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几位悲剧人物新评
曹雪芹是传统文化一位了不起的通家,他对于儒、释、道,以及天文、地理、医药无不通晓。《红楼梦》是他以自身家庭身世为蓝本,用他的生花妙笔,呕心沥血十载所创作出的煌煌巨著。对于这样的一部不巧名著,后人无不以自己偏颇的知见,一味地歪曲理解,把它看成是认识“封建社会”腐化的教科书,完全忽略了它积极的警世意义。在此,末学尝试着以佛法的视角,结合现代人的观点,重新审视《红楼梦》中几位人物的悲剧性结局,使得现代人重新理解这部名著,也许对于人生和修行有些许的启发。
不过,要说明的是,《红楼梦》绝非是一本尽善尽美的“善书”,其中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所以古人就有“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之说,是因为怕少年人看了书中爱啊情啊,失去纯正的心性,容易误入歧途。当然,由于末学的“水平”实在有限,因此,不恰当之处,恳请诸位大德批评指正。
自从荣国公和宁国公这老哥俩,以开国功臣起家之后,到了贾珍这一代,贾家已经是第四代世袭官位了,历经了近百年安享尊荣,这不能不说皇恩浩荡、祖上有德。多少研究者都不负责任地说:贾家的败落是封建家族制必然的败落,这些曲解古人的邪知邪见,哪里有不说为妙?试问在现代还能找出几个辉煌百年的家族吗?贾府能做到百年显赫,实在来说今天的人做不到,现代人绝大多数都是几年时间就把几代人的福报给享光了,更不要说百年了,岂可以一味地苛求古人吗?其实,贾府的败落是后人不懂得励精图治、修福修慧,只知道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结果,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在第五回《红楼曲》之《好事终》一词说道:“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从诗文中可以看出,家庭败落的根源就是:“擅风情”和“秉月貌。”的伦常颠倒。而贾家败落的开端者就是宁国府的贾敬,他不能以身作则教育后代,一味骄奢淫逸最终导致了贾家的败亡。
一、林黛玉的致命爱情
黛玉和宝玉的前生,实在是一段极其浪漫的传说。黛玉本是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宝玉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神瑛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绛珠才得以生长繁茂。绛珠既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于是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触动她五内郁结着的这一段缠绵不尽之情,于是绛珠决意随同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泪水来偿还神瑛侍者,以报答滋润之恩。这就是二玉所谓的“木石前盟”。
既降生人间,黛玉的身世实在凄凉,母亲贾敏是荣国府老太君贾母最宠爱的女儿,然而在黛玉十来岁的时候,母亲就过早去世了。老太君念及外孙女没有母亲照顾,于是派人到苏州,从她父亲身边把她接到京城。而黛玉到贾府后,时间不长,父亲林如海也病故了。由于父母双亡又加上寄人篱下,所以说,黛玉忧郁的性格不能不受到严重影响,而同样是父母早逝的湘云,却是“幸生来英雄豪阔大宽宏亮,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在心上。”所以说身世的不幸,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构成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造成一个人人生悲剧的决定因素。
那黛玉整天忧愁的是什么呢?就是和宝玉的这份爱情。黛玉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宝钗。从感情上,黛玉当然是宝玉生命中最深爱的女孩,为了黛玉他变着法地哭过、闹过、病过,尽管他是贾母最心疼的孙子,但是没有用的。在古代家长制的制度下,没有自由恋爱这个词的,家长的意愿是绝对的权威。宝玉的父母和贾母看中的是宝钗,宝钗当然也是喜欢宝玉的。
