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门禅观(心培和尚)
六妙门禅观(心培和尚)
⊙本篇要旨
说明习禅的方法、次第,可参考天台〈六妙门〉作禅观。分别是:一、修「数」。二、修「随」。三、修「止」。四、修「观」。五、修「还」。六、修「净」。令烦恼解脱,证得涅槃。
班首师父慈悲,维那师父慈悲,各位同参!
每一个人对于人生的价值观皆有所不同,发心修行的动机也会有所差别,而这些价值观和发心修行的动机,都将影响未来果报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发什么心修行呢?诸位!就是「菩提心」。
《华严经》说:「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如果以「菩提心」来修行,度众生,此心就不一样了。世间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都是因缘和合,生灭不停,无一法可得,故不应留恋。
我们进入禅堂修行之前,对佛法的正见应先具备,进禅堂参修功夫才容易进步。而且平时就应该把腿子练好,才不会在禅堂里因腿子无法调好而影响参禅,以至修的很辛苦!腿子不放松,心不柔软,任何的法门都不容易修得进去,因为会影响呼吸的不顺畅。
修行任何一法,都应该不离「菩提心」,我们的目标是成就圆满菩提,与十方诸佛的心一样。所以,修行人应善护念「菩提心」,于静中养成,日后行住坐卧即能如法修行,保有正知正念。
凡夫的善心、恶心,忽隐忽现,而真心与妄心,就在你当下一念间,因此,当我们无法让心持续安住的时候,须要透过方法引导。
隋代天台智顗大师曾宣讲〈六妙门〉的修行法。所谓〈六妙门〉即是「数、随、止、观、还、净」。〈六妙门〉的「妙」字是指「涅槃」的意思。因为修此法门,能通往「涅槃」之境,所以称为「妙门」。〈六妙门〉中的「数、随、止」,一般归类为「禅定门」,而「观、还、净」则归属为「智慧门」。以下就参考〈六妙门〉之修观及结合个人修行之体会,分别为大家解说:
一、修「数」
指修行数息法。修行者应调和气息,使气息达到不涩不滑,心中安详的慢慢数,将心念系在数息上,可配合呼吸出入修数,例如,第一次呼气时数一,吸气时不数;第二次呼气时数二,吸气时不数;第三次呼气时数三,吸气时不数。就这样从一数到十。耐烦的数,可以帮助我们调和气息,专注身心。如果忘记数字了,就重头数起。如此战战竞竞地用意念数息,数到很自然地在心中用功、专注,而不会忘记数字。甚至数到熟练了,也可以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逆数回来,或是数单数一三五七九。
无论是单数、双数,顺数、逆数,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机械化的心理,好比从事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做久、做熟了,就显得松懈。但是我们数呼吸跟机械化的工作是不同的,因为价值在于能把散乱的心找回来。只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数息,心念逐渐变微细之后,就会觉得数息的念头是粗重的,内心就不乐于再数下去,因此,行者就应舍去数息,而转为修「随」。
二、修「随」
指修行随息法。当开始修行随息时,就应舍去前面的数息法,一心依随着气息的出入,心住于气息所缘上,使心念没有分散。让呼吸自然的出入,顺着呼吸的出入,清楚气息从腹部经过胸部、呼吸道,然后呼气出来。当呼气与吸气之间的转折点,换气的地方,都能够清楚明白,乃至于吸气长时,知道是长;呼气短时,知道是短,甚至于气息的出入是粗是细,也都非常清楚,就在这当下随息。
如果心意宁静,就能察觉呼吸的进出,而呼吸顺不顺,还是结滞不通,甚至于呼吸的时候胸腔闷闷的,不是很顺畅或是心悸,有时候是因为盘腿的疼痛,所引发的生理状态。生理的变化会影响心理;而心理的情绪也会影响生理,因此把腿子稍微换一下,刚才那个不舒服的状态就能缓和下来。禅坐不是练腿子,虽然盘腿容易作功夫,但是要慢慢来,不是马上盘,就可以盘很久,的确单盘跟双盘的专注力,以及身心的觉受会有不同,甚至会影响作功夫。
