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八)~B 二、八念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八)~B 二、八念经

 

  二、八念经

  说法地点:支提国的水渚林、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参加人员:阿那律、阿难等众比丘

  经中大意:大意:本经叙述阿那律陀尊者坐中所作之七念:道从无欲、知足、远离、精勤、正念、定意、以及智慧而得。世尊获知而以神力去赞他,并为说应受第八大人之念,而念道乃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等而得。最后则集合比丘,详说此大人之八念。

  我们在读经时,尤其是读原始经典时,需要明白这样一个比较基本的历史事实,即在释尊时代,对于“国”的概念比较模糊,像摩揭陀这样的老牌国家,自然被称为“国”;而像迦毗罗卫这样的自治城邦,在当时也被称为“国”。由此可见,那时的“国”在地域概念上并不是很明确,而且很多是属于那种附属国或较大的城邑,比如说舍卫国,它本身是拘萨罗的首府所在地,但我们在佛经中,有时候称之为“舍卫城”,有时称“舍卫国”。而且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就是在巴利语中的“国”,与我们汉语之中的“国”二者在意义上有没有区别,倒也很难说。本人对于巴利语可谓文盲,建议有兴趣有道友,可以在这方面作些考证。总结到一点,佛陀时代的国家多种多样,即是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文化上的概念。而佛陀生活的年代与中国的孔子大抵相当,而其时的中国,似乎也是国家甚多,孔子的“周游列国”便是明证。当时,我们的重点是探讨佛经要义,这里只是顺便提提,不足为要。

  联系到本经的内容,佛陀说这部《八念经》,是在哪儿说的呢?经中说是在支提国的水渚林与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从范围上讲,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中印度以北地区,应该说二者相距不是很远。在经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佛陀运用神通,进行了难以思议的“分身术”。我们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经常会看到孙悟空施展分身术去请南海观音老母帮忙,而自己的色身则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八戒不解其中奥秘,还一个劲地嘲笑猴哥站在那儿发呆。

  经文首先从被誉为“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开始。在上一部《长寿王本起经》中,我们就知道阿那律与另外两位尊者一起止住于支提国的水渚林。阿那律在入定之中进行了一些理论思惟,他所思惟的内容,就是七组相互对立的名相,简称为“七念”。加上后面佛陀为阿那律所说的第八念,共八念,叫作“大人八念”。它们分别是:

  ①无欲————有欲     ②知足————无厌

  ③远离————聚会     ④精勤————懈怠

  ⑤正念————邪念     ⑥定意————乱意

  ⑦智慧————愚痴     ⑧不戏,乐不戏,行不戏————乐戏、行戏

  我之所以要将它们一一列出,原因是本经就是围绕着这些概念而展开。就是说,想要成道,我们必须选取前者,而摈弃后者,即所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对于此七组名相,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关系,至于其详细内容,我们到后文再谈。

  阿那律在水渚水习定之中所生起的七念,被远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佛陀给探知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佛陀所证悟的“他心通”,绝对是真实不虚。这个问题若要铺展开来,其实有很多内容可以谈,建议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以《浅析‘他心通’与当代科技》为题,作些理论研究,我相信对此文感兴趣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当佛陀觉察到阿那律心中所思所念时,他觉得弟子阿那律能够思惟到这些道理,已经很不简单。但是还不究竟,需要他这位当导师的前去点化。于是佛陀就在转瞬之间,从鹿野苑中消失,“忽没不现”,转而抵达了水渚林。我们这里需要作些分析。在这里,经中说佛陀“忽没不现”,并不是说佛陀真的连身影都没有了,而是说他的化身离开了色身,前往水渚林。此时佛陀在静室之中入定,四周很静,无人打搅。但是这次情况不太一样,当佛陀入定之后,阿难就站在佛陀的身后,手拿着拂尘,在一旁侍卫着佛陀。如果佛陀的色身一下子飞走了,阿难肯定会有所察觉的;但是事实上阿难一直在佛陀的身后,他始终看着佛陀端坐在自己的坐具。因此我们可以想像,佛陀的色身还是端坐在坐具上,像往常一样安详自若,丝毫没有移动过。但是佛陀的另一种身——大约是化身吧,则早已离开静室,飞往水渚林了。

  世尊一见到阿那律,开口便赞叹不已:“阿那律,你是好样的!你能够悟到无欲等七念,已是相当不容易了。但是,你所悟的还不够彻底,现在我特地赶来,将第八之念传授给你。”