不错,宝玉不喜欢宝钗,但是宝钗有着黛玉所没有的绝对优势。首先,宝玉落草时从口中带出来的一块美玉,小时候,一个赖头和尚告诉贾家,说宝玉的这个玉必须要攒在金器上,也就是说宝玉找对象要找从小佩戴金器的女孩子。巧的是,宝钗小时候也有一位赖头和尚送了一件金锁,而和尚告诉她的父母说,必须要配玉器才好,也就是说宝钗嫁人必须要嫁从小戴玉的男子。从这两件饰物上所刻的字,也能看出它们是一对,宝玉的美玉上刻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宝钗的金锁上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如此天造地设的一对,贾家和薛家当然都认为是最吉祥的婚配。所以,宝玉和宝钗的婚姻也是注定的。而且宝钗还有个表面温良其实老辣的母亲薛姨妈。
黛玉的性格越来越忧郁到了病态的地步,在旁人看来,大观园富贵荣华、诗情画意的生活,在她看来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写的诗歌,也充满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凉之感,整天不是愁眉就是泪眼,她的丫鬟紫鹃刚跟着她的时候,还以为她是刚到贾府想家的原故,后来看她长期如此,天天坚持不懈地哭鼻子,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紫鹃也就习以为常,懒得再去劝她。
再说宝钗,这个女孩子不简单,她写的《咏絮诗》隐隐透露出了她的志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有野心,要向上爬。她对于自己的爱情之战有着成功的规划。她走的是“孝顺路线”。她非常善于投宝玉的母亲和贾母之所好,笼络贾家上下人,因此深得贾家上下的欢心。点菜时她点老年人容易咀嚼的菜,看戏时,她点贾母喜欢看的戏文。当宝玉母亲王夫人的丫头金钏跳井自尽后,她不但婉言劝导王夫人,而且她把自己的衣服送给金钏作为送老衣穿,她一点也不忌讳普通人迷信的晦气之说。因此说,黛玉对于这样一样位强大的竞争对手,她心里是时时刻刻充满着烦忧的,她既没有金去配宝玉的玉,也没有宝钗那样的手段来笼络人心,更没有父母为她操心终身大事。又加上先天体弱、性格多疑、心胸狭隘,这相思病可就一天一天的酿成了。随着对宝玉的爱情一天比一天深沉,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泪水也就一天比一天增多,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病弱。当宝玉和宝钗洞房花烛之时,也正是她花落人亡的时候。最终真的用她那短暂一生的泪水,偿清了神瑛侍者的滋润之情。
从黛玉的爱情悲剧上来看,如果你生命中出现了一位能让你生让你死的“天魔星”,如果你不幸爱上了一个人,爱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这实在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从佛法上来说,这其实都是有宿缘的,都是来讨债的。热恋中的人,其实是深中情魔的可怜人。当人在热恋之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在可以把他们暂时划规为精神病人之例。因为热恋中的人,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强烈地执著于爱恋着的对象,他们的生命在燃烧,内心涌动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如果受到某种阻力,热恋中的人,很可能会做出有害自他的极端行为。即使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有可能像黛玉一样,最终因为无望的相思而忧郁致死。
众生苦,苦在多欲多情,多欲多情则常苦,少欲少情则常乐。黛玉之死,也是她不懂得反躬自省、一味受制于情魔的结果。当一件事情困绕我们的内心之时,就要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地找出它的因由,从自己的内心剖析它、消释它。如果黛玉能够常常想:你宝玉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浑身散发着臭气,满肚子尽是脓血屎尿的臭男人一个;如果黛玉能够常常读读佛经:“汝爱我色,我爱汝心,经百千劫,犹在缠缚。”那么,自然无边的烦恼变化为清凉,她的人生之路将会是另外一种风光,黛玉未必不能福深寿永,安享天年。可叹世间古今多少痴情男女,都因为打不破情关,因此在美好的年华过早香消玉殒。这正如《红楼梦》中的感叹:厚地高天,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二、元春很可能死于忧郁症
