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八之上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八之上
楞严经指掌疏卷第八
京都拈花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 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 誊清怀仁祖毓 较字
二灭妄明真成诸位四 一正明诸位。二结显修法。三推重初心。四判决邪正。 初十 一三渐。二干慧。三十信。四十住。五十行。六十向。七四加。八十地。九等觉。十妙觉。 初二 一指前起后。二正示渐次。 初二 一指前互具成妄。二起后三渐得除。 初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初指前互具。如是众生句。总指十二类生。一一类各各具者。即是互具。如一卵类。现起者名动颠倒。余十一倒。非是不具。但是冥伏。若遇缘便起。如卵类既尔。余十一类皆然。合之应有一百四十四倒。且又于一一倒中。具足八万四千乱想。实为虚之至。妄之极也。○犹如下。举喻显妄。目喻真心。捏喻一念妄动。乱华发生。喻十二类生。各各互具。盖以真心本净。始由一念妄动。展转变起十二类生。又复各具颠倒乱想。如目本无华。由无故妄捏。展转而有乱华发生。然明知目本无华。因捏而有。捏亦非真。放手元空。捏尚不有。华云何立。知此喻者。则颠倒虚妄之义。可思知矣。○颠倒下。以法贴合。不变名妙。指心体言。随缘曰圆。指心用言。虽随缘而不变。目曰真净。虽不变而随缘。目曰真明。合此体用。故曰妙圆真净明心。此合喻中目字。颠倒即是妄动。以真本不动。动即违真。故称颠倒。此合喻中捏字。乱想。即指八万四千。如卵生名飞沉乱想。胎生名横竖乱想。然倒既互具。乱想亦应互具。言虚妄者。本由妄动。无实体故。虽无实体。而迷位繁兴。故曰具足。此合喻中乱华发生。盖华虽无实。灭华须待放手。喻想虽虚妄。除想应须离念。故向下示以三渐次也。
二起后三渐得除
汝今修证佛三摩地。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初法说。佛三摩地。即指耳根圆通。以分修分证。即成诸位。圆修圆证。即成佛果。此以因中说果。故置佛言。元所乱想。即指类生所具。如云飞沉乱想等是也。迷位本有曰元所。对后为果曰本因。而曰立三渐次。方得除灭者。不是三渐次中。即能尽除。盖必三渐次后。历位修断。方得种习俱尽耳。○如净下。举喻。中字下。文稍不足。具足应云。如净器中。盛以毒蜜。喻真心中。一念妄动。具足乱想也。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也。汤水。喻诸位中定。诸位中定。仍不离前之三摩。灰香。喻诸位中慧。诸位中慧。仍不离前之圆通。洗涤其器者。喻诸位中尽断种习。后贮甘露者。喻佛果清净心中。方堪承受最上一乘。真法味也。指前起后竟
二正示渐次二 一征起标列。二依次释成。 初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首句征起。可知。○一者下。标列。此中第三增进。即是耳根圆通。第二真修。即是圆通方便。盖即以认真持戒。为真修也。至于第一修习。又为真修方便。良以戒不易持。须先除其助因。是则除其助因。乃最初入手。修学习演。如蒙童初读三字经之类。至下别释。文甚显然。说者无容以前滥后。
二依次释成三 一除其助因。二刳其正性。三违其现业。 初三 一承征。二正释。三结成。 初
云何助因。
此承前征起也
二正释二 一教衣食断辛。二明食辛过患。 初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故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初教依食住。十二类生。如上所说。不能自全者。不能自全形命。依四食住者。要以四食。方得住持形命故也。此且总标。所谓下。别列。段食者。谓人间食。必有分段。灌顶云。经论多云抟食。其义则局。如浆饮等不可抟故。触食者。谓鬼神等触气而饱。即为食故。此二食通欲界。思食者。谓禅天中。但以禅思为食。又如悬沙止饥。望梅止渴。亦思食摄。识食者。谓四空天。惟以识定续命。有食义故。又如地狱饿鬼。历劫续命。但依业识。亦识食摄。此上四食。略取温陵。及灌顶中义。详于唯识。避繁不录。必言四者。为该三界。治外道故。(灌顶云。佛成道后。为除外道自饿苦行。说诸众生皆依食住。正觉正说。余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惟正觉。佛反问曰。食有几种。外道不能答。因说众生。依四食住。)是故佛说等。乃引昔所说以证成之。为断五辛。必先言此者。有二义。一显不为住持形命。食且不可。况夫食辛。自应断除。二显既有四食。何必一定食辛。自取过患。○阿难下。教断五辛。资益形命曰甘。非局甜味。损伤形命曰毒。非局鸩酒。言故生故死者。显辛荤为性命所关。在一切众生。皆不可食。况夫求正定人。又为法身慧命所系。是宜严禁。故承此教以当断。五种辛菜者。楞伽云。。蒜。韭。薤。兴渠。应法师云。兴渠。梵音讹也。正云兴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彼土。未见其苗。此方所无。故不翻也。天台梵网疏云。兴渠。是蒠蒺。云栖发隐云。蒠蒺。胡荽也。又楞伽云。韭蒜等。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人天净处。何况佛果。所谓当断者此耳。
