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八)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八)
凡夫听到了这样深刻的开导,虽然觉得非常合理,但是因为贪执深重,接着又产生了下面的疑问。
设问:虽然如是,但是自己的子女没有打招呼,就突然到后世去了,因此,为他悲哀是应理。
圣天菩萨回答说: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难词释义
(偈颂中的这个)时:(是说)过去的某个时候,指入胎之时。
颂文直解
某个有情,在某个时候,我并没有请求他,而他自己主动来做了子女,既然他最初并不是我请求来的,那么他最终不辞而别,就去往后世,也并没有什么不应理的。
释义
这里讲的道理是完全符合真实情况,既然符合真实情况,那么我们就会明白,这样无意义的悲伤对自己和对他人就没有什么好处。
子女前来投胎,是受双方往昔所造下的业和所发的愿的影响,所以从这辈子来说,父母对于要有怎么样的孩子,是根本没有选择权的。大家用智慧观察,来想一下,如果事先能够选择的话,那么人人都会选那些长得庄严,脾气又好,又会孝顺的人做子女了。但是那样可能吗?受业力控制的凡夫,没有一个人能够预先挑选前来投胎的众生。所以子女都是没有经过你的请求,不请自来的。那么他们寿命结束了,没和你商量,而独自离开,也是情理之中的了。就像你开了一个旅店,有人来投宿,如果那人事情办完了,他肯定就要离开了。同样,从轮回这个长远的角度来看,子女也是客人,和你们的缘分消尽后,也是必定要分开的。
如果有宿命通的人就可以看到,父母与子女在上辈子可能非亲非故,互不认识,到了下辈子,也不会认识。如果子女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即使在下世有福报做人,他们也会被业风所飘,去到新的人家,有了新的父母,做别人的子女去了。他们从此也不会再和你们有多少牵连。就像现在地球上有60多亿的人口,以及数量更多的动物,其实都曾经互相做过父母与子女,当时是一家人的时候,大家互相是那么地执著,那么地欢喜,那么地贪著。但是转世到今生,大家都换了形象后,就互相不认识了,见面完全没有了贪爱。
下面这个《中观四百论广释》当中的公案,就很有启发性。有一个男的住在一个园林中,他和一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女人结了婚。一段时间后,这位女人突然消失了,于是这个男的很伤心。有人就问他,你知道她是哪里来的吗?男的说不知道。于是那人说,既然她是哪儿来的你都不知道,那她的离去你又有什么好伤心的呢?同样地,子女也只是一个过客,他们从哪里来,做父母的也是不知道的,那么对他们的离去,也没有必要伤心了。
不管是有孩子的在家人,还是有了孩子后出了家的出家人,凡是贪爱孩子、贪爱家人的道友都要多反观自己,多思维。在自己的心里,自己的家里,自己的左右,是不是处处有这种情况发生,是不是存在因为没有修过这样的法义而导致那么悲伤,无意义地受苦,最后没有做善法而培植福报,对活着的人或者亡者都毫无意义,这些都可以观察。
《佛说五无返复经》,就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公案。这个公案讲的是非常非常感动人的,讲的完全就是真正修行人的心态,跟世间的那种贪执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曾经有一个梵志,也就是外道的出家人,听说舍卫国的人慈爱又孝顺,而且奉经修道,供奉三宝,便前去参访。路上见到有父子两人在耕地,没多久儿子被毒蛇咬死了。这时父亲既没有去看看儿子,也不掉眼泪,还是照常耕着地。梵志觉得奇怪,便问这是谁的儿子。这位耕地的人回答说:就是我的儿子。梵志就更奇怪了,问道:既然是你的儿子,为什么不哭泣,还是照常耕地呢?这位父亲回答说:人有生就有死,物有成便有败,善恶都是有报应的,愁忧啼哭又有什么益处呢?不吃不喝,对死者也没有什么益处。你要进城去的话,请给我家里带个口信,说是儿子已经死了,就不需要带两人的饭了。这位梵志听了,心想这个做父亲的怎么这么冷漠无情,儿子就死在旁边,他不但没有忧愁,反而还要我给他带信送饭,真是没有比他更加坏更加没有慈心的人了。
梵志进了城,找到了死者家,告诉了母亲儿子已死的消息,并且不解地问为什么父亲那么冷漠。这位母亲反过来劝导梵志说:儿子就像是客人一样,来到这个家的。他来了我们不拒绝,他走了我们也不必挽留。儿子本来也不是我请求来的,他是自己前来,只是需要经过我生出来而已。他死了也是自己去的,我没有改变的能力。他完全是随自己的业力,为了最后的死而出生的。
接下来梵志又继续问了死者的姐姐、妻子,以及他们家的奴仆,他们都给他作了合际必分的无常开示。最终,这位梵志带着疑问前去请教了导师佛陀,才彻底了达了世间无常的真相,并且当下证了道。
