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1915) (1816-1932) (1933-1937) (1938-1942)
|
一九三八年(民国二七年)
|
五十九岁。 |
一月,在草庵宣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至二十日结束。 |
二月,移居泉州承天寺,复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而后,应泉州梅石书院之请,在书院作《佛教的源流与宗派》之讲演。 |
三月,在泉州开元寺讲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三日在开元寺慈儿院作题为《释迹牟尼佛为法舍身》之讲演,由吴栖霞记录并整理。 |
四月,在泉州城内“清尘堂”讲授《华严大意》。其后厦门再度形势危急,致信蔡丐因:“他方劝余迁居避难者皆已辞谢,决定居住厦门,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 |
是年春,弘一大师在泉州四次讲经,写字幅一千多幅,广结佛缘。 |
五月,刘绵松居士代表漳州佛教界邀请大师去龙溪说法, |
大师遂于四日抵达漳州,挂单于南山寺,五月八日,厦门便告沦陷。 |
六月,离开南山寺,去漳州东乡瑞竹岩避夏。 |
七月,十六日在漳州七宝寺作题为《佛法大意》之讲演。 |
八月,在致丰子恺信中谈及此间尽力弘法之缘故:“朽人年来,已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尔。——犹如夕阳,殷红绚彩,瞬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作最后纪念……” |
大师又致信夏丏尊:“近得子恺函,悉仁者殇孙,境缘恶逆,深为叹息。若依佛法言,于一切境,皆应视如幻梦。乞仁者常阅佛书,并诵经念佛,自能身心安宁,无诸烦恼。则恶因缘反成好因缘也。朽人近来漳州城区,弘扬佛法,十分顺利,当此国难之时,人多发心归信佛法也。……” |
八月,弘一大师于出家二十周年之际,回到漳州城内尊元经楼,宣讲《阿弥陀经》。 |
十月,性常法师来漳州迎请弘一“大师回泉州,途经安海,在此弘法一月,在金墩词宣讲《佛法十疑略释》、《佛法宗派大概》、《佛法学习初步》,此三文后辑成《安海法音录》问世。 |
十一月,回到泉州承天寺,五日在致李芳远信中,再次谈及自己是年全力弘法之缘由:“今年所以往闽南各地弘法者,因余居住闽南十年,受当地人士种种优遇。今余年老体衰,不久即可谢世,故于今年往各地弘法,以报答闽南人士之护法厚恩耳。现在弘法已毕,即拟休养,故往草庵。明年将往惠安,闭门谢客,以终其天年耳。” |
是月,在清尘堂、光明寺等处宣讲《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修持方法》。 |
十二月,大师在浙一师任教时之学生,时安溪县长石有纪来访,师生相见,感慨万端,后大师书唐代诗人李益诗寄赠石有纪:“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后附言:“录唐人诗一首,颇与仁者在承大寺相见情景相似是年冬,在泉州开元寺作题为《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之讲演。 |
是年底,泉州防区司令,有“嗜杀之名”的钱东亮来承天寺拜谒大师,大师劝其戒杀向善,钱东亮恭敬领教。 |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
|
六十岁。 |
一月,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作题为《最后之回回》之讲演,标题中之“回回”,据宣讲者本意及通篇主旨,应为“仟悔”,即“最后之仟悔”,意在表明“改过自新”。瑞今记录并整理。大师讲演之后,录龚自珍诗句以赠相处四载的佛教养正院的同学们:“未济终焉心飘渺,万事都从缺憾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
是月,致信李芳远,表示:“自明日起,当即遵命,闭门静修,屏弃一切。” |
是月,在泉州城郊清源山的一个石洞中,静居三十余天,方回到承天寺。 |
二月,在承天寺闭关静养。其间著《云洞岩鹤鸣词记》一文,以纪念明代大儒蔡鹤峰。 |
三月,在泉州光明寺作题为《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之讲演。 |
