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以蝉说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来源:禅•觉微信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蝉说禅

  蝉性高洁,知了觉悟。“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蝉性借喻屈原,在禅家看来,表明古人天性中自具禅意,以蝉说禅。浮游尘埃,隐身止语;出世发声,一鸣惊人;恰如君子,震耳发聩。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因其造型和寓意,很早就被中国人选用为吉祥佩饰。古有说法,生以为佩,死以为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玉蝉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汉代的玉蝉,其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素有“汉八刀”之称。

  蝉还有一个名字: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或者说,知是真如实相,了是无我和放下。

  回归本真,参透人生,这是修禅的目的,思惟修,觉悟,正是心灵进入“知”的境界的过程,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

  修禅者主张放弃已有的知识和逻辑,不是不要“知”,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知”,那是无上智慧,天下一切事理都可以用无上智慧来印证和解释。

  获得了大智慧,才能证得大自在成就,才能解脱一切烦恼与痛苦。

  《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在修禅的过程中获得了大智慧因而进入到了五蕴皆空的无我境界,这不正是由“知”到“了”的过程么?

  知了,是谁给蝉儿取了个这么美妙的名字?

  最喜欢这个“了”字。一走了之,一笑了之,一目了然,了如指掌,了无惧色,无论何事,有了这个“了”字就不是事,通通地“一了百了”,有了这个“了”字,万一有了不能一了百了的解决不了的事,那就来它一个“不了了之”。

  “小时了了,大未必奇,”《后汉书》里说孔融时的“了了”二字,那可是嫉妒者对少年才俊由衷的赞美,就象人们夸赞某人的武功或才华时会说,他呀,好生“了”得!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的这个“了”字中,长长的惆怅和哀伤,就如他自己说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清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写道: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这个“了”字不知道用得有多巧,读着读着,竟想着将这个“了”字捧在手心,亲切地把玩一会儿。

  汉阳归元寺有这样一联: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

 

  心灵变得博大,便空灵无物,看破了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由“知”走向“了”,功名利禄红尘俗性统统地放下,这样的“了”,和蝉脱去了一层层外壳一样,是生命的再生,也是灵魂的涅槃。

禅•觉微信公众号: fjdhchan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标签:以蝉说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定力才是真功夫
下一篇:自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