二明食辛过患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初发淫增恚。正脉云。熟食必壮相火。故发淫。生啖必动肝气。故增恚。佛智所鉴。不爽丝毫。宜敬信而深戒之。○如是下。天远鬼近。十二部经。该尽佛所说法。能宣说者。天仙皆应近闻。今以食辛之故。不惟不来近闻。而且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如今清净斋戒者。尚避食辛之人。则天仙远离可知。饿鬼歆于不净。故因彼食辛之次。冥中舐其唇吻。相随不舍。故常与鬼住。天仙增福。咸皆远离。故福德日销。饿鬼致祸。常与共住。故长无利益。无利益。即灾祸事也。○是食下。无护遭魔。修三摩地。乃成佛胚胎。菩萨天仙善神。皆应守护。以食辛故。皆悉不来。亦嫌其臭秽故也。守护则魔不能近。由不来故。乃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大力魔。即天魔也。知其修三摩地。有志求佛。故现佛身而眩惑之。非毁禁戒者。贬持戒为小乘。赞淫怒痴者。褒三毒为大道。无智自辨。鲜有不受其惑者。吁。可不畏哉。○命终下。成魔堕狱。现前受行魔教。命终自为魔属。所修三摩。咸资有漏。故得受享魔福。福尽祸至。故感堕无间狱。正脉云。缘以臭恶之味。引致阿鼻极苦。有何难舍。而不勇断之哉。然辛菜所以名助因者。即于此科中见。如发淫。为淫欲助因。增恚。为杀生助因。至于福销祸长。必至损他益己。纵能说经。亦属妄谈般若。此等又为盗妄助因。况夫魔来倒说。何恶不助。自为魔眷。何罪不生。名其为助因者。宜矣。正释竟。
三结成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承上。食辛既有如是过患。是故凡欲修菩提者。先当永断五辛。是则下。言果能断辛。则是从凡夫地。第一增进。乃初学修行渐次。除其助因竟。
二刳其正性三 一承征。二正释。三结成。 初
云何正性。
次征第二渐次义也。
二正释三 一教令先断淫杀。二示以进修余戒。三详明持戒利益。 初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初总教持戒。如是众生。指已断五辛人也。已断五辛。当入三摩。但定因戒发。非戒则三摩不成。故教以要先持戒。而云严持者。丝毫不容有犯故。又云清净者。非唯执身。兼以执心故。○永断下。首举淫杀。淫能障定。杀乃违慈。四根本中。此二犹要。故首举之。永断淫心者。现种俱尽。如枯木不萌。如寒灰不焰也。断杀中。乃以轻况重之语。言酒肉尚不容餐。生气尚不容啖。何况杀生。自应永断。以火净食者。律明生鲜之物。火净方食。不经火触。则为不净。不得便食。以有生气故。儒门方长不折。庭草不除。大同此意。皆防微杜渐耳。○阿难下。显示应断。修行原为出界。不断淫杀。则界不能出。以有相生相杀事故。言此正见其首应断也。
二示以进修余戒
当观淫欲。犹如毒。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诸戒之中。独教观欲者。以难断故。又以一切众生。皆以淫欲正性命故。如毒蛇。如怨贼。皆狠语耳。毒蛇伤身害命。怨贼劫财夺物。淫欲一事。丧法身。伤慧命。损法财。灭功德。故以为喻。然如来如是狠语。而诸众生。亦当以狠心断之。声闻。小乘人也。四弃八弃。小乘戒也。比丘唯是四弃。谓杀盗淫妄。犯之者。不许共住。故名为弃。比丘尼。于四弃之外。更加触。八。覆。随。名为八弃。不先持大。而先持小者。亦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也。执身不动者。非不执心。力未充耳。不言后篇者。本立而道自生。源奠而流自清故。既闲乎小。宜进于大。故云后行菩萨清净律仪。菩萨。大乘人也。清净律仪。大乘戒也。设有丝毫动念。即不清净。故曰执心不起。
三详明持戒利益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初成超世因。禁戒虽通四弃。此唯偏指淫杀。以淫杀难断。较之盗妄。尤宜严禁也。身心俱断。故曰成就。淫断则不复相生。杀断则不复相杀。故曰永无。窃取曰偷。强取曰劫。又偷劫亦兼妄语。如偷中。设词令其不觉。劫中。恐吓令其强忍是也。负累。乃偷劫所致。还债。因负累来偿。今既无偷劫。自无负累。既无负累。故亦不还宿债。如前云。长揖世间是也。又世间虽通三界。而此中似唯约于欲界。以生杀负还。乃欲界中事故。据此则持戒之人。将来不生欲界。纵生欲界。亦不过于人中增修。非为生杀负还事也。○是清下。发相似通。清净人。即指上持戒人也。因戒生定。因定发通。故是人一修三摩。便能发相似五通。肉眼相似天眼。故不须天眼观见。自然者。不假作意。十方者。周无遗故。肉耳相似天耳。故亦能佛闻法。言相似者。但以戒增上力。并三摩初心增上力故。暂时而发。非是圆通胜用。下三准知。亲奉圣旨者。相似他心通也。神通游界。相似神境通也。宿命亦唯相似。虽曰相似。能三世无碍。故曰清净。得无艰险者。由宿命故。永不堕三恶道中。艰难险阻处也。正释竟。
三结成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言此果能严戒。则是从凡夫地。第二增进。乃决定修行渐次。盖以对上第一。名为第二。又对上初学不定。故以决定修行释之。此中所断。言正性者。对上助因而言。以上但助发乎此。此乃正是罪性故也。刳其正性竟。
三违其现业三 一承征。二正释。三结成。 初
云何现业。
此征第三渐次义也。
二正释三 一承戒修定。二顿获法忍。三教以渐修。 初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紧蹑上文。以为生定之因。故即就前人言之。诸戒俱持。而独举心无贪淫者。以淫为坏定之魁故。于外六尘等者。以淫为染尘前导。如因动有声。则留心淫声。因声有色。则留心淫色。因色有香。则留心淫香。因香有味。则留心淫味。因味有触。则留心淫触。因触有法。则留心淫法。若心无贪淫。则于诸色声等皆不留心。故云不多流逸。言流逸者。谓神逸其中。纵恣攀缘。言不多者。非是全无。但不留心贪染耳。因不流逸者。牒上不多流逸为因。谓外境既淡。乃可反观本根。自归元明。而内观得成也。内观既成。外境全脱。故曰不缘。按耳根圆通。此当入流亡所。动静不生。以上言不多流逸。未免动静相间。此则一向不缘。乃动静双亡矣。偶对也。言根对尘现。尘不缘。则根无所对。根无对。而性亦不现。按耳根圆通。此当闻所闻尽。至此则六根反流。全归一性。故曰反流全一。既反流全一。无复结根之用。故曰六用不行。按耳根圆通。此当觉结。若执此为是。则为觉所碍矣。大科云违其现业。即在此科。以此科现业有二。一流逸是现业。不多则少违。二六用是现业。不行则全违也。
