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学佛100问:注释
居士学佛100问:注释
1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在后期吠陀时代(西元前1000年左右至西元前600年左右),四姓制度已告成立。所谓四姓,即︰(1)婆罗门︰指祭司、僧侣阶级,可为他人执行祭仪、教授《吠陀》圣典、接受布施。(2)刹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阶级。其职责在于保护人民。(3)吠舍︰指从事农业、畜牧、商业的庶民阶级。(4)首陀罗(或作首陀)︰指奴隶阶级。即被前三阶级所征服的原住民,以服务前三种姓为义务。
此四姓之中,婆罗门之地位最为尊贵,首陀罗则是最下等的阶级。此外,另有一种“不可触贱民”,为四姓之外的混杂种姓,被视为野蛮人而倍受歧视。
2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3 【善知识】“恶知识”之对称。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胜益之师友。又作知识、善友、亲友、善亲友、胜友。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
4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趋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
5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6 【有漏】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7 【三昧耶戒】密教的戒律。
8 【悉地】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9 参观:法尊法师著《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
10 【密意】 隐含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即言,即使详细说明,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对显了真实之教而言。又以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亦即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例如,如来说涅槃乃隐去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称密语。[最胜王经卷一]
11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未了义教)。了义教与不了义教,合称二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为四依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称,契经、应诵、记别等世尊略说,其义未了,故为不了义教;与此相违者称为了义教。[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圆觉经略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
12 【三宝】系指为佛弟子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梵buddha ),乃指觉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创始人,或泛指一切诸佛;法(梵dharma ),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梵sam!gha ),指修学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13 【四众】指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
14 【宗派】凡教义之宣布、仪式、行事之内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属一宗派。佛陀在世时,佛教僧尼团体本称僧伽,为当时唯一之教团,然于佛陀入灭后数百年之间则产生十八至二十个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学说分歧,又有中观派、瑜伽派之形成。
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之僧团。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立,祖师之传承逐渐受重视,宗派之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之代表。
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 法眼等南宗禅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
15 【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16 【正法】 (一)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
17 【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之相反词。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下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18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发行者。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19 【华严宗三观】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是所观之境,三观是能观之心。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空并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众生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众生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乃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故完具理之一 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 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此名周遍法界性。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详见华严法界观。
20 【信行】对于法行而言,自己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21 【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22【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23 【运心供养】四供养之一。又称以心供养、理供养。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亦即心中兴起至诚之供养想。
24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带资粮,故欲证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种资粮之说,即指福德资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德资粮(又作智慧资粮,即修行般若智慧)。
25 【羯磨】汉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26 【瑜伽教】密教的总称,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为宗。
27 【缯盖】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
28【鬘】花鬘,以香草结成花鬘供佛。由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
29【璎珞】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
30【涂香】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智度论》九十三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三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31【幢幡】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译曰幢,梵语波吒迦,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
32 【伎乐】音乐。
33 【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34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35 【胜义】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
36 【依止】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背离。
37 【僧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38 【贤圣】 贤与圣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39 【三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40 【四谛】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2、集谛。亦名习谛。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3、灭谛。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4、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道。以后大、小乘又各有发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41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42 【三善道】 天、人、阿修罗。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