这个公案在佛经里边也不算很长,大概有个两三页,我把其中重要的内容给大家讲了一下。其实有时间的道友们,不要看现在世间的乱七八糟的杂志、书籍等,或者是无意义的看电视,上网看那些轮回中无意义的新闻,这些都没有很大的意思。真正要看就看这些佛经或讲记。比如《杂阿含经》等,其中有很多的公案,很多的譬喻,很多的道理,都是佛亲口开导的修行的法义,导师遍知佛的谛实语言,和一般智者语言是不同的,肯定有加持,是大成就者佛陀直接宣说的修行的要义。现在的年轻人当中,不但是居士,包括出家人在内,不看佛的经典,包括《大藏经》里边的很多很多的不可思议的经典,有讲公案的,有讲譬喻的,讲基础修行法的。这些都不看,连这些经的名字都不知道,讲课或考试的时候,反而拿出的是“全世界有名的某某专家”的根据,引用充满邪知的专家所讲的观点。但是实际上,作为佛弟子,连佛讲的教证都说不出来,却讲说一些自然科学家的观点,这对于我们修解脱道有什么利益呢?真的没有意思的。所以希望年轻的居士,尤其是出家人多看一些佛的经典,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这五个人(父亲、母亲、姐姐、妻子及家里的奴仆),在世间人看来,当然是属于没有感情、没有慈悲的人。但是导师佛陀开示说,世俗人的哭泣,没有任何的作用,而这五位看似没有感情的人,其实就是证悟者,而且也是真正有慈悲的人。佛是这样讲的。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有证悟的人,以及真正对众生有好心、有慈悲的人,他就不会在人死的时候无意义的难过哭泣而不去做善法,不去做超度,不去做闻思修行,却去做一些对亡者非常不利的有害的行为。生前活着的时候,父母孩子彼此间没有孝顺,没有报恩、关爱,在人死的那天,在别人面前,却做出假象,装出好像特别孝顺,特别爱孩子一样,装出哭啊、叫啊等等难受的样子,这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众生的无明颠倒,这是对亡者非常不利的,对自己也是无意义的。就像有些外道的无意义的吃很多苦,比如虐待自己的身体,跳到河里边去洗身体来消自己的业障等等的无意义的行为。那些外道当然很可怜的。那么你推及到自己的身上,难得的暇满人身,这时本应是做善法的机会,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反而做出对亡者、对自己都不利的颠倒的行为,不也同样是很可怜的吗?世间人是颠倒的,但是你是学佛法的,是相信因果的,还无意义地去受对亡者对自己都不利的苦,这是何必呢。这不是修外道苦行的无意义的观点吗?要这样不断的提醒并反观自己的行为,要断除无意义,做有意义的善法。
所以要么活着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孩子彼此之间,彼此关心,孩子孝顺,父母慈爱,最好都能够归依三宝,都能够闻思修佛法。然而平时一辈子中都没有彼此好好的接触,或者彼此没有好好的一起生活,没有以慈悲心、智慧心来帮助利益对方,却在死后好像特别难受一样,这是世间人非常愚痴的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非常愚痴不是我说的,圣天菩萨下面的偈颂马上就要告诉我们了。
下面这个偈颂,提婆菩萨告诉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子女也并不是不辞而别的,还是有表示的。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
颂文直解
子女已经以无言的形相表示了即将要去往后世,但是纯粹是因为你自己过于愚痴的缘故,才对此不知道而已。他要去往后世的种种的相,要知道早已在一刹那一刹那连结而形成的衰老样子中表现出来了。
释义
任何人只要有出生,就必然会有死。你生下了子女,就要接受他们终归要死去的事实。随着年纪越来越增大,子女开始生出皱纹和白发,这些赴死的迹象都在父母的眼识中如实、清楚地呈现出来的。但是众生的第六意识对常有的执著特别厉害,所以这些变老的迹象都被忽视了。即使子女也都已经步入老年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还往往依然还是小孩,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照顾,还要经常被教训等等。所以,一旦子女被死主执行了死刑,父母就难以接受。其实这就不能怪子女不事先和你打招呼,不能怪老天不公平,而是要怪自己不善于观察了。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当中也讲了一个公案。曾经有一位父亲,让他的儿子外出去办事。当儿子要出门的时候,父亲倒反而伤心起来了,这当然是不应该的。让孩子去办事,这是父亲决定的,因此当孩子走了,就不应该伤心。同样,孩子是父母生的,那么孩子的死也是父母造成的,所以也不应该伤心。
世间的有些凡夫众生,不是真的有慈悲心,不是真的有善良心。他的一些苦就是颠倒的执著,是莫名其妙的,并且是没有利益,没有功德的,没有能够给自他带来任何安乐的因素,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做。这就是众生过于愚痴的结果。所以应当对世间这些做无意义的悲痛的众生产生悲悯。他的愚痴太严重,要去开导,要一一的介绍无常的真相来让他远离无意义的悲痛。