二顿获法忍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承上六用不行。惟有一存。若进观此一。乃对六立名。六既不有。一云何立。是则能觉空矣。能觉之见分既空。所觉之相分。亦复不有。故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皎然者。周洞彻。清净者。不见有一法可当情也。至此则觉所觉空。唯有空存。按耳根圆通。此当空结。若执此为是又为空所碍矣。若进观此空非断。乃是识性洞然。在于大觉心中。故云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自是身心快然。以能出离空碍故也。出离空碍。则空所空灭。惟有灭存。按耳根圆通。此当灭结。若执此为是。犹为顶堕细障。若进观此灭。乃对生言灭。灭亦非真。则生灭既灭。故得妙圆平等。盖以无妄不尽曰妙。无真不极曰圆。始本不二曰平等。自是三空顿朗。二死忽空。故曰获大安隐。寂照互融。智断具足。故曰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良以密圆即是智果。谓收之则密。放之即圆。净妙即是断果。谓体之则净。用之则妙。是诸佛之所证。故曰一切如来。圆通因心。顿该果海。故曰皆现其中。按耳根圆通。此当寂灭现前。寂灭现前。一念不生。故曰是人即获无生法忍。论悟证已齐佛境。所谓理由顿悟。乘悟并销是也。论事修。唯在三渐。颠倒乱想。从此顿息。虚妄轮回。自是不复有矣。
三教以渐修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教以从是渐修。垢尽镜明。水长船高。故示以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谓发行有浅深。立位有胜劣。至下经文自见。正释竟。
三结成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此言果能违其现业。以至获无生忍。则是从凡夫地。第三增进。观行修行渐次。前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即喻此也。总结三渐竟。
二干慧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二渐次中。淫心永断。故曰欲爱干枯。三渐次中。忘尘尽根。故曰根境不偶。解结中。义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与小乘四果位齐。故云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残质为最后之身。不续谓后有永断。此上约第二渐次。及第三前半以明干义。又第三渐次中。十方国土。皎然清净。故曰执心虚明。执心者。法执之心。国土皎然故虚。清净无法故明。解结中。义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至此则人法双空。故曰纯是智慧。又第三渐次中。妙圆平等。获大安隐。故曰慧性明圆。慧性即三空之慧。妙圆平等之性。获大安隐。故曰明圆。但大安似约断德究竟。明圆似约智德究竟。以唯是一心。故无妨各说。解结中。义当解脱法已。俱空不生。至此乃得其全体。此上约三渐后半。以明慧义。问。既唯前义。何故另开一位。答。上唯具体。此兼起用。故云蓥十方界。蓥犹饰也。庄严之义。谓称体起用。严净十方报土。按圆通中。即获二胜。发三用也。虽能如是。依然干有其慧。故立位以干慧名之。
三十信二 一蹑前总起后位。二别明当位十信。 初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前云欲爱干枯。未能尽习。今以干慧位中。借严土以治欲习。未得极尽。故云欲习初干。菩提涅槃。尚在遥远。故云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如来法。即指菩提涅槃。对无明生死流。称菩提涅槃流也。言未接者。正见其当历事造修。不可以圆通顿悟为是故。此心指干慧终心。中中流入。有二释。一者。中谓中道。以自后。位位皆不离乎中道。故云中中。二者。中谓中庸。以自后修习。虽不废事。亦不过执。惟是中中。所谓不偏不倚。任运流入是也。圆妙开敷者。谓流入无别。仍前圆通妙性。但位位增进。如莲开层层渐敷耳。
二别明当位十信十 一信心。二念心。三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七护法。八回向。九戒心。十愿心。 初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从真妙圆之悟。重发真妙之修。理事并信。故曰妙信。永不退失。故曰常住。外道趣邪。凡夫趣有。二乘趣空。皆为妄想。一切俱遣。故曰灭尽无余。灭尽妄想。故中道真。无有遗余。故中道纯。既真且纯。信心决定。故名信心住也。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者。即前中道纯真之信。明了者。明明了了。曾不被诸法所惑也。因不被诸法所惑。故于一切诸法。皆能以中道正理。融会贯摄。故云一切圆通。此二句。全是蹑前信心成益。以为此位之因。自下乃正明此位。阴处界三。不能为碍者。正由一切圆通。所以阴不能覆。处不能局。界不能间也。如是者。谓阴等不碍如是。乃至者。超略现在。言既阴等无碍。不惟现在身中。今应断之习气。忆念无忘。乃至过未无数劫。舍身受身。已应断。当应断之习气。皆现在前。皆能忆念无忘。谓无忘修治之心。犹言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以其无忘治习。常时忆念。故即名其为念心住。
