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D 二、自欢喜经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D 二、自欢喜经
二、自欢喜经
说法地点:摩揭陀国那难陀城波波利庵婆林
参加人员:舍利弗与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舍利弗称赞佛德,而说过去、现在、未来当中的所有沙门、婆罗门的智慧、神力、功德等都不能和佛相匹等。佛陀听其言后,教他不应称说佛为至上,应称赞法为至上,而提示说法的次第。所谓1.制法,2.制诸人,3.识四人胎,4.道,5.减,6.言清净,7.五见定,8.三常法,9.四观察,10.四教诫,11.戒清净,12.解脱智,13.宿命智,14.天眼智,15.神足证。最后说过去佛有等、未来佛有等,现在佛无等之过未诸佛,现在一佛之信念,舍利弗则向大众垂示所闻之法,而自己则得清净之法。
本经概解:此经是舍利弗赞叹佛道而自念。他确信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未来当中的沙门、婆罗门的智慧、神足、功德、道力等,都不能和佛陀之无所著、等正觉相比类者。他将此事向佛表白时,佛陀则对舍利弗阐述佛陀之至上主义,不如法至上主义等事。佛陀列举说法上上次第,其概要如下:
(一)制法:无上制,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支、八贤圣道。
(二)制诸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六根六境之主客关系。
(三)识四入胎:入胎为入母胎之意。1.乱入胎、乱住、乱出。不识而入、住、出母胎。2.不乱入、乱住、乱出。识入母胎,然而不识而住、而出母胎。3.不乱入、不乱住、乱出。识入母胎与住入母胎,然而不识而出母胎。4.不乱入、入乱住、入乱出。识入母胎而住、而出母胎。
(四)道:道为正勤法。1.欲、2.离。3.灭尽、4.出要。
(五)灭:导人灭除苦乐之法。1.苦灭迟得,2.苦灭速得,3.乐灭迟得,4.乐灭速得。
(六)言清净:不发无益虚妄之言语。
(七)五见定:有关于有否身之不净、识之流动,或断续、或解脱等之观法得达。1.初见定:入三昧而观头至足,再由足至头,观察人的皮肤内外,唯有不净之发、毛、爪、甲、肝、肺、肠、胃、脾、肾、五脏、污、肪、髓、脑、屎尿、涕澡、泪臭,无一物可贪。2.二见定:随三昧而除去皮肤之外之诸不净,唯观白骨及牙齿。3.三见定:随三昧而除去皮肤之外之不净,及白骨。唯观心识在何处,而作是想:为在今世,为在后世,今世不断,后世不断,今世不解脱,后世不解脱。4.四见定:随三昧而除去皮肤之外之诸不净,及除白骨,又重新观识,而作是想:识在后世,不在今世,今世断,后世不断,今世解脱,后世不解脱。5.五见定:随三昧而除去皮肤之外之诸不净,及除白骨,又重新观识,而作是想:不在今世,不在后世,二共断除,二共解脱。
(八)三常法:此世间之常存法,涉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随三味心而忆识世间之二十成劫、败劫。劫为劫波,译为分别、时节,是不能计出之长时之意。成、住、坏、空之四劫中,各有二十增减,其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每经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劫。反之而人寿十岁,每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劫,合而有八十增减。增劫就是成劫,减劫则为败劫。
(九)四观察:预知宣示他人之心之方法,有四种。第一观察:以想观察,而知他人之心所趣,此心之所趣。彼心作是想时。或者是虚的(不实的),或者是实在的。第二观察: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或闻诸天及非人之语,向彼而说:你的心是如此,你的心是如此。这,或者是实在的?或者是虚的(不实在的)。第三观察:不以想观察,亦不听到诸天及非人之语,而自己观察自己之己身。又听他言,而向彼人语曰:你的心如是,你的心如是。这也有实在的,也有虚的。第四观察:不以想观察,也不闻诸天及非人之语。又自观,不他观,而除觉观,已得定意三昧,观察他人,向彼语曰:你的心是如是,你的心是如是。这种观察,即为真实。
(十)教诫:不违背佛陀之教说,而得四向四果,也就是斯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之方法。1.初教诫,得阿罗汉位。2.二教诫,得阿那含位。3.三教诫,得斯陀含位。4.四教诫,得斯陀洹位。
(十一)戒清净:有关于人之戒律的行为之法。如不以舌诳人,常自敬肃,捐除睡眠,不怀谄邪,口不妄语,不为世人预记吉凶,虽自称说,不从他所得,以示不求他利。唯有坐禅修智,辩才无碍,专心不乱,精勤不怠。
(十二)解脱智(指四向四果之智。也就是提示人们得达解脱的道程)。
(十三)自识宿命智证(指宿命智证通。所谓知识过去宿世之因缘等事之智)。
(十四)天眼智(以天眼而知道众生离开此世后,转生彼世等状之智)。
(十五)神足证(神足为神足通,为自身之变化自在之力。然而佛教并不以变化不可思议为重点,其主要乃在于精修贤圣之道,不染爱、不爱等事,而住于平等,而得达等觉后,自会具有种种之神力。通常都以神境智通而名,是贤圣神足,是和外道有异之处)。
最后世尊教说,“过去佛有等”、“未来佛有等”、“现在佛无等”的过去诸佛,现在一佛的信念,因此,舍利弗即对四众说其所闻,自得清净!
