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不可懈怠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不可懈怠

 

  ❈ 我们时时都在讲解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无常的确很恐惧,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对治无常的一切对治力,无常还有什么恐惧呢?因此我们现前要珍惜这么好的条件,精进修法,清净持戒,千万不可懈怠!

  ❈ 即便一天只能放几条鱼,功德也不可思议。想想我们自己要被他人宰割的时候,若是有人把我们救走,内心当中的感恩是无以言表的,因此我也时时都在随喜着弟子们的放生行为。

  ❈ 将安住时间长短作为修行目标的弟子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在讲解安住时间长短之时,也多是讲解清净分安住多长时间,而不再强调安住分安住多长时间。这就充分地体现了我们现前修法越来越增上,理解越来越圆满。

  ❈ 我们自认为对导师很有信心,但这样的信心经得起考验吗?薄地凡夫烦恼习气非常沉重,因此因缘和合时内心产生疑问甚至诽谤,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第一时间把心收回来?若内心一直随顺烦恼漂泊,那就说明这样的根机并不高;若能当下知道一切均为自己的过失,这样的信心才是相对稳定的。

  ❈ 佛弟子应该做到恭敬僧人,不要随便讲解出家人的过失。但有时候由于习气烦恼沉重、忘失正念的缘故,我们可能无意中就在讲解这些过失。反思一下:所说的这些除了得到相应的罪过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所以要时时护持正念,慎护口业。

  ❈ 在自己没有能力救度他人的前提之下,应尽量隐藏自己修行者的身份。因为过多佛教的言行,可能让不理解的人产生诽谤。这些诽谤不仅可能动摇我们的信心,也使诽谤者造下极重的罪业。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智慧地取舍行为,否则自他都会产生很大的烦恼。

  ❈ 皈依之后,我们就是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之怙主,度化一切众生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首先要做到不伤害众生,更不能杀生。因为所有众生无始以来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若为了口腹之欲而残杀父母的生命,是极其可耻的行为。所以从皈依开始,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中绝不能杀生。

  ❈ 欲对佛法生起信心,平常应该多阅读一些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多听闻一些具德导师的开示。久而久之,你就会对修学佛法的重要性形成定解。如此一来,不仅你每天的修行会越来越自觉,还会成为他人的榜样。

  ❈ 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故行持禅定的前提是守持清净戒律。作为密宗弟子,从小乘别解脱戒到大乘菩萨戒的一切学处乃至密宗一切誓言都必须如实行持,谨慎细致,绝不能糊里糊涂地滑过去。

  ❈ 我们常常自诩为大乘佛教徒,为所有如母有情获得究竟解脱而修持一切善法。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在面对身边的父母时是否孝顺?若对自己现前父母都不孝顺却还说要让生生世世的父母离苦得乐,那只能说你在口出狂言。作为修行者,必须先从自己身边开始做起,要实实在在一些。

  ❈ 如今我们已经趋入佛门,并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法之中,这样的人身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但是无常随时都有可能夺走我们的珍宝人身,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精进修法。

  ❈ 如果仅仅遵照书本修学,但对很多修行理趣和传承修法却一知半解,那无异于盲修瞎练。作为修学无上窍诀大圆满的弟子,必须通达修学这样殊胜的法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在修的过程中要如何修学等一系列道理,这些非常重要。

  ❈ 皈依聚集一切善法之根源,具有遣除一切魔障之力量,是行持一切戒律之基础。因此想要成办解脱,第一步就要皈依。

  ❈ 有时我们无意当中会产生一些想快点解脱的急躁情绪。但是过于急躁会对身心带来危害。此时应做如下观想:无上窍诀大圆满虽然殊胜,但无始以来至今我等造过的习气和业障异常沉重,所以我现前不能直接按照无上窍诀大圆满的见修行果而作修行,只能以次第的方式成办真实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我怎么能急躁呢?

