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文化教育>>正文内容

媒体谈健康社会和耻感文化:底线伦理早已崩盘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7日
来源:新周刊第395期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健康社会和耻感文化

  无耻祸国

  空谈误国,无耻祸国。

  耻感是好东西。礼义廉耻,子曰:知耻近乎勇。

  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有人为了眼前方便和现实名利,行无耻之事。

  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四种情况,太多人选择损人利己,就会把社会变成损人损己的互害型社会。

  你作弊、拼爹、买粉丝貌似侥幸过关,但躲不过病肉、毒姜、地沟油;你插队、欺诈、秀下限貌似无事,但你躲不过贪污、腐败、不作为。若个体精于闪躲迎合,集体将成为人渣,“他人即地狱”。

  这一定不是我们要的结果。中国经济在上行,若没有底线伦理,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丛林法则会使每个人都成为牺牲品;举国在做中国梦,若没有耻感及知耻的勇气,梦会遗失、破碎。

  在西方罪感文化、东方耻感文化的论调中,我们的确看到了羞耻心和耻感观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社会的强势存在。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社交文明到政治文明,法律只能保证社会的秩序和行为结果,只有道德才能佑护整个社会的世道人心。而耻感,可算是道德的最后一件衣裳。

  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信,儒家的这一套,我们曾经很在乎。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之际,有过三次针对耻感的文化运动,重建人伦尺度。今天,经济伦理和成功学标准当道,在部分中国人那里,几乎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底线伦理都要丧失了。

  人人都想活得好,但只有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交到政治,各个领域都真正地知耻、觉耻、以耻为耻、归正雪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尊重,谨守自己的羞耻心与良知,才有可能走出“互害型社会”的死循环。

  否则,无耻者获得的只是锁链,他们失去的将是整个世界。

  头上有星空,内心有道德律

  耻感:道德的最后一件衣裳

  道德既不需要“紧身衣”,也不能“裸奔”。但若失去羞耻之心,离裸奔也不远了。无耻者可能不自知,好在一旦知耻,便会“后勇”。这也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抱有信心的缘故。

  文/胡赳赳

  人们常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用来对时局和政体进行讽喻,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青蛙不是被温度越来越高的水煮死的,被煮死之前,已经被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毒死了。

  App应用里,有两个软件下载率很高,一个是“PM2.5监测”,一个是“中国求生手册”。前者跟国际接轨了,日本人当PM2.5接近100时,当地政府就会赶紧种树,而中国的数值则经常不准,即便超过200,有时还显示空气质量良好;后者则是中国民间的智慧,所谓求生手册,就是不想被温水里的物质毒死,网友自发每日更新、搜罗各地公开新闻报道,警示哪些东西可以碰,哪些碰了是灾难,包括吃穿住行等等。

  如5月2日的求生手册,标题就有“我国瓶装水标准不及自来水”、“凤凰古城昨夜经历塌桥惊魂”、“贝因美被查出婴幼辅食汞超标”、“奈米科泉桶装水存致癌风险”、“医院急救药瓶含玻璃渣”、“1.5亿元卫生巾制假窝点被端”、“一碗牛血汤,吸尽几十年甲醛”等等。

  当我们成天“浸泡”在这样的消息里时,已经见怪不怪了。1998年,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出版了他的新书《底线伦理》,所举的事例无外乎开发商把绿地盖成了房子、公交车售票员2元车票收3元、旅游景点坑客等等。现在看来,上个世纪的人尚有羞耻,略有良知,懂得礼义廉耻,至少撒谎会脸红,做错事会觉得内疚。但到了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一过,似乎社会基因发生了突变,底线伦理早已经崩盘,不适用了。何怀宏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基本的底线伦理。”而刚刚在微信圈里传得很吓人的一个事情是:一户卖草莓的人不让自己女儿吃自家产的草莓,但女儿在后园偷吃了好几年,结果长得很胖,并生了绝症,因为为保鲜草莓上喷有剧毒。——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丢失了自己做人的羞耻之心?

