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令发心起行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令发心起行

 

  『诸佛出世化仪道同,为一大事为实施权,如量智随众生机,如理智启极妙谛。』

  也就是要告诉大家,无论是现在的释迦佛,过去无量世界诸佛,他们『化仪』,就是出现人间之时,所经历、教化都是同样的方式。

  就如释迦佛降皇宫,长大成人,如何对人间的看法,如何起出家之心,修行的过程,成佛度众生等等,这就是诸佛来人间的方式,所以叫做『佛佛道同』。

  每一尊佛对众生的心愿都是一样,如何来教育众生,让众生能够了解本身与佛同等的智能,如来本性,这也是每一尊佛对众生的期待。同样,众生愚钝,所以每一尊佛对着众生,还是一样『为实施权』,这都是每一尊佛来人间,一大事的因缘。

  但是,即使要说真实的道理,很多人无法接受,听不懂,体会不到。所以,佛陀为了要让大家有时间来适应,慢慢接引,让他能够体会,所以佛陀必定要用施用『如量智』。『如量智』就是适应众生根机;众生何种根机,佛陀就是量身订做,同样的方式。就如幼儿园的老师,对幼儿园的学生讲话,就是用幼儿园阶段的语言;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研究所、博士等等,说的话就是不同。这叫做『如量智』。

  『如理智』呢?就是要明心见性;让大家直指明心见性。我们人人本具有的呀!这是佛陀的知见,就是佛清净无染的真如妙智。『启极妙谛』,就是要来开启我们,人人本具与佛同等,如来清净的道理。这就是佛陀来人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要告诉大家『佛、心、众生,三无差别』,人人都有与佛同等真如本性。这就是这么简单,佛陀来人间的一大事因缘。

  ⊙一大事因缘故:佛出现于世而说法者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云何为一大事?总言之则转迷开悟也。

  这『一大事因缘故』,为了一大事因缘,『佛出现世间而说法者』,因为这一大事因缘,所以佛陀出现于世间,为众生说法,『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

  何谓『一大事因缘』?云何为一大事因缘?总而言之,就是要为众生转迷开悟。

  只为了众生在这么迷茫的人间,种种的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偏偏我们脱离了法的轨道,迷失了。就如爱爬山的人,若走到山上去,明明有路可走,他却是方向一点偏差,这样就迷失了,就不知道路在哪里。

  曾告诉过大家,我走过都兰山,走过那片不知几千年的原始森林。那棵大榕树,已经找不到树的本身到底在何处,因为密密地都是榕树的大根(气根)。那个时候,进到大树林里,真的迷了山路,找不到路在何处。同样是一片山,同样是一枝、一枝的树身(气根),就在这么多的树里钻不出来,认不出这株树原本的树身在何处。不知道你们曾见过这样的树吗?

  有时候就想,我们众生不就像这样吗?每一次若说到转迷开悟,我就会想到在都兰山的境界,很恐怖,一迷失了,路在何处真的都不知!

  我们要如何才能安全?回归自己的本性就能很安全;我们就能与佛同等,彻悟宇宙万物真理。你们想,这样还会再被迷走吗?所以,这是佛陀的一大事,希望我们人人回归如来本性,再也不要再迷了。所以,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要指导众生转迷开悟,这是佛陀的慈悲。

  ⊙佛之出现于世,实非由宿业果报,乃本其大悲愿力,以示现知见之义。此乃为佛之知见使能发心起行以自证于究竟实相也。

  『佛之出现于世,实非由宿业果报』,绝对不是。我们凡夫是因缘果报,随着因、缘牵引,生生世世于六道中。我们若是过去生造福业,自然与那对父母、那个环境,我们出生,从小一直到大环境很顺很好,享受了人间所有的福与慧。还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生就是苦啊苦,出生于苦难的家庭,生活在贫穷的环境,很想要如何脱离贫穷。

  还记得吗?有一天,在大林慈院,志工说一个故事。一位阿嬷,小时候出生就是很贫困,住在深山村庄里,从小就贫苦,没得吃。一直到十余岁,就是一个心愿,要如何能够赶紧脱离这种贫困苦难的家庭。所以,有人来提亲,十七八岁,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对象,能够脱离这个贫困的家庭最好,就这样嫁出去了。

