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汇集十一)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9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汇集十一)

 

  诵经时身体会感到不适,或者颤动。这是怎么回事?

  答:肯定是心里不太清净,有些障碍,但没有什么事。可能是有佛菩萨来加持你,也可能是有其他众生来一起学修。所有的众生都是未来的佛,可以把他们都当成佛来恭敬;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也可以用慈悲心对待他们。不要在意,不要害怕。心尽量放开,不会有事;即使有些对境,也立即就会转变。

  “是不是有不清净的东西?是不是有鬼呀?”这样心里一紧张,状态就更不好了。这些障碍都可以转为道用。“也许真的是佛菩萨来加持我了。”这样想,那就真的是佛菩萨了;如果想不到这点,认为是众生来了,也行啊,“众生也是未来的佛,也是我的宿世的父母,应该恭敬,应当善待。”这样想,众生高兴,你也高兴。这些有形、无形的众生都会成为你的护法,他们不会伤害你,障碍你。其实障碍你的,是自己的心。

  学佛的时候一看佛书就困,怎么回事?

  答:可以说是业障,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身心没调整好。我们念佛的时候,做课的时候,把握适度很重要。以前佛在世时,有位弟子,刚开始跟阿难学坐禅,但始终没有进入到那种状态,没有修成。后来他有机会请教佛陀。佛陀问他:“你以前在家时,是不是会弹琴?”“是啊。”“那琴的妙音是怎么发出的?是琴弦特别紧的时候发出的,还是特别松的时候发出的?”他说:“都不是。琴弦不紧不松的时候才能发出妙音。”佛说:“修行也是一样,要不紧不松。”

  所以闻法有闻法的方式,修行有修行的方式,身口意三门一定要调和:身调和,心调和,息调和。这样才能进入那种状态。否则,有时候太外散了,身在修法行列,心散乱了;有时候太内收了,昏沉,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下课了。这都是不如法的。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身口意,保持适度,这很重要。没有一定的功夫也很难,但是尽量调整。

  佛号是大声念好,还是小声念好?

  答: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大声念,会影响到周围其他众生,让人反感,那就不如小声点。如果没有这些障碍,你大声念,肯定能让很多有形、无形的众生听到,这样也可以给他们种下善根。

  有时在家里,在单位,周围的这些众生都不信,甚至反感的时候,你还大声念,会让他们起烦恼,这样就不好了。这时应该小声念、默念,都可以。所以要注意条件和环境。

  怎么让不信佛法的人破迷、开悟?

  答:要慢慢引导。他有善根的话,今天他悟不到,是因为机缘没有成熟,也许明天就开悟了。比如有的利根者,机缘没到时,就是一个凡夫,不信,也不学;机缘一到,突然就开悟了,或特别精进。一般的人慢慢引导,让他信佛,然后修行,这样慢慢就开悟了。

  学习佛法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每天按次第、按仪轨修行;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在生活当中修行。

  在固定时间里学修是增加自己的定力,增加自己的智慧;在生活当中修,就是一点点去转念,修炼自己。

  一个人做会供的时候,也不用供品,也不出供,只是在意念中想,可以吗?

  答:按照传承、仪规做的话,应该准备供品做供养,然后出供。若是自己一个人做,那也没办法,只做意幻供养,或者用供品简简单单做一下也可以。

  供护法和做火施的时候,不用供品或食子,只念仪规和观想,这样可以吗?

  答:这样不太好,应该有一个缘起。修这些仪轨要靠三种力量:禅定、观想的力量,咒语的力量,打手印的力量。但也要有一个缘起、一个代表,供品、护法杯,这样的物品和形式也要有。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一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恼。怎么解决呢?

  答:还是没有掌握佛法的方法。虽然犯错误了,但是我们现在有佛法,可以改变啊!发现错误是好事,不用烦恼,找到了问题就好解决了,以佛法来解决。为什么我们学佛了、修行了,却还有烦恼?因为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业力现前的时候,没有以佛法来对治,没有以佛法来解决。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今年的观音法会上,我们讲了一些百业经的公案。比如《金色比丘尼的故事》。这个女孩出生在贫苦的家里,特别丑陋,被父母赶出来讨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还染上了无法治愈的麻风病。

  有一天,她遇到了阿难尊者。阿难特别悲悯她,她对阿难尊者也生起了很大信心。她祈求阿难尊者,“我的命这么苦,尊者能不能救救我?”阿难告诉她:“你不用担心,会有办法的。你现在这是业力现前,可以用佛法来解决。”

  阿难到别处去找来一些芝麻油、花和香,带她到佛塔面前做供养,忏悔。此时,佛陀也亲自降临,给她传法,摄受她。她对佛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和欢喜心,在这种状态下安然去世。

  她死后立即投生到当地一个大商主家,出生的时候身色金黄,相貌庄严,父母给她取名叫“金色”。她从小就对佛法具足信心,通过父母同意出家修行,证得罗汉果位。

  从这个公案里,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佛法来对治,有佛法就有办法。但是我们现在第一个是不懂因果,第二个是没有深信因果。我们遇到那些事情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佛法,头脑里全都是世间八法。身体不好了,家庭不和睦了,事业不顺利了,根本想不到是自己的因果,更想不到用佛法来解决。