43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
44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45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46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47 【僧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48 【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
49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与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经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后之无间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断道。”[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二十一]
50 【正学女】 为出家五众之一。又作学法女、学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为在学法中之尼众。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尼众别行篇载,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间,别学三种法:(一)受持淫、盗、杀、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六法。(三)修学一切比丘尼应具足之戒行。于此期间,查验有无胎孕,并试行真固与否。此时期之沙弥尼即称正学女。
51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52 参 观 :常 正 : ‘ 居 士 佛 教 ’ 刍 议 。法 音 1998 年 第 7 期 ( 总 第 167 期 )第 23 页
53【阿阇梨】 华译为教授,或轨范正行,或悦众,即是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五种的阿阇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
54【白衣】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著用白衣,从而指在家人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相对于此,沙门则称为缁衣、染衣。
55 参 观 :佛 日 : 近 现 代 居 士 佛 教 。 法 音 1 9 9 8 年 第 5 期 ( 总 第 1 6 5 期 )第 1 3 页
56 【掉举】指浮动不安之心理状态。
57 【惛沈】又作昏沉。指使身心昏昧、钝感、顽迷,而丧失进取、积极活动之精神作用。
58 【八不中道】龙树论师所造的《中论》(也叫做《中观论》)。但是龙树论师自己所造只是《中论》的颂文,现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颂》。所谓八不,即龙树论师于《中论》的篇首所说。
龙树论师的思想,渊源于《般若》等经。《般若》立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即宇宙万有)当体性空,破除由于假名(即概念)认识所执著的实在。龙树论师的立说更发扬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妙理。依他缘起的诸法,当体空无自性不可得,然而“空”并非“无”的异名,“空”的意义是“不”,“不”是泯义、破义,并非对于“有”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的“中道”。他为彰显此无所得中道实相的妙体,把《般若》等经中散说的不生不灭等,归纳作八不一颂,而在《中论》的篇首说(大正30·1b)︰“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著作实在,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诸见中。所以龙树论师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但是《中论颂》在八不中只解释了“不生”一种,这或者是因为所谓无生(藏译《中论》八不作八无,“不生”即“无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所以用“不生”来代表八不。如《中观论疏》就说(大正42·43a)︰“佛虽说八不,则束归一无生。”《中论颂》用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推检诸法,以证明诸法的无生不可得,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即于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中,觅生不可得,所以说诸法无生。
59 【比量】因明学用语。又称真比量。因明三量之一。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的知识。
60 【比量】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墙见角,比知有牛,隔岸见烟,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
61 【三量】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在根境相对时,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亲证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
62 【三藏】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著。
63 【依止】依赖止住。
64【阿赖耶识】阿赖耶,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65 【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之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法师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二)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
就法师之类别而论,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卷六法师功德品载,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之差异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此外,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然对鸠摩罗什、玄奘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之大译经师,则多称三藏法师,以别于禅师、律师等称呼。
66 【憨山】(1546~1623)明代僧。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受禅法。以慕清凉澄观之为人,自字澄印。万历元年(1573)游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取此为号。历住青州(山东)海印寺、曹溪宝林寺等,宣扬禅宗。宣导念佛与看话头(禅宗之古则公案)双修。熹宗天启三年十月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与袾宏、真可、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著述宏富,有楞严经通议十卷、观楞伽经记八卷、法华经通义七卷等行世。弟子福善、通炯等汇编其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集(又作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另有其自著之年谱二卷。[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三、五灯严统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净土圣贤录卷五]
67 【真言】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
68 【非人】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
69 【法施】指宣说佛法,利益众生。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
70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法、僧)。
71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72 【法界】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73 【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74 【无量劫】多到不可计量的劫数。
75 【宿业】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惟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指善业因。
76【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77 【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78 【法化】正法的教化。
79【感应道交】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与之相应,亦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复次,众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诸佛之巧应亦有无量之数,由是而有各种不同之机应,根据《法华玄义》卷六上所综言,而以下列四句统括之:(一)冥机冥应,谓众生于过去世善修三业,于现在世未运身口业,藉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谓众生于过去世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三)显机显应,谓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四)显机冥应,谓众生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然有冥利。