四月,大师由性常法师陪同,乘车于十四日抵达永春,准备在此入山闭关静修。 |
四月十五日,由李芳远等陪同,游览永春著名风景区环翠亭。 |
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作题为《佛教之简易修持法》之讲演,内容分为:一、深信囚果;二、发菩提心;三、专修净土几大部分,李芳远记录并整理,后在当地印行流传。 |
四月十七日,由性常法师、普济寺妙慧法师及在普济寺旁隐居学佛的林奉若居上陪同,弘一大师移居蓬壶普济寺山中,并未居于曾济寺,而是居于林奉若为其安排的茅蓬小屋内。自此,大师于是处安心静修,共居五百七十二日,编著有大量佛学著作,如:《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盗戒释相慨略问答》、《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华严疏分科》、《受十戒善法》等,并撰《护生画集续集)题词》等文。 |
五月,在永春普济寺作题为《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之讲演,由王世英记录并整理。 |
八月,自阴历六月二十日起,在茅蓬内掩关静修,为期一年·此问各方信件一概原封退回(极重要者由性常法师代为拆阅回复),亦不接待任何人的来访。 |
十月二十五日,系大师之受戒纪念日,由性常法师代为约请普济寺诸僧在寺中会面晤谈。 |
十一月一日(农历九月二十日),系弘一大师六十寿辰,大师约四位法师在普济寺晤谈,中午请普济寺诸僧共食寿面。澳门《觉音》月刊、上海的《佛学》半月刊,均出版专辑为大师祝寿。丰子悄为向大师祝寿,特绘制六十幅护生画,大师收到后欣然为之题词,并作跋:“余以衰病,勉力书写,聊存纪念可耳。”后将画槁交上海佛学书局的李圆净居士,准备出版《护生画集续集》。 |
是间,各方人士纷纷赋诗著文为弘一一大帅祝寿。马一浮诗云:“世寿迅如朝露,蜡高不涉春秋。宝掌千年犹驻,赵州百岁能留。遍界何曾相隔,时寒珍重调柔。深入慈心三昧,红戈化尽戈矛。”柳亚子诗云:“君礼释迦佛,我拜马克思。大雄大无畏,迹异心岂殊。闭关谢尘网,君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 |
是间,已移居菲律宾之性愿法师,在新加坡弘法之广洽法师等,筹资再版《金刚经》、《九华垂迹图》,以为大师祝寿。广洽法师在新加坡请著名画家徐悲鸿为大师作油画像以作纪念。 |
十二月,致信李圆净,探讨《护生画集续集》的出版事宜:“关于画集事(第二集),乞与夏居士接洽一切。现在纸张人工皆涨价,稍迟出版无妨。但此续集将来必须出版,未可中止。朽人在世,可任书写。倘生西者,乞托丰居士书写可也(乞夏居士作序,无须再请马居士作)。” |
一九四零年(民国二十九年)
|
六十一岁。 |
一月,继续于普济山中闭关静修,因与外界断绝音信已久,各地遂风传“弘一大师业已在永春山中圆寂”,后由林奉若及《觉音》杂志出面避谣,谣传方渐渐止息。 |
二月,八日(农历春节)起,恢复向求书者写赠书件,凡本月三日前交来之书件现即书写,本月四日后交来者,须待夏季放香时再写。 |
三月,《戒律系统科表》编著完成。同时拟编著《南山律学苑丛书》,上海哈同花园主罗迦陵愿出资为之影印出版,遂将《盗戒释相概略问答》交之付印,并拟将《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分《宗体编》、《持戒编》、《仟罪编》二册,陆续编就出版。 |
是年春,在编著大部律学要著之余,还写有《为傍生说三皈依略仪》等短文。 |
是年春,大师肺病时有复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每日由两餐改为早晨一餐。 |
八月底,掩关圆满结束,会见王梦惺等来访道友。 |
九月一日,在永春普济寺作题为《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要旨》之讲演,由王梦惺记录。 |
十月,请性常法师致函在菲律宾弘法之性愿法师,建议在永春普济寺修建化身窑普同塔。 |
十月底,普济寺兴建法堂寺,公推弘一大师为“名誉主席”,大师遂为此事致信性愿法师:“窃谓主席字义,常人将误解为住侍。乞仍依前常师所云,用名誉首座之名乃妥。虽后学之道德学问,皆无首座之资望。” |
十一月,告别普济寺,临行前在所居茅蓬处题写“梵华精舍”横额。先由普济山中至永春桃源殿,再乘船赴南安洪濑灵应寺,一一路上由传贯等法师随侍。 |
