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二、苦阴经(下)
说法地点:迦毗罗卫国的尼拘类园
参加人员:摩诃男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摩诃男因生染法与恚法及痴法,佛陀乃为说欲之味、欲之患。佛陀说如能如实而知的话,就不为被染恚痴所覆,而能得无上息。
这部《苦阴经》,若从内容上讲,与上面的《苦阴经》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佛陀在说此部《苦阴经》时,说法地点改成了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国的尼拘类园。这个园林,大约是释迦族为了让佛陀回乡探亲度化期间有一个好的寓所,专门修建起来供养佛陀的。其次,说法对象也有所不同。前经的说法对象是诸比丘,而此经的说法对象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比丘是出家众,而摩诃男是居家众。由于说法对象的不同,因此在经中,佛陀所用的一些说法语气,也作了稍稍的调整。
在这里需要对本经的主人公摩诃男稍加介绍。在佛经中,我们时常会见到有些人虽不同,然称名相同的现象。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迦叶”,佛经中叫作“迦叶”的人挺多,到部派佛教时期,也有迦叶的出现,只是每人的姓氏则并不相同。佛经中有两个摩诃男,一个是最早跟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之一,有的人说他实际上就是十力迦叶,然大多数认为此摩诃男则系佛陀母舅那一族。而此经中的摩诃男,却是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的胞兄,为佛陀时代的著名居士,一般认为他系甘露饭王之子,属于佛陀的堂弟。另据《五分律》等经典记载,佛陀回乡视探,摩诃男见贵族诸释种之子多从佛出家学道,便对其弟阿那律说:“我若出家,你须掌理家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摩诃男已经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然兄弟二人,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管理家业,如果兄弟俩都跑去出家了,那么俗家那一大摊子麻烦事,又有谁去打理呢?可现实的结果是,阿那律以家业难掌理为由,背着其兄摩诃男,偷偷跑去跟随佛陀出家了。摩诃男见此,也只得终生留在俗间经营家业。既然出家未成,但是并不妨碍奉佛的信念与决心。未久,摩诃男亦皈依佛陀,成为居家优婆塞,常布施汤药与僧众,受到僧众敬叹。另据《增一阿含》载,佛陀晚年时,琉璃王与释迦种有旧怨,欲讨伐释种。其时摩诃男为解救释种之难,乃投身河中而命终。如是,当彼为信徒修道之时,适迦毗罗城发生大事变,即前述舍卫城主毗琉陀王(Vid!u^d!abha)之再度攻掠是也。盖其初之征调,因于佛陀之无言说法,毗琉陀王亦即调回其军。然率以为与摩揭陀争霸之故。且以传说谓迦毗罗城为王少时含羞之所,爰利用佛陀远离之机会,遂以大军攻陷迦毗罗城,并趁此报复其幼时之耻辱,大肆暴虐。据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摩诃男》一文中作如此记述:
是时,摩诃男亦在城中,因不忍见同族之苦惨,乃自投毗琉陀王,乞将其沉诸水中,藉戢残暴。王许之,于是彼即自沉于水。是时王及左右均以为当即浮出,乃迟之又久,不见浮出水面,方疑议间。爰使人搜诸水底,方知彼自以发系诸水中之树根,遂溺死之。以是毗琉陀王虽暴,亦即敛其虐杀。迦罗城之人民乃多获免死。……昔彼于某时,曾就佛陀问关于自己之死后。佛答之如下:“摩诃男,汝于长夜心修信,修戒,修闻、思、慧,勿怖勿怖。摩诃男,汝之死(后)决非恶死,当得善死。”
事实上,比丘出家后未必就能断得了烦恼,因此注定便要与青灯黄卷、晨钟暮鼓为伴侣;而那些居家的优婆塞们呢,所面临的麻烦将会更多,他们所遇到的烦恼有时候是身居佛门的比丘们难以想像的。比如说我们在《梵志陀然经》中,当舍利弗责问陀然为什么老是喜欢欺诳他人时,陀然也道出了他生活的艰难:“舍梨子!当知我今在家,以家业为事,我应自安隐,供养父母,瞻视妻子,供给奴婢,当输王租,祠祀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门、梵志……是一切事不可得废,一向从法。”就是说在现实世间里,处处都要花钱,既要撑门面,又要活得滋润潇洒,没有财源滚滚能吃得开吗?我们常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这个“道”的度,往往又是极难把握火候的。在世俗名利场上,“皆大欢喜”结局毕竟只占少数。
大约摩诃男生活得并不快乐。因此当佛陀住止于尼拘类园时,他便前往拜见佛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世尊!我也知道您的法是教导世人的。如今我的心中充满着贪、瞋、痴。虽然我想努力灭除它们,然后我却无能为力。世尊!我该怎么办呢?”