80 【九品往生】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即:
(一)上品上生,先发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次修三业,即“慈心不杀,具诸戒律”、“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此人精进勇猛,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二)上品中生,亦发三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修行,唯能解了第一义谛,深信因果。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等无量大众,持紫金台,授手迎接。
(三)上品下生,亦发三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及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
(四)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见已,心大欢喜,见己身坐莲花台。
(五)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此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六)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得往生。
(七)下品上生,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题,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复教令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除却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
(八)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赞阿弥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九)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即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81【轮回】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沦回、流转、轮转。
82 【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83 【四种念佛】念佛,即忆念佛之意,又转为观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号。据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举出四种念佛之法:(一)称名念佛,谓专心称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三)观想念佛,谓于心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四)实相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
84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85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86 【性戒·遮戒】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戒。遮戒,又称息世讥嫌戒、离恶戒、客戒或新戒。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遮戒则是因佛陀制定而后所形成的戒条,所以只有受佛教戒律的人才须遵行不悖。
87 【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间来;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声闻乘就是乘著四谛的教法而证得阿罗汉果;缘觉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缘的教法而证得辟支佛果;菩萨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证得至高无上之佛果。
88 【蜎飞蠕动】指形体细微渺小之生物。又作□飞蠕动、蜎□蠕动。蜎飞,指小虫之飞行,如蚊虻等;蠕动,乃小虫蠢动之貌,如蛆虫等。《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三谓,一切有情,无论细微如飞虫、蛆虫等蜎飞蠕动,佛皆化度。
89 【非人】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比丘六物图私抄》卷下载,于律典中,谓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罗、地狱、饿鬼等四趣。
90 【常住】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
91 【信施】即信者向三宝布施财物,或指所施之财物。
92 【戒体】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
93 【梵行】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
94 【学处】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称为学处。
95 【胡麻】原产于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扁平,颗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种,于诸经论中,每以胡麻譬喻微细、遍满、无数之义。
96 【圣果】(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 (二)指四种沙门果中之阿罗汉果。
97 【须陀洹果】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名。
98 【定 】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1、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欣喜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像的沉静,故称初禅。2、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像的沉静,获得一种更高的喜乐。3、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段。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对涅槃境地来说还有一段距离。4、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槃境界。九种大禅为: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百八三昧为:般若经典中所说的一百零八种禅定,《大智度论》卷五有详细说明。
99 【好相】妙好之异相。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
100 【领解】理解他人所教,称为领解。又作领悟、解会、领览、领得。
101 【大众】多数之众。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会。
102 【恶趣】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称为三恶趣,又称三途、三恶道,为纯粹恶业趣往之处;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愚痴趣往畜生。相对于三恶趣,阿修罗、人、天等三趣称为三善趣,为行善业者所趣往之处。若以现实人生取譬,嗔恚即为地狱,贪欲即为饿鬼,愚痴即为畜生,斗争即为阿修罗,喜悦则分别为人间、天上。此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一愿为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为不更恶趣愿,此二愿皆为大悲拔苦之愿。
103 【总相戒】指十善戒。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如十善戒为一切戒法之根本,称为总相戒;其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无量诸戒皆为别相戒。
104 【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105 【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106 【宿业】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指善业因。
107 【现行】“现行”一词,在语意上有“实现”、“现在发生作用”之义。此指潜藏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显现为现象。亦即由种子产生色法、心法等一切现象。此中,色法必由色种子产生,心法必由心种子产生。
108 【识】其原意是指分析物件之后所生起的认识作用。这里指十二因缘中之识支︰即人于托胎刹那时之意识。
109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10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语言、行为,都叫做业,好的思想、语言、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语言、行为叫做恶业。
111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发行者。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112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113 【涅槃】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114 【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115 【大行】行业广大之意,指菩萨之修行。菩萨为求佛果菩提,乃发大誓愿,历经三祇百劫,修波罗蜜等诸善万行,积大功德,故称大行。
