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嘎玛仁波切:法音宣流 真实面对死亡——颇瓦法开示之一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来源:   作者:嘎玛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嘎玛仁波切:法音宣流 真实面对死亡——颇瓦法开示之一

 

  大多数的人都惧怕谈到死亡,但是在宗教昌盛的民族,尤其是西藏地区,把死亡当作是生命的一部份,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必然要面对这样的程序。

  各位来这里修法,先要有正知、正念,要先问问自己,到这儿闭关实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否是为了恐惧死亡而作准备?或是要让别人认为我修行很厉害,为了向别人炫耀修行的精进而来?这些心态都是错误的。

  如果是因为畏惧死亡而来参加闭关,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只是害怕死亡,却不去为死亡作准备预防,这种害怕也是没有用的。因此,面对死亡的重点,是要能理解生死,是要能实修。

  现在物质很发达,虽然可以解决很多的困难,直到目前,科学上仍然没有对治死亡的方法。世界上,很多宗教都会谈死亡的问题,也相信有轮回,但是每个宗教面对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就了悟人生是苦海,进而追求生命的解脱与圆满,没有像佛教这么圆融地谈死亡的。

  有史以来,世界上没有不死的人,不管他多么聪明,多么有能力,多么有权势,他仍然不能不死。而大成就者所显示的涅槃,只是肉体的死亡,因为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可以死亡。高僧们是用欢喜心去面对死亡的,对们而言,死亡就是一次解脱的机会。密勒日巴尊者说:「死亡是小小的成佛。」,因此,高僧们非常乐意接受死亡,死亡的来临就像平常生活一样,没有特别的紧张恐惧。

  临终时能不能把握得住使用颇瓦法,现在是不可能得知的,如果对佛法没有真实的了解,还是很难真实得受用。所以,对诸佛菩萨和上师,要有完全的虔诚心。在临终五大(地、水、火、风、空)分解时,虔诚心仍然一样存在时,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我们了。但是如果这时产生恐惧心,佛来了也会当成魔。如果对临终实际的状态没有真实地理解,死亡时就会迷迷糊湖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像高僧一样,以平常心面对死亡呢?在平时就要体验无常,因为死亡就是一种无常。我们只知道「粗」的无常,不知道「细」的无常,然而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改变中。佛陀说:「要理解痛苦,才能真实的想离开痛苦。」只有知道真正痛苦的人,才能真正消除痛苦。痛苦之因是业力及烦恼;而解脱痛苦的方法是「依止道」,才能达到寂灭、永恒的境界。

  我们若能常常体验「无常」,对事情就容易看淡,就能放下。平时谈论佛法,谈归谈,自己面对问题时还是很迷惑,这是因为没有真实理解佛法的原因。有些人常讲「不要执着」,但是面对问题时还是很执着。「佛法名词」没有用来实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能生死自在之前,我们要学会往生的方法,否则即使学佛,往生时也被中阴的现象所迷惑。所以修颇瓦法时,要将身心放下,只专注在明点上。在观想的过程中,破除执着,并作忏悔,则生前一切的罪业能清净,一切的罪业不染身。莲师传下来的颇瓦法,是把整个净土法门浓缩起来,并可以实际修行的法门。如果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实修,就不容易在法身中解脱。在法界中阴的时候,中阴百尊和佛陀现前的话,要认识才行,如果是业力现前就无法认出来。

  我们身为佛教徒,想要有足够的福报修法,必须靠不断的祈请。对于所有的一切,要学会感恩;若不懂得感恩,就和没有学佛的人是一样的,我们也要感恩在世俗中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修法的一切助缘。

  颇瓦法是往生净土快捷的方法,靠的是对佛陀的虔诚心,虽然我们现在有这样的福报,也要自己亲身实修才行。至于开不开顶,只是暂时性的现象,开顶后,仍要长时间的修练,否则仍会封顶。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实修,实修是最重要。观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熟练。大家是因为前世修行的因缘,今生才有这样的福报来修颇瓦法,这并非单纯的有时间,有机会,就能参加这样的修行,而现在的修行是为了往生时有所依赖。

  修颇瓦法,在老实念佛中发菩提心、累积福报,阿弥陀佛净土可以在心中展现;若心不清净,真正净土现前时也不认识。当心净化的一天,当下当地即是净土。往生净土要累积福报,不能只靠少少的善根福德因缘,同时,对诸佛菩萨要有绝对的信心。心要常忆念着佛,念佛名号,用任何语言都可以,一再一再的祈请、忆念,就能与佛产生因缘,就如同人与人之间,要能彼此关怀、思维,才能产生感应一样……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