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无我禅观(心培和尚)
五蕴无我禅观(心培和尚)
⊙本篇要旨
明五蕴无我的道理。禅观五蕴无我,正观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以及受、想、行、识精神感受的形成,皆是无我空性,即《般若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如此才能断除我法二执,「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五蕴无我禅观。
班首师父慈悲,维那师父慈悲,各位同参!
欢迎大家参加禅修会,能有这个发心,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大家已经懂得想藉由参禅修行,增长福慧。
诸位现前心,有没有处于自在的状态,有在担心什么吗?为什么要禅修?如果身心分分秒秒都处在自在、无忧、放下的状态,又何必多此一举来参加禅修呢?之所以禅修就是要让我们能够活得自在。
「自在」二字听起来容易,但是要能体会和做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我们能够从禅修来透视生命的本质,是处于无自性的状态,就有办法在每个当下体会自在。反之,若对这个「五蕴身」漠不关心,或是纵容五蕴的炽盛,任其造作恶的行为,未来就有得苦受了。
我们对于「五蕴」究竟了解多少?五蕴是物质的「色法」-地、水、火、风四大,与精神的「心法」-受、想、行、识组合而成的。我们之所以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心的认识作用,乃结合了「色法」和「心法」,才构成五蕴的生命形态。因此,这当中如果没有一个心识,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好比人死了,神识离开了身体,它就成为不起作用的物质体。
《杂阿含经》说:「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以下就依五蕴的「色法」和「心法」为大家分别解说:
一、五蕴的「色法」: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色法」,有质碍的意思,凡是物质体,必然有体积,彼此会障碍、撞击,进而产生变化。「色法」分析如下:
(一)「地」大
「地」大,其性坚硬,例如身体的牙齿、指甲、骨头。若受到外力伤害,苦就产生了。
(二)「水」大
「水」大,其性湿润,人体约有百分之七十为水的成份,水有摄集的作用,像血液啊、唾液、鼻涕等分泌物都是。
(三)「火」大
「火」大,其性温暖,人体要保持摄氏三十七度的平均温度,假若身体过热或过冷,就会产生疾病,因此火大的调节,需要靠其他三大来平衡。
(四)「风」大
「风」大,其性为动,只要有空间,这个风大会带动其他三大。好比人的身体每天不断在新陈代谢,如果没有风的带动,就无法顺利将体内的营养吸收及秽物代谢出去。
二、五蕴的「心法」: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心法」,是受、想、行、识的组成,属于有漏法,它是一种无明烦恼的积聚心。「心法」分析如下:
(一)「受」蕴
「受」,指感受,领纳的意思。乃是我人的身心器官和外界接触时的感觉。有关「受」的类别,我们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身受」:意在说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尘境所产生的感受。可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感受到顺境而生起的称为乐受,乐受容易生起贪心。感受到逆境而生起的就称为苦受,苦受容易引发瞋心。若感受到非顺非逆而生起的就是属于不苦不乐的受,不苦不乐容易生起愚痴心。
第二种是「心受」:即是我们意识对尘境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意识领纳到顺境所生起的感受,就称为喜受;意识领纳到逆境所生起的感受,就称为忧受。
苦乐二受的感觉较弱,忧喜二受的感觉较强,但身、心二受也有连带的关系,譬如,身受到热的侵袭,会感到心烦;若是受到凉风的吹拂,则会感觉愉悦,所以我们身心的感受可互相为用。总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称为受蕴。
佛经比喻「受」如水泡,不管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的受,都像水泡一样无常,很快就幻灭消失,因此感受并非真实。例如,我们坐禅盘腿会痛,之前没有盘腿并不会痛,为何盘腿就痛了呢?仔细思惟,发现原来它处于无常变化当中,千万不能迷失本心。因此,参禅过程,不管是身心产生轻安,或是苦受的变化,心念都应清楚不能迷失。
我们每天的生活,是如何面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等感受?当然,每个人对「苦受」的定义不同,例如,同样的一杯饮料,有的人喝了感觉好喝,有的人却觉得苦涩难喝。然而,饮料口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说,是这杯饮料的问题吗?其实,法无善恶,人心有别啊!虽说如此,我们也不必排斥现前境,应心甘情愿的接受它,因为已由境看到心的问题。只要转个观念,就能升华为智慧。我们亦须明白,娑婆世间是苦乐参半的,知苦才能离苦,有苦才容易想到修行!苦是修道者的逆增上缘。然而,反观在天道享福的众生,每天享受着快乐都来不及,哪还会有心情想修道呢?