116 【止观】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117 【五欲】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2.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118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119 【六烦恼】又作六随眠。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
120 【恶业】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
121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122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123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124 【无量】多到不可计量。
125 【江味农(1873~1938)】清末民初之著名居士。原籍江苏江宁,寄居湖北。俗名忠业,法名妙熙。自幼随祖父持诵《金刚经》,每有灵感。民国七年(1918),礼禅宗大师微军为师,受菩萨戒。同年,并校订敦煌藏书中的古写本经典。历经二年,于残乱卷帙中辑成《大乘稻秆经随听疏》一卷、《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二卷。民国十年,从日僧觉随东渡日本高野山,专究东密。后因故未克潜修,未几返国。后与简照南等人于上海筹办功德林佛经流通处,搜集南北刻经处及诸名山各种经版流通全国。民国十四年,协助藏密名师白普仁尊者赴各处宣扬密法。江氏临命终时,自云︰“金光遍照,佛来接引”于佛号声中安然而逝,享年六十六。江氏慧解过人,戒行谨严,于般若体会颇深。所撰《金刚经讲义》一书,流通甚广。
126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127【禅定】即禅那,汉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物件,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128 【常住】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
129 【世间】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此外,于《佛性论》卷二中,亦列举世之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
130 【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类;亦即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一)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众生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色为物质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众生所居之世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共有十八天。(三)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众生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131 【出世间】略称出世。超出世间之意;即出离有漏系缚之无漏解脱法。为“世间”之对称。又世间若指世俗之事,则出世间即指佛法;世间若表有漏(烦恼),则出世间即意谓解脱。亦即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于苦、集、灭、道四谛中,苦、集二谛为世间法;灭、道二谛为出世间法。又为解脱而修之四谛、六度等,皆称为出世间法。
132 【法界】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
133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记和实践。
134 【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135 【四圣谛】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136 【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137 【十二缘起】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138 【二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常一的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实在的体用。
139 【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140 【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141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142 【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
143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
144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理的别名。
145【漏尽】断尽一切的烦恼。
146【结解】结与解。结是烦恼所缚;解是证悟真理而得自在。
147 【法轮】为对于佛法之喻称。以轮比喻佛法,其义有三:(一)催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之罪恶,犹如转轮圣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喻之为法轮。(二)辗转之义,因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法轮。(三)圆满之义,因佛所说之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喻之,而称法轮。《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大二五·二四五上):“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中略)遇佛法轮,一切烦恼毒皆灭。(中略)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
148 【业果】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149 【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150 【实我】实在的我。我本来是五蕴假合而有的,离开了五蕴,那里有实我的存在。
【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151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
152 【大劫】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153 【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许、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
154 【五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佛遗教经》云(大正12·1111a)︰“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1)色欲︰指爱著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
(2)声欲︰指爱著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
(3)香欲︰指爱著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
(4)味欲︰指爱著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
(5)触欲︰指爱著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此五欲能破种种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又,《大智度论》卷十七云(大正25·181a)︰“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摩诃止观》卷四(下)立呵五欲一项为止观二十五方便之一。另《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
[参考资料] 《中阿含经》卷三十八;《杂阿含经》卷八;《增一阿含经》卷七、卷二十五;《摩诃僧只律》卷十;《集异门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三。
155 【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
156 【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157 【涅槃】译为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158 【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
159 【如来】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160 【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又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161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恶趣、恶道。
162 【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163 【诸天】依诸经言,欲界有六天(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为诸天。据《普曜经》卷六载,释尊在菩提树下成道,诸天皆前来庆贺。
164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165 【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象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具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象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