  夜深人静时,那个“我”便出来了,有羞耻心,有正义感,有五伦七义。

  “社会上的怨气,转化为一层又一层的暴戾之气,这种暴戾之气便是杀伐的源头。每个人都觉得是受害者,每个人又在加害他人。不仅加害,而且有理由、有预谋、理直气壮、坦然地加害。似乎受害者天生就有报复的权利。于是,在这种境况下,羞耻心被愤怒心取代了,伤天害理也变得理所当然。”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一位媒体人士这样理解。

  也有人说,如果一味向外求,对物质、利益和名声过分迷恋时,忘了自己做人的本分,自然便会丧失掉“耻感”。“耻感的丧失也是文明消失的一种方式,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可以说是一种返祖现象。”

  人生存下来是第一要义,原始社会可以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但几千年过去了,如果人仍然处于很高的激素状态、自卫状态以及极低的道德状态、无耻状态,那么不过是印证了学者余世存的一句话:“我们离做人还很远,我们处在人类的前夜,只不过是类人孩而已。”他悲悯地看到华族在儒家传统与西方物欲侵袭下的两难选择。

  一位白领笑称自己是从“小资”堕落到“屌丝”,他反思道:“个人往往受时代、环境、现状的裹挟,这种裹挟的蛮力是很可怕的,别人都不知羞耻、丧失底线,你一开始不好意思,但慢慢竟习以为常,一层层地剥落,直到终于裸奔。”他感叹说:“要么你就出局了,不在这个局里玩,或许可以洁身自好。”

  这种“时代的蛮力”就像一列停不下的高铁。你不上车,就被淘汰,更多人还在往车上挤。响着的汽笛名字叫做“GDP”,它还有很多外号,如:发展意味着一切、改变命运、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实现理想、成功人士等等。

  中国GDP攀至第二、奢侈品消费攀至第二,可谓是中国的一个分水岭。在分水岭那头,人尚有人格,国尚有国格,过了这个分水岭,人格可以交换、贪腐者在落网前受人羡慕和尊敬,贫穷而听着风声遭人嘲笑。上世纪80年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尊重,领导像领导、下属像下属,无论搞学术、做科研还是谈买卖,都透着一个彼此尊重、温良恭谦让的劲儿,领导不会侵犯下属做人的底线,下属以人格尊严获得做人自信。而现在叫什么,“舔菊”,代替了“无耻正在流行”的说法。无耻者越多,知耻者越少,这也是社会学上的“破窗效应”,用经济学家的话叫“劣币驱逐良币”。

  上世纪90年代,尚流行“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说。究其实,他们本应该是特别心平气和的同一类人,只有分工的不同。但你要说“分工的不同”,便会被人耻笑,像是宣传口号,没人信以为真。

  西方文化多重“罪感”,东方文化多重“耻感”。故西方人意识中多有原罪,因此法律大盛;东方人意识中有“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故常以教化约之。

  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不同,导致东西方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东方人重心性,西方人重现世。东方人重人情世故,西方人重律理规条。东方人圆融、忍辱、变通,西方人严谨、事功、呆板。

  很好笑的是,即便在东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中,中国人也不像新加坡和日韩那样“克己复礼”、“尊师重道”了,他们是另一类人。耻感文化在中国人那里,几乎殆尽。

  不过,在中国文化里,耻感曾经大盛,一次是孔子感叹礼崩乐坏而梦周公、修春秋、编六艺、注易经。一次是宋明理学搞复兴运动,“存天理、灭人欲”,给中国人穿上了道德的紧身衣,产生了一大批道学家,将活泼泼的生命弄得老气横秋,生活质量很差。最近一次,则是民国三原儒(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意图将中国人的礼乐传统续上。有人比喻说,手筋脚筋都被砍断了,这几位大儒想要再续上。砍断的原因有:自身流弊、政体混乱、西潮渐进。用儒家原训而言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这三次针对耻感的文化运动,可以说,孔子制订的道德衣裳刚刚好;朱熹一路太逼窄了,逼凡夫成圣人;马一浮一路又不合时宜,生活方式演进了,旧衣裳不合身。

  羞耻和天性解放并不矛盾,打着羞耻的幌子,约束天性,或打着天性的幌子,搞不知羞耻、不怕丢丑的事情,都是可耻的。这中间有一个“度”存在。但如何掌握好这个度,则自在人心。道德和功利的关系,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就说过:“什么是道德,就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以前骂人,说“你这个丢丑卖国”的家伙,那是很严重的斥骂,或骂“卖友求荣”等等,但现在,丢丑和卖国是联系不起来的,卖友求荣,似乎为了个人利益也可以理解。