三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惟一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由前习气现前。欲尽未能。仍复依前妙圆之悟。及中道纯真之信。抵对妄习。磨炼真精。久之真益精。而起融妄之力。故云发化。由此融妄为真。故能令彼无始习气。通为一精明也。无始约过去言。不言现未者。以过去既融。现未者不复起故。此上四句。全约初信中力。助治二信中习。以成当位之因。自下乃正明当位。言既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则唯以精明之理。历事造修。故云进趣。虽历事造修。而不住有为。故云真净。是则妄尽理圆。功就不就。故名此位为精进心。
四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承上进趣真净。不住有为。心精时时现前。智慧时时不昧。至此慧心决定。纯以智慧涉事。故以慧心住名之。住即决定义也。
五定心
执持智明。周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前位纯以智慧。即是临事之时。皆执持智明以照之也。以智照事。事事如理。故曰周寂湛。此二句。亦是蹑前所证。以成当位之因。下二句。乃正明当位。寂湛不住。大用繁兴。故寂而言妙。虽大用繁兴。而不动不扰。故凝而言常。清凉云。智周鉴而常静。用繁兴以恒如。此之谓也。然既曰常凝。则无不定时。故即以此名定心住。(正脉云。上五信属五根。如果木之种。根结于地。下五信属五力。如根结既久。自有不可拔之力用也。)
六不退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慧心似偏于慧。以纯以智慧故。定心似偏于定。以寂妙常凝故。此则以定资慧。故曰定光发明。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也。又能以慧资定。故曰明性深入。谓深入于定。所谓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也。据此则定慧相资。日损日益。故曰惟进无退。由此所以名不退心。此位义当进力。
七护法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心进者。定心日进。安然者。不假功力。由此故能任运保持。永不失于定心。定心成就。蒙佛慈光摄照。故得与如来气分交接。盖气分即慈心气分也。据此乃由内能自护。外感佛护。故以护法心名之。此位义当定力。以由定心日进致故。
八回向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按前不退心中。定慧相资。上位以定深而成护法之因。故曰心进保持。此位以慧明而成回向之因。故曰觉明保持。谓觉慧益明。保持不失也。正由保持不失。故能以妙慧之力。回答佛之慈光。回答无别。惟是向佛安住。谓念念在佛境也。然上位接佛气分。蒙佛慈光。是佛心中有自己之影。此位回佛慈光。向佛安住。是自心中。有诸佛之影。佛心中有自影时。自己入佛心中。自心中有佛影时。佛已入自心中。自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以接佛气分时。自心即有佛故。佛入自心中时。已带自影。以回佛慈光时。佛心即有自故。是则自心佛心。重重相入。故云犹如双镜等也。双镜相对。喻自心佛心。慈慧相应。其中妙影。喻佛心中有自己之影。自心中有诸佛之影。重重相入。喻自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佛入自心中时。已带自影。是则自心佛心。非一非异。不妨于无回向中。强立回向。又上位自心接佛气分。诸佛回答自心。以慈光向己。此位由蒙佛慈光。妙力回答佛慈。以自心向佛。故自得回向之名。五力中。义当慧力。以由觉慧益明致故。
九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指自心。光指佛光。回与回同。言上二位自心回向于佛。佛光回向于己。俱属潜通冥应。故曰密回。此双承上二位。以为当位之因。自下乃正明当位。获犹得也。谓由密回力故。获得佛定也。那伽大定。无不定时。故曰常凝。不唯得定。且能得果。故曰无上妙净。妙即菩提。出烦恼缠故。净即涅槃。离生死秽故。而言无上者。即是佛也。自是上求佛道。信知无佛可成。下化众生。信知无生可度。故曰安住无为。信力增长。不起丝毫有为之念。故曰得无遗失。此位名戒心住者。以获佛常凝。即定共戒。无上妙净。即道共戒。无为无失。即律仪戒。五力中义当信力。以无为正信。无遗失故。
十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住戒自在者。定共。道共。律仪。任运清净故。定戒常凝。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以三昧力。得自在乐。普入诸刹。随意无碍。)道戒妙净。得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觉了诸法。自性如幻。本无所有。故能普入。)律仪无为。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随诸众生种类现形。如镜现相。而无作为。)由此故能游于十方。不惟游于十方。且能所去随愿。谓愿何所去。一念即至。由此所以名为愿心。义当念力。以忆念不忘。乃成愿故。(正脉云。通论十心。前六修自心。后四合佛德。灌顶云。初一信之本体。后九信之德相。又前九属内行德。后一属外化德。愚谓十心中。六心皆带住字。余四例知应有。良以寂灭现前时。悟证已齐佛境。况复十信。岂更有退。是知十信之名。乃借渐名顿。借偏名圆。实不同偏渐教中十信。轻如鸿毛也。)十信竟。