贾家的第三代虽然还承龚着官位,然而后继乏人,没有有功于国家的功名子弟,所以贾家荣华的背后深藏着危机。而宝玉的大姐元春,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被选入皇宫做女史,也有点“临危受命”的味道。而元春也果然不负家庭的期望,在宫中努力奋斗,因为她的贤德懿行,后来被加封为贤德妃。而贾家的兴衰也就和元春的命运绑在了一起,当元春成为“娘娘”之后,贾家也迎来了极其短暂的“烈火喷油,繁花着锦”的荣耀,当元春四十三岁不幸夭亡时,贾家的地位从此也就一蹶不振,最终“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名篇,从中可以看到,皇家的排场、皇亲的奢华,无不尽收眼底。然而最让人震动的,还是元春和家人见面的情景。请看原文:“贾妃,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元春的奶奶),一手搀王夫人(元春的妈妈),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刑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宫闱之争,向来相当残酷,骨肉相残,司空见惯。后宫嘉丽三千,能得到皇上宠幸的,又有几人?元春长年在深宫幽禁之中求生存,可见是多么的艰难,所以她的内心是充满委屈凄苦的,而只有当一家人多年后聚在一起后,她的委屈才一下子释放了出来。这些文字细细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而贾母和王夫人又何尝对于元春的处境不是心知肚明,所以:“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等到元春的父亲贾政来拜见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心酸的景象。请看原文:“贾妃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元春是好样的,她为了一大家的荣华在宫里拼搏,然而当她面对父亲这个亲手送她入宫的人时,仍然免不住要心生些许的埋怨之情。而贾政虽然心疼女儿,然而作为他的身份,他讲出的却是一番官话,那意思是要女儿好好保重身体,努力侍奉皇上,努力保全一大家的富贵荣华。
第九十五回写到:“且说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疾。不料此回甚属利害,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医调治。岂知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内官忧虑,奏请预办后事。”元春的死很突然,之前只生过一次小病,贾母等人进宫去探视过一次,而过后不久,到了第九十五回“元妃薨逝”,元春便死于“痰厥”。所谓的“痰厥”其实就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病引起的重度昏厥,从而导致死亡。元春死亡的身体因素是因为“身体发福,举动费力,每日起剧劳乏,时发痰疾”。元春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侍宴,偶沾寒气,勾起旧疾,突发痰厥。”不才认为“痰厥”只是元春之死的外在因素,其主要因素还是元春长期极度的忧郁,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严重低下,从而造成身体的病变,即使她不因“痰厥”而死,也会因为其他“厥”而死。所以说,一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时候,我们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可是我们却能够改变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可能永远都比不上别人优秀,可是我们如果能够打败自己,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三、尤二姐姊妹小三下场多凄凉
话说这尤二姐和尤三姐本是宁国府的亲戚,也就是贾珍太太尤氏的妹妹,因为是尤氏父亲的续弦尤老娘“拖油瓶”带入尤家的,所以和尤氏毫无血缘关系。这尤家二位小姐可不是“省油的灯”,胆子比天都大。她们虽然还没嫁人,都和姐夫贾珍有些“首尾”,甚至和姨侄贾荣也就是贾珍的儿子,也有些不干不净。而她们的母亲尤老娘因为贪图贾家的富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没看见。虽然尤家二位小姐长得也是千娇百媚人见人爱,可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也就难有真正的富家弟子肯前往“求配”。
