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妙法未圆信力精进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妙法未圆信力精进

 

  『慈心护念持法传承,妙法未圆应生精恳,信力精进回向大乘,诚心愿力体解大道。』

  就是希望我们人人体会佛陀慈悲护念一乘妙法,我们应该要更用心听闻,同时要能持法,闻而修,修而持,所以法就是要人人用心传承。

  在佛的时代,常随佛的大众,虽然常常跟随在佛的身边,却也是无法体会佛心本怀,所以『妙法未圆』。真正很微妙的法,也就是佛内心所护念,大众还无法很透彻了解,所以『妙法未圆』。这是对大众的根机而言。

  所以我们应该,当初大众应该要生起精恳的心,要真正的精心无杂,真正恳切来求法,要认真听,能听出佛陀所护念的心声。所以,叫做『妙法未圆』,还有一点点不是很了解。所以更要生起了精心、恳切,要用心。

  所以『信力精进,回向大乘』。因为佛陀所要说的一乘妙法,那就是大乘了。过去佛陀是对机说法,铺一条路,让你们能方便到达现在所开启的这条真实大路。过去是一条的便道,虽然是便道,也能够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过,就是还差这一段,这一段大道,归向到佛的境界的大道,所以我们要『信力精进』。

  『回向』就是说我们的心要凝聚,向大乘的道路。所以,诚心愿力才能够体解大道,大家的心要抱持真正虔诚的心愿,大信的力量,这样才能真心体解大道,我们的心与道能契合。

  我们前面说过了,『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意所趣?』

  ⊙『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意所趣?』《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那是前面的(经)文,说:佛所说的解脱的道理,我们好像有得到了,我们的心很平静,了解佛的教法,知道一切因缘果报,所以将心很安静下来。我们以为这样就已经得到解脱了。不过,现在佛陀再度提起法很深妙,说我们大家,声闻、辟支佛所不能解,还不能够了解,到底是什么法呢?

  这是四众无法体会,内心的所念。所以这期间,『尔时』,『尔时』就是那个时候,从阿若憍陈如与千二百五十人,还有求辟支佛、菩萨心的人,全场的人都无法了解。以为已经得法了,没想到还是没有真切了解佛的心意。在大家的心有生起这样的念头那个时候,叫做『尔时』。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知道大家心有疑,自己想自己也还是还没有很了解。

  先来了解『舍利弗』。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之一。看,光是佛的常随众就有千二百五十人,却是佛陀时时在赞叹的才有十位而已,可见修行能够真正贴切于佛心,而且能够了解佛法,身体力行,能够到这样的水准不是很容易。

  十大弟子各有优点,目犍连是『神通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在所有智慧,归纳于智慧中的弟子,是舍利弗为代表,他为第一,所以他以智慧著称。又,舍利弗虽然很有智慧,却是也曾经过很久很久才发大心。舍利弗都这样了,其他的呢?

  常说『心宽念纯』,我们要依教奉行,这样要通达诸法才有办法。所以佛陀说:『当生大信力』。你要相信,要有这个力量,愿意不怕辛苦支持下去,这就是要『当生大信力』。

  大家,我们慈济人不就是人人有信心,很多关关卡卡的困难,都说『克服万难,使命必达。』不就是常常听到这样说吗?这就是勇敢的信力,发大心,一定要勇敢,一定要相信法。同时还要有力量,要有勇敢的力量,否则很快就会退失道心。

  舍利弗知道四众心疑。何谓『四众』?就是佛说法时,大家共同在那里听法,有三种的四众。

  第一种,就是发起讲经的人。就如在《法华经》中,在座的人,如舍利弗,他为了要了解佛陀到底内心的本怀,佛知、佛见,所保护着的微妙法是什么?他代替四众来请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舍利弗要请三次,佛陀才开始讲这部经。所以,舍利弗就是请佛说《法华经》的『发起众』。

  我们凡是什么事情,哪一本经、什么样的法,都有人起来请问。请法的人,叫做『发起众』。

  我们一直说到现在,还在叙述佛陀的心意,还在叙述小根、小智之人,《法华经》尚未开讲。现在开始有『发起众』,那就是舍利弗,知道四众心疑,他站起来,请佛讲现在《法华经》的开经。那就是舍利弗,叫做『发起众』。