四十住十 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王子住。十灌顶住。 初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五根具足名善。以善根决定故。五力成就曰男。以能辨后位故。真方便。即指耳根圆通。前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故知耳根圆通。独为真实方便。以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余皆为似。以其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故。十种信心。不离圆通妙性。故云以云发也。依此十心。磨炼治习。则圆通之心。益精益明。故曰心精发晖。十用涉入者。上是渐发。此乃圆融。如十心中。随发一心。余之九心。皆涉入此一心之中。心心皆然。递互相摄相入。至此则菩提之心。真纯无妄。故曰圆成一心。一心即菩提心也。按起信论。菩提心有三种。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广度一切诸众生故。而十心中。初一中道纯真。即是直心。从二至九。皆为深心。后一能游十方。义含悲心。既十用涉人。则随起一心。即三心具足。故得圆成菩提之心。以圆成故。得发心住名。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依菩提心。重起真智。故曰心中发明。菩提之心。清净皎洁。故以琉璃喻之。真实之智。体精用明。故以精金喻之。以前妙心。履以成地者。谓真智一发。运用前之十种妙心。修真实行。践履真如。以成进趣后位之地。如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相似。由此所以名治地住也。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心即前之妙心。地即前所履地。然妙心既十用涉入。而所履之地。亦十心涉知。涉知故。一心明了。心心皆然。故云俱得明了。俱得明了故。时时证真。真无不融。故能游履十方。得无留碍。自是分身无数。十方刹。上供诸佛。下利众生。以是名为修行住也。(问。此与愿心中。能游十方。所去随愿。语颇相似。义何所别耶。答。彼是意生身。此是现化身。又彼云随愿。似是径往一方。此云无碍。明是入刹尘。则胜劣固自分矣。)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种真之行。因该果海。故曰行与佛同。因该果海。果即彻于因源。故曰受佛气分。前护法心中云。十方如来气分交接。盖指慈心气分。此云受佛气分。意言真如气分。固不同也。次二句。举喻。言初住发心。如前阴起惑。二住治地。如前阴造业。三住修行。如中阴持种游行。此既行与佛同。受佛气分。故以中阴自求父母喻之。佛虽未与明记。以相阴信。知其不退初心。自虽未得显证。已得冥通。觉其必证极果。是知阴信冥通。正是感应道交。如同业相缠。结成胎分。故云入如来种。入如来种。如托王胎。故名生贵住也。
五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前云入如来种。即是结成道胎。而云游者。谓依此修因。自在无碍。如贵人处胎。安乐无拘。永嘉云。潜幽灵于法界。即斯义也。自是常蒙诸佛护念。法身渐渐证入。故曰亲奉觉胤。谓亲奉大觉护念。为法身之胤嗣也。方便智慧。渐渐具足。故喻以如胎已成。人相不缺。谓胎中七七日满。根形具足也。以是义故。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权智外现。故曰容貌。摄化众生。方便具足。故曰如佛。此牒上位以为当位之因。自下乃正明当位。以权资实。内照真如。名为心相。理智圆满。故曰亦同。同佛故。成正知见。如胎中七七位后。心相渐着。故以正心为名。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五住权智外现。容貌如佛曰身。六住实智内照。心相同佛曰心。兼此二义。为七住因。故曰合成。即权实具足也。权实具足。二利兼进。故曰日益增长。如在母胎。备经十月。有成无坏。故曰不退。此与六信。虽同名不退。而浅深有异。以彼为信心不退。此为住道不退也。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承上日益增长。权益胜而实益深。故曰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以十身为别。权实二智为总。如十身中。菩提身。法身。威势身。三身皆属实智。以是自证境故。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福德身。五身皆属权智。以是化他境故。相好庄严身。智身。二身通于权实。以相好庄严。有报化。智慧。有自证化他故也。按华严八地方具十身。今经八住便具者。以二经皆属圆教。固应前后互融。况华严信满成佛。十身岂不具足。但文在八地中显。言灵相者。神妙无方之义。此如胎满初生。虽六根四体。一一圆成。而纯朴未散。情染未形。故以童真为名。
九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上位。十身具足。即是形成出胎。此牒前为因也。次句。乃正明当位。五住中既游道胎。尚为道之所局。未大自在。故但言亲奉觉胤。而不言为子。今则得大自在。顿超理障。能任佛法大事。故曰亲为佛子。如世王子。过十五岁。稍有知识。便具人君气度。以是名为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上位。名法王子。即是表以成人。谓表显以为成佛人故。此是牒前为因。如国下。正明当位。佛欲与之授记。先令代佛宣扬。教化众生。故喻以如国大王等。国大王。即刹利王也。(刹利。此云尊姓。)国事分委者。王意以国事重大。恐其不胜。先且分其少分。委而试之。委犹托也。此喻佛欲与记。恐其智力不堪。先令代佛宣扬。摄行佛事。若见其智力增长。度生不怖。即便与之授记。故喻以彼刹利王等。世子即是太子。以历世相承为王故。长成者。堪任国事。喻菩萨智力增长。度生不怖。陈列者。陈列四大海水。灌顶者。灌太子顶。令其受王职位。喻佛智力加被。与之授记。令其具足十力。堕在佛数。如华严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乃至云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是名菩萨受大智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然华严位在十地。今经位在十住者。以二经同宗。俱有圆融行布二义。约行布。不无优劣。以彼喻转轮王子。此喻刹利王子。自不同耳。若约圆融。则前后该彻。如前八住中明。末句。就喻立名。可知。十住竟。