而这二位尤小姐因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又不想过苦日子随便嫁掉,难免就走上了“曲线致富”的道路。先是贾琏看上了尤二姐,想要把尤二姐收为小三,在贾府之外金屋藏娇,于是他和侄子贾荣商量。这“雷打的”贾荣正好嫌在自家和二位姨偷情有所不便,心想如果促成了这件事,自己也好抽空去和姨娘约会,便顺水推舟做起了人情,三下五除二,便把尤老娘和二姐、三姐说通了。等到贾琏在外面把房子、佣人安排好之后,晚上用一顶小轿把尤二姐偷偷接了过去,还有尤老娘以及尤三姐,贾琏便和尤氏母女三人瞒着贾府上下过起小日子。而贾珍也抽空到这里和尤三姐偷情。
再说尤三姐原来早已看上了一个叫柳湘莲的世家子弟,此人“素性爽侠,不拘细事”,是一条好汉。贾琏得知小姨子喜欢柳湘莲,夸她果然好眼力。于是张罗着为尤三姐提亲,那柳湘莲听贾琏把尤三姐夸耀一番,心里也非常欢喜,于是把家传的鸳鸯剑作为定情之物,托贾琏送给尤三姐。尤三姐自从得了鸳鸯剑之后,以为终身有了依靠,从此痛改前非,一心一意等着柳湘莲前来迎娶。可谁知柳湘莲后来听说这尤三姐作风不正、淫乱无比,心中就生起了反悔之意。于是他来到贾琏和尤二姐的新房,想要要回鸳鸯剑退亲,而尤三姐听说柳湘莲到来,心中十分欢喜,就躲在里面偷听,当听到湘莲说要回鸳鸯剑退婚的话时,她就晓得人家已经知道了她的从前丑事,不屑为妻,想要反悔。心情刚烈的尤三姐又羞又恼,从房里走出来,对着湘莲说:“还你的定礼。”说着用剑在脖子上一抹自杀身亡。可怜尤三姐的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里去了。而湘莲此时才后悔大哭:“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从此这位柳湘莲也看破红尘出家修道。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来二去,贾琏的老婆王熙凤就知道了贾琏藏娇之事。这王熙凤可是个心狠手辣的醋坛子。她先以自己没有生男孩,希望二姐为贾家添丁为由,把“苦尤娘赚入大观园”,然后就开始玩起了借刀杀人的毒计。恰巧贾琏最近办事给力,他的老子贾赦一高兴,赏了她一个叫秋桐的小妾,因为有了新欢,贾琏暂时又把疼爱尤二姐之心抛在一边。王熙凤挑唆秋桐和尤二姐的关系,那秋桐仗着自己是贾赦“介绍”给贾琏的,原有些头面,又加上天性暴躁,也不问青红皂白,每天辱骂尤二姐,可怜尤二姐虽然淫乱,然而天性却是个老实人,每天只有淌眼抹泪,受尽侮辱。王熙凤每天只是让人送些不堪的饭菜给尤二姐吃,又在贾母面前煽风点火,老太君不过是个听信谗言的软耳朵根子,老太君渐次不喜欢尤二姐,而众人都是看老太君眼识行事的,见老太君不喜欢尤二娘,不免又对尤二姐践踏起来。
尤二姐本是花为肠肚雪作肌肤的人,如何经得起这般折磨,不过受了一个月的暗气,便恹恹的得了一病:四肢懒动,茶饭不进,渐次黄瘦下来。夜来合眼,只见他的妹妹尤三姐手捧鸳鸯剑前来说道:“姐姐,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归到警幻案下,听其发落。”尤二姐哭道:“妹妹,我一生品行既亏,今日之报既系当然,何必又生杀戮之冤,随我去忍耐。若天见怜,使我好了,岂不两全。”三姐笑道:“姐姐,你终是痴人。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鹿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尤二姐惊醒,原来却是一场梦。等到贾琏来看她的时候,便哭着说:“我这病就是不能好,我来了半年,腹中也有身孕,但不能预知男女。倘天见怜,生了下来还可,……”贾琏于是即刻去请医生。谁知请了位胡太医乱用虎狼之药,竟把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而熙凤却假意说道:“好容易有了一个,又遇到这样的医生。”因又叫人出去算命打卦,偏偏算命回来又说:“系属兔的阴人冲犯。”大家算起来,只有秋桐一人属兔,都说是她冲的。这秋桐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对尤二姐更是辱骂有加,并且到贾赦的太太刑夫人那里哭泣告状。尤二姐心下自思:“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定必不能好。况胎已打下,无可悬心,何必受这些闲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于是从箱子里找出一块生金,直着脖子吞入腹中自杀而亡。
所以说,女孩子啊女孩子,千万不要去做小三,不但千夫所指、身背恶名、遭人暗算、令父兄羞愧难当,而且下场凄凉,看看尤家二姐妹的下场,就可知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四、贾瑞之死,精尽人亡的范例