佛陀对摩诃男说:“汝有一法不灭,谓汝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就是说,你摩诃男居住于尘世间,自然很难将此三毒去除。如果你愿意舍家去修道,如此一来三毒问题的解决,就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灭除三毒呢?接下来,佛陀自然提到了五欲。这个五欲,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此五欲十分厉害,世间人对它们是“可爱、可念、欢喜”,因为这些欲望会使人感到暂时的快乐;即使是国王,也会“令王及王眷属得安乐欢喜”,因此人们都会深陷其中而不愿出离。因此,佛陀说:“摩诃男!极是欲味无复过是,所患甚多。”
由于欲望的驱使,使得人们去做各种营生的行当,从而制造了种种恶行恶业。对此,经中作了详尽的描述与分析。在经中,佛陀提到了他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鞞哆逻仙人七叶屋时,有一次与尼乾子的一番对话。当时,此山中住着很多裸形外道,他们都很会吃苦,苦行功夫相当了得。比如说,他们是“坐不坐行,常立不坐”,变着法儿折磨自己的肉体。佛陀见到他们如此自虐感到不解,于是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虐待自己的身体啊?”那些尼乾子们就回答说:“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如果今生受尽苦难,那么就可以把宿世的罪业都消除殆尽,来生也不会再受苦报。”
佛陀听后说:“诸位!难道你们对你们导师说的话,就没有一丁点的怀疑吗?”
尼乾子们回答说:“我们怎么会对我们导师的话产生疑惑呢?”
佛陀又问:“如此说来,那么如果你们的导师前世肯定干了很多坏事;而他的前世也肯定做过尼乾子外道,死后再次投生人间,然后再出家而为尼乾子,想方设法折磨自己。”
那此尼乾子听后回答说:“看来你是有所不知。其实快乐并不是从快乐中获得,而是从痛苦中获得。”这些尼乾子们所说的话,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古话叫“苦尽甘来”。这些尼乾子对于他们的极端苦行还十分陶醉:“如果我们拼命苦行,那么所获的快乐,就好像频婆娑罗王所享受的那般快乐一样。这样的快乐,你们出家比丘是无法比拟的。”
佛陀对他们的荒谬言辞加以诃斥:“你们竟将比丘所获的快乐与国王所获的快乐相提并论,真是愚痴至极!”
那么,究竟是沙门之乐为胜,还是国王之乐为胜?对此,佛陀提出几个命题:
第一,国王可得如意而静默无言,因此而经过七日七夜,得到欢喜快乐?
第二,国王可得六、五、四、三、二日,或一日一夜,得如意静默无言的欢喜快乐?
第三,佛陀是否可得如意的静默无言,而能一日一夜得欢喜快乐?
第四,佛陀是否可得二至六日,或七日七夜,得如意的静默无言的欢喜快乐
尼乾子们对于前两个命题,回答是否定的;而对于后两个命题,无疑给了十分肯定的答复,因为他们相信佛陀完全具备这样的修持功夫。如此对比,国王之乐与沙门之乐的孰胜孰劣,自然是一目了然。因为,一个是世俗五欲的快乐,一个是禅定中所获的喜乐,二者完全不是处于同一个层次。世欲的快乐是有尽头的,是极其短暂的;而修行所带来的快乐,永是永恒的,也是妙不可言的。
经文结论:“欲无有乐,无量苦患”。如果佛弟子不能如实观察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就无法远离恶欲,也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解脱。(2009.05.24)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