风大,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这是从在地构造的角度论述,此外则多把地动的直接原因归结为佛教圣者神通力的显示。

  仁潮还论述了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住处的情况,对地狱的描述尤其详细。他引用佛典说:「瞻部洲下有大地狱,洲上亦有边地狱及独地狱,或在谷中、山上,或在旷野、空中。余三洲唯有边独地狱,无大地狱,有说北洲无狱。……地狱铜铁所成,亦有铁城、剑树、沸河、铁网等诸庄严。」〔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8-459页。〕大地狱又分为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八热地狱位于南瞻部洲下土泥和白善(各深五百由旬鬘的下面,从第一等活地狱至第七极热地狱共高一万九千由旬,各广一万由旬,第八无间地狱则高广各二万由旬。无间地狱,有多重铁城,罪人常为烧红了的铜铁器具灼烫而死,是无间断的极其痛苦的地狱。八寒地狱位于各个世界外边,日月光明所不能照,是极其黑暗、寒冷的地狱。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传说,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并以四大洲表示世界。这种宇宙观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表明了佛教与印度神话传说在思想上的深刻联系。此外,也反映了古代学者通过对山水大地等自然环境的直观与想象,来描述世界构成的思维特色。

  (三)三界

  仁潮说:「知下地已,应观上天。天有三界,曰欲界、色界、无色界。」〔注释::《法界安立图》卷3,《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64页。〕在论述世界大地以后,仁潮又综合有关经典的论说,系统地说明了三界安立的次第和高度。〔注释:详见上书,470-471页。〕文说,从须弥山根算起,上升一万由旬绕山纵广一万由旬为坚手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二万由旬)绕山八千旬是持华鬘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常放逸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日月星宿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四天王住处。从四天王住处再上升四万由旬为须弥山顶,顶上纵广四万由旬,其中有善见城纵广万由旬,为三十三天住处。从须弥山顶再上升四万由旬是炎摩天住处。再上升一倍高度为兜率天住处。再依次各向上递升一倍高度为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辅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想天(广果天)、色究竟天,这些天都「有地如云」。这是说,从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为欲界六天〔注释:仁潮引《大智度论》文云:「欲界众生有三种,以善根有上中下故,上者六欲天,中者人中富贵,下者人中卑贱。」(《法界安立图》卷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72页)「天」为众生中最上等者,而人中富贵贫贱之别,被认为是中下等善根不同所致〕,自梵辅天至色究竟天为色界。色界以上分别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共四空天,为无色界。这是只有心灵没有物质的精神世界。那么,天总共有多高呢?文中比方说,从色究竟天(阿迦尼咤天)即色界最高境地往下放一大石山的话,要经过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季才能到达地面,这就是佛教描绘的天界的大致高度。

  以上所述的是一个世界的空间结构,佛教认为,如此世界是无限多在存在着的,这就是下面要说的大千世界说。

  (四)大千世界与佛剎

  仁潮就大千世界的结构说:

  《长阿含经》云,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是为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海、四千恶道、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至千梵天,是为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大千世界。其中须弥、四洲、日月乃至梵天,各有万亿,通名一佛剎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76页。〕

  「佛剎」即佛土。这是说,一世界由一日月、须弥山、四天下、四洲、四大海等构成,如此一千个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而千部的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也通称为佛剎、佛土。

  大千世界为佛剎,那么,佛剎是一还是多,是有尽还是无尽呢?仁潮说:「知有人天,不知有佛者,凡俗也。……信一佛其福虽胜,见量犹局,信多佛则其福量无边,其智量益广。」〔注释:《法界安立图》卷5,《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86页。〕又说:「大千世界为一佛剎,如是娑婆之外,太虚空中,复有十方大千诸佛剎土。」〔注释:同上书,487页。〕这是说若以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剎位居为中心的话,则其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都各有佛剎,称十方佛剎。「十方」,十个方向。十方佛剎,即十方佛的国土,也即整个宇宙。仁潮认为,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佛的国土也是遍布各个方向,是至广至大,无边无量的。