宁国府贾敬过寿,王熙凤和荣国府一群女眷们前去拜寿,午宴过后,凤姐去看生病的秦可卿,出了可卿的住处,路过宁国府的会芳园时,正巧碰上了贾琏的族兄弟贾瑞。这“没人伦”的贾瑞句句话都在挑逗美艳的凤姐,“明里一把火,暗中一把刀”的王凤姐虽然心里极端厌恶,可是表面上却对贾瑞殷勤有加。待贾瑞走远后,凤姐对贾瑞心生杀机“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贾瑞误以为凤姐对他也有意思,色胆包天的他居然跑到荣国府找王熙凤。凤姐假意和他约好晚上在荣府西边穿堂见面,贾瑞喜不之尽,内心以为得手。好容易盼到晚上,黑地里摸进荣府,趁关门时钻入穿堂。哪知半天不见凤姐,而东门也“咯噔”一声关上了。二边门关的铁桶一般,而南北高墙亦爬不上去。正是腊月天气,夜又长,北风凛冽,侵肌裂骨,害得贾瑞一夜几乎不曾冻死。好容易盼到早上,趁着开门的老婆子不注意,一溜烟抱着肩跑了出来。回家后,贾瑞又被爷爷贾代儒以为在外面鬼混,痛打了三四十板子,而且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子里读书,贾瑞冻了一夜,又遭苦打,且饿着肚子,定要补出十天的功课来爷爷方才罢休,真是其苦万状。
贾瑞再也想不到凤姐捉弄他,过后得空又来找凤姐。凤姐见他自投罗网,又假意和他约定在凤姐房后小过道空屋会面。而凤姐却在暗中设下圈套。
贾瑞晚上来到和凤姐约定的地点,只见黑幽幽的来了一个人,贾瑞以为是凤姐无疑,急急地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谁知是一个男人的声音笑道:“瑞大叔要臊我呢。”贾瑞仔细一看,原来是贾荣,一时间,贾瑞真是羞得无地自容,转身就跑。却被躲在暗处的贾蔷一把揪住。两人连诈带骗,逼着贾瑞给每人写了一张五十两银子的欠条。
这荣、蔷二人指定一个“窝儿”让贾瑞蹲下,然后前去为他开门。贾瑞此时身不由己,只得蹲在那里。心下正盘算。只听头顶一声响,一桶粪尿浇了他一身一头。贾瑞浑身冰冷打战,不敢声张。只见贾蔷跑来叫:“快走,快走。”贾瑞如得了命一般跑了。
贾瑞回到家里更衣洗濯,心下方才醒悟凤姐捉弄他,因此发了一回狠;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内,一夜竟不曾合眼。自此贾瑞相思成疾,满心只想着凤姐,又不敢再去荣府。而贾荣、贾蔷两个常常来索要银子,他又怕他祖父知道;白天功课又紧,他二十来岁的人,又尚未娶亲,未免有那“指头儿告了消乏”等事(指手淫)。更加上两回冻恼奔波,因此几下一“夹攻”,便得了一种病:心里感觉膨胀,嘴里吃饭没味,脚下柔软如绵,眼中干涩似醋,黑夜发烧,白天常倦,小便时同时排出精液,嗽痰带血。百般请医问药,补品吃下去几十斤也不见个动静。
这贾瑞此时候要命心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一天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听见了,直着声叫喊道:“快请那位菩萨来救我!”那道士进来后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风月宝鉴’与你,你天天看可治你病。此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是警幻仙子所造。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并且道人嘱咐只可照背面,千万不能照正面。
贾瑞待道人走后,拿起风月鉴向背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关上了,骂道:“道士混帐,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里面,与风姐恩爱了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开眼睛,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的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下面已遗了一滩精。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刚要出镜子,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旁边服侍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上来看看,贾瑞已经没气了,身子底下冰凉渍湿的一大滩精。代儒夫妇哭得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于是命下人架火来烧,只听镜子内哭道:“谁叫你们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必烧我?”只见那道士从外面跑来,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曹雪芹不愧是艺术大师,活嘣乱跳的一个人,仅仅用了一、二个章回就把他写“死”了,却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而无论从科学、医学、因果,都显得那么无懈可击。给人强烈的印象就是:如果谁处在贾瑞的处境,如果谁要是按照贾瑞那样来“办事”,谁都必死无疑。这正是:美人原是胭脂虎,色字头上一把刀。悬崖勒马还魂丹,飞蛾扑火枉死鬼。