五十行(正脉云。前十住方生佛家。领佛家业。此十行则摄行佛事也。又大乘初心。固即二利兼行。而信住位中。利他未胜。故前二十四位。并无显标度生事业。自下乃渐以彰显。今十行与华严对校明是六度。而后五度。乃开智度为五。亦不与常途十度同也。)十 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行。四无尽行。五离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初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八住初生。九住渐长。十住受职。故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者。按华严此菩萨。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乃至云住持。显现。演说诸佛本所修行。则佛德无不具矣。十方随顺。即是广行布施。华严云。随顺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于彼。豪贵大富。财宝无尽。行财施。乃至身肉不惜。行法施。则与说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即随顺义也。正脉云。此则施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为大施主故。结名欢喜行者。有二义。一者见有来乞者。作福田想。作善友想。倍生欢喜。二者随乞施与。令诸众生。悉皆满足。生欢喜心。此亦华严中义。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既欢喜已。乃以戒德感化。故曰利益。言善能者。戒德备于己。感化成于外。不劳费力。而利无不周故。正脉云。此是戒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护持净戒故。结名饶益行者。亦二义。一者自能住无上戒。善自饶益。二者令他住无上戒。亦饶益他。详如华严。兹不繁引。
三无瞋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行。
既饶益已。仍复以自觉之理。觉悟于他。其犹执柯伐柯。其则不远。故得他无违拒。无违拒故。瞋恨无所由生。据此则他不能觉。即是违拒。厌而舍化。即是瞋恨。今以自觉觉他。他易觉而己不厌。以是名为无瞋恨行。正脉云。此是忍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常修忍法故。但彼名无违逆行。盖以甘受外难。无违逆他名忍。此名无瞋恨行。乃取自无瞋恨。堪忍教化名忍也。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既无瞋恨。仍复随彼众生。一切种类。在在出现。处处受生。故云种类出生。生界无尽。菩萨之愿行亦无有尽。故云穷未来际。既能穷未来际。则三世平等普入。既能种类出生。则十方通达俱随。是则横竖皆无有尽。故以无尽行为名。正脉云。此则进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修诸精进故。但彼名无屈挠行。盖取一切境界。无能屈折阻挠名进。此名无尽行。乃取一切时处。皆能教化利益名进也。
五离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既能横竖周。自能与一切众生。合其心而同其事。故云一切合同。既一切合同。自能随类说法。故云种种法门。机对教而受益。教对机而化行。故云得无差误。如是则千难交攻。而其智不昏。万机并赴。而其心不扰。由此故名离痴乱行。正脉云。此是禅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故。若依今经。即以不痴不乱为禅。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上位随类现身。一切合同。乃从本起末。如观音一身能现三十二应。为天现天。为人现人等是。今云同中现异。是从末起末。如一天身中。又复对彼异类群机。显现众多异类身形。人身等亦然。故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虽显现群异。而彼天众。于诸异相。还见同已。人众等亦然。故云一一异相。各各见同。据此则是一身能现众多身。众多身中现一身。由此所以名善现行。正脉云。此是理事无碍智。(与今疏意见不同。)灌顶云。即智慧度。又自释云。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圆融显现。愚谓仍是慧度。以一多无碍。同异俱成。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善巧运用之所现故。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承上善现身相。已如是矣。不唯身相。乃至世界。亦皆善现无碍。十方下。正明善现世界之相。十方虚空。满足微尘者。显微尘之多。并明能现者狭。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者。显世界更多。并明所现者广。能现所现。二俱不坏其相。名为现尘现界。谓尘在界外。不坏狭相。界在尘内。不坏广相。同时俱现。