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A 三、游行经中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A 三、游行经中

 

  (卷第三)

三、游行经中

  读经至此,我方才领会到,其实《阿含经》里的内容可谓异常丰富,从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古印度社会的大致轮廓,而且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这位圣人,也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入洞察。当然,我写这些随笔的目的,当然不是去研究什么印度的社会发展历史——这些人有专门人去从事研究,我是佛教徒,没有必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与己无甚大关联的枝节问题上。似乎可以声明一下我写这部读经随笔的真实意图。首先,我不是为了加深我的信仰,因为我本来就信奉佛教,而且我本身就是僧团里的一员,我有必要支再次加深信仰么?如果说通过读经来加深我的信仰或者信念的话,那么这就无异于说我的信仰出现了问题,或者说信仰本来就不那么坚定——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如果出现了信仰危机,这将是十分糟糕的事情。其次,我不是为了猎奇,我没有必要去通过读经来获取一些有关佛教的逸闻秩事。我想,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的教主或者原始教法并不是后来所描述的那么如此殊胜,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所有教徒对于佛教的虔诚之心,反而,我们却将此视为一种极其正常的现象。每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便是件大善事,大好事,若是每人所处的立场与所站的角度不同,那么好事善事往往也会变得十分是件坏事恶事。好与坏、善与恶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一个绝对平衡的标准。打个很浅显的比方,美国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对中国采取了关税壁垒。对美国人民来说,是好事,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却未必是幸事,有时却是很伤感情的事情。各种宗教也是这样,每个宗教都会视自己的教义是完美无瑕的,而把别的教派看作是歪理邪说。从我们的立场上讲,口头上与主观上的认知,未必就不存在偏差,相反,甚或会谬误百出。第三,我读经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也就是增加知识。作为僧团的成员,增加知识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它只是一种手段与辅佐,却不能当作目的。因此,读经的态度应该是端正的,如若是为了增进信仰、怀着猎奇心理或者是为了增加知识含量,都是一种偏执行为。那么我读《阿含经》并且写系列随笔的目的究竟何在?坦率地说,我是为了求真。何谓“真”?所求何“真”?就是想通过读经活动,来理清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状况,以及作为历史人物的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秉性、身体状况以及他的思想轨迹。而作为原始经典的四阿含,恰恰是集中地反映了上述的一些内容。因此在我的随笔中,把那些有关灵异的和神通的内容尽量避而不谈,而专注于谈佛陀的教法以及佛陀的生活习惯等内容,而把那些有关诸天鬼神之类的经文另辟专文予以阐发。更为直截地说,我写这些随笔的真实用意,是把佛陀作为一个“人”——一位极不普通的圣人的角度来对待,而不是从完全的宗教信仰的立场来加以神化。这是我写这些系列随笔的指导思想,与一般对佛经的阐说可能略有差异。

  下面具体谈谈游行经(中)的主要内容。关于这部经的说法背景我还有些疑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在佛陀最后的岁月里,也就是在七十五岁以后的事情了。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佛陀在这篇经文中,共计谈到了十五个问题,这些问题含容量极大,但绝大多数,对于我们的修学活动有所帮助。我现在选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故事,分别加以略说。

(一)预示涅槃

  佛陀首先对阿难宣讲了有关“八众”的内容。所谓八众,就是指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以及梵天众等,并述说了佛陀为他们说法的一些稀有之事。接着,佛让阿难把大众召集起来进行开会,在会上,佛陀再一次教导了大众们如何成就佛道,演说了成道的步骤,这个步骤主要就是:四禅以外,再加上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是指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和八正道。关于这些名相术语的具体内容,我们将择机再谈。不仅如此,佛陀在会上,正式宣布了他将在三个月以后要“般泥洹”,也就是要进入涅槃。这一消息对于众比丘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纷纷表示难以接受这一严酷的事实。他们“殒绝迷荒,自投于地,举声大呼”,也有比丘“悲泣躃踊,宛转嗥咷”,大家都到了捶足顿胸的地步。看来修行人看淡一切、放下一切的说法也未必准确,当佛陀准备要圆寂的时候,他们还是忍不住要失声悲啼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伤心行为被佛陀及时地制止住了,毕竟是成了佛的圣人,他决不等同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他能望穿时空,他能看彻宇宙,他能洞察生死,他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在他的眼中,生死也就是小事一桩,用不着大惊小怪。按照佛陀的说法,“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他并且强调说,世间的所谓恩爱其实都是无常的,都是稍纵即逝的,有聚合就必然有分离的时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再说我们这个色身,并非属于我们自己所有,人生不过百年,终有离别的那一天。中国有句古话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佛陀自取涅槃,一方面是色身确实出现了问题,他也自譬说身体就像一辆破旧不堪的车子,需要不断地修理才能够勉强地行驶。另一方面,是魔王波旬前来捣乱,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请佛陀早入涅槃,不要老是在这五浊世间呆着。只要佛陀存在,魔王就浑身不自在,他觉得在佛陀面前,他简直一无是处,他那些蛊惑人心的勾当,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劝请佛陀早入涅槃,这样魔子魔孙们就可以有所作为了。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佛陀答应了魔王,说我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办,等我的弟子们都齐聚了,我就会选择入灭。佛陀入灭的念头一生起,立即大地震动,天上人间的居民连头发都被吓得竖了起来。