  看影视三十年的变化,从牵手、拥抱、接吻、露点到三级、AV或郭美美和干露露,人们对羞耻的免疫力越来越高。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羞耻和道德标准,有时,过一点便为耻,不逾矩便为羞。羞和耻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孔子到七十才懂得“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奥妙。

  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一书中说:“第一个象限就是利人利己,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第二个象限是损人利己,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有坏处。第三个象限就是损己利人,自己有害,对别人有好处。第四个象限就是损人损己或者损人不利己,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坏处。”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这四种情况,最好的一种情况,从全社会来讲是利人利己,从道德来讲损己利人是最好,损人利己是最坏的,但是从一个社会上来看,损人利己和损人损己是同一件事。

  孔子也说到过这件事。《吕氏春秋》有:“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这便是利人利己的故事,如果子路不受牛,则其他人不会效仿“拯溺”了。

  茅于轼担心的是,现在的人行事往往是处在第四象限内“损人损己”。以为害了别人,心里暗暗高兴,不料种因成果,在想不到时自己吞下苦果。

  耻又分个人之耻与国家之耻,一般情况下,二者是统一的。但若礼崩乐坏,则个人之耻是国家之荣,或国家之耻是个人之荣。

  耻感发乎天性,有时当时便知觉,有时被蒙蔽,慢几拍,过后才醒悟,所谓“知耻而后勇”。耻感文化既受社会影响,也受历史影响,最后,变成每一个人身上既有个体,也有全体人类,“一就是一切”。

  人有人格,耻感的丧失,即人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应有的身份,然后从“人性”向“奴性”下移,人的权利被剥夺,自我认知也趋于“精神矮化”,人于是变得“屌丝化”。从最开始的抵抗到麻木,然后到合谋,最后成为时代的帮凶,正如季羡林感叹说“坏人是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因此坏人不可能变好”,无耻者极有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是无耻的,好在其一旦知耻,便会“后勇”。

  这也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抱有信心的缘故。知耻是好人和坏人的分界线,也是坏人能不能变好的标志。

  避世、行世、济世,也是知耻。

  耻者,止也,有所为有所不为。头上有星空,内心有道德律。关键是,这道德律不能约束他人,只能约束自己。凡是打着道德的大旗让别人有耻的,一定是无耻之徒。知耻,只能反求诸己,只能自我完善,只能返观内视,一旦约束他人,便成道德审判、正义绑架、个人优越感的大放送。这便是其可说和不可说的地方,也是流弊甚广之处。

  无耻者要做很多事才能让别人知道他的无耻,知耻者什么都不用做便让人明白他的知耻。凡知耻者,必有闻过则止、改过自新、止于至善的机会。

  无耻者下贱,知耻者高贵。不怕丑不是一种钝感力,而是一种爱的能力的退化,怕丑不是一种脆懦,而是生命的底线打出的信号灯。

  是非在哪里,界线就在哪里。无关功过,无关荣辱,无关得失,但关乎世道人心。千百年来,未曾变过。

  明代学者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流传着一个他的故事——一次被盗贼所困,盗贼问:盗贼可有良知。他答有。盗贼不信。他说:你们把衣服脱下来,我一层层证明给你看。脱到裤衩时,盗贼不愿脱了。王阳明说:“你看,这知耻就是你们的良知。”

  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赤身裸体,但知拿树叶挡住私处。这个故事正因为知者众,反而听起来不那么吸引人。

  知耻,即知觉的一种。知而不觉,是大耻,知而有觉,即良知。

  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的好,在于个人的修身;孔子的不好,在于治人。一俟治人,便成为手段、功利与术用了。听孔子,也要听一半。孔子之语,企图太大,“中人,不可语上也”。

  高群书导的平民电影《神探亨特张》中,警察审问小偷时,小偷辩解说:“社会上有那么多缺大德的人你不抓,为什么偏偏盯上我啊。”无耻者的逻辑是:总有人比我更无耻。

  张立宪扮演的警察过去拍了拍贼的肩膀:“你呀,五行缺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