随息是随时清楚呼吸出入的当下,心中了了分明而无所住。反观一般人常忽略呼吸的存在,不知它跟我们身心健康的调和,有着密切的关系,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心意太过散乱,无法明了。因此,当手中还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已经在想下一件事情了,心意从来不曾在呼吸上面留意。而我们透过禅坐,观察呼吸,就能让心意集中,达到某个程度的禅定力,有了禅定力要来修观就比较容易了。
当我们随息到某个阶段,意念随着呼吸的进出,往来于外面的冷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身体内部与热能之间的循环,时间久了、熟了,这样的方法也会让自己感觉到粗重、疲惫,内心就不乐于再随息下去,所以就要再换另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止」。
三、修「止」
指修行止息法。止息就是不要在意呼吸的出入,将已经调好的随息放舍,因为息已经调得很均匀了,意念自然不动,把心安住在寂静相。如果还有感觉到那么一点意念,就把意念安住在某一个点,例如丹田。《摩诃止观》说在肚脐下方两寸半的地方,道家说是「丹田」,一般说是气海。就这样放松身心让意念安住在丹田,放松才能让气息遍满全身,如果不放松,气息没有办法自然流畅。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无常的身躯,外在时空也是无常幻化的,下丹田当然也不是一个究竟安住的地方,尤其傍晚药石过后,血液都流到胃里面去消化食物,脑部的氧气不足,被昏沉、想睡的感觉笼罩,眼前一团黑压压的,眼皮很重,一直往下掉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要把意念往上提,提到鼻唇、鼻柱,或是眉心、发际之间。把意念往上提是对治昏沉的好方法,只是时间不宜太久,若昏沉之心已经退去,就要让意念再回到下丹田。此外,胸部的心轮也是一个意念安住的地方。
当行者与修「止」相应时,气息就能遍满全身,甚至不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一种身心泯灭的轻安生起。好像得「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一样,此时,心念能够达到任运而不动。行者这时候心想,当下的三昧虽然寂静了,但是由于没有正方便的智慧,因此无法断除无明烦恼及生死轮回的束缚。
又想,这个三昧的定,是由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的因缘和合而有,它虚诳不实,当下我不能觉知,应必须修行观照才是,当行者心这样想时,就自然不住着于「止」而转为修「观」。
四、修「观」
指修观照法。观能呼吸的五蕴身,所观的息相,以及宇宙万法的来去相、生灭相,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因缘和合的。为什么要这样观呢?因为前面的「数、随、止」,只能让散乱的心专注,而当我们的心能够宁静、集中、专注的时候,就要利用这个专注的心来断烦恼,因此必须进入观门。
透过修观,去发现呼吸不断地在流动、生灭,它有长、短、粗、细。随着生理变化、心意的了别,发现它处在无常生灭。进一步观察、思惟、分析五蕴身心、内外诸法,去经验体会法的流动。
「数、随、止」的修持,会让你感觉到身心轻安、舒服、喜乐,这个「喜」是属于外在的;「乐」是比较内在的。一旦有了轻安宁静,不会散乱,压力自然就会减少。尤其有过头痛、头胀,或是心中烦躁、不安等经验的人,因为禅坐调息顺畅,坐出宁静,这些负面的能量就会自然地消失,所以要善护念。
当我们进入到修观的时候,就能逐渐了解呼吸处在生灭、来去的状态,它是迁流的,是因为造作,我们才感得这个五蕴身。五蕴生命的开始就是这一口气,五蕴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也是这一口气,而五蕴身从始至终的生命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我们平日的生活里面,身心粗糙,不容易对五蕴生起认识和了解,但是有了修「止」的禅定功夫之后,再来观察五蕴身心的变化,就会有一种细致的体会,深刻而清晰的经验,一切法是生灭性、无常性、苦空性、无我性,五蕴如此,万般诸法都是如此。
我们修「观」的时候,还要去拣择、明辨,我所修的是否符合正观。据说行者于定中,以心眼谛观身体细微的出入息,觉知它像空中的风一样,见到皮肉、筋骨及体内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内外不净,非常厌恶。