  第八念的内容是:“思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若加上前面的七念,共计八念,佛陀称之为“八大人之念”。所谓“大人”,在这里可以指称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证道者,就是说,如果按照此八念去如实施行,便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成就圣位。佛陀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将此八大人之念作了形象的种种譬喻。佛陀对阿那律说,“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那么将会得到种种殊胜的利益。这些利益分别是:

  利益一(譬喻):

  王、臣:有上好的衣箱,而衣箱里盛满各种华丽之衣,它们皆随时随地穿取脱下;

  阿那律:可得粪扫衣为第一衣服——粪扫衣。

  利益二(譬喻):

  王、臣有上好的厨师,能够烹制出各种美味肴膳;

  阿那律:可得常行乞食为第一美味——乞食。

  利益三(譬喻):

  王、臣有上好的屋舍与宫殿楼阁;

  阿那律:以依树下止住为第一舍——树下坐。

  利益四(譬喻):

  王、臣:有好的床座,座上有各种好的铺垫物;

  阿那律:以草座、叶座为第一座——草、叶座。

  利益五:

  游行东、南、西、北方,必定能得安乐,无有苦患;对于诸善法会止住(停留于善法之中),昼夜都会使善法增长,而不会衰退;

  利益六:

  在二果当时,必会证得其中一果(是指斯陀洹与斯陀含,分别为初果和二果),或者会得三果,并最终证得四果。

  从上面的六种利益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原始佛教时代,往往将苦行作为证道的前提之一。就是说,若想证道见性,就不能太贪图享受,需要从最基本的苦行功夫开始。在前四种利益中,诸如粪扫衣、乞食、树下坐、以草或草叶为座,都是比丘修苦行的法门。不仅如此,从上面一段经文中,佛陀对于行苦行,是采取欣赏与鼓励的态度的。比如说,把比丘的粪扫衣,比作国王大臣的种种华丽衣服;将乞食比作王臣的美味佳肴等等,从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佛陀其实是把修苦行,作为早期通向觉悟之道的最主要的和最好途径之一。那么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深究一下,在佛陀的上首弟子中,号称“苦行第一”的摩诃迦叶,他所采取的苦行方法,是比较激进的,甚至是极端的。对于此,佛陀就不太欣赏了,他曾多次提议让大迦叶要适当注意点修行节奏,不要过于极端了,但是大迦叶依然我行我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佛陀主张苦行,赞叹苦行,鼓励弟子们苦行,但是他反对把苦行极端化、教条化。其实,苦行只是众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种,它既不是全部,更不是唯一。佛陀提倡苦行的初衷,是让我们抛弃物质享受或心中对于物质享受的贪念,从而根除我们的各种骄慢愚痴之心。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苦行是“标”而非“本”,如果把苦行作为修行所追求的终极之本,那么必将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佛陀将修习“大人八念”的种种益处讲明之后,就与阿那律告别,瞬间即消失,“犹力士屈伸臂顷”,“忽没不见”。那么释尊到哪儿去了呢?当然是又回到了他原先位于鹿野苑的静室之中,回到了他的色身之中。

  如前所述,阿难一直站在佛陀的身后执拂,对于刚才佛陀到水渚林去教导阿那律,他是毫不知情。就是说,明明看到佛陀端坐于座上,但是佛陀不知道外出教化了多少弟子,阿难还以为佛陀从来没有出门过呢。

  佛陀出定之后,便回过头来对阿难说:“你到外面去宣布一下,凡是在鹿野苑常住或云游修行的弟子,都让他们集中到讲堂里,我有话要向大众讲明白。”

  待弟子们都云集于讲堂时,佛陀在阿难的陪伴下,来到讲堂,“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佛陀今天要给大家讲课,所讲的主题,就是“大人八念”。所谓大人八念,具体是:

  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接下来,佛陀对此“大人八念”,进行了一一分解:

  第一念:“云何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得无欲,自知得无欲,不令他人知我无欲;得知足,得远离,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戏,自知得不戏,不欲令他知我无欲,是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这里所讲的,是无欲与有欲之间的关系。很显然,比丘的理想做法就是“无欲”,不仅自己做到没有什么欲望与奢求,而且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是了,甚至连别人从外表上都无从判别出你是否已经达到了“无欲”。用现在的话讲,无欲就是低调,做人低调,行事低调,思想上也做到低调,身、口、意三方面都要做到低调,不事张扬。现在人很不安分,处处想表现自己,捞个一官半职,想方设法给自己脸上贴金。有的人人表面装得很像,心底下却是高傲得很,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舍我其谁?看来这个“无欲”,的确很难做到。现在人的欲望无以穷尽,金钱、美色、地位、名誉、学位……对这些无一不是垂涎三尺。想让他们做到“无欲”,一个字:“难”!自我剖析一下:我本人有没有做到“无欲”?一句话:还差得很远。