  但是出嫁之后,虽然住在平地里,也接近都会区,却依然是贫。进入一个生疏的家庭,与婆婆的缘结得不好,又要撑起一家艰难的经济,又要每天看人家的脸色,听到的都是很不欢喜的事情。婆媳的感情非常恶劣,先生在外面做工,喝酒、赌博,不愿照顾家庭,这种苦比在家未嫁之前更苦。

  因此,到了中年,受不了这种的苦,她就提出了离婚。离婚之后,带着女儿,到外面要如何生活?很辛苦地做工养孩子,很辛苦。有人介绍对象给她,就再嫁给一个鳏夫。在这个家庭又要适应前妻之子,也一样很不好过。婚后不久,这位先生就往生了,就在这样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有别人的孩子,同样要再辛苦为家计奔忙。

  到了八十多岁,身体病了,在大林慈济医院住院。苦,每天哭着喊苦。这个苦谁能知道呢?无人会来照顾她。前妻之子对后母的缘就是不好,女儿虽然孝顺,但是在他乡外里,所以还是在那里苦。后来,有一天女儿来看她,就代替母亲说出悲苦的心情,一辈子的苦难。

  她的女儿就去找异父异母的兄弟。这个兄弟出现了,慈济人来说服他们,媳妇来的时候,志工就以因缘果报的道理说给他们听,媳妇也吓到,赶紧要来孝顺,经常来看她。

  老人到最后终于有人看顾了。后来人家问她说:『阿嬷,您将来的后事,您是不是要交代?』阿嬷就说:『我就很想,很想要回到孩子的家。我从何处来,就让我到何处去。』这样到底她是要去何处呢?前妻的孩子没有人要认后妈,自己前夫生的孩子已经都离开了。她到底最后要回到何处?没有人要让她回去。所以,连人生的最后,就是在医院草草料理之后,这样送去纳骨塔里。

  看,这位老人,老婆婆,一辈子八十多年的时间,从出生她就是这样,她也很挣扎,要如何能够脱离这个苦难。想想,这种定业不可转,这种因缘果报,这是我们凡夫。凡夫来人间,就是因为宿业果报而来。

  佛陀不是。佛陀已经脱离了三界六道,他是为了不忍心三界六道众生的苦;这个苦就是有一念迷,一迷下去,不悟,所以在迷之中一直复制烦恼、无明,因缘果报,这样一直是人生受尽折磨。佛陀不忍心,所以他出现人间。出现世间,不是因为宿业果报来,乃是本具大悲愿力,这是佛的大悲愿力。

  为了要来度众生,为了要救拔众生,所以他示现在人间,这就是佛之知见。佛知道众生种种的因缘果报,这是佛的知见。他看尽了人世间,了解了三界六道的境界,这是佛之知见。所以,佛陀要使人人觉悟。觉就是菩提,就是要引导人人走出这条菩提道路。

  所以,『使能发心起行』,我们人人都要觉悟,觉悟,就与佛同样的心。佛陀不忍心众生的苦难,这叫做发心。开发了我们的心,就要起行,我们要身体力行。

  所以我们常常说,『三无漏学』戒、定、慧;同时,我们要闻、思、修——听、思考、好好修行;平时的生活要持戒,心要定,启发我们的智慧,这都是在发心起行的过程。修行若有这样发心起行,就『自证于究竟实相』,我们若能如此,人人都能够去证实真如的本性。只要你能够起行,我们能够与佛同等,不忍众生的苦。

  我们自己就已经迷,迷得很苦,我们能修佛的教法,我们了解『道』,道路,同时我们也要牵引他人一起走这条的道路,『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就是令人人能够觉悟。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者,即令其觉悟之义。

  觉悟人人就是本具佛性。这是佛陀的心,希望我们人人能够明白,我们的佛性永远都存在,永远都能够与佛平等。只是可惜我们凡夫,现在还在迷途里,尽管有人要引导我们:『来啊,来啊,要走这条路才对。』但是,有的人还是瞻前顾后,还是无法一心向前前进。这就是我们众生业累,有业将我们拖累住。

  所以,我们能够一心一志启于行动,向佛陀所教化,我们真心来接受佛陀的教育,如此才能够一步一步往上,走出了那个境界,我们才看得到愈来愈开阔的境界。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