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八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2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八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2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八十九讲 2013年4月22日
【原文】
所以我们必须恒时不离正知正念,深刻地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均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本来身心的暂时组合就是无常的,为此不要将假合的身体执著为我。所行的道路是无常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般若摄颂》中云:“唯看一木轭,行走心不乱。”身居的处所是无常的,应当将它观想为净土;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应当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富有的珍宝是无常的,应当依靠圣者七财;亲朋近邻是无常的,应当栖身静处激发出离;名誉地位是无常的,应当恒常身居低位;言谈话语是无常的,应当督促自己念咒、诵经;信心出离也是无常的,应当为誓言得以稳固而精进;想法妄念通通是无常的,应当具备贤善的人格;验相证悟是无常的,务必要至达法界尽地。到那时候,已经了脱生死,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自在操纵死亡的把握,荣得无死的坚地,就像雄鹰翱翔在虚空中一样,死亡到来也无所畏惧,从此之后无需修行。
诚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无等塔波仁波切也亲口教诫我们道:“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追,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中间的时候,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做到死而无憾,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做到心安理得。也可以说,最初的时候,务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样认识到没有空闲,中期阶段要像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专心致志地修行,最终要像了达无所作为,如敌赶走牧童牛[1]。”在未生起如是定解之前务必唯一观修死亡无常。
世尊也曾金口玉言这样赞评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又如《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
有一位居士请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那么修什么法最为重要呢?”
格西答道:“如果想专心修行一法,无常最为重要。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槃圣道的助伴。又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作为生起智慧的助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的人,起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
帕单巴[2]尊者也曾经说过:“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所以,相续中如果没有不加改造而生起无常观念,那么仅仅在表面上求求法、修修法,最终只能成为佛教油子[3]的因。”
单巴仁波切又说:“在西藏修行人当中,没有看见一个人有死亡的念头,也没有发现有一个人遗留在世。身着僧衣的人累积财产,难道是要供养阎罗王吗?收藏一切奇珍异宝,难道企图暗地里贿赂阎罗卒不成?目睹这些西藏修行人,会让人禁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谁具广闻我慢高,修行好者积财宝,谁依静处多散乱,谁离故乡无羞愧,彼为形象修法者。
——《普贤上师言教》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之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科判: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暇满难得引导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第二个科判——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分为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闻法的方式之前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所宣之法之次第。所宣之法寿命无常分为七个科判: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和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前六个科判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第七个科判——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之前宣讲了《普贤上师言教》中此科判部分内容,今天接着继续宣讲。
什么称之为“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指的是:不论吃饭还是睡觉,于行住坐卧任何行为之中时常忆念无常。不仅应如是观修思维无常,而且经常以正知正念摄持实修正法。
所以我们必须恒时不离正知正念,深刻地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均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本来身心的暂时组合就是无常的,为此不要将假合的身体执著为我。
我们身心的暂时组合是无常之自性,这个心暂时借用这个身体而已,此身心终会分离,因此不应将这样一种假合的身体执为常有。
所行的道路是无常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般若摄颂》中云:“唯看一木轭,行走心不乱。”
行走的时候也应该时常忆念无常,自己的所言所行尽量趋入正法,应如是奉行。
身居的处所是无常的,应当将它观想为净土;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
自己身居的处所是无常的,不应该执为常有,也不应该贪恋此处所,此时应该将处所观想为净土,时常忆念:“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样饮食及受用也是无常,不应该贪恋饮食和受用,应尽力享用禅定之美食而如是奉行。
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应当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