设问:即使子女的衰老已经表明他们要死去,但是父母因为对子女过于贪爱的缘故,还是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巨大悲痛。这是很多凡夫父母的观点。
答: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难词释义
世间:世间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这里是指有情世间,也就是世间上的人们。
向下行: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在三恶趣逐渐向下走。
生天趣:这里指投生到高处,也就是投生到善趣的意思。
颂文直解
比如父亲心中喜欢、贪爱着子女,但子女对父亲却没有生起如此的爱。由于无意义的贪爱,世间人们在三恶趣不断向下走,是故不用说获得解脱,投生善趣也很难。
释义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那更何况是人呢。贪爱自己的子女,是做父母的天性。同时每一个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最贪爱自己,但是子女呢,他们对父母的贪爱,比起父母对他们的贪爱,就要小得多,而且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加,对父母的贪爱,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当今时代,这个问题是非常明显的。
子女在不懂事的时候依赖父母,父母提供了衣食住行和安全等一切的保障,这时父母是第一位的。但是子女有了自立的能力之后,就想要摆脱父母,去独立生活,交往新的朋友,这时朋友是第一位的,父母退到第二位了。再过几年长大了,就脱离了父母,和一个几年前还是陌生的异性,组合成了新的家庭,这时爱人就是第一位的了。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开始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全身心地养育子女,这时孩子是第一位的,爱人是第二位的,父母最多只能排到第三位。
父母对子女的执著,会使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造下很多恶业,所以父母转生到三恶道去的可能性极大。同样,子女因为不感恩、不回报父母,因此也将投生到越来越差的地方。所以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贪爱的执著会使众生投生到越来越差的地方去。
所以学这样的无常的法门以后,做父母的都要清楚,孩子的死是注定会发生的,父母再悲痛,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如果父母眼光更长远一些,看到后世的趋向的话,就不应该为子女的死而悲痛,而应该是为子女死后投生到恶道,甚至地狱之中而悲痛。父母应该以真正的善良心,以悲悯心来超度,能做到这样那就很好。因为子女的这个结局,本来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变的。子女投生为人,如果能行善修法,就能利用这次得人身的机会而永远出离轮回的苦海。但是父母没有培养好子女,使子女不知感恩,不知孝顺,不懂得因果道理,而导致死亡后去三恶趣中受苦,这才是真正应该悲痛的地方。
而且,感受丧子之痛的父母,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一直不顺从你,那你还会对他有那么大的执著吗?会那么特别为他的死而疼痛吗?会那么特别爱他吗?而即使孩子顺从你,对他的贪爱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圣天菩萨在下面的偈颂中,就从这个角度继续来点醒陷于迷惑的父母们。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根本都不会有所谓的爱,因为这并不是自己贪爱之处的缘故。如果子女随顺了自己,那么这时对他们的贪爱也不合理,因为这种贪爱,实际上是对于子女随顺自己的酬报的贪爱。这就完全像一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一样,故对子女的贪爱贪执毫无实义。
释义
随顺,就是众生满足了“我”的贪心,因此,众生都喜欢那些能随顺自己的人。父母也一样,不例外的。偈颂中的“唯”字,说明父母贪爱的生起,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希望子女以随顺作为回报。这说明父母真正爱的,其实并不是子女,而是那种从子女那里得到的被顺从、被重视的满足感。这样的贪爱,就是父母将爱卖给子女,子女则用随顺进行支付,这和做生意有什么区别呢?圣天菩萨太有智慧了,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开导我们,让我们断除颠倒的执著。