  仁潮除绘有「十方佛剎图」外,还绘有「十方剎海图」,「剎」即国土、世界,「海」是广大的意思,剎海即广大无边的世界。他说在莲花藏庄严世界海的四周有十个世界海,也就是十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即十方剎海。这是说,整个宇宙是由许许多多的广大无边的世界构成的。莲华藏庄严世界,简称华藏世界。婆罗门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莲花中生出,故以莲花象征世界。继承这种观念,仁潮认为,现实世界的香水海中也有大莲华,莲华中也包藏着无量无数的世界,是为莲华藏世界。莲华藏世界海或十方剎海构成了整个世界图式,同样也表现了佛教的诸佛境界广大无边、无穷无尽的思想。

  在论述法界安立图的次第后,仁潮进一步说明,如此法界的形成,分立又是与主体的心分不开的。宣扬心造法界说。在《法界安立图?自序》中,仁潮在说明法界是圣凡的依报时,又说:「因果者自心之影响耳」〔注释:《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5页。〕认为业因和果报都来源于自心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就将法界与自心沟通了起来。他明确地说:「法界者,心之别目,盖心之体用深广,性相无碍,即是以心为法,以心为界。安立者,心之妙相分齐庄严,各各建立,不相杂乱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6,《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94页。〕认为法界就是心,因为心的体与用既深且广,心的性与相圆融无碍,所以心是法,也是界。所谓法界安立就是心的妙相的有序建立。仁潮还吸取中国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唯心思想,强调「心生六道」、「色因识变」,并发挥说:「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夫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合妄而成阿赖耶识,因此识故,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注释:同上书,500页。〕他认为一切世界,包括众生和外部世界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是心之所造。由此仁潮又绘「心造法界图」,阐发「心造法界」的思想。仁潮既视心为阿赖耶识,又视心为天台宗的「一念」,宣扬「一念三千」的思想。他还依据华严禅师宗密的说法,把心归结为本觉灵源,称心为一真法界。由此一真法界再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这也就是说,以本觉真心为主,开出真妄染净诸法,形成不同境界,或者是说,真妄染净诸法,以及高下不同境界,全都是一心本觉的呈现。由此看来,仁潮把不同涵义的心分别与法界相沟通,表现出了融通各种唯心思想的鲜明特征。

  综上所述,中国佛教学者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论述宇宙空间结构的。就横向来说,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向四周展开,以四大洲为一世界,进而说明小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就纵向来说,是从大地往下依次为水轮、风轮、空轮,大地往上依次为天上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构成这种宇宙结构的思想根据有四个方面:一是果报论。宇宙空间的构成有上下、高低、优劣之别,这是适应众生的不同果报而确立的,是完全与不同的果报相对应的。如天与人所居的空间就不同。二是古代神话。如须弥山说,就构成为佛教宇宙观的重要内容。三是直观性的推论。如大风吹起水沫而形成不同的物质世界,就是观察水、风、土的现象并运用因果律理论加以推论的结果。四是佛的威力。宇宙空间的无限广大,不同层次的安立,以及佛国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存在,都是和佛的无比神圣威力分不开的。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上述的佛教宇宙结构论除了具有信仰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思维特色:

  (1)主体性。如上所述,佛教是立足于众生的果报去构筑其宇宙空间的,也就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果报安立世界,依不同的众生主体划分世界,强调世界以众生的业力和果报为转移,这就突出了主体在宇宙构成中的作用。

  (2)超越性。佛教主张超越现实苦难世界,追求理想世界、神圣世界,由此强调有无物质的纯精神世界的存在,有无任何痛苦的极乐世界的存在,这表现出了佛教宇宙观的重大特色。

  (3)无限性。佛教宇宙结构学说强调无论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看,宇宙都是无边无际的,无限广大的;就世界的整体而言,是由无穷无尽的众多世界构成的,世界之多是无限无量的。

  (4)素朴性。如上所述,构筑佛教宇宙论的思维方式多是直观的、想象的,且在由什么样的心造法界,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说心造法界等问题上,都缺乏明晰的理论论定。

返回目录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