  第二种,就是『当机众』。『当机众』就是常常随在佛的身边,所有的法,他们都有听到,全都是依教奉行,各人得各人的心得,各人修各人的行。已经了解佛的教法,但是停滞在心已经寂静,觉得:『我现在都心无烦恼、无挂碍。』只停滞在那里。分段生死虽然是去除,但是变易生死的最后那一关还没有过,还未完全透彻。所以,这千二百五十人也是叫做『当机众』。

  或者是宿植德本,已经开始修行。不一定在千二百人之列,还有其他的人,很久以来都已经在修行,内修、外行的这个德,已经积了很多功德,也能回归本源——『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本源;只是还未透彻明了。像这样的人,『缘合时熟』,到了因缘和合,这样的人『闻即得道』,这种的人也叫做『当机众』。此外,在那个时候,想要听佛陀再开示一乘妙法的人,也都是叫做『当机众』。

  第三、是『影响众』。这『影响众』就是他方来助佛宣法,宣扬佛法的菩萨。例如八万菩萨众,有的是从他方来,或者是已经成佛,来助佛道场。常说,弥勒、文殊、观音、普贤等等,这全都是来助道场的人。所以他方菩萨到来,这叫做『影响众』。有这么多人,他们不是不透彻道理,他们是来影响大家,也来见证佛所说的法是真实法,这都是叫做『影响众』。

  第四、叫做『结缘众』。那就是一般下根机的人,德薄、福浅这种的人。听,根本就听不懂,也发不起大心,不过,就说:『结缘啦!佛在讲经,我就去听。』这种不是真心想要修行的人,也不是真心想要来求法的人。

  这叫做『四众』: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以及这种结缘众。这是第一种类的『四众』。

  第二种就是『出家四众』。都出家了,就是比丘、比丘尼,还有沙弥、沙弥尼。

  还有,『俗四众』。僧就是比丘、丘尼,俗就是优婆塞、婆夷,这样也是四众。所以这是第三种的四众。

  这三种四众,在灵鹫山那期间已经具足在那个道场。『影响众』是来到此处影响人人,这『影响众』如文殊菩萨等等菩萨,他们的心已经无疑,是来影响这个道场,来见证佛所说法的人,所以当然他的心无疑。现在所说的四众,是在家二众、出家二众。这种的四众,所以这是『疑方便』。

  ⊙四众心疑:此疑方便。佛所得法甚深难解者,而今世尊何故而作是言?

  『佛所得法甚深难解者』。以前佛陀这样告诉我们的法,感觉是很深的法,我们好不容易已经了解了。不过,佛陀现在,『而今世尊』,现在释迦佛,怎么又再这样说,『而作是言』。现在、过去都已经是难解之法了,我们很用心,很不容易已经都能了解了,现在世尊又说:『诸佛智慧,广大深远,成就希有,难解之法』。

  ⊙『诸佛智慧,广大深远,成就希有,难解之法。』《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过去我们以为这么深的法,我们已经了解,现在佛又说诸佛智慧广大深远,所成就的是希有难解之法。这是现在佛所说的,我们真的是无法了解。这是大家的心所疑的。

  今天所说的甚深,这个深与过去的深,现在这个深,真实甚深这个法,到底意趣真的是难解。前面所说的是『疑过去』,佛陀所说的法,那些方便法是不是真实法呢?现在佛陀又要说更深的法,到底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法吗?这就是他们的心所疑。

  『法』是有那么深吗?只是我们的心还未与法真实接合而已。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佛的慈心,佛陀的心护念,我们也要用很珍惜的心来护念。我们现在要听的法,我们要很珍惜,我们还要再发心『持法传承』,我们一定要持法来传承。

  『妙法未圆』,我们应该要再生起精勤的心。我们的信力要精进,要回向大乘,人人要启发我们的大心,不要回大向小,我们要继续大信力要维持下去,诚心愿力才能够体解大道。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