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F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F

 

  1137经还是与乞食法有关的话题。比丘外出乞食,在施主家里,未必样样如意。因此,作为乞食者,就必须要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否则到时候心情会被境相所左右。佛陀他老人家很高明,因此他就给比丘们提前打好预防针,教导他们说:“若有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彼当施我,莫令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以如是心而至他家,若他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则屈辱。以是因缘,其心退没,自生障阂。”就是说,如果比丘入他家乞食时,心中怀着这种想法,问题就麻烦了,这就是心态有问题,需要调整心态。事实上也是如此,假如换成我们自己,到人家去乞食,哪能般般如意称心呢?所以佛陀说教导弟子们说,应该以下述心态去他家乞食:

  “若复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作如是念而至他家。若彼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

  作为比丘到普通民众或居士家去乞食,谁也不能确保能否乞到食物;就算能乞到饭食,也不能保证很快就能将饭菜布施出来,也不能保证饭菜是否丰盛可口,是否恭敬有加。哪怕是连续好几天乞不到食物,也不能心生障碍,怨恨人家甚或开口埋怨人家,而要做到“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这是正确的乞食心态。最后佛陀还以迦叶为例,说摩诃迦叶尊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从来不会因为乞食问题而心生烦恼。不过摩诃迦叶尊者脾气有时候有些倔强,比如他乞食时有个习惯,大约是专拣那些穷苦人家去乞食。我们可能会觉得纳闷:佛陀不是教导我们要“次第乞食”,不能挑三拣四的吗?为什么迦叶尊者专挑贫穷人家去乞食呢?摩诃迦叶尊者面对大家的疑惑,坦然地说,这些穷苦人家之所以今生贫穷受苦,是因为他们过去舍不得布施,所以现在弄得很潦倒;如今我向他们乞食,不正是为了让他们广种福田,以换取来生的大富大贵吗?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许。(11.2.)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