世间的一切法,都随其关系因缘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在变化。因此,我们应以佛眼看世间,不会因身心对受所产生的变化而动摇心性,应善于观察此「受」,不管是苦受、乐受,乃至不苦不乐的受皆不可得,因为修行目的主要是证得无漏慧。故不应使心念停置于这三受当中,如果一味的耽着于受,不愿舍离,这将成为障碍成就无漏慧的因素。
(二)「想」蕴
「想」,有「取像」之义,是我人内心与外境接触时,所起的认识作用。当我们认识境界时,心即摄取境像而现为心像,由此表象作用,构成心对像的概念,进而安立了种种语言文字。「想」蕴是我人心识中的概念、思想、了别;「想」蕴它的特性就是「于境取像为性」。这是六根和六尘相接触时所生起的概念,有了思想、了别、分析、综合,就会发动行为的力量。
佛经对于「想」蕴,形容如阳焰,照射在沙漠上,水溶溶的,远远看去,好像有个景像在那里,看起来仿佛似有,实则如空花水月。我们的「想」蕴就是这样,当你有了乐受,你是怎么想的?呀!好快乐喔,陷入想象之中,心中制造出快乐的想象,且越多越好。但是当受到痛苦的时候,也是一味的想设法要排斥。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想象的空间各有不同,所以才会有「同床异梦」的成语。因此,我们不能迷失在「感受」里,更不应迷失于错误的「想象」当中。
如果有佛法,用佛法的角度来观「想」,你就不会那么苦。快乐来了,你放下,用平常心看待;苦来了,正好!可以拿它来考验自己修行的功夫,看当下的心动不动?甚至你去想一想,这个社会的杀、盗、淫、妄、酒、毒品、绑票、撕票等迷惑造业的苦难众生;乃至贫穷困苦的地方,有些人三餐不继,饿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躺在荒漠之上。能这样正观,如实的忆念,对世间会生起出离心,继而启发你的菩提心,广行慈悲,救度众生。
(三)「行」蕴
「行」,指「造作」为义。因有前面的思想和概念,就会有我要做什么的意志作用。因而产生身、口、意的行为。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体?因为过去的无明,造作了行的业。因此,对于身、口、意的行为,要很小心,这都肇因于心念的问题,如果不好好的修心,将来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佛教「八正道」之一的「正业」,就是教导我们的身、口、意行为,要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大家想要修道,就是依此「八正道」来禅修,如此才能够修行如法,跟「法」相应,才有办法解脱生死。
(四)「识」蕴
「识」,指心、意、识三者,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的作用,故称为心;心能思惟度量,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故称为识。
据大乘之解释,心、意、识三者各有差别。唯识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思量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认识对象,故称为识。
这里的「识」指的就是我们的精神主体,以及五十一种心所有法的心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我人累世轮回以来身、口、意行为的痕迹。
五蕴当中的「识」蕴,佛经比喻为幻事,好像是一个魔术师,想要变出什么就变出什么,完全没有个实体。然而,如果没有心识,我们的身体就没有办法动;没有了心识,身体也无法感受、想象与行为动作,因为有心识才有这一些。
「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你现在身体坐在蒲团上,在听、在感受、在思惟的就是五蕴。因此,当我们在数息、观呼吸等基础法门上面,将心调得专注了,就应该进一步来观察,跟我们最贴切,每天都在一起的「五蕴」,我们对它究竟了解多少?如果你不愿意去透视它,却认为有一个「我」在苦,这不是很冤枉吗!