五、妙玉邪心参禅,招魔堕落风尘可怕又可悲
《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的枢纽,其中的判词隐喻着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看懂了第五回,《红楼梦》主要人物命运和性格就把握住了。妙玉的判断词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首词写了妙玉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她性格孤癖,未能忘情,最终被强盗劫持而去,居然沦落为风尘女子。妙玉在金陵十二钗中有其特殊性,她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出家人,下面就妙玉的性格来分析她的悲剧人生。
妙玉原本也是苏州的富家小姐,因为自幼身体有病,家里为她许了几个替身出家也总不见好,到底自己出家带发修行之后,才把性命保全了下来。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修行人,妙玉的出家是被动的,因此也谈不上有任何的菩提心,更谈不上勇猛进精的修行。她的业力相当重,以至于在这个世上难以存活,出家之后,总算佛祖把她的业力担了起来,身体好了,然而妙玉既没有感恩佛法,也没有报答佛恩,更没有发心发愿度化众生。仍然是悠悠放任。她的师父圆寂后,她本想回乡还俗,可是她的师父临终遗言说:“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就没回乡。因此说妙玉也谈不上什么道心。可以说妙玉是的“赖佛吃饭,靠佛穿衣”之流,这样的行持,怎么能得到佛法的加持呢?
省亲别墅大观园建成之后,园中建了一座“笼翠庵”,需要在其中长住一位修行人。正好林之孝家的来跟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回话:“西门外牟尼院有位带发修行的妙玉,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王夫人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她来。”林之孝家的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于是果然下帖子将妙玉请进了大观园栊翠庵。由此可见,妙玉的习性首先是骄傲,虽然出家了可是富贵人的习气丝毫未断。
妙玉还嫌贫爱富和有洁癖。刘姥姥和贾家沾点亲故,来贾家打打“秋风”,正投了贾母老太君想要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的缘,贾母带着刘姥姥以及贾家的女眷们浏览大观园,走到笼翠庵,妙玉连忙接了进去。妙玉亲自招待贾母吃茶,贾母吃剩下的茶让刘姥姥吃了。妙玉嫌刘姥姥脏,便不让下手的道婆再收刘姥姥吃过的茶杯。对女孩子体贴的宝玉想要让小厮来帮忙洗地,妙玉连忙让宝玉吩咐小厮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
妙玉生活奢华、铺排,毫无修行人惜福、节俭的作风。她待客的茶杯居然是古代的珍奇异宝,她招待贾母的茶是御用贡品“老君眉”。她请黛玉、宝钗和宝玉吃的茶是“收梅花上的雪”储藏起来的。
妙玉性情古怪,给认识她的人的感觉就是“不僧不俗,古里古怪。”贾府不止一个女孩子讨厌妙玉,宝玉的大嫂李纨就直接说过:“我讨厌妙玉,不愿意理她。”为什么讨厌妙玉呢?因为妙玉:“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自己没有涵养,不懂得恒顺众生的道理,却喜欢用佛法的道理对着别人说三道四、颐指气使,处处惹人讨厌。所以学佛学不好往往就学成妙玉了,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这当然包括末学自己,惭愧。