  这里顺便说一句,我们常说“涅槃”或者“圆寂”、“灭度”、“入灭”等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之间的意思都大同小异。但是在很多时候,诸如“涅槃”、“入灭”等术语则只能运用于佛陀。我们可以尊称哪位大德高僧“圆寂”了,便一般不会称某某法师“涅槃”了。因此虽说它们之间意义相近,但是运用起来还是有所区别的。有时我们会产生疑问:佛选择了涅槃,他究竟哪儿去了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佛教界讨论不休的问题。根据我的个人理解,一般而言,诸佛一般都长居于“常寂光土”。天台宗的智顗大师在他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说:“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那么这种国土究竟是何模样?佛经中对之有没有详尽的描述呢?它属不属于我们这个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呢?这些问题看来我是没有能力回答的,而我对之浅薄的理解是,这种世界很可能是一种抽象的富有观念性的理性存在,它未必是一个物质结合体,因此它可能是处于一种高度意识化的精神抽象状态。

  见到佛陀这次在大众面前正式宣布了将要涅槃的消息,阿难一下子慌了神。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开悟,还是一名普通的比丘,虽然他前后服侍了佛陀达25年之久,佛陀的绝大部分教导,他都是亲耳聆听;他博闻强记,号称“多闻第一”。他是他记忆虽好,却没有把所记的进行充分地消化,对于他个人的修为,似乎没有多大的助益,这不能说不是一大憾事。但是我们对阿难也不能有过我的苛求,正是他的这种超强的记忆力,才使得在佛陀灭度后的第一次佛经结集,由他诵出三藏中的经部,对佛教的传承可谓功勋卓著。

  这时候,阿难就从座起,右膝著地,长跪叉手对佛陀说:“但愿世尊慈愍我们,再在世间留住一劫,不要过早地灭度,这样对我们众生以及天人都是莫大的好处!”但是奇怪的是,佛陀没有理他。阿难见世尊默不作声,就连续说了三遍。这时候世尊发话了,他问阿难:

  “你相信我已经证悟到无上的真理了吗?”

  佛陀这么一问,反而把阿难问湖涂了:佛陀为人天导师,说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今天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呢?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佛陀是已经彻底觉悟啊呀!难道是我的耳朵听错了?但是听到世尊的提问,他只能机械地点头称是。

  这时候世尊说:“你既然相信我已经获得了无上的觉悟,那么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前来烦我?你跟随我这么多年,‘亲从佛闻,亲从佛受’,只要是具备了四神足,那么就可以住世达一劫之久。我早就对四神足了如指掌,我曾经再三暗示过你,可是那时候你怎么就不请求我再住世一劫呢?”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长阿含经》卷二中的一些记载,情况的确如此。原经典是这样记述的:

  阿难敷一小座於佛前坐,佛告阿难:“諸有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懞懞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

  我们若把前后的经文对照起来,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其实佛陀是很想留在这个世间,继续教化利益众生的,他也曾表示过这样的意愿。但是佛不能主动那么做,他必须要应众生的盛情邀请方才可以这么做,否则他连续活上个几百年,那么“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就会出现变化,就会引发众生的认知上的错觉。当时他再三向阿难显现出这样的意愿,只可惜阿难并没有领会出佛陀的真实意图,使我们丧失了佛陀长久住世的绝佳时机——但这或许是种冥冥之中的天意,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谓是“成也阿难,憾也阿难”。

  那么阿难此时请佛住世是不是太晚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佛陀说,当时阿难没有领会出佛的用意,其时也只有阿难一个弟子在身边,而魔王波旬又再三前来骚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佛陀只好应承了魔王波旬,说三个月后就会灭度。因此佛陀对阿难说:

  “吾忆舍性命,已弃已吐,欲使如来自违其言者,无有是处。譬如豪贵长者,吐食于地,宁当复有肯还取食不?”——意思是说,身为堂堂之佛陀,岂能自食其言?那样岂不毁掉了我一生的清誉?作为人天导师的伟大的佛陀,他这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大丈夫行为!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