又于定中,观察到喜乐等感受,最终都是坏灭之相,充满着苦,没有喜乐可得。
又于定中,观察心识无常,生灭剎那不住,没有可住着之处。
又于定中,观察善恶等法,皆属于因缘和合,都无有自性。
能这样觉观,就能破除凡夫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这四种颠倒就是在讲凡夫不知这迷界的真实相,而对于世间的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
当行者与修「观」相应时,观照到气息在体内出入,全身毛孔也都有气息在出入,这时心眼就开了,即彻见体内三十六物及诸微细虫,内外不净等,感受众苦逼迫,心念剎那变异、一切诸法,全都无有自性。
这时,行者心生悲喜,无所依靠得四念处,破除凡夫的四种颠倒。修「观」达到此境界,就应一心安住于境界中,然后分别的破除分析之境,当下觉得念头流动不已,并非真实之道,这时就应舍离修「观」,转为修「还」。
五、修「还」
指修还源法。行者既然知道观是从心所发生,心若随着观照分析的境界转,就不能契会本源。这时,应该返观此心从何而生?是从观心所生,还是非从观心而生。如果从观的心所生,则应要先有个观才是,但却不是这样,因为从「数、随、止」三法之中,并未有观之法。若说非观心所生,那么此心是观灭了之后生,还是未灭时生?
若是未灭时生出,就同时有二个心,若是观灭了后才生,已灭的法,怎能生出现在的心?若说也灭也不灭时生,或非灭非不灭时生,皆是不可得。
我们应知能观的心,本来自己就不生,因不生所以就不能说有;不能说有,因此就是空;既然是空,当然就无有观的心;若无观的心,岂会有观的境?如能境智二者双忘,就是还源之要义。
由此可知,因为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境,都是自己假想出来的,是因为我们想要断烦恼,所以才有一个能观的心,然后有一个被观的境,运用不当,就会产生执着。例如,在修观的过程见到了什么,就误以为是的执取,因此要回到中道的理地。明白观修过程当中的所见,都只是缘起性空的当下,这就是智慧在引导。
当行者与修「还」相应时,心中即能开显智慧,不必刻意施加功力,就自能任运的破观析法,而达到返本还源的功夫。这时,行者应当知道,若是离舍了境智,想归于没有境智之处,但还是不离被境智所缚,而使心落入执着二边。这时就应当舍离修「还」,转为修「净」。
六、修「净」
指修习清净法。我们知道色法是清净的,心中自然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同样是这样。因此就能息灭妄想的垢染,息灭执取有我的执着。
举要言之,若心地能够如本性清净,就名为清净,也没有能和所的修,及净和不净的修,这就名为修清净法。
当行者与修「净」相应时,豁然心地和智慧相应,无障的方便即能任运开发而得三昧正受,心无所依倚。
得证清净法有二种情形,一是「相似证」,即五方便相似无漏慧的显发。二为「真实证」,即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三乘真无漏慧显发也,三界垢染都断尽,所以名为得证清净。
观众生是空,所以名为观;观实相法是空,所以名为还;观平等是空无自性的清净,所以名为净。
能和空三昧相应的名为观,能与无相三昧相应的名为还,能跟无作三昧相应的名为净。
一切外在观名为观,一切内在观名为还,一切非内非外的观名为净。所以先尼梵志言:「非内观故得是智慧,非外观故得是智慧,亦不无观故得是智慧。」
然而,菩萨从假有进入空观,所以名为观;从空无进入假观,所以名为还;空假一心的观照,所以名为净。倘若行者能这样修行,即知〈六妙门〉就是大乘法。
诚然,三世诸佛开始入道也都是以〈六妙门〉作为根本。如世尊起初禅坐于得道树下时,就是修行安那般那法,从「数、随、止、观、还、净」的〈六妙门〉进入。因此证得一切法门,最后降魔成道。所以倘若菩萨善修〈六妙门〉就能具足一切佛法,因此才说〈六妙门〉就是菩萨大乘法。
在禅坐当中,我们容易对法有所体会,但是回到生活之中,现实人间的苦,就不容易抒发了,那是因为慧眼还没有开。如果慧眼开了,就像诸佛菩萨度众生不以为苦,因为诸佛菩萨以法为身,我即是法,法即是我。比如《本生经》里面的佛陀,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会像凡夫的心,落于对待、是非、人我、分别;也不会像凡夫,稍为遇到困难就呼天喊地,万分的感伤悲泣。我们看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他已经证入法性,已经超越世间的见解,所以,他心甘情愿行菩萨道。
