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三节•孝顺父母的代表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三节•孝顺父母的代表
世出世间圣人无不重视孝道思想,并且以孝行之道自行化他。只不过儒家孝道重视现世父母,而佛教孝道讲三世,不但要度现世父母脱离恶道,而且要度累劫父母皆能离苦得乐,同生净域。大孝释迦尊,累切报亲恩。尽世间之大孝者,当推虞舜、武周等。虞舜因行孝道,最终感动了叟父和继母,而使天下归仁。武周因行孝道,继承文王的遗愿,诛纣灭商,最终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此两位可谓是尽世间之大孝、至孝的代表了。还有民间广为传诵的《二十四孝》,记载了各种行孝的典范。如王祥为母卧冰求鲤,丁郎刻木追念先母,仲由负薪,孟宗哭竹,董永埋儿等感人的行孝事迹。虽然行孝的方法各有所不同,但其行孝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佩学习。
佛教里亦有许多行孝的典范。尽出世之大孝者,首推释迦、地藏,足以作佛教孝行的代表。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为父母故,发心出家修行,行菩萨道。乃至成等正觉,亦示生人间,回王宫为父王宣讲净土法门,令其求生净域。临入灭时,又上升忉利天宫为先母讲说《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令其超升天界。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时,为救亡母脱离恶道,发心出家修道,并发广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再如本经之当机目连尊者成证阿罗汉果后,为救先母脱离饿鬼道,禀白佛陀请求解救的办法。佛陀为其讲说《盂兰盆经》,启建盂兰法会,斋供十方僧众,凭借众僧戒德之力,超度先母生天。这都是行出世大孝的代表。佛教虽讲出世大孝,但也并不废世间孝道。如长芦宗赜禅师有养母之芳踪,唐道丕禅师有葬父之异迹,黄檗禅师有谕母入道之伟举,憨山大师有临刑微笑别母之壮行,藕益大师有切肝救母之孝行,虚云和尚有朝山荐亡母之苦行,来果禅师有切肝救父之节操。可见佛教孝道,不仅是成道后方报亲恩,大多皆因行孝故,而发愿修行。
在这里之略说几位高僧行孝之案例,以表聊耳。
一、长庐赜养母之芳宗
宋•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
二、道丕禅师藏父之异迹
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养母。
次年,往霍山战场收集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三、黄檗禅师谕母入道之伟举
黄檗希运禅师,福建人,在洪州出家,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但也在安徽南泉禅师处得到印证。
黄檗禅师一心为道故,出家三十余年从未回家省亲过。时值知命之年,一次不料走到了自己家乡。其母因常年的倚门思念儿子还乡,终使泪水流干导致双目失明。为了能见到自己出家的儿子一面,就在路边设茶坊专供过往僧人歇脚饮用。并且还要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这天,黄檗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他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因此得到信仰与安慰。黄檗禅师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了他的母亲说。其母听后不顾一切地追儿子至大河边,黄檗禅师亦头也不回地度河而去。等黄檗禅师回过头来时,其母已落水身亡,就在落水之刹那其母终于明白了儿子的良苦用心。可谓“朝闻道,夕死可以。”
面对此情此景,黄檗禅师脱口而出:“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说毕,即刻返回火葬母亲,并说一偈曰:“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在黄檗禅师说偈之时,乡人皆睹见其母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其实,黄檗禅师不是一个不孝顺的人,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奉养;(二)为中孝,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度其灵识超升。禅师度母乃大孝中之大孝也。
四、憨山大师临刑微笑别母之壮行
明•万历二十一年,大师四十八岁,明神宗以大师私自建寺为由,充军流放雷州。时值十一月严冬,大师抵南京,在长江边上老母亲来与大师诀别。大师见老母亲欢喜交谈,音声清亮,胸中没有丝毫的滞碍。于是问:“当您听到儿死生之际,难道就不忧愁吗?”
老母亲说:“死生是由业力而定,我自己的死生尚且不忧,何况是你呢。但人言参差,我对此事又没有决定的见解,所以觉得有些怀疑。”
母子俩坐谈至天亮,在即将诀别时,老母亲嘱咐说:“你应善以大道自爱,不要替我担忧,今天我也与你长别了!”老母亲说完,头也不回地欣然上路去了。
大师望著母亲远去的背影,感慨地想:“天下的父母都能这样,岂不可以顿尽生死之情了吗?”于是下笔写了一首《母子铭》:
母子之情,磁石引铁。天然妙性,本自圆成。我见我母,如木出火。
木已被焚,火元无我。生而不恋,死若不知。始见我身,是石女儿。
试想,一个人在充军之际,还能与其母谈笑风生而话别,是何等的孝顺壮行阿!
五、藕益大师切肝救母之孝行,
藕益大师是苏州木渎人,弱冠后出家,特别注重梵网菩萨戒的精神。因念其父早逝故,对母极其孝顺。常为殁父燃臂香、诵经、礼忏以求其超升净域,为祈母病康宁亦如是。其母因医药救治无效,曾三次切肝煎汤以挽救其母之命。可最后一次,终未如愿。
六、虚云和尚朝山荐亡母之苦行,
虚云和尚因生不逢母面,出家后则于光绪八年春,先从扬州高旻寺朝礼普山,于七月初一日起香普陀山法华寺,发心三步一拜超礼五台山,以报父母之哺乳恩德。前后历时三年之久,曾在黄沙岭因风雪弥漫而身患痢疾,在九生一死之危难时刻,感动文殊菩萨化为花子文吉照顾,才得以身体复原,朝礼五台。之所以如是苦行,就是为了超度亡母之灵识故。
并且,虚老还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德故,曾在宁波阿育王寺拜佛是舍利三匝,每匝是八万四千拜,还在身染难医之病时燃指供佛。
七、来果禅师有切肝救父之节操。
来果禅师是武状元出身,曾经在终南山湘子洞住过茅棚,后为扬州高旻寺住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而后已。出家后,因父病重而剖腹切肝为父医病,竟然感动天神护持,未曾流得出半点血来。
如上高僧为报答天地父母养育之恩,哺乳之德,其不可思议者也。我人读之,应效其孝顺父母之精神,举足动步,常念父母之种种,常存报答之心才是。
在这里我又想起来了一位孝顺者的故事,是我亲身所见。我之一友,每次给家中老母打电话时,总是打两次才接听。久而久之,引起了我的怀疑,问其原因,才知内情。原来他的母亲脚腿不大灵便,每听到电话铃响就急急接电话,为了防止老母因急而摔脚故,做儿子的每次打电话总是先打下再挂断,以留足够空间给母亲做准备。这虽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反映出了一个孝子的赤诚之孝顺心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