  业力现前的时候,你应该从因地入手解决,这是最好的方法。恶业的过患不可思议,善业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你看在刚才那个故事里,阿难也没有让她去找医生,也没有给她讲其他的方法,就是让她供佛塔,让她忏悔。这样业力消了、业障就消了,然后她就立即转生为人,出家证得罗汉果位了。

  其实我们现在有佛法了,就有方法了。完全可以对治,完全可以解决。但是我们现在对于佛法的信心不足,觉得佛法肯定不行,觉得我学佛是学佛,有事还是得想尽办法。你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迷嘛,迷而不觉。其实一切这都是佛的一种幻化,佛的一种事业。这样一来,都是消业。这样的话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去做。

  如果心空了,那我们的觉性会一直存在吗?

  答:诸法的本性空,但因果的作用是不空的,万法的作用也是不空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相,不空,但它跟空是无二的。

  在我们的境界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合二为一。但是在佛的境界里,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有和没有是合二为一的。我们的见闻觉知是有分别的,而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我们的见闻觉知,是不可喻、不可言的,这种境界要通过修行才能证得,通过世间的任何法也形容不了。若以我们的分别心来分析,很难理解;也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如果形容的话,也只是大概、相似地形容。《心经》里讲得很清楚了,以此来形容就可以了。

  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答: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善恶。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还宣讲善恶,取舍因果呢?因为胜义谛里没有,而世俗谛里有。但二谛是双运的,不能分开。

  佛为什么有个法身,还有一个色身?因为法身是属于胜义谛的,色身是属于世俗谛的,色身佛是法身佛的幻化,二者是一体的。

  在佛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圆满,对佛来说都是好事,但对其他众生来说不一定。所以佛陀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弘法利生,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二谛就是这样。

  其实显宗、密宗的区别就在现象上,本体上是没有区别的,体上都是远离八边的空性。显宗的中观派有自续派和应成派。应成派所觉知的空性是远离八边的空性,这种见解在显宗里是最高,在密宗里也没有更高的了。从体上来讲,显密没有区别,但是相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显宗是讲现空无二,密宗是讲明空无二,大圆满是讲乐空无二。有这样的区别。

  我深信因果、轮回,平时能看住起心动念,但一遇到对境,马上会生起烦恼和嗔恨,还很难控制。请问上师,有什么窍诀吗?

  答:这只能靠自己的修行。烦恼不容易对治,习气也不好改。有了佛法,就有了对治的方法,但一定要通过实修,才能真正得到佛法。学佛就像学一门技术一样。最开始给你讲理论,你听明白以后,还要通过思维去进一步理解,最后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去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这个过程,就是佛法里讲的“闻思修”。

  佛法无边。真成就了,哪还会有烦恼、嗔恨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时候,并且控制不住,这说明基础还是不牢固。基础牢固了,不会是这种状态,会非常稳定。

  “我现在是不是都明白了?是不是都做到了?” 这种感觉谁都会有,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明白,还是做不到。你觉得自己深信轮回、深信因果了,这不一定。你对轮回、因果理解得越深,越能对治烦恼、习气。

  除了修法,我们平时还要不要打坐?

  答:大圆满法分加行和正行。修加行的时候以观修为主,修正行的时候以静修为主。

  我们现在是修加行,以观修为主,也有少量的静修。但这里所谓的“静修”不是真正的静修,只是一种休息。观想观累了,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坐着休息一会儿,安住一会儿。

  真正的静修是修正行的时候才有的。真正明白了,有见地了,这个时候你把心安住在那种见解上面,安住在那个状态当中而打坐,这才是真正的静修。修正行的时候也有少量的观修,这对静修也有帮助。

  净土班和大圆满班都要修加行吗?

  净土法与大圆满法一样,都是大乘法门。大乘佛法就是求佛果,但是求佛果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修大圆满法可以即身成佛;修净土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一样,到那里修成佛,再回来度众生。

  修净土法门,最起码要有菩提心,有救度众生的愿力,在此基础上一心念佛,才能往生。你忽略了菩提心,直接念佛号,往生是很难的。

  我们现在有净土班和大圆满班。在净土班里,也安排了加行的课程。即使你不修九加行,最起码也要修六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皈依和发心,这是显密共同的基础。出离心修出来了,菩提心发出来了,修破瓦法也行,修往生的四因也行,念阿弥陀佛名号或者阿弥陀佛心咒也行——我们有每年念100万遍的要求。每天还要做早晚课,念诵《极乐愿文》发愿。这是净土班。

  大圆满班里有正行和加行,加行有四外加行和五内加行,一共九加行。大圆满班有一年一期,以闻思为主;还有三年一期的,以实修为主。三年一期的,是有一定闻思基础以后才可以修的,每个加行最少观修一百座。每天最好观修四座,中等的观修两座,最起码也要观修一座。依照这样的次第和方式实实在在地修,最后才能成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修行,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

  为了让身边的众生学佛修行,引导他们念佛、诵经,可以吗?

