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一般人若有神通 反而害了自己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3日
来源:常随佛学微信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般人若有神通 反而害了自己

  星云法师

  有些人对神通非常向往,想尽各种方法修神通,而佛经里也提到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但只有漏尽通是断除烦恼、了生脱死的究竟神通,唯有圣者的阿罗汉和佛陀才能证得。

  神通看似能带给我们方便,但佛陀却不鼓励弟子追求神通,主要原因是:神通非究竟解脱之道、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及不上空无。过去的祖师大德不少人也都证得神通,然而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游的”;会神通的,常亡命于神通。例如提婆、目犍连虽有神通,但仍难逃定业,死于外道之手。

  佛世时,释迦族因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力拯救了五百人,但最后他们仍然化为血水,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这些都是神通不敌业力的明证。

  一般人认为有了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什么就能听到、看到、知道,反不知这是更大的障碍与迷思。比方你没有他心通,人家要害你,你不知情就能活得自在,若事先知道了,你还能快乐吗?你没有天耳通,听不到人家骂你,耳不听心不烦。如果有天眼通,看到人间的苦难重重,还能快乐起来吗?耳不听眼不看心不知,没有神通,你的日子反而过的好。

  因此,一般人最好不要有神通,有神通反而是害了自己;神通必须要证果、有禅定,依于慈悲、住于净戒,有般若智慧的人拥有,才不会障碍自己、伤害到别人。

  佛陀曾说过,佛法是要用道德来感化他人,用慈悲来救护众生,而不是以神通来迷惑大众,像菩萨基于慈悲,以神通来摄化众生。一旦有了神通,更要严持净戒,做有益于大众的事情,而不是依仗神通胡作非为。

  神通不假外求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神通,只是我们和它太接近,反而感觉不出奇妙。比方说,肚子饿了,吃一碗饭就饱了,这不就是神通?天冷了,多加一件衣服就暖和了,这也是神通;精通各国语言的人,与人交谈没有障碍,就是天耳通;电视传讯,给我们看到世界,不也是“天眼通”;游走世界,只要搭乘飞机,数小时便能抵达,可说是“神足通”。其实,一切经验的累积及智慧的判断,都是相似的神通。

  神通是人类经验的累积,是智慧的呈现,是潜能不断开发的超绝运用。神通若建立在有形、有相上求,这个“有”,就是有限、有量、有尽;唯有空无的真理,才有无限的妙用。所以神通不必处处求,日常生活里处处都可以体验,就看自己有没有用心,有没有智慧罢了。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幸福,只有道德、慈悲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神通提问

  问: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答: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神通灵异的显现。神通灵异不在别处,现前当下即是。如一朵花,散发芬芳香味,淡化人间的浊气;一座桥,沟通往来行旅,给予大家的便利;一棵树,庇荫万千行人,散布清凉的气息;一盏灯,照亮暗夜道路,指引人们的前途,也都是另一种神通。

  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即不好奇,不贪求,明白神通敌不过业力的轮转,比不上清净的道德和不执不取的生命智慧。

  问:神通对我们的利害得失,应如何了解?

  答:神通可以是弘教的方便,但不是万能的利器。

  优陀夷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连毒龙也能降伏。一天,他喝醉了酒,睡在路旁,人事不知,佛陀见了说:“现在,他连一只青蛙也降伏不了。”

  善用神通可以辅助教化,解厄抒困,譬如观世音菩萨应声化现,常常是苦难中的希望;隐峰禅师掷锡飞空,阻止两军厮杀,成为灾难的救星。为了迅速弘法,神通可以收一时之效,但假藉神通欺世盗名则害人害己。

  反之,神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成为危害他人的巫蛊邪术。因此,求证和运用神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要依于慈悲;二、要住于净戒;三、要安于忍耐;四、要用于平常。

  问:神通可以改变业力吗?

  答:依佛陀的教法,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佛法讲因果法则,业力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它是由身心造作,发乎于外的行为,是无法运用神通违背业果。

  佛陀时代,释迦种族因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欲拯救释迦种族,最后被拯救的人仍然化为血水,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就是神通不敌业力的明证。

 

  业力虽不受神通所抵消,并不表示定业完全不可转,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真心发露忏悔,向上向善,必能重业轻报,如同盐水注入大量的清水,便可冲淡咸味一般。

常随佛学微信公众号: fjdh66

用佛法智慧提升生活品质。陪伴您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