我们从上面的有关此经的梗概就可以看出,这部经同样为理论色彩很是浓厚。但是不论其如何的抽象,既然我们是在读经,那么再深的理论我们也要去探究一番,这样对于增加修习资粮肯定会有所帮助。
首先我来谈一谈本经的说法地点——那难陀,又被称作那烂陀。对于这个地名,凡是对印度佛教稍有涉猎者,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在古印度,曾经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大丛林:那难陀寺。“那烂陀”意译为“施无厌”,据说是该寺池中的一个龙王的名字,也就是说该寺是以龙王之名而命名。该寺位于中天竺摩揭陀国菩提道场之东,佛灭度后由阿育王所建塑。开始时只是个精舍,后来规模日渐扩大,遂演变成佛教著名道场。
那烂陀寺的遗址在今天的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附近,这里据说原系佛陀大弟子舍利弗的诞生及灭度之处,佛陀本人亦曾路经此地说法。据藏文资料,最初创建该寺的是阿育王。法显法师在他的《佛国记》中只提到此处有舍利弗涅槃塔,并没有提到寺院。到公元七世纪的玄奘、义净又称曾在那烂陀寺居住多年。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载:该寺“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辣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加以流水逶迤,青莲菡萏,晕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5~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研究中心之一。据说在极盛时期,佛教学者云集,主客常达万人。不仅当时印度的著名佛教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一些僧人也不远万里,负笈前来。该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兼有中观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时旁及印度其他宗教哲学派别。此外,还学习因明、声明、术数、医方明等各种知识。寺内有三大图书馆,分别是称作“宝海”、“宝色”,意为所藏经书均为珍宝。12世纪末,该寺为入侵的穆斯林所毁,后遂湮没无闻。1861年,一批欧洲学者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及附近出土的碑铭,进行了初步的勘查发掘。20世纪初,印度考古部门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该寺遗址达百万平方米。依《多罗那他佛教史》所载,相传阿育王尝供养位于此地的舍利弗祠庙并建寺。
据玄奘及义净所传,由于该寺僧人众多,当地一百余村的收入皆用来维持此僧院的日常用度,每日依次有二百户捐赠米、乳油、乳等,使得数千学僧得以无后顾之忧而专心研学。僧院每日开办一百余次讲座,日以继夜地进行议论研学。除好学风气弥漫之外,戒律亦被严格遵守。据说极盛时期,其教学水准极高,在此僧院出身者,皆普获各地之好评。事实上,印度大乘佛教的著名学者,多数出自此僧院,尤其以六、七世纪左右的护法、戒贤及八世纪左右的寂护、莲华戒等人为最著名。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此经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佛陀的大弟子——长老舍利弗曾于闲静之处,就产生了这样的念想:我的心已经决定而知道如下之事:不管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的沙门、婆罗门的智慧、神通、功德、法力,都不能与佛陀相比较,更遑论超过佛陀呢?
舍利弗产生了这样的念想之后,他就从自己的静室里起身,走到佛陀那里,就把自己的刚才所起的念想一五一十地向佛陀作了禀告。
那么佛陀对舍利弗所生起的念想所持的是什么态度呢?
佛陀听后,就对舍利弗说:“善哉!善哉!你能在我的面前说如此赞叹我的话,而且一向照我所说的去做,真是很不错的呀!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是没法和你相比的。”
佛陀继续说:“舍利弗,你是否同意我所说的话?”
接下来,佛陀问了舍利弗一连串的问题:
第一,舍利弗,你是否能知道过去的诸佛心中之所念,那些诸佛有什么样的戒、什么样的法、什么样的智慧、什么样的解脱、什么样的解脱知见吗?
第二,舍利弗,你是否知道未来诸佛心中之所念:他们有什么戒、有什么法、有什么智慧、有什么样的解脱、有什么样的解脱知见吗?
第三,舍利弗,你是否知道坐在你面前的佛陀心中之所念系的:有什么样的戒、什么样的法、什么样的智慧、什么样的解脱、什么样的解脱知见?对于以上三个有关过去、未来、现在佛陀的一系列念想问题,舍利弗只好老实回答说:
“我不知道啊,世尊。”
佛陀说:“舍利弗,对于过去、未来、现在的如来心中所系念的,你都一概不知。那么究竟是什么缘故,使你产生了刚才的念想的呢?如果你对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所念系的都一概不知,而去对大众说:‘一切沙门、婆罗门的智慧、神足、功德、道力,都没法与如来相匹等的’,那么别人听到了你这些话,会相信你所说的吗?”
舍利弗听了佛陀的话以后,就对佛陀说:“我虽然不知道三世诸佛心中之所念,但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我还是知道的。”
接下来,舍利弗便把佛陀的一些教法进行了罗列——如来所说的教法,讲究一个渐次,即由低向高、由普通向微妙逐步转化:
第一,说黑、白之法。也就是讲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善的;
第二,说缘起、缘灭之法;
第三,说照、无照之法。即光明与黑暗之法。
舍利弗说,他听闻这些教法之后,都能一一加以分别理会。通过这些法,他对佛陀产生了绝对的信念,相信如来已成就无上正觉,相信如来已消灭众苦,相信如来的教法在各种善法当中,是最上的一种。世尊的智慧悉皆具足,没有余遗;佛陀的神通已达到最高层次,没有任何沙门、婆罗门能够与如来相匹等,更不用说超过如来的了。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