  刚开始为了接引众生,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真要解脱成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修持方法,按这个方法学修,最终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候念念佛,有时候诵诵经,有时候拜拜佛,这样只能种下点善根、积累点福报而已,根本不可能达到解脱成佛的目的。

  学佛,首先要把目标定下来。你学佛是为了世间的福报,为了解脱,还是为了成佛?你的根基、意乐在哪里?藏传佛教尤其是宁玛派,有九乘次第的修法。在九乘次第以下,还有人天乘,修人天福报的。

  福报是修来的,求人天福报也要靠修行。若是只想修人天福报,这样种善根、结善缘、培福报就可以了;若是你想解脱,那就不应该修人天福报,因为人天福报也不离烦恼。

  解脱,就是要解脱烦恼和痛苦。永远不起烦恼、没有痛苦了,这就是解脱。成佛,就是福慧圆满。福报圆满,智慧圆满了,这就是成佛。

  要解脱、要成佛,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要找成佛解脱的方法。净土法与大圆满法,都是解脱的方法,也是成佛的方法。

  打坐念咒观想的时候被别人碰到,身体非常不舒服,怎么办?

  打坐的时候要在寂静处。寂静处有外在的寂静处,也有内在的寂静处。内在的寂静处是心能禅定、能安住、不散乱;外在的寂静处就是没有干扰。打坐静修时受干扰了,最好能调整自心;若实在调整不好,就尽量避免这种环境、这种因缘。修到一定层次了,就没有关系了。

  既然念一个等于念一切,我们为什么还要念那么多咒语呢?

  答:念一个等于念一切,念一切也等于念一个。这些咒语也有不同的缘起,不同的作用。诸法一性,诸佛一性,但是每位佛菩萨都有不同的愿力,这不是我们分别。

  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慧的体现;我们要开始讲法了,这个时候就念文殊心咒,祈祷文殊菩萨加持,让自己有智慧。观音菩萨是一切诸佛菩萨慈悲的体现;我们要开始做火施了,这个时候就念观音心咒,祈祷观音菩萨,为众生发慈悲心。

  众生有不同根基、不同意乐、不同因缘,因而佛传了那么多的咒语,那么多的法,这都不矛盾。

  师兄跟我借钱,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萨戒了?

  答:现在我们是在修行,相互之间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这层关系,不能有别的关系。菩萨戒里有一条:“能帮助众生而不帮,是犯菩萨戒。”但是这指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众生。

  做布施、做善事,一定要从两个方面观察。第一,要观察好对境。他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做不如法的事情,你也没有必要去帮他,这对他没有帮助,只有害处。第二,发心也要观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发心?他跟你借钱,做生意,赔本了,不还给你,你会不会生烦恼?若是你心不动,真正能舍出去也可以。如果发心不到位,还后悔、生烦恼,这就带来了不好的因果,你不如不做这个事。

  作为同修道友,修行上需要帮助的就帮助,其他方面各走各的路就行了,不要有其他瓜葛,否则结果一定会是烦恼、造业。刚开始处得很好,相互借贷交易,过了几天发生很多事情,就生烦恼了,又造业了。这样也许会结下一些恶缘,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

  什么事情都应该深心考虑,然后再去做,不要盲目去做,包括利益众生都是。真是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帮助,但是一定要观察好。发心是不是纯正的?真正能舍出去,不结恶缘,不带来恶果,也是可以帮助的。

  我们打印经文、法相等学法资料时不小心印坏的,还有长时间使用而磨损的文本、法相及光盘等,以及请香或者佛教用品包装上的佛菩萨像,该如何处置才不会有过失?

  答:可以念缘起咒,在干净的容器里烧掉,烧的时候也是以恭敬的心态。或者送到干净的河里、山上,让其自然消失也可以。

  密宗的大鹏金翅鸟修法与汉地崇拜龙的传统会不会相冲突?

  答:大鹏金翅鸟是降伏龙的,但是降伏的是妖龙,不是护法龙。比如人里有恶人,龙里也有妖龙,这些都是魔的化现。大鹏金翅鸟降伏妖龙,象征降伏鬼魔,这和我们崇拜的那个龙是两码事,不冲突。我们经常说“龙天护法”,龙是我们的护法之一,尤其是密宗里特别重视龙王。我们可以修持“大鹏金翅鸟”的修法,也可以崇拜龙。

  春节单位发了两条香烟,我想送人还怕造业,想扔掉还怕浪费。请问上师,应该怎样处理?

  答:其实这些烟是不能送人的。他本来不抽烟,你送给他让他抽,肯定有很大的罪过。但是如果他本来就是抽烟的,你送不送都一样会抽,你为了不浪费资源,送给他也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发一个清净的愿:愿通过这样的缘起,让他了结这种恶缘,以后不再抽烟了。这样对他也有好处。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