藉由我刚才的分析,你能找到一个「我」吗?如果四大分开了,五蕴离散了,如同将手掌打开,请问你拳头在哪里?它只不过是五只手指头合起来,才有一个拳头呀。如果你的智慧够,其实也不用这么大费周章的分析,我们当下观照,就知道它的本质就是无自性,当体即空。可惜的是,福德因缘不够时,或是心还很散乱,根本观想不起来,这时,就需要仰赖善知识引导。
因为我们执着有这个色身,所以才会有苦。那么这个「色法」从哪里来呢?这个「苦」的结果从哪里来呢?就是我们不明白「色法」与「心法」的关系;不明白「色法」与「心法」,也是假一时因缘聚合的幻有。所以才在根、尘、境交互作用下,生起迷惑而造下贪瞋痴的业,感得这个果报体。因此要藉由听法才能够理解,才有办法放下对身心的执着,并以此身体来培修福慧,创造因缘。
我们不管今生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应对五蕴有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看破、放下,解脱自在,才能更积极的广结善缘,圆满人生。
世间有些人为什么会贫穷?原因乃是缺少布施,因此布施结缘很重要!我们倘若没有色身,又如何修行布施?
所以,我们要善调这个五蕴身,让它成为一个修行的法器,每天从观念修正,从行为要求,调和身心。禅修就在于调整观念与行为,例如,以「观呼吸」让散乱的心专注,从专注引发禅定,藉由定力起观,思惟佛法。这样才有办法达到身心自在,当身心都自在,则每天的生活,待人处事,或任何时刻也就能够很自在。
禅修能培养宁静的心,看到生命真相,处在生灭变化之中,没有一刻停留,从而逐渐发现,实质上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一切只不过是因缘所生法。因为这个生命体,是有为法,会败坏,也不能长久。我们若对五蕴认识不深,就容易产生执着,以致被执着的苦束缚,因此,怎么能不去认识这个生命呢?
大家进禅堂,将禅修的基础功夫建立之后,就应该进一步于「五蕴」身心上面,好好的观察,到底它是不是实有的?如果它是实有的,它应该可以自主,可以藉由五蕴得到持续的快乐,然而却不是这样!当我们偶尔生病,感得风寒时,就做不了主,还要靠看医生、吃药、休息等众多因缘才能逐渐恢复。如果病入膏肓,一息不来,也就无法存活了,可见得我们的生命非常脆弱。
有的人以为自己能活到一百岁,那是一念妄想。人的生命,你说它很长吗?这要看每个人的福德因缘。过去种下什么因缘,今生就会有什么遭遇,有的人比较健康,有的人却常常生病,实在辛苦!尽管身体暂时健康,但是能够维持多久时间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多一百年吧!其实,无常随时有可能会降临,我们应如是思惟,就能把握现前清明的心,善用色身,借假修真。
对五蕴禅观时,不要厌恶及排斥,它只不过是因缘法,对于五蕴炽盛所生起的种种欲望,这是心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心修好、调好,才感得这个有为、有漏的色身,故不应厌恶及排斥。既然是有为法就会有坏灭的一天。
佛陀早就体悟到,人只要一出生就会有老病死的状态。虽然佛陀有福德因缘出生在皇宫,成为太子,父亲净饭大王也一直想方设法要满足太子的欲求,甚至不让太子看到人世间的苦难。但是有可能吗?太子经由侍者车匿的协助,驾车出城。他看到老人,就问车匿:「我以后也会像这个样子吗?」车匿说:「当然会啊!凡是人一出生就注定要老。」再看到生病的人、死人,太子都一一询问车匿:「我以后也会像这样吗?」车匿都说:「会的。」太子非常的利根,非常的有智慧,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善根。
当车匿为太子这样说明的时候,太子不是只想到自己未来的苦受,他同时感受到一切众生的苦。所以,有一天夜半,他趁着大众皆睡时,骑着白马出城,往寂静的修道林去,发心出家。所以我们现在才能够聆听到佛陀为众生留下来的真理法宝。
现在我们既已了解,就应该用心在每一个当下修行。例如,佛光山的这座禅堂,每年都有好多人回山参加禅修,然而「参禅」只有在禅堂才能修吗?如果我们的观念一直认为,只有在禅堂才是修行,那么,除了禅堂的修行之外,其他处所及一切行事的时间里,如何用功安住身心呢?好比认为在佛殿拜佛、诵经,这才是修行,其他的时段怎么办呢?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又是怎么过的?如何运用佛法呢?