那么做生意呢,自然就会有赚有亏。父母从子女的随顺中得到满足,就感觉是赚了,这样就很高兴。如果子女不随顺父母,父母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父母就会觉得亏了,觉得付出的爱不值得,这时心中对子女的贪爱就会消减,甚至会演变成嗔心。
这次4·20雅安地震中的一件事情,就很说明问题。地震发生时,雅安市雨城区的小李先跑到二楼救下了9岁的儿子,然后再跑去对面的房子救年迈的父母,这时父母已经被坠落的砖块砸伤了。父母对儿子不先来救他们感到很生气,很长时间都不和他说话。尤其母亲,不管小李如何激动地解释,都背对着他,不理不闻。这就是父母觉得没有被随顺,没有被重视而产生了极度的失落,由贪爱不满足而生嗔的结果。当然,儿子马上找车把父母送到医院,并在医院里嘘寒问暖,端茶递水,并且不断激动地向父母作解释,这才慢慢让父母相信自己是被儿子重视的,是被儿子随顺的,这样他们受到伤害的对“我”的贪心又会渐渐得到了恢复,获得了满足。
父母的爱,是被称为人世间最伟大的,但如果连父母的爱都是一种交易,那么其他的一切贪爱,比如男女的爱恋,朋友的友情等等,就更加是一种交易,是一场买卖了。男女的爱恋,交易的是什么呢?主要的当然也是随顺,另外还有相貌、家庭背景、财产、性格等等。朋友的志趣相投,其实也就是相互之间的随顺,除此之外,朋友还会作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的交易。
现在世间上所颂扬的爱,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贪爱,二是慈爱。贪爱的本质纯粹是贪心,贪心是我执所产生的烦恼,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因此是需要对方付出的,这就是一种贸易。而慈爱的本质是清净的慈心,慈心是消减我执而利他的表现,是真正地利益他人,并不希求回报。
但是现在世间上所颂扬的这个爱,不管是手足之情,还是友爱、母爱、父爱、恋爱、爱情等等,都唯一是贪爱。贪爱是自私的。自私说明你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而并不是被爱者的感受。比如父母都说爱孩子,但是通常都会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孩子头上,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会对孩子乱发脾气,而不习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即使是像穿衣服这类小事,父母也要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更不用说一些重大的决定了。男女之间的爱恋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是爱对方,其实是想要占有对方、控制对方、利用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这种所谓的爱,会对对方造成压力和负担,最后变成累赘,从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讲到一个公案,曾经有一个国王,他非常宠爱的一个儿子死了。大臣们不敢直接告诉国王,只得婉转地说“他变僵硬了”。而梵语中“僵硬”这个词,又有反叛的意思,国王误解了这句话,以为是儿子要叛乱,因此勃然大怒,要前去捕杀。这时大臣只得说“他已经死了”。国王因此就感到很欣慰,高兴地敲起了一面大鼓。
大家应该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事等之间的关系,有多少是出于贪爱,有多少是出于慈爱。如果是出于贪爱,那么应该放下贪爱,改变交易的性质,使它们逐渐改变成慈爱。所以现在不是要加强贪爱,而是要学会放下这个贪爱,这个相当重要。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佛法的引导的的确确就是让人们真真正正地离苦得乐,真正地开智慧,断除烦恼。佛法的引导都是以大平等心做指导,让自他在内的一切众生,包括在世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及亡者,所有的众生的身心相续上,今生来世以至于生生世世,不出任何损害,不出任何苦恼的问题。佛法的引导完全是自利利他的,是用智慧开导我们,让我们真正修离苦得乐的法义。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善良心和慈爱心生起来并得以坚固,一定要压制自己的贪爱心。尤其要学会放下贪爱心。不管是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还是同事道友等等,彼此因贪心引起的贪爱一定要放下。放下贪爱才会有修行,放下贪爱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快乐。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