我们讲经说法,谈空说有,教人发心立愿,行菩萨道,但是自己究竟做到多少?不只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应先解行并重。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是一点一滴成就功行的,否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怎么修行来的?我们看到佛陀被供在高尚尊贵的地方,受人恭敬礼拜,接受二千五百多年来绵延不绝的香火,岂是偶然。
也有好多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为人间留下智慧、经验、语录;或为时代平定战乱,救济难民;或修桥铺路,开垦山林,利济行旅……,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福国利民的丰功伟绩,他们的道貌风采在人间发出灿烂的光辉,而我们现在不仅阅读他们的著作,还不时地看到后代文人佛子在传颂他们的功德,甚至撰写论文,论说他们如何在艰难的时空,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弘法利生。像莲池大师的《缁门崇行录》,记述历代祖师大德的行谊,如果未来有人改写成剧本,利用声光影视把它拍演出来,一定可以度化人心。
所以我们修行,要念念为众生,为众生就是在为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要放下万缘,要善调饮食,善调睡眠,善调心性,不要让贪瞋痴轻易地冒出来。透过修行,我们也可以逐渐了解自己,尤其若将呼吸禅法运用得当,因为观呼吸使心意细腻,也容易觉察到身心的问题,而做自己的医生。所以《小止观》记述各种禅修方法,可以对治不同的病症,例如身体有哪个部位虚寒,就可以观想火球在那个部位温暖我们的身体。要相信我们的心力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修行主要在修心,我们若能对〈六妙门〉禅观法运用的当,就容易引发禅定。如进入初禅、二禅、三禅,或是四空定、四禅八定等禅定境界,身心状态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只用意念生活的世界,与现在我等粗糙的身心相比,实在天壤之别。有了这一层观修,自然能舍离世间的欲望,对饮食、男女的爱求便能逐渐淡泊,但不是听我这样讲就能够放下的,那还早呢!一定要把无漏慧开发出来,因为我们面对事物,还是容易生起喜、贪冲动之心,所以要把禅定修出来。
就像佛陀,不管外道如何咒骂,甚至还将口水吐在脸上,阿难如何不平难耐,佛陀都如如不动。最后,佛陀的禅定力终于降伏了外道傲慢粗野的行为。当外道的心中有所愧咎,隔天到精舍向佛陀忏悔、道歉的时候,佛陀以智慧开导:「你要跟谁忏悔、道歉?昨天的我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我也分分秒秒成为过去,未来的我还没有到,请问你要跟谁忏悔、道歉?」
何以佛陀有这样的智慧威德力?因为佛陀已经证悟法空性,所以外道吐口水在佛陀的身上,就如同吐在无情物上,口水是口水,佛是佛。佛的一念觉性,不会被口水染污,好比我们的觉性,不会被无明染污。
诸位!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透过〈六妙门〉的禅观,每一法都可以让我们受用,使心性达到解脱。大家发心放下万缘,提起正念,以信心在方法上耐烦地修持,如果没有持续地观修,我们未来的生命遥不可知,过去种下的善业恶力潜伏在八识田中,正等待时节因缘成熟遭受果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时空迁移,人心善变,各种关系条件复杂,谁敢保证来生还能够获得人身?因此唯有把握当下的善因好缘,趁神智清明、环境舒适,发心来修行。
诸位同参!「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大家善护念,继续用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