166 【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167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名福田。
168 【释尊】释迦牟尼佛世尊。
169 【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
170 康乐编译
171 【箕坐】为坐法之一。横左足,斜立右膝,右足跟压覆于左足底之上;因两足之间其形如箕,故称箕坐。
172 【问讯】 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173 【忏除】忏悔而除罪。《普贤观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圆能消除。”《华严经》曰:“忏除罪障,随喜福德。”
174 【业障】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
175 【河沙】恒河沙之略。印度恒河之沙,譬数之多。
176 【威仪】
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177 【加被】保佑的意思。
178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
179 【法界】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 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180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佛道。
181 【菩萨道】(一)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二)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
182 【真常】 (一)谓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二)指如来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
183 【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身光无量。
184【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音译陀那钵底、陀那婆。梵汉兼举称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
185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法、僧)。
186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187 【三业】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
188 【尘刹】刹,为国土之意。尘刹,谓多如微尘数之无量世界。
189 【微尘数】比喻数量很多。
190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
191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192 【性空】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193 【感应道交】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与之相应,亦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复次,众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诸佛之巧应亦有无量之数,由是而有各种不同之机应,根据法华玄义卷六上所综言,而以下列四句统括之:(一)冥机冥应,谓众生于过去世善修三业,于现在世未运身口业,藉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谓众生于过去世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三)显机显应,谓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四)显机冥应,谓众生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然有冥利。
【感应】感是感召,应是应现,谓我对佛菩萨有什么要求,如果心意至诚,便可以感召佛菩萨来应现,以满我之所愿。
194 【南无】又作南牟、那谟、南谟、那摩、曩莫、纳莫等。意译作敬礼、归敬、归依、归命、信从。原为“礼拜”之意,但多使用于礼敬之物件,表归依信顺,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如称南无三宝,即表归依佛法僧三宝之意。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妙法莲华经等,将“南无”两字冠于佛名或经名前,亦表归依之意。
195 【如来】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196 【八福田】(一)谓佛、圣人、僧三种为敬田;和尚、阿阇黎、父、母等四种为恩田;救济病人为病田,又称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亦犹农人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一)佛田,佛,梵语buddha。音译佛陀,意译为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能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称佛田。(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等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称圣人田。(三)僧田,僧,音译僧伽,意译为和合众。谓处众和尚,敬顺无诤,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僧田。(四)和尚田,和尚,即教授师。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和尚田。(五)阇黎田,阇黎,音译阿阇黎,意译为正行。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若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称阇黎田。(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长,教诫育养,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父田。(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母田。(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予汤药,则能获福,故称病田。
(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所举八种福田:(一)旷路义井,谓于旷远道路,穿凿义井,以济往来渴乏之人,是为福田。(二)建造桥梁,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三)平治险隘,谓道路艰险之处,则平坦之;窄隘之处,则开辟之。以免往来颠坠之患,是为福田。(四)孝养父母,谓父母为形生之本,教养鞠育,爱念切至,当竭力奉养,顺适亲意,以报劬劳之恩,是为福田。(五)恭敬三宝,佛法僧三者,可尊可贵,称之为宝。以其具大功德,普济群生,超登觉岸。故当皈依恭敬,是为福田。(六)给事病人,谓病患之人,众苦集身,实可悲悯。当给施汤药及所须之物,使其四大调和,身得安乐,是为福田。(七)救济贫穷,谓贫穷之人,所须缺乏,饥馁逼切,无所哀告,当起慈悯之心,随其所需,皆周给之,是为福田。(八)设无遮会,无遮,即周遍之义。谓修设普度大会,使一切沉魂滞魄,悉仗三宝慈力,皆得脱离苦趣,而获超升善道,是为福田。
197 【佛田】比喻佛为植福之田,供养佛能获得一切福,消灭一切罪。于一切福田中,以佛之福田最胜。
198 【大德】音译婆坛陀。于印度时,为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又比丘中之长老,亦称大德。另于诸部律中,对现前之大众,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在中国,不以“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为对高僧之敬称。然于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即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弘福译经时,另有证义大德十二人、缀文大德九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等。然至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对有德有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称之;或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而成为佛教界一般性之礼称。
199 【问讯】 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200 【海青】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之衣。又作大袍。系依黄袍之形式稍加修改而成;黄袍,乃隋代以后天子之袍服,衣袖宽阔,著之自在。又江苏吴中之地每将广袖之衣称为海青;以僧袍之袖广,故援引其名,称为海青。此外,丛林中谓“海青”之名,乃取海貌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取彼波浪之飘逸洒脱,自在无碍;取其色泽之青出于蓝,代代更胜,意在鼓励策进,不同凡俗。
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气候、国情及实际需要等种种关系,原有之三衣不再适用,另制小褂、中褂、长褂及大袍。三衣仅于礼佛、诵经或集会时,披搭于大袍之外,并依实际情况仅择一衣披搭。现今之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已受戒者,可于海青外加搭袈裟;未受戒者,仅著海青,不得披搭袈裟。一为黄色,为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著。
小褂又称短褂,即内著衣,包括褂衣及褂裤。中褂又称罗汉褂,长至膝下小腿肚间,作务时穿之。长褂又称长衫,为僧众之常服,仿唐装而于斜襟部分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衲之意。
201 【长跪】为礼法之一。两足屈膝著地,以示礼敬。亦有称为胡跪者。即齐两膝而著地,两胫空翘,两足之趾拄地,上身挺立。