躺卧睡眠也是无常的。入睡以后,很难断定自己能否苏醒过来。睡眠时应该如何奉行呢?应当将迷乱梦境观想为梦光明境界,从而能认识梦境、转变梦境,应尽力如是奉行。
富有的珍宝是无常的,应当依靠圣者七财;亲朋近邻是无常的,应当栖身静处激发出离;
无论多么富有的财物也是无常之自性,应该依靠并享用圣者七财;亲朋邻居也是无常之自性,应当栖身于静处而尽力激发自己的出离心。
名誉地位是无常的,应当恒常身居低位;言谈话语是无常的,应当督促自己念咒、诵经;
再高的地位或名誉也是无常之自性,应恒常处于低位;言谈话语也是无常的,应该督促自己多念诵咒语、诵经。
信心出离也是无常的,应当为誓言得以稳固而精进;想法妄念通通是无常的,应当具备贤善的人格;验相证悟是无常的,务必要至达法界尽地。
信心和出离心也是无常的,为什么呢?因为信心和出离心仍然是心在造作,而心念是无常的自性,因此信心和出离心也是无常的。为了令自己的信心和出离心不退转,应经常思维轮回痛苦之自性,令自己的相续生起出离心;同时应该以誓言加以稳固,如是精进奉行。
想法妄念通通是无常的,应当具备贤善的人格;
不管何种想法和妄念,通通都是无常之自性,应该具备贤善的人格。
验相证悟是无常的,务必要至达法界尽地。
不管好坏之验相,都是无常之自性,因此应时常观想验相和证悟也是无常的,务必要达到法界尽地。
到那时候,已经了脱生死,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自在操纵死亡的把握,荣得无死的坚地,就像雄鹰翱翔在虚空中一样,死亡到来也无所畏惧,从此之后无需修行。
时常熏修无常达到法界尽地,就能了脱生死,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不会将轮回执为常有,无有畏惧面对死亡。那么何时没有死亡呢?达到法界尽地或无死坚地之时,没有死亡。此时如同雄鹰翱翔在空中般,对于死亡无所畏惧。达到无死坚地之前,应时时思维和观修无常。
诚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希望大众将此等意义纳入相续,不要忘记无常而猛烈希求正法,将无常纳入相续非常关要。
无等塔波仁波切也亲口教诫我们道:“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追,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中间的时候,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做到死而无憾,
此段法义为何意呢?应时常观修无常,令自相续生起脱离三界轮回的出离心。如同鹿子在笼中般,我们身处轮回的监狱之中;如同鹿子欲从笼中出离,自相续生起出离心,因此应时常思维和观修无常。修道之初,必须观修死亡无常令心入法;修道之中,如同农夫辛勤耕耘田地后,庄稼会生长般,务必思维无常而令自己精进修持正法,死而无憾。
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做到心安理得。
修成法以后,死亡之时,自己没有任何恐惧和害怕之心。如同此处比喻般,如是观修无常而精进修持正法,修成正法、大功告成以后,自然心安理得。
也可以说,最初的时候,务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样认识到没有空闲,中期阶段要像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专心致志地修行,最终要像了达无所作为,如敌赶走牧童牛。”在未生起如是定解之前务必唯一观修死亡无常。
修行之初,应时时观修无常,如同一个人的要害中了箭般。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如果一个人要害中了箭的话,他会刹那死亡。以这样的比喻时常观想自己刹那间就会死亡,自然没有空闲虚度。修行中期阶段,如同死了独子的母亲一般专心致志地修行。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儿子对母亲来说是最亲的亲人,母亲时时都会念着儿子。如同此比喻般,应该专心致志地修行。最终观修无常以后,了达无所作为,对世间的财物受用等没有贪恋之心,也不会执为常有,如同敌人赶走牧童的牛般,愣在当下,了无作为。应如是般奉行。。
生起此等定解之前,务必观修死亡无常。
世尊也曾金口玉言这样赞评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
世尊如是宣说:“多修无常,已供诸佛。”观修无常,你的相续能得到供养一切诸佛的功德;观修无常,你能得到佛的安慰和授记,比如说授记你会往生到何方刹土,或者授记你何时成佛;多观修无常,自相续已成为善念,时常能得到佛的加持。
偈颂云:“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因此,观修无常最为关要。修行之初观修无常,能令你趋入佛门;修行之中观修无常,令你的心入道;修行之终观修无常,令你修成清净之法。此等就是观修无常之必要。佛教所有的修行和忆念之中,观修无常堪为之最,因此应经常观修无常。
又如《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经文中如是所宣,观修无常具有很殊胜的功德。此处如何宣讲呢?对佛的眷属舍利子和目犍连等百位比丘供斋供物,还不如刹那忆念有为法无常更为殊胜。
有一位居士请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那么修什么法最为重要呢?”
格西答道:“如果想专心修行一法,无常最为重要。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槃圣道的助伴。又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作为生起智慧的助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的人,起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
以上内容为观修无常之功德。
帕单巴尊者也曾经说过:“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所以,相续中如果没有不加改造而生起无常观念,那么仅仅在表面上求求法、修修法,最终只能成为佛教油子的因。”
帕单巴仁波切又说:“在西藏修行人当中,没有看见一个人有死亡的念头,也没有发现有一个人遗留在世。身着僧衣的人累积财产,难道是要供养阎罗王吗?收藏一切奇珍异宝,难道企图暗地里贿赂阎罗卒不成?目睹这些西藏修行人,会让人禁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谁具广闻我慢高,修行好者积财宝,谁依静处多散乱,谁离故乡无羞愧,彼为形象修法者。
时常观修无常最为关要。并非此轮回不是无常而我故意宣讲无常,并非是这样。
前几天汉地发生了地震。地震之时,外器世界中的房屋和财物皆为无常,几分钟或者刹那间都会无常;同样,自己的身体也在几分钟甚至刹那间示现无常,因此自相续应时时思维并具足无常之念。仅仅口说无常毫无用处,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知道此世间皆为无常。死亡无常之时什么对自己最有用呢?唯有正法才能帮助自己,因此应精进修持正法。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
[1]如敌赶走牧童牛:牧童的牛被敌人赶走后,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2]帕单巴:出生于印度南方,曾依止莲花生大士、龙猛菩萨等五百位上师获二殊胜成就,住世571年,后于藏地弘扬佛法。
[3]佛教油子:入佛门闻法修法越多其相续越难调化,终成与佛法背道而驰之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九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猛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