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智者,常低头!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低姿态是一种谦虚,是一种尊敬,是一种友好,是一种礼仪。但“低姿态”的修养不易一时成功,必须经年累月养成习惯以后。有了“低姿态”的修养,则在社会上做人处事,必能得到许多的方便。
佛家说“人生在世,昂首与低头,低头的人大都受人喜爱,因为他低姿态;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的人,人都喜爱小声说话的人,因为他低姿态。所以低姿态的人会有人缘,低姿态的人到处都会受人欢迎,低姿态的人令人如沐春风,大家自然也就乐于亲近,乐于和他在一起了。”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处处高调,到处是棱角,就会处处碰壁。要想使自己在社交中不碰钉子,就要掌握低姿态的做人学问。“低下头”并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谦逊的做法,是一种高明的做人哲学。大凡深谙“做人要低调”道理的人,他们的人生往往会成功。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长辈。年轻气盛的他,昂首挺胸迈着大步,进长辈的门时,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长辈见此情景,笑着说:“很痛吧!这将是你今天来拜访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这个痛。若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平安、顺利,就得常常低头。你可别忘了,这个教训对你有很多好处。”
无独有偶,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这个故事提醒了我们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
富兰克林从撞门框中领悟到了“人要低姿态做人”的深刻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你会发现,一次善意的低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低头亦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会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低头亦是一种能力。
“一个人愈长大、成熟,愈懂得谦虚,譬如稻穗愈丰实,头便垂得愈低。”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畏缩和懦弱,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可见,低调做人是一种智者的风范,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