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需“定慧等持”不动心
惟觉法师
修行贵在实践,而且要定慧双修、定慧等持。定力和智慧要靠平时养成,如果平日没有熏修,遇到境界时就不易认清真相,没办法安然地通过考验。有定力、有智慧的人,心清净而不迷糊,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观察得很清楚,不会受外境迷惑而走错路。
八风吹不动 心水不生波
一般人容易被外在的境界风影响,受「八风」牵引而产生贪、瞋、痴、慢、疑等种种心念,因此身心不能安定,始终不得自在。
所谓「八风」,是指外面的八种境界: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称」,就是称赞,例如:有人说你很用功,修行很不错,听了这些赞叹,心里觉得很欢喜,这就是被「称」风吹动了;本来一潭清净的水,起了波浪,立刻就变成了众生境界。「讥」是讥笑、讽刺,「毁」是毁谤,听到别人嘲讽、毁谤自己而心生烦恼,本来平静的心被「讥」风、「毁」风一吹,心水就起了千层浪。「誉」,被人肯定,有了好名声,就认为自己很有功夫,这是被「誉」风吹动。「利」,利益现前,时来运转,这一高兴,心中起了惊涛骇浪,就蒙蔽了清明的智慧。「衰」,遭遇挫折、失败而忧愁烦恼,乃至于身体病痛,或失业、或与亲友别离,「苦」境现前,心就不得安宁。「乐」,事业、人际很得意,左右逢源,这时往往容易得意忘形,沉醉在顺境中就会失去觉照的心。凡夫众生经常被这八种境界风吹得心水生波,境界风一吹,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攀缘外境,妄想纷飞,风动水成浪,原本平静的心水就变得波涛汹涌。
《达磨二入四行观》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我们平日随顺道场的因缘来做事、修行,要怎么做到不动心呢?动心,就要只动善念、不起恶念,而且能处处作主,起了善念还要不执着,喜风吹不动、瞋风吹不生。心有增减是众生,无增无减才是圣人。什么是有增有减?心生欢喜是「增」,心生后悔是「减」,有得失、有增减的心无法平静下来,不可能与真心相应。无增减的心则是喜风吹不动,心不会被赞叹的声音所转、所动摇,无动摇的心是圣人的心、是菩提心,以此真心修行才是「冥顺于道」。随顺于菩提道、解脱道,也就是冥顺于真如本性、清净法身。
定慧等持方能超凡入圣
过去,有一位郁头蓝弗仙人,在深山里打坐用功,修得四禅八定,由于定力启发了神通,他能用神足通在天上飞行。郁头蓝弗仙人每天都从山上飞到皇宫接受供养。皇妃看到仙人仙风道骨的模样,心中逐渐生起了好感。有一次,在供养之后,皇妃恭敬地顶礼仙人,礼拜时,看到仙人的脚,觉得很可爱,就用手去摸了一下。而仙人看到貌美的皇妃,也动了凡心,这一动心,定力散了、神通消失了,飞也飞不起来,只好走路回家。
郁头蓝弗仙人觉得很惭愧,自己修道数十年,却在一刹那之间定力顿失。于是又发愿重新来过,继续再修四禅八定。当他走进山林准备打坐时,听到树上雀鸟的叫声,觉得很吵杂、很讨厌,就离开山林,到河边去静坐。到了河边,刚坐下来,就听到水里有鱼群跳来跳去的声音,扰人清修。他又离开河边另觅住所,最后总算找到一个没有树、没有水、没有鸟、也没有鱼的山谷,仙人在山谷中慢慢修炼,终于又修成了四禅八定。不久,他就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天寿八万大劫。然而天寿享尽之后,仙人却堕入畜生道,变成一只狐狸。这是因为他当时遇到鸟声、鱼声的干扰,心中起了恶念:「这些鱼群、鸟群竟然来跟我作对,将来一定要把你们赶尽杀绝!」由于曾经发了恶念,天福享尽、定力散失后,就堕落畜生道,变成狐狸,专门吃鸟和鱼。
虽然仙人修定、得了神通,但是因为一念不觉,贪爱心起,定力随之散失。事后虽然又发愿修定,而且得定、生天,但是天寿尽时,过去的恶业现前,仍不免要堕入恶道。所以,修行除了要有定力,还要有智能心,以般若智慧觉观、返照,漏尽心中的无明,才真正能够超凡入圣,获致解脱。
时时作主 与佛同在
古人说:「逃境安心,无有是处。」逃离眼前境界再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静心、安心,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安心呢?就是用返照自心的方法,知道妄想心就是自己的本心、真如心、菩提心。妄念现前了,怎么办呢?不理它、不随它就好了。但是,如何做到「心静如止水」?要知道水与波浪是一体的,如果把所有的波浪都除掉,哪里还有水?把妄念除掉再去找个寂静的心水,就如同把所有的波浪消除而去找平静的水,终究是找不到的。所以,境界风来了,不理它、心念不动,静下心来面对它,一方面不随境界风转,二方面心保持平静,就是不理它,任它来去,渐渐地烦恼波浪就止息了。如果起个心念去理它,想灭掉它,就形成了对立的两边,念头一动,心水又掀起波浪,一波接着一波,就像拍皮球一样,愈用力拍,皮球就弹得愈高;不拍,皮球就会慢慢停止下来。同样的道理,心念不动,烦恼波浪化成水,烦恼心转为菩提心,心水就平静了。只要不起妄念,保持当下这个觉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涅槃」是寂静的心、是没有生灭的心,「生死」就是自己生生灭灭的贪瞋痴的念头,现在不起贪瞋痴的念头、不起妄想,保持当下这个觉性,这个没有生灭的心就是涅槃,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每个人本来就具足这个不生灭的心,虽然这念心本来就是,但是还需要经过一番保养,这个心时时刻刻要存在,站得住、站得长,动境存在、静境也存在,顺境存在、逆境也存在,白天存在、晚上也存在,一个月、两个月都存在,一年、两年也存在,乃至于有病的时候也存在、无病的时候也存在,始终如此才是保养成功。这念心没有生、没有灭,当然就没有生死了。
想要让身心安定自在,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使自己的心时时作主。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可以从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养成,动静闲忙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心始终存在,就能坦然自在地面对一切境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