202 【五观】僧侣在用餐时所应起的五种观想︰即所谓的“食存五观”。《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三〈随戒释相篇〉云(大正40·84a)︰“食须观门五别︰(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自忖己德行,全缺多减。(三)防心显过,不过三毒。(四)正事良药,取济形苦。(五)为成道业,世报非意。”兹依同书卷下之二〈对施兴治篇〉引用《智度论》、《毗尼母论》等所载,略释如次︰
(1)计功多少等,即思惟此食所用之功甚多,如垦植、耕除、收获、蹂冶、舂磨、淘沙、炊煮等功,又计一钵之食,观想作夫之汗多食少,若有贪心,则堕地狱。
(2)自忖己身德行,若不坐禅诵经,不营佛法僧事,而受他人信施,则堕恶趣,知之而布施者亦堕之,故须忖量己身德行是否可获供养。
(3)防心显过等,即食分上、中、下;上食起贪,下食起嫌嗔,中食生痴舍。贪重则堕地狱,嫌嗔则生饿鬼不得食,痴舍则堕畜生,故须先观食,离此过,方能生三善根。
(4)正事良药等,即做良药之想,观想治饥渴如除故病,及减约饮食如不生新病。
(5)为成道业等,即观想藉由食物使寿命相续而成慧命,修三学以伏灭烦恼。
又,以此五观故,斋堂又称五观堂。
203 【三心】凡夫所未能祛除之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一)起事心,四住地所起烦恼粗强,能起业事,障蔽佛之化身之心。菩萨修习伏结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二)依根本心,依无明之根本而起四住地惑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报身,菩萨修习断结之道,断除此心,故得报身。(三)根本心,以四住烦恼为本之无明地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法身,菩萨修习胜拔道,灭除此心,故得法身。《宗镜录》卷八十九将此三心依次配于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
204 【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205 【业】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此外,“业”亦含有行为上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作为人类朝向未来努力之根据。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
206 【福业】召感福报的业因。见三福业条。
207【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208【璎珞】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
209【伎乐】又作妓乐。音乐之义。《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
210 【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211 读音:青(qing)。义:厕所。
212【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略称出世,超出世间之意,即出离有漏系缚之无漏解脱法。为“世间”之对称。又世间若指世俗之事,则出世间即指佛法;世间若表有漏(烦恼),则出世间即意谓解脱。亦即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
213 【本生】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经》、《本生谭》。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为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
214 【涅槃】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215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216 【出世间】略称出世。超出世间之意;即出离有漏系缚之无漏解脱法。为“世间”之对称。又世间若指世俗之事,则出世间即指佛法;世间若表有漏(烦恼),则出世间即意谓解脱。亦即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于苦、集、灭、道四谛中,苦、集二谛为世间法;灭、道二谛为出世间法。又为解脱而修之四谛、六度等,皆称为出世间法。
217 【理法界】即万有皆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无差别。
218 【理事无碍观】华严宗所立三观之一。真如的理性能生万法,故万法就是真如,好像水就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样,这样作观,叫做理事无碍观。
219 【安乐国】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
220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法、僧)。
221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222 【报身】指众生因业受报,转生于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之身。
223 【行者】1.修行佛法的人。2.居住佛寺但留著头发修行的人。
224 【因缘】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225 【三毒】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226【非人】 一般作为鬼神之泛称。比丘六物图私抄卷下载,于律典中,谓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罗、地狱、饿鬼等四趣。
227 【学处】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即所遵循之戒条,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称为学处。
228 【依止】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
229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230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231【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232【四圣谛】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233 【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234 【世间法】指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
235 【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
236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237 【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238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
239 【虚无主义】即对于既成之道德、习惯、制度、宗教或任何积极事物之真理性及价值性,加以否定之主义。虚无主义者虽有积极提倡社会革命运动者,然大多为消极、无关心之逃避者,亦有陷入于追求刹那之快乐主义者,可说为具有晦暗、绝望观之颓废意识之主义。
240 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感觉、观念等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241 佛教则否定神创造说(神意说),主张因缘、缘起之法为世界之根本原理;基于此点而被评为无神论。及至后来,印度诸神被引入佛教中,各种天界亦被摄入,所谓梵天即其代表。梵天在婆罗门教及印度教中皆为最高神,然佛教之最高者为佛;佛教认为天界虽高于人界,但仍然属于迷界(六道),尚不能脱离轮回转生,其果德一旦用尽,仍会堕至天界以下。相对者,佛则断迷悟道,脱离轮回转生,故超越诸天、诸神而存在,称为天中之最胜尊、天人师等。
242 【器世间】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243 【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244 【化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
245 【夜叉】华译捷疾鬼,这种鬼能够在天空中飞行。
246 【神】若以佛教立场观之,“神”一词可分为下列数义:(一)神我,灵魂之义,数论学派以之为实有、常住、独存之纯粹情神;佛教则以之为“离蕴之我”,而主张“诸法无我”,故反对数论派之神我说。(二)精神之义,如孝子经(大一六·七八○中):“命终神去,系于太山。”(三)指具有生命者,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八(大二·二八一上):“我于一切神,止思于刀杖。”(四)指识别作用,如十二因缘之第三支“识”。(五)指具有灵妙之作用者,如诸经中所常述及之龙神、阿修罗、鬼子母神、树神等。那先经(大三二·六九四上):“其树大有神。”又灌顶经卷十二(大一二·五三三下):“诸天善神。”
247 【心法】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
248 【色法】指一切有形的物质。
249 【不相应行法】谓非如心王心所之无形,亦不如色法之有形,与这三法皆不相应,而是宇宙万有变化的幻象,故名不相应行法,共有二十四法。
250【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
251【无为法】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252 【神我】印度数论外道所立二十五谛之一。指常住独存,受用诸法的实我,亦即个人的精神本体。又称我知者、神我、我、神。
253 【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254 【灭】梵语涅槃,汉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
255 参观 : 净 因: 佛陀的沉默。 摘自《法音》1992年第11期
256【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著实我之意。盖众生之体,原为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之实体个我之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之妄想分别,即称我执。俱舍论卷二十九,谓我执有五种之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犹如越路而行。(四)于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净信,不能安住,不得解脱。(五)圣法于彼不能清净。小乘将我执视为万恶之本,为一切谬误与烦恼之根源。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亦载,烦恼障之品类众多,以我执为根,生起诸烦恼;若不执我,则无烦恼。
