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传喜法师:实践佛法 证悟本性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2日
来源:   作者:传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传喜法师:实践佛法 证悟本性

 

  实践佛法 证悟本性

  ——龙钵开示

  2012.06.12

  佛法开显生命真谛

  好,大家在这个龙钵、这个风水宝地,静下来。那边的大乘法鼓敲起,这边潺潺的、清澈的水声,无一不是我们觉性的庄严。所以念金刚萨埵,嗡班札萨垛吽.,这咒语仿佛雕刻在一个水晶石头上一样,我们念的时候要找到这种感觉,嗡班札萨垛吽。有一个,除了你念这个之外,还有一个空,空灵的、透彻的觉性。

  现在我们当下有一个体验,到寺院来,在师父身边,主要也就是要提起这个正念。这个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声声念诵的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南无就是皈依。怎么样的呢?到这里来参学,那么我们就要深明大义。要明白这个甚深的意义,体会我们自性的佛性。

  我们这个分别念就像这个钟声一样,有生有灭。你看,我们的这个第七意识呢?第七意识就像这个流水一样。第七意识如瀑流啊,我们的生命的这个生命之流,有了生命之流,才会有那个生灭的念头。所以第七意识为第六意识的根,第八意识呢?在迷惑的时候,它是含藏,称为是识。所有的种子、过去的种子,现在我们的身口意,也都含藏着。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个地方。觉悟了呢,它是大圆镜智,转成大圆镜。这都是用来比喻的。大圆镜啊。

  所以我们佛教,你看,直截了当的,一下子就深入到这个生命的奥秘。包括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无法与跟佛教比,你学了佛教再看那些,那都变成枝末之学。譬如现在很多宇宙科学的、或者是生命科学的,他都在这个现象里钻研。所以越研究离我们生命本体越远,越研究越空洞,离生命本体越远。

  我们佛教就是直向的,直接的、回归的。南无,是皈依、回归的 ,生命一下子就变得很充实。我们放生的时候啊,甚至要给那些众生开示。说:“无名无姓,本是诸佛不动之体。”我们为了要看到这个法身呢,第八意识含藏识,甚至我们有的很多方法,要打坐啊,要把心静下来啊。我们总以为,静下来,就像那个水一样,一纹不起才是它的。但是因为要压这个念头,一边要压这个念头,要想达到一个平静的状态,这个本身这个妄,这就是一种妄。这个妄呢,因为这种妄,所以你永远平静不下来,也就很难看到真实的面目。

  所以佛菩萨慈悲、祖师慈悲,祂就教导我们说:无名、无名的本体就是佛的体。第六意识的分别,你不要以为这个水,平静了才是水;它不平静、起着波纹,还是水。所以第六意识的分别,分别的当下它就是佛性的 。所以古人也有:不断妄想不修真。为什么不断妄想?因为他了解到,连妄想的当下这个就是真。他不修真就是他已经了达了什么是真。所以禅宗里开悟的,别人问他你开悟了说说看,你开悟什么了?他说:尼姑原来是女的。他开悟什么了?尼姑原来是女的。也就是波浪滔天的,它还是水。他看到它的本体了,水的本体。

  所以这个佛教里面,分渐和顿。渐,慢慢讲、慢慢讲、慢慢讲、慢慢讲。顿,就是当下、直接。渐也是佛菩萨慈悲,很有耐心一点一点地带着大家生活,大家有听道,有教言;顿也是佛菩萨慈悲,让我们不走弯路、当下承担。所以不管是渐,不管是顿,如果你要强分的话,顿,更是佛菩萨的果地的威德力;渐,是对众生机,慢慢地循循善诱。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渐还是顿,都是佛菩萨慈悲。没佛菩萨、没有祖师的话,渐也没有、顿也没有。

  所以,佛性都是活灵活现的。听到钟声、听到水流,那你到底是什么?你的生命就如水流。这个就如水流的时候,这个就跟《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住,住就是过去了。一住就变成过去了。一过去就是已经过去了,所以叫:过去心不可得。一住就变过去了。未现前的、未现前的也不能攀缘。所以又说:未来心不可得。那当下呢?当下、你一说当下,它又变成过去了。所以,现在心不可得。就从流水上来好了,就是流水的意思。你只要一住,那个水还有当下吗?你取不到那个当下的。所以就不着于过去、不着于未来、不着于当下。所以我们佛教就讲:三心未了,滴水难消。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你不明白它的话,吃一滴水你都消化不掉。

  信解行证得自在

  所以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就是始终我们生命就没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的真体里来。我们一边是活着,一边就成为自己生命的现象的流浪汉。这就是它苦的本质,没有契合入我们的真如本体当中的话,每一个都是生死苦海当中的流浪汉。不管你手里把握的是钻石、黄金,还是什么的状态,都是一个贫穷的流浪汉。

  所以学佛、修行,乞丐和皇帝是平等的,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学总是说,佛教是被封建社会利用的,用来帮助皇帝统治国家的。他不懂佛教是什么,他以为皇帝信佛是作秀、是政治需要。其实不是。皇帝不学佛,他很苦,在流浪的路上,在生死轮回的路上,他跟乞丐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一个乞丐他学佛,他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富可敌国,比皇帝还富有。所以我们出家修行人叫“身贫道不贫”。虽然他空无一物,但是却作为生命的主人,自修、自了、自安排。我们师父所常说的,坐也自在、卧也自在、何其自在。

  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要回归嘛,皈依到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在哪?这是我们佛性的、果地的风光,那我们现在还是迷失状态,我们首先要发明心地,这当然是作为佛教的最正统。听开示,去了解,通过闻,然后去思、去修。在闻、思、修整个过程当中,对师父所讲解的道理明了,产生信。哦,这个是大道,信。然后对大道深入去了解,信到解。解了之后,我们的生命跟这个道合二为一。合,就是行。然后合二为一之后,证得不生不死,一样的无量光、无量寿。就是证,我们佛教正统的就是信、解、行、证。

  但是作为大家,比如说跟师父有缘。我这师父是指广义的啊,指善知识。跟善知识有缘,缘分很深,你纵使没达到,善知识也是会帮你的。净土法门,侧重点在这里。但是在信解行证的过程当中,也是善知识垂手来接引的,不能忽略掉这个。

  但完全靠善知识来带业,那你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些。当然我们还是希望佛教回到正法的状态,大家闻法、思法、修法,按照信解行证这样子来修,那是正法的状态,这是最好的。

-----------------------------------------------------------------------------------------------------------------

更多传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