十一月,十六日,南安晋江各县立小学校长潘北山、林高怀等前往灵应寺请偈,并以教师生活清苦、可否改业一事请教大师,大师言,“小学为栽培人才之基础,关系国家民族至关重大。小学教师目下虽太清苦,然人格实至高尚,未可轻易转途。”诸校长闻之深受教益。后大师又向一教师书赠《华严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 |
是月,在南安灵应寺作《受八关斋戒法》一文。 |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
|
六十二岁。 |
一月,继续留住于南安灵应寺。 |
二月,痔疾发作,仍滞留于南安。 |
四月,佛诞节后,是大师亡母八十冥诞,大师终日为其母诵经祈祷。 |
四月中旬,应水云洞主持传如法师之请,与性常等一同赴水云洞,并为上海之陈海量居上书写偈语:“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 |
五月,应檀林乡福林寺之邀,与传贯、性常法师一行由陆路到福林寺“结夏安居”。 |
大师于三个月的结夏期间,一方面向僧众宣讲律学,并作题为《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之讲演,同时编撰《律钞宗要随讲别录》及《晚晴集》。 |
六月,黄福海自石狮专程赴福林寺看望弘一大师,大师书晚唐诗人韩握诗二首相赠,一则为七律:“炊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插野泥。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另一,则为五律:“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相逢两无语,若个是难能?” |
八月,因《护生画集)“一、二集出版后广受欢迎,丰子恺仍发心再绘三、四、五、六集,拟每十年绘一集,作为弘一大师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大寿之贺礼,弘一大师为此致信李圆净居士:“朽人老病日增,未能久待,拟提前早速编辑成就,以此稿本存于上海,俟诸他年陆续付印可也。” |
秋季、应菲律宾之华侨佛徒之邀,拟赴菲弘法,因太平洋战争将起,局势险恶,在传贯法师等人的极力劝阻下,决定改期赴菲,因而幸免于难,此后困居厦门鼓浪屿,在致穆犍莲、郑健魂等的信中谈及此事:“对付敌难;舍身殉教,朽人于四年前已有决心,曾与传贯师言及。古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一生之中。晚节最为要紧,愿与仁等共勉之也、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
十一月,因泉州佛教界的恳诚邀请,再去泉州,先住百原寺,后居承天寺。 |
是年冬,上海刘传声居士恐弘一大师因战争原因而生计无着,请人将一千元法币至承天寺,为弘一大师婉言谢绝,后因上海、福建之间交通断绝,无法将钱退回,大师遂将这笔款转交开元寺以供僧众之用。 |
十二月,返回福林寺。九日,《药师经析疑》编毕,槁未附《回向渴》:“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储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灭余,世界永升平。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
|
六十三岁。 |
一月,于福林寺度过新年及春节。为陈海量居士之父作传《陈复初居士往生记》。 |
二月,致信蒋竹庄,推荐大师之俗家弟子李芳远:“生于富贵之家,而不沉溺晏安,犹如莲华不著于水”,且富有见识,对“朽人有所规导”,因此,“请求仁者有以诏教,当来所造,宁可量哉?!”。 |
二月十六日后,欲在福林寺闭关,因种种原因未成。三月,大师在浙一师任教时之学生石有纪已由安溪县调任惠安县县长,派曾词源专程赴晋江福林寺邀请大师去惠安灵端山弘法讲经,大师即与之约法三章:“不迎,不送,不请斋。“而后赴惠安讲经一个月。 |
四月,弘法圆满结束,返回泉州,因身体日渐衰老,赴福林寺闭关已无可能,遂居泉州百原寺。 |
是年春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托人向大师求字,遂书寒山诗:“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书件末尾署“沫若居士澄览”,书毕委托李芳远寄赠郭沫若。 |