我们用功,要在心上用。怎么用?可以常常观察心中贪、瞋、痴放下了多少?例如,在坐禅,你对坐禅这件事情贪着吗?可能心想:「赶快能够修出四禅八定,享受喜乐、轻安。」诸位!这是一念贪心,倘若起了这样的心,还有办法进入禅定吗?再者,大家在修行,不管修持任何法门,都应该要发菩提心,我们今生有因缘亲近三宝,又能亲近佛光山这个座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场,不应该只为自己修,只求自己解脱而已。我们要藉由观察五蕴身心的苦,继而观察到一切众生也正在受苦,这样才容易引发自利利他的心。
刚才说禅修,要能修出自在之心,把内心担忧、放不下的事,都透过禅修释放出去。进禅堂修行,并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学会放下什么!藉由听开示,让内在的压力、紧张、担忧、一概都放下。以专注的心学习,自能达到成效。假如闻法时不太明了,也不用气馁,只要对佛法的学习多下功夫,听法的善根福德因缘就能慢慢具足?这些都要靠自己努力。各位!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没有禅堂宁静的修行环境,作为我们习禅的助道因缘,又怎能净除无明妄想呢?
佛光山禅净法堂于一九九三年完工启用,到目前已有十多年了,每年有多少人进禅堂修行、打禅七,甚至为庆祝佛光山开山四十周年,多次举办七七四十九天的精进禅修会。各位能发心参禅,内心对禅就会有所体会,可谓「久坐必有禅」。当然,禅不在坐,也不在不坐,而打坐却是帮助提升修道有力的方法,因为我们的心于生活动态中,还是容易攀缘执着,导致昏散掉举,以致不容易受用佛法的真实义。
再者,我们每天为了要满足这个色身,要吃这个,不吃那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每天都在分别,都在爱、恶、取、舍,这样的迷惑下去,就产生造作,造业就应受苦。
众生因为一念无明、造作,被业力牵引到这个世间来,所幸的是我们有因缘听闻佛法,就应珍惜这一期的生命用功修道,若是对形成生命的五蕴不了解,无法透视其无常、无我、苦、空,身心就难以自在,更别妄想要「度一切苦厄了」!因为对自己都不认识,又岂能断烦恼、度众生?如同医生不懂得药材的性质,治病的方法,如何能为生病的人治病?我们对佛法若能学有所成,就能做一个治疗心病的良医,救度需要帮助的众生。
修行不离发愿,我们应深切的忆念,佛菩萨「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慈悲情怀。并将自己每天参禅修行的功德,回向有情,以此策发内在的慈悲心。
这几天的禅修,大家要把握因缘,虽然五蕴生命,处于无常、无我,虚妄不实,所谓「但有假名,全无实性」,但又不能不借助它来修道。因此,我们应珍惜人身,时时活在当下,禅观五蕴无我,如此才能断除我法二执。
诸位同参!大家能放下万缘,参禅修道,实在难得!禅修不外乎学习正见和方法,有了正见,再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广学一切法,以菩提心修一切法门,所观看的世界及一切的事物,也将会别有一番心境。
大家善护念,继续用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