妙玉未能忘却情爱,暗恋宝玉。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她人虽在栊翠庵,心却已飞向了庵外的红尘世界。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妙玉对宝玉的爱情已初露端倪,妙玉斟了一杯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一个闺中少女怎可能“仍将前番自己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是未出家之人,又刚吃过酒肉,难道妙玉就不嫌他“肉食腥膻”吗?并且当宝玉说要把茶杯送给刘姥姥时,妙玉说“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而宝玉却能用妙玉“常日”用的茶具饮茶,并且是“仍”,可见并非第一次,这就说明妙玉对宝玉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感情。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宝玉因落了第,李纨要他去栊翠庵折一枝梅花插瓶,并命人跟了他去。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称是,聪明的黛玉已经察觉妙玉对宝玉不同于一般的感情了,但傻乎乎的宝玉却只说出“不求大土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同一天过生日。岫烟与妙玉相识多年,有半师之交,情义深厚,她过生日妙玉并无任何表示,却偏偏给宝玉送了“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粉笺。这足以说明妙玉喜欢宝玉毫无疑议。第八十七回“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中,一个月白风清的静谧秋夜里,妙玉和宝玉在惜春处相见。妙玉见了宝玉“突然把脸一红”而且“微微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红晕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妙玉暗恋宝玉已经非常明显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妙玉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修行人,其实就是一个住在寺庵里的骄小姐,她脾气不好、暗恋异性、性情古怪、惹人讨厌、生活奢华,这样的行持,如何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保佑?
更重要的是妙玉在修行方面的严重错误,一是不务正业,二是修行不契机的法门。
妙玉不务正业扶乩,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丢了,岫烟请妙玉扶乩卜问通灵玉的下落。妙玉叫道婆焚香,在箱子里找出沙盘乩架,书了符,命岫烟行礼祝告毕,然后同妙玉一同扶乩。印光大师一再强调扶乩是灵鬼假冒天仙和佛菩萨在作怪,学佛人不应该沾染这些,乩坛的鬼话对于小因果小轮回或许有点帮助,然而至于说佛法不过是胡说八道。为什么去做鬼?就是心地不真实,当有人求问乩仙他不懂的佛法的时候,他绝不会说不知道,他往往会不懂装懂乱说一起,所以误导大众,这个因果太大了。民国时有个江易园居士,因为受到扶乩的迷惑,最后连佛法也不信了,连印光大师教导也不信了,居然把他老人家规劝的书信都烧了,所以真学佛的人,绝不做这些坏乱佛法的事情。
众生的根机分上、中、下三等。所谓的下下根其实就是三毒烦恼相当严重,而上上根的烦恼相当轻微。而印光大师开示道:“法不契机和药不对症是一样的,足以杀害人的慧命。”以妙玉的根性,不过是下下根机,然而妙玉却修习上上根才能能修习的禅宗,所以才有妙玉“坐禅寂走火入魔”的悲剧发生。
事情是这样的,妙玉晚上坐禅,坐到三更以后,听得门外有动静,出到前轩,独自凭栏站了一会,忽听房上猫儿一递一声嘶叫。忽然想起宝玉白天的话,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摄心神,仍然坐禅,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腾,觉得禅床恍荡了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来娶她,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她上车,只得哭喊求救。众人来看时,只见妙玉两手撒开,口中流沫,眼睛直竖,两颧鲜红。最后竟然被强盗抢了去。妙玉因为情缘未尽,淫心缠绵而招感魔事。她自己似乎想不通:“我是有菩萨保佑的,你们这些强徒敢要怎么样!”然而佛法是自力和佛力的相结合,要想得到佛菩萨的保佑,必须自己心地纯真无伪、真修实行才可以。自己心地污浊不堪,浑身毛病习气,又怎么得到佛菩萨真正的加持?妙玉的招魔乃至堕落风尘,并非是佛菩萨不加持她,而是她自己不肯改过,以邪淫之心修行不契机法门的必然结果。试问如果妙玉肯修持三根普被净土的法门,老实念佛,真诚改过,又怎么会招感魔事而堕落风尘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