是年春,大师居于百原寺期间,顾一尘曾去拜访大师,大师书古人白话诗一首相赠:“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桅子香。” |
五月,在叶青眼居士及温陵养老院诸人的请求下,移居泉州开元寺温陵养老院。妙莲法师代替传贯法师随侍于弘一大师左右,他是大师最后一任侍侣,大师临终将一切事宜都交由他代办处理。 |
大师住入温陵养老院后,居于“晚晴室”,妙莲法师等居于“华珍一二三室”。 |
大师移居温陵养老院后,即拟携妙莲等赴闽东弘法,终因身体欠佳未能成行。 |
此后,大师对各地请其弘法的邀请一概谢绝。 |
此间,大师著有《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一文,对“过午不食”的时间作了具体界定,后又为福州恰山长庆寺手书《修建放生园池记》,这是大师的最后遗作。 |
七月,李芳远请求大师为其第一本诗集《大方广宝诗初集》题词,即为之题灵峰法语,并书附记:“世出世事,非苦心经营其成就必不惊人;若要超脱尘障,更须一番风霜磨砺。” |
九月,于中秋之日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及《净土法要》,由广义义法师为之译成闽南话。这是大师一生中最后的讲经活动。 |
十月,二日,应转道、转逢二法师之请,为其书写大殿上的柱联,因过于劳累,旧病突发。 |
病后第三天,为晋江中学的高中学生书写字幅多幅。 |
十月六日,宣布绝食。拒医。 |
十月八日,病势日益沉重,自觉来日无多,遂致信李芳远:“朽人近来病态日甚,不久当即往生极乐。犹如西山落日,殷红灿烂,瞬即西沉。故凡未圆满诸事,皆深盼仁者继成,则吾虽调弗奚憾哉!” |
此后,大师口述遗嘱,由妙莲法师记录: |
“—当我还没有命终以前,以及生命终了、死后,我的事,全由妙莲法师一人负责,其他任何人,毋用于预。”并在文后加盖印章。 |
大师特意叮嘱妙莲法师两点—— |
一、圆寂前后“助念”时,看到眼里流泪,这并不是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为一种悲欣交集的情境所感。 |
二、当呼吸停顿、热度散尽时,送去火葬,身上只穿这身破旧的短衣。遗体停龛时,要用小碗四个,填龛四角,以免蚂蚊闻臭味走上。应逐日将水加满,以防蚂蚁又爬上去,焚化时,损害了蚂蚁的生命。 |
此后两日,大师每天默念“阿弥陀佛”。 |
十月十日,上午为黄福海书藕益大师警训:“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长,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下午,又书“悲欣交集”四个大字,交付妙莲法师,是为弘一大师临终绝笔) |
十月十三日(农历九月初四),委请妙莲法师将预立遗嘱寄刘质平,言: |
“余命终后,凡追悼会、建塔及其他纪念之事,皆不可做。因此种事与余无益,反失福也。 |
“倘欲做一事业与余为纪念者,乞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印二千册。 |
“书系为余出家以后最大之著作,故宜流通以为纪念也。” |
是日又委托妙莲法师向夏丏尊、刘质平、性愿法师分寄预先书写之诀别信,信云: |
“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谢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 |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
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
前所记月日,系依农历也。谨达,不宣。” |
农历九月初四日晚八时,在妙莲等法师的助念声中,弘一大师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安详圆寂。 |
大师圆寂七日后,火化于泉州承大寺。 |
一九五二年,弘一大师之骨灰及舍利分别于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及杭州虎跑寺建塔,后者系由丰子恺、叶圣陶等人捐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