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醒来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醒来

 

  ❈ 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时,首先应该想到:正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历代高僧大德以及自己根本上师的加持,今天才能再次幸运地抬头修法,而不是仅仅想到今天又有了可以去追求世间琐事的机会。

  ❈ 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眼前没有自己承受不了的苦难,但是当死亡呈现在面前时,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坦然承受?即便我们把轮回中的娑婆世界执著为多么美好的景象,终有一天,它会显现为比地狱更恐怖的场景。因为当死亡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一切外境都将随着内心发生改变,这样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在每个人面前。

  ❈ 当痛苦没有降临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觉得,眼前的世界还是非常快乐的。即便没有刻意思维世间的快乐,由于宿世习气,我们还是在无意中把世间视为快乐之处。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可能天天都具有,可它却和真正的修法背道而驰。

  ❈ 所谓珍惜暇满人身,并非指吃好穿好。如果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这与旁生道的追求又有何区别?如今我们拥有暇满人身,具有圆满之智慧,只有将这样的智慧运用到正确的对境之上,创造更高更大的快乐,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

  ❈ 世人内心都希求快乐而非痛苦,但几乎从未思索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因此当内心感受到些许快乐时,便认为这就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但这是否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轮回之中的任何快乐都是短暂的,若执此为乐,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感受的将是更多的痛苦。因此唯有获得解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无论修学哪一种法门或传承,无论以什么方式做调伏,都要针对自己的内心而树立,因为调心才是修行的根本。当然,对于初次进入佛门者而言,有时的确需要身和语的辅助,但要记住,心才是重点,调心才是根本。

  ❈ 很多人说,睁开眼睛修法,心里会很散乱,而闭上眼睛,就好很多。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你的心本身就散乱,闭上眼睛,这不是修法,而是逃避。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追求一个平静,而是要面对现实,在不遮止一切显现的当下,做到心不散乱。这才是修行。

  ❈ 我们都知道修法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改变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哪里不足,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样无论修行多长时间,可能也不会有大的改观。

  ❈ 我们修行的目的不仅要创造今生的快乐,还要获得临终自在。自己今生能否获得自在解脱,不需去向他人求证,只要反问一下自己:如果无常今天就降临在自己身边,是否有能力去面对?内心升起的是恐惧还是喜悦?由此就能知道自己离自在与解脱还有多远。

  ❈ 不要用文字语言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见解,虽然你可以把导师往昔所讲解的教言说与他人,但这并不是你现前的真实见解。即便你表述得再好,也不代表你已经具有登地菩萨的功德。实际当中,你可能还在海洋之中,离陆地还很遥远,谈何登地?

  ❈ 对于不相信佛教也没有信仰的人而言,他追求什么呢?追求幸福。世人不都希望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份成功的事业吗?所以追求快乐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即便是一条虫,它也在追求它的快乐。但是只有懂得如何断绝贪嗔痴烦恼、调伏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成办真正的快乐。

  ❈ 现前很多人都有“修行拖延症”,总觉得今天没修成法明天再说,明天没修成后天再说。这辈子没有希望了,下辈子再说。如果你的下辈子又像这辈子一样拖延,难道还要等到下下辈子?如果一直拖延下去,何时才是尽头呢?所以现在已经拥有这么好的条件,不能再拖延了,要加把劲,努力修法。

  ❈ 有些人觉得自己修行上师瑜伽已经两三年了,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我们的上师喇嘛仁波切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四十四年,一直在修上师瑜伽。我在上师身边依止了二十八年,现前也还在修上师瑜伽。你的修学时间恐怕还是九牛一毛,还需要继续精进修行。

  ❈ 上师瑜伽念诵仪轨之中曰:“本来自显之上师”,这里的“上师”指心的本体,为胜义之上师,所以见解本身就是上师。但是要将自心与上师的密意完全圆融一味,则需要靠修法来完成。所以在修学过程中,要时时遵照导师的教言去修行。

  ❈ 有些人由于不习惯打坐,打坐时间稍长,腿就疼痛难忍。此时可以通过多做练习,让自己习惯打坐。比如平时无论看电视还是从事其他活动,都尽量使用双盘的坐姿,让自己逐渐养成盘腿的习惯。这样逐渐调整以后,盘腿的时间就能慢慢延长,腿也就不会痛了。