又依成唯识论卷一载,我执可分为二种:(一)俱生我执,即先天性之我执,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内因力之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谓俱生。(二)分别我执,即后天所起之我执,乃由现在外缘力之故,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谓分别我执。分别起之我执,能生“发业”之用;俱生起之我执,能起“润生”之用,皆能扰恼众生之身心,而令其轮回生死。[俱舍论卷三十破执我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
257 【法执】“我执”之对称。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略称法我、假名我。系应破除之两种我执之一。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而将人类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者,则称为我执。以上皆属迷妄之见解。
258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
259 【出世间】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
260 【四圣谛】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261 【修多罗】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
262 【蕴界】五蕴与十八界也。更加十二处谓之三科。俱舍论颂疏一曰:“三科蕴界训谈。”
263 【外道】音译作底体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学。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
264 【如来】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265 【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266 【涅槃】汉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267 【三解脱门】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
268 【无为法】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269 【断灭】主张众生在死后,生命即完全断灭、空无的看法。又称“断见”。这种看法,与“常见”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边执之见。
270 【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271 (1)法界体性智。(2)大圆镜智。(3)平等性智。(4)妙观察智。(5)成所作智。
272 【大乘】梵语摩诃衍,汉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273【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
274【二教】显教和密教。显教是显明易懂之教,如应身佛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难晓之教,如法身佛大日如来所宣示的一切内证真言教法是。
275【禅宗】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菩提达磨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为我国禅宗初祖。
276【净土宗】又名莲宗,或念佛宗,以普贤菩萨为初祖,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宋·四明宗晓(1151~1214)以晋·庐山慧远为汉地莲宗始祖。
277 【萨迦派】中国西藏佛教中的一个宗派(俗称花教)。“萨迦”是寺名,意为“白土”,因在白色土地上建立寺庙故名。本派的主要教授为道果教授,以修欢喜金刚二次第道及其支分(密宗方面)为主,同时也有一切共道修法(显教方面)。道果教授有十八派之多,最主要的是萨迦派。
278【宁玛派】西藏佛教中的一派。以此派僧人皆戴红帽,故俗称“红教”,或“红帽派”。藏语“宁玛”意译为“旧”。西藏前弘期所弘传的佛教,对后弘期所传的佛教而言,后者为新,前者为“旧”。奉莲华生为祖师。
279【格鲁派】西藏佛教宗派之一。又名甘丹派,俗称黄教。这是依寺庙立名的。因为宗喀巴创建甘丹寺后,晚年长住这个寺中,所以就称这一派为甘丹派。在藏文习惯上,“甘丹寺”一词可略为“迦鲁”,一般人习称之为“格鲁”,于是又可称为“格鲁派”了。
西藏后弘期佛教中的卢梅大师,在临赴西藏时,拉勤贡巴饶塞将自己曾经戴过的黄帽一顶赠送给他,且嘱咐说︰“汝戴此帽,可忆念我。”由于这件事情,后来持律的大德们,都戴黄帽。当宗喀巴出世弘化时,藏地戒法久衰,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也用黄颜色的帽子,作为戒法重兴的象征,并且成为一家的标帜,所以此派亦称黄帽派。
280【噶举派】西藏地区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又译迦举派。俗称白教。噶举派的派名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噶尔举;一种是噶举。噶尔举,译为“白传”;噶举,译为“口传”。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密勒日巴等人在修法时都著白布僧裙(当时,凡是修这种法的人,都依照印度习惯穿著白僧裙,因此,遂有白教的称呼。后来也有人把这一教派的传承,叫为白传(见土观︰《宗派源流》,汉译本第52页)。
281【希解派】西藏佛教教派之一。又译希结派、喜解派、系解派(巴)。从字面解释,是能息灭、能止息的意思;也就是说依靠对般若性空的认识和一连串的苦修,以求停止生死流转、息灭一切苦恼及其根源。故又名“息结派”或“寂成派”。创始者为出身南印度的游行僧帕·当巴桑结(?~1117)。他精通显密教法,曾先后五次至西藏传教,主要活动于卫藏南部,门下弟子众多。1097年,驻锡藏州定日僧院,其后该僧院即成为希解派的中心地。
282【觉囊派】西藏佛教支派。始祖为十二世纪初之域摩·弥觉多杰。他所创立的“他空见”,即觉囊派之核心教义。其后,五传弟子衮张突结尊追在拉孜东北建立觉摩囊寺,简称觉囊寺,此派因而得名。
283 【悲】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284 【智】音译若那、阇那。又称智慧。即对事理的是非邪正能判断了知的精神作用。若广论之,有邪、正之别。邪智,是指由不正的推度而作不正决断之智;正智,是指照见事理的真相,而作决断之智。在佛教,悟界的真因,在于得正智,并以此为要。亦即大、小乘的要行,是在于戒、定、慧三学。戒,使三业清净,使三昧定现前。而定是为了发得无漏圣智之慧,因此以智为究竟。不论是观四谛之理而得智,或观十二因缘而得智,或修六度之行而得智,其究竟,不外是在于得般若波罗蜜之智。
285 【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
286 【细意识】微细之意识。又名细心。即于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
287 【二种生死】佛典中所列的凡圣二种生死方式。即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1)分段生死︰又称有为生死,指凡夫因有漏善恶之业,在三界六道轮回所受的肉身生死。肉身有美丑胖瘦高矮的差别,分分段段得生死,故称分段生死。
(2)变易生死︰或名不思议变易生死、无为生死。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超越三界轮回的圣者,依无漏大愿所感得的细妙殊胜依身之生死,因将分段粗劣身改转变易而得不思议身,故称变易生死。
288 【圣智】 正照真谛,远离虚妄分别之智慧,称为圣智。
289 【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是心法中的各种烦恼,以其能产生发业润生的作用,扰恼有情,使其流转生死,障涅槃之果,故名烦恼障。以我执等一二八根本烦恼,以及等流等二十随烦恼为其体。所知障者,对于所知境的障碍。此等法并无发业润生之用,但能覆障一切所知之境而令暗昧,障菩提之果,故名所知障。指法执等一二八根本烦恼,以及等流等二十随烦恼。
290 【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悯心。
291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为菩提之根本。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发行者。
292 【二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常一的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实在的体用。
293 【出离】出离生死而证涅槃。
294 【无明】烦恼的别名;指于法无所明了。“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此外,有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无明;或将迷于真如本际之理,特称为无明;或将不能明了抉择、解了诸法事理的烦恼,称为无明(即痴烦恼)。
295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296【六通】 (1)身如意通︰又称神足通,即随意变现,身能飞行于山海,一切动作皆无障碍。(2)天眼通︰指自在照见世间一切远近之形色,及六道众生苦乐之相。(3)天耳通︰指自在听闻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一切苦乐言语。(4)他心通︰指自在得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之事。(5)宿命通︰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众生之宿命。(6)漏尽通︰“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297 【三藏】又作三法藏。指经藏、律藏、论藏。
298 密宗经典。
299 【内学】又名内明,即佛学。
300 【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301 (一)参观:F·卡 普 拉 :《 物 理 学 之 道 》(中译本:《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二)参观:《陈兵谈现代科学与佛法遥相接轨的趋势?》(凤凰网?>?佛艺博览?>?慧海慈航?)