  ❈ 我们依止导师修行不是一瞬间,也不仅仅是一生的事情,而是从今天直至菩提间我们都要依止导师。因为当你成佛以后导师与你融为一体,此时则无需再依止导师,但是在你没有实证这个见解之前,必须要依止导师而作修持。

  ❈ 所有高僧大德示现人间就是为了能以不同的方式传讲不同的教言,令不同根机的弟子都能调伏自己的内心而成办解脱。这也是所有导师的使命。因此,遵照导师教言如实修学,便是承侍上师事业当中最殊胜的方式。

  ❈ 什么才是善?真正的善应当来自于内心。当我们的内心时时从事着与十善业相关的一切善法都称之为善。反之,仅仅在表面上行持善法而内心并未与之相应的话,并不一定是善。

  ❈ 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具有坚定之信心是很重要的。无论遭遇顺缘还是逆缘,我们的信心都应该经得起考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密宗弟子。

  ❈ 初次进入佛门之时,首先应该在一位具德上师面前听闻教言,知道如何行持,并且依教奉行。仅凭自己分别念理解的书面文字而自我揣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法本作为诠释,只是提供了我们前行的方向,细节的修学必须依赖导师的教言。

  ❈ 我们此生已经对佛法生起信心,并知道修学佛法的重要性,如此就应该把身心完全投入修法之中。如果每天修法只是走个过程,随便应付了事,则与解脱南辕北辙。因此我们时时要观待自己的内心,精进修法为妙。

  ❈ 当你真正理解传承法脉清净之时,信心自然就会增上,因为你知道自己所修之法是清净的,所依止的导师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平常很多分别心自然会消尽。这样的清净认识是很重要的,因为他就像一盏明灯,只要有灯光,黑暗就将不复存在。

  ❈ 无论是在听法还是修法的过程中,时时都要铭记发心殊胜、正行无缘和结行回向这三要义。于解脱而言,此三殊胜法多了不需要,但亦缺一不可。故我们平时行持善法之时都应细致观待是否以三殊胜法摄持。

  ❈ 若我们在修行禅定时仅仅依靠压制一切散乱来树立禅定,暂时虽然可能压制了烦恼,但是一座修完,你会觉得身心非常疲惫。如此紧张的状态可不能调伏烦恼。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极端的修法无法成办心的本性。因此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做到自然,要懂得善巧运用。

  ❈ 所谓“正行无所缘”就是从事一切善法期间,以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尽量做到心不散乱。但是作为凡夫,有一些散乱很正常。此时欲将散乱转变成无散乱就需要依靠善巧运用来成办。

  ❈ 对于传承法脉清净、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这四精要法从文字上也许你已经很熟悉了,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如何呢?若你还是把禅定之见解仅仅安立于妄念多寡之上,那只能说明你对四精要法的理解还只是文字般若。从实修上而言,离真正的修法还差得很远。

  ❈ 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疑惑:从初入佛门直至今天,我们所行持的善法一点都不少,但是见解为什么增长得那么慢呢?这时要反问一下自己,在修的过程中,你对所修之法理解多少?是否知道该如何修行?若要是对此并不了解就开始盲目修持,或仅略懂一些,你的见解自然不会增长得很快。

  ❈ 心在散乱乃至被一切恶缘染 污时,即便所从事的善法有多么殊胜,但是由于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束缚,最终得到的归宿不是解脱而是三恶趣。因此正行无所缘非常重要。

  ❈ 世间人常说冤亲债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违缘。实际上这是世人将冤亲债主观待成自己的对境所形成的一种观念。从根本上来说,所谓的冤亲债主也是源于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的内心得到调伏之时,冤亲债主的“债”也就已经还清了。

  ❈ 作为一名佛教的修持者,应该时时观待自己的发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度化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而非通过外在的行为来度化他们。我们运用外在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调伏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具备了调伏自心的功德,才是真正地自利利他,真正地度化有情众生,在行持佛的事业。

  ❈ 世间万法离不开“因果”,因此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取舍的时候,就要先想想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是否遵循了佛陀所宣说的教法,因为真正因果的道理只有佛才能说得圆满。

返回目录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