  ❈ 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解脱,修学过程中感觉强烈并不代表法殊胜,也不代表见解增上,更不代表它就是解脱。因为众生对贪嗔痴烦恼是最敏感的,我们能因为自己感觉强烈,而认为贪嗔痴烦恼这个法太殊胜吗?当然不能这样树立。

  ❈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曾经说过,在实修中呈现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仅仅口中会说两句理论却不具有实修见解,就如同一个夸富的乞丐般,依然无法摆脱穷困的命运。一个乞丐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去获得财物。作为修行者,只有证得见解,才最真实。

  ❈ 现前我们还是行道之中的修学者,此时无论内心起现善念还是恶念,都要转为道用。这样,有念也在调伏,无念也在调伏。调伏没有好坏之分,将一切转为善用就叫做调伏,也叫做转烦恼为道用。

  ❈ 我们常常称呼某些修行者为“大修行者”,那么什么行为能称之为“大”呢?当生起烦恼的第一时间就能提起正念,内心不随烦恼而飘动,这就是一个大修行者的行为。若不从根本上对治烦恼,仅靠口中念诵,是不能树立为大修行者的。

  ❈ 当我们修学上师瑜伽的时候,见解是上师,修行是时时忆念上师,行为当中遵照上师的教言而行持,最终成办的结果,自然就是自心与上师无二。

  ❈ 无论是修法还是从事世间事业,性格稳重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稳重性格的人,意志也会非常坚强,从事任何事业都不会轻言放弃,所以最终都会成功,因为性格决定一切。虽然修法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与性格,但对初学者而言,性格还是远远凌驾于修行功德之上,此时完善自己的性格就变得非常重要。

  ❈ 见解没有迅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根机的缘故,但另一方面也要反问一下自己:修法是否精进?依据传统修法,历代传承祖师一天不少于四座禅修,算起来一天修法的时间绝不少于十小时。反观自己,一天修行的时间有多长呢?这样修学几年也没有很好地增上见解又能怪谁呢?

  ❈ 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等四共前行,能令初行者散乱的内心迅速趣入正道而成办解脱。如果不具备前面这些基础,即便希求解脱的心愿有多么强烈,恐怕也很难实现。所以认真观修四共前行非常重要。

  ❈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二十多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但喇嘛仁波切八十多岁时,一提及自己的母亲,还是如同母亲刚去世时一般伤心。看到喇嘛仁波切对自己生身母亲的孝道,就能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高僧大德会成为三界六趣一切众生的怙主。那么反观自己的孝道又做得如何?

  ❈ 世间人之所以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不就是为了满足内心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玩就玩的心态吗?但是这种在贪嗔痴基础上树立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贪嗔痴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在条件稍微具备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思维解脱的功德并精进修法,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如果我们的内心时时跟随贪嗔痴烦恼而飘动,即便腰缠万贯,内心对物质的贪求也令我们与乞丐同道。因为乞丐与富翁的差别并不仅仅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一个内心知足的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富翁。

  ❈ 作为佛教徒,我们也和世间人一样,会面临很多选择,有时候难免疑惑,不知该如何抉择。此时若能按照佛教的教理去观察,内心不随贪嗔痴烦恼飘动,相信你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 世间人的福报虽各有不同,但由于没有认识到心之本体的缘故,即便福报再大,也是有限的,不是无量的,因此,这样的福报是无常的,难免变化。也许今天的福报和运气很好,但是明天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

  ❈ 我们为调伏内心而行持的一切善行,既积累了资粮,也清净了业障。随着业障不断得以清净,福报会越来越增上,资粮也越来越充足。这样一来,相信你在从事自己事业的时候也会蒸蒸日上,越来越成功。

  ❈ 观待自己修行得如何,不能仅仅以感觉作为标准,因为平常所谓的感觉,并不代表见解。例如从早上醒来直到现在,把每一刻的感觉都写在纸上的话,恐怕比一本书还要厚,但这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真正修法的功德来自于内心的改变,性格的改善。所以修法要现实一点,不要太虚幻。

返回目录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