故云不相留碍。正脉云。界入尘而界不小。是小不留于大。尘含界而尘不大。是大不碍于小也。华严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亦同此义。温陵云。此由善现行。扩充圆融也。结名无著行者。依华严但是一切无著。正脉云。一有执着。安能大小并融如此。若依本经。无著即是忘尘。忘尘功极。便能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能含受十方国土等。如前显见无碍中明。是知现尘现界。不相留碍。正由忘尘功极。故以无著行名之。正脉云。此是事事无碍智。灌顶云。即方便度。引华严。此菩萨以方便化度故。愚谓尘界互现。大小相融。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大方便力之所运用。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承上不惟现身现土。而一切菩萨无量妙行。一时具足。故云种种现前。随举一行。皆能到于最上究竟之处。故云咸是第一波罗蜜多。言第一者。最上义。波罗蜜多者。究竟义。又梵语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谓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盖涅槃彼岸。即是究竟处也。又若住于涅槃。虽称究竟。犹非第一。盖必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往返度生。无住而住。方名第一。以是无住处大涅槃故。如华严经云。菩萨住此行时。不舍菩萨大愿。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烦恼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无忧恼处。而菩萨往返无有休息。即今经第一波罗蜜多义也。结名尊重行者。以行至如此。可尊可重故。华严名难得行。如世间可尊重物。则难得也。正脉云。此是究竟彼岸智。灌顶云。即是愿度。以华严谓此菩萨于大乘愿不退转故。愚谓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乃菩萨以愿导行之所致也。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承上种种妙行。咸是一行名纯。而一行中。具足种种妙行名杂。如是纯杂无碍。故曰圆融。清凉云。万行芬披。此华开锦上。即目此也。依此妙行。历十方。助佛转轮。教化众生。故云能成十方诸佛轨则。结名善法行者。谓一言一行。同归至善。皆是佛法。可谓轨辙。可为准则故。如华严云。此菩萨能自清净。亦能以无所著方便。而普饶益一切众生等是也。正脉云。此是轨生物解智。灌顶云。即是力度。自释云。具足三力。谓修习力。思择力。变化力。各有文证。恐繁不录。愚谓。所以能成善法者。正由上位尊重行力之所致故。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一一二字。通该前之九行。言上之善法。及与前八。虽大用繁兴。而常自如如。故曰清净。清净者。即如如不动义也。如如不动。则离于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曰无漏。盖以起心动念。即乖法体。即成有漏故也。一真二句。乃释成皆是之义。言所谓皆是清净无漏者。盖以一真无为。性本然故。言一真无为等者。谓菩萨当寂灭现前之时。俱空不生。一真独露。即证无为。岂不清净。后虽获二殊胜。发三妙用。历位至此。皆出于性之本然。岂更有漏。若尔前何不说。以事修至此。乃敢定故。据此则行行皆真。法法皆实。以是义故。名真实行。正脉云。此是会缘入实智。灌顶云。即是智度。又自以三智释之。谓无相智。成熟有情智。受用法乐智。亦各有文证。不录。愚谓清净无漏。正由圆通根本智之所成故。(右列十行。应以十玄会之。以显圆妙。第一成佛子己。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即同时具足相应门。第二一切众生。受益各别。彼此隐显。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即隐显秘密俱成门。第三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如金与金色。不相舍离。即诸法相即自在门。第四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即十世隔法异成门。第五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即微细相容安立门。第六同中现异。异中现同。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即一多相容不同门。第七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如一尺之镜。现千里影。即广狭自在无碍门。第八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如擎拳竖眉。触目皆道。即托事显法生解门。第九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如两镜相对。传耀相写。即因陀罗网境界门。第十一一皆是清净无漏。如北辰所居众星皆拱。即主伴圆明具德门。此依古德十喻。对校经文。略此会通。其实一一行中。皆具十门。文虽不显。义可研寻。)十行竟。
