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G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G
1070经:本经叙述一少年不欲协助作衣,佛陀为其辩白。
在原始佛教时期,一般都要进行夏安居。为什么要安居呢?因为印度夏季时雨期有时达三个月之久,而且天气变化无常,弄得许多出家人都没办法过正常的乞食生活。怎么办呢,于是出家人便聚居于一处集中精神致力于修行——这是客观原因。从出家人的慈悲角度而言,雨季到来时,正值各种小动物活动频繁期。此时出家人若四处募化,必然会踩杀地面的一些昆虫类以及草树的嫩芽,容易招引世人讥讽,故而尽量避免外出。
佛教自传入东土以来,也延续了印度夏安居的传统。其实夏安居并非佛教的发明,其制乃始行于印度的婆罗门教,后来为佛教所借鉴采用。从时间上讲,夏安居一般多以一夏九旬为期(也就是三个月),即每年的四月十六为始日,至七月十五为终日,七月十六为自恣日。等到自恣日一过,大家又可以收拾行囊,再次踏上行脚的征程了。
在安居的最后几天里,佛陀会号召大家集体制衣。为什么要集体制衣呢?一是视作一种集体的出坡劳动,另方面还可以帮助那些生病的比丘代为制衣,发扬团结互助的道友精神,增进僧团和谐共处。我们在阿含诸经中,就可以见到佛陀亲自为比丘代为制衣的记载。有时候佛陀还自信地对大家说:你们的三衣统统拿给他一个人缝制,一点问题也没有。听了佛陀的话,大家都被逗乐了。在集体劳作中,大家不仅能感受到集体劳作的快乐,同时也能分享到佛陀的风趣与幽默——总之大家都很开心,虽然有时很累。
大家在制衣时,有时也在相互监督,看看哪些人很勤劳,又有几个人在偷懒耍滑头。此时,“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一是年少,二是出家未久,按常规思维是年纪轻、资格浅,竟然对大家的制衣活动无动于衷,当然会引起公愤了。于是将此情况向佛陀汇报,佛陀便将此年少比丘叫到跟前,问道:“汝实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耶?”这位比丘回答是:“世尊!随我所能,当力营助。”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并不是不愿意帮忙——实际上他很乐意去参加劳动。但是为什么没有付诸行动呢?那是因为大家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对实际情形并不了解。然而佛陀对情况了如指掌,“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于是他对大家说:
“汝等莫与是年少比丘语。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心法,正受现法乐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为,剃须发,著袈裟衣,出家学道,增进修学,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四增心法,即“第四禅之增上心”,即其心已远离一切烦恼和恶法而进入四禅。进入这种境界后,其行住坐卧比丘处于正受之中,哪怕是整天蒙着头睡大觉,实际上也还是在用功办道。就是说,他参加集体劳动是一种修行,他闲在那里,“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同样也是一种修行方式。这里的“不欲”,只是诸比丘仅凭现象的而推理出的主观臆测,绝非年少比丘之本意。故而当佛陀问起时,年少比丘回答是“随我所能当力营助”。故而佛陀在偈颂中,对此年少比丘所作的定论是“此贤年少者,逮得上士处”,已经有了非同一般的修持成就,已经达到“不勤而得”的“上士”高妙境界。对于这一点,若是得得一身肉眼凡胎,又拿什么来去以甄别呢?故而佛陀嘱咐诸比丘们不要随意打扰这位年少比丘,为他创造良好的修持环境,使其安心办道,争取早日“自知作证”。
通过本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耳听”未必“为虚”,“眼见”亦未必“为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走眼”。(9.14.)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