302 【三净肉】 据十诵律卷三十七载,有三种肉,病者可食,称为净肉。(一)眼不见杀,自眼不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耳不闻杀,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为我而杀。(三)不疑杀,知此处有屠家,或有自死之生物,故无为我而杀之嫌。
303 【二障】 又作二碍。(一)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二)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暗,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离此二障,则称二离。[成唯识论卷九]
304 【十地】指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
305 【二乘】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306 【五位】(一)指大乘菩萨修道之五等阶位︰又称大乘五位。即︰(1)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2)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3)通达位︰亦名见道位,谓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4)修习位︰即修道位,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故名修习位。(5)究竟位︰谓妙觉佛证此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名究竟位。(二)指《天台四教仪》所出的小乘五位︰(1)资粮位︰其位有三︰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谓欲出三界,必以此三种观法为资粮,故名资粮位。(2)加行位︰其位有四︰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证道果,故名加行位。(3)见道位︰即声闻初果,谓断三界见惑,见真空之理,故名见道位。(4)修道位︰谓修四谛道法,断欲界思惑,证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位。(5)无学位︰即声闻第四果阿罗汉,乃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
307 【戒体】谓经由作礼乞戒等仪式所引发的内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后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力量;它是一种拘束内心且持续存在的效力。
308 【瑜伽】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
309 【思惑】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310 【登地菩萨】登入初地(即欢喜地)之位的菩萨。
311【非人】指人类以外的某类众生。有时指天、龙、阿修罗等八部众,有时指鬼神所幻化而成的“变化人”。
312 【证】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
313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即为利众生愿成佛。
314 【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物件,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315 【瑜伽】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于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应之说(又作三密相应说)。行此等瑜伽观行者,称为瑜伽师。
316 漏尽通︰“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317 【器世间】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318 【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319 【神我谛】印度数论外道所立二十五谛之一。指常住独存,受用诸法的实我,亦即个人的精神本体。又称我知者、神我、我、神。
320 【如来】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321 【学处】修学之处,如五戒也叫五学处。
322 即贪、嗔、痴、慢、疑。
323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324 【格鲁派】西藏佛教宗派之一。又名甘丹派,俗称黄教。这是依寺庙立名的。因为宗喀巴创建甘丹寺后,晚年长住这个寺中,所以就称这一派为甘丹派。在藏文习惯上,“甘丹寺”一词可略为“迦鲁”,一般人习称之为“格鲁”,于是又可称为“格鲁派”了。西藏后弘期佛教中的卢梅大师,在临赴西藏时,拉勤贡巴饶塞将自己曾经戴过的黄帽一顶赠送给他,且嘱咐说︰“汝戴此帽,可忆念我。”由于这件事情,后来持律的大德们,都戴黄帽。当宗喀巴出世弘化时,藏地戒法久衰,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也用黄颜色的帽子,作为戒法重兴的象征,并且成为一家的标帜,所以此派亦称黄帽派。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元·至正十七年(1357)诞生于青海宗喀地方。三岁受近事戒,八岁受沙弥戒,十六岁到藏,受比丘戒。自此以后,广参名师,博学多闻,对于性相显密诸部经典,都能如实通达。他不但通达内明、因明,而且对于声明、医方明等亦善了知。宗喀巴的著述很多,无论申经释论,提要钩玄,不但文义显明,并且抉择精确。最重要的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另有《辩了不了义论》和《五次第明灯》等。宗喀巴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六十三岁示寂于甘丹寺,弟子将遗体建塔供奉。
325 【宁玛派】 西藏佛教派别之一。十一、二世纪时,西藏僧人中合称为三索尔之索尔波且释迦生、索尔迥喜饶札巴、索尔迥卓蒲巴及绒却吉桑波等,奉莲华生为开山祖师,依其入藏所传密咒及所遗伏藏修习传承,遂成一派。当时并无派名,自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后,以其遵循前弘期旧译之密咒,故相对于后弘期依据新译经典之新派而言,称之为宁玛派。意译为旧、古旧,故宁玛派即旧派或古旧派之意;亦即指以旧译经典为本,前弘期所传之密教。又因此派僧人戴红帽,故别称为红教。
326 【五明】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逻辑学的因明、佛教学的内明。
327 【出世间】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
328 范式:原本是一个科学社会学或‘科学历史主义’的概念,源于汤玛斯?库恩40年前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意指某一科学家群体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当违背某一范式的理论、定律的‘异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有可能发生范式转换也就是科学革命。
329 【出世间】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
330 【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331 参观:陈 晋:出入佛道(上),1993年第8期《瞭望》。
332 【所知障】指对一切所知及菩提的障碍。又名智障或智碍。
333 【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
334 【悲】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