  第二念:“云何道从知足,非无厌得?谓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是谓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我们常讲“知足常乐”,形容某人很贪,往往就形容为“贪得无厌”。我以前写给普陀山的对联作注解,见到西天磐陀石附近有一联,叫“贪得宇宙隘,知足天地宽”。这副对联其实我很喜欢,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贪心不足,不要说一头大象,就是连整个宇宙,也满足不了我们的贪欲。有一成语叫“欲壑难填”,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佛陀在这里明确告诉比丘们,别人可以贪,但是剃除须发染衣出家的比丘不能贪,要知足,在吃穿上不要有什么讲究。衣服是派什么用场的?蔽体覆形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什么好用场;为什么要吃饭?目的是把肚子填饱,用以养活、延续色身而已。佛陀在这里讲得非常清楚,出家比丘不要在吃穿问题上过于讲究,过于纠缠不休。出家人“庄严威仪”,是由内而外,而决不是让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地球人很贪婪,地球资源快耗光了,开始打起了月球,甚至火星的主意。如果太阳不是距离我们太远,而且温度太高,我想早晚我们地球人肯定会打起太阳的主意。煤拼命地挖,石油拼命地开采……我们为什么不知道知足,不知道珍惜呢?

  第三念:“云何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谓比丘行远离,成就二远离,身及心俱远离,是谓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

  在第三念当中,就讲到一个远离与聚会的话题。现在人害怕寂寞,害怕坐冷板凳,怕被这个世界疏远了。于是,就变着法儿炒自己。炒不热怎么办?就花钱请别人帮忙炒,实在不行,自己成为打官司被告,也在所不惜——电影《甲方乙方》,就是类似情节。“炒”目的何在?是为了聚人气;聚人气目的何在?为了当名人,一扬名,就会有人掏腰包……如此一来回,就有钱赚,生活享受就上“档次”了。肆意炒作自己,今人有,古人也有。比如说古代出现了很多隐士。这些隐士,有真隐士,也有冒牌隐士。为什么而隐?陶渊明或许是真隐,而庄周老先生是地地道道的真隐。假隐士中,最具著名的有两位,一个是姜尚,跑到渭水之滨去直着钩子钓鱼,目的是钓周文王这条大鱼;第二个是诸葛孔明,隐于南阳,把隐士装得很像,害得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却上演了构思缜密、蓄谋已久的《隆中对》。那么同样作为出家人,比丘当然要当真隐士,如果条件具足,就到山林里去修行;如果身居闹市,那么起码你的心态要好一点,要有种出离感。所以佛陀对我们说,比丘不仅要做到身远离,心更要远离。

  第四念:“云何道从精进,非得懈怠?谓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是谓道从精进,非懈怠得。”

  有关精进与懈怠的话题我们以前谈得较多,此处就不再多谈。但是经中有句话,叫“为诸善本不舍方便”,值得我们细细品赏回味。

  第五念:“云何道从正念,非邪念得?谓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是谓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这里重点解释了何谓正念,就是从范围上对之进行了界定。

  第六念:“云何道从定意,非乱意得?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此处所讲的就是四从一禅到四禅之定。

  第七念:“云何道从智慧,非愚痴得?谓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是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是谓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第八念:“云何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谓比丘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是谓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此处的“戏”,是指无助于增进善法的嬉戏,即游戏放逸。当然,也有人将其译为“戏论”,即毫无意义的、相对于佛法来说是属于低级趣味的言论。相比之下,我更注重于“游戏放逸”之说。因为此时所要求的标准已经很高,因此有关身与口方面的游戏放逸就列为其次——此时早已远离,而把重点放在了“意戏”方面,就是在我们的意念深处,要抛弃游戏放逸,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开小差;要专心一致,一心向往无余涅槃。当尊者阿那律遵照佛陀的教导,努力精修大人八念之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

  在经文最后的偈颂中,阿那律预言自己将在毗舍离的竹林中入灭。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的相关文章中,可以适当地予以探讨。  (界定,09.03.25于南海普陀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