六十回向(灌顶云。华严明回向。即是发愿。良以有行无愿。行必茫然。有愿无行。愿惟虚设。行愿相资。方到诸佛大涅槃海。正脉引圭云。回向不过三处。即众生。佛道。真如也。华严文极浩瀚。意多兼三处。今经文简。各有隐显。如众生显余二则隐。佛道真如。隐显亦然。显者正当发挥。隐者亦以意含非全无也。)十 一离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佛回向。四至处回向。五无尽回向。六平等回向。七等观回向。八真如回向。九无缚回向。十无量回向。 初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是善男子。指前历修十行人也。初行随顺十方。二行普皆饶益。乃至第七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则妙用已极。故曰满足神通。八行种种究竟。九行成佛轨则。乃所作俱备。故曰成佛事已。十行清净无漏。故纯洁精真。一真无为。性本然故。故远诸留患。此全蹑前之十行。以起初向义也。既无留患。则任运度生。不见有生可度。故曰当度众生。灭除度相。然既曰度生。则是回无为心。以不住无为故也。既曰除相。则是向涅槃路。以能达涅槃故也。结名救护等者。以上云度生有二义。一者度令离苦。即是救义。二者度令得乐。即是护义。上云灭除度相。约能度言。此云离众生相。约所度言。良以能所对待。有能相必有所相。今以不见自为能度。故亦不见他为所度。内外既空。中亦不见度生之法。是为三轮体寂。乃真除相。真离相也。故华严云。不见众生相。乃至想见不颠倒等。若以三处会通者。此位正向佛道。以涅槃即佛道故。亦兼向余二。以救护即向众生。离相即向真如也。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坏即上位灭除。可坏即上位度相。此承上位以起当位义也。言既坏其可坏。则三轮体空。一切皆离。名曰诸离。若即守此诸离。依然有坏。故须并此亦复远离。结名不坏者。以上位灭除度相。是以空坏有。此位远离诸离。乃以有坏空。空有俱坏。体合真如。以真如不可坏故。此位明是回向真如。亦兼于二。以坏其可坏。意在回向佛道。而远离诸离。仍复回向众生。(问。初信中道纯真。与此何别。答。彼约圆融。此约行布。凡有前后相似者。皆准此知。)
三等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上位体合真如。此位体中具照。故以本觉称之。体既不坏。照即澄清。故以湛然称之。湛然故。无法不悉。无理不明。故曰觉齐佛觉。结名等一切佛者。谓觉用既等。一切悲智愿行。无不皆等也。此位明是回向佛道。若约悲智愿行俱等。亦兼余二。
四至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二向体合真如。已得不变之体。故曰精真。三向本觉湛然。复获随缘之用。故曰发明。此双承上二位。为当位之因也。言既精真发明。自能以理融事。以理融事。则事如理融。不惟觉齐佛觉。兼复地如佛地。地如佛地。则不离本处。而至十方。故名至一切处也。按华严。此位菩萨。广修供养。至佛处。又云三业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然既曰广修供养。至佛处。必是求佛所证。则兼二义。一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既曰普入世界。以作佛事。必是利乐有情。则是回向众生。
五无尽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三向觉齐佛觉。则现身无碍。四向地如佛地。则现界无碍。现身无碍。则能涉入界尘。现界无碍。则能涉入身毛。故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如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一多相容。类一室之列千灯。广狭自在。若尺镜之映千里。故云得无挂碍。一一佛身。一一世界。皆能成就众生。庄严己德。故结名无尽功德藏也。又华严云。住此回向时。得十无尽藏。一见佛。二入法。三忆持。四决定慧。五解义趣。六无边悟。七福德。八勇猛智觉。九辩才。十力无所畏。以如是等。皆无尽故。若会通三处者。以此证理。则是回向真如。以此趣果。则是回向佛道。以此化他。则是回向众生。
六平等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承上身依于界。故云于同佛地。成就无尽功德之藏。故云地中各各生清净因。言清净因者。以上无尽功德。纯是佛因。不杂余乘故。此全蹑上位言也。依彼净因。展转扩充。名曰发挥。由扩充故。直趣佛果。故曰取涅槃道。结名随顺平等善根者。以任扩充发挥。无违佛因。故曰随顺。与一切佛因。亦无有二。故曰平等。佛果无尽功德。皆从此生。故曰善根。此位明是回向佛道。若约扩充发挥。自他两利。亦兼余二。以自利向真如。化他向众生故。华严名坚固善根者。正以依因发挥。无有退转。如彼经颂云。如是回向诸善根。平等坚固无退转。一切诸佛所觉了。悉皆摄取无有余。
七等观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上位既能随顺平等善根。则是真根既成。由此重起大悲。等观众生。故云十方众生皆我本性。以众生佛性。与自己佛性同故。此正所谓同体之悲也。性圆成就。不失众生者。谓众生既皆我之本性。而我性圆满成就。岂可遗彼众生。而不度脱。故须不失。结名等观一切众生者。以首言十方众生。皆我本性。即是等观。末言不失众生。即是随顺。此位明是回向众生。若令众生复还本性。即是回向真如。若令众生同证菩提。即是回向佛道。如华严颂云。菩萨普与平等愿。随其所集功德业。普令三界得安隐。悉使得成无上果。
八真如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上位既言不失众生。则建化门头。不舍一法。故云即一切法。虽云即一切法。而亦不住于法。故云离一切相。以皆我本性故。此蹑上位言也。至此则正即时离。正离时即。故云惟即与离。二无所著。所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迥绝诸妄。永无异体。故结名真如相也。此位明是回向真如。若据结名。亦是以真如相行回向佛道。若准华严。亦兼回向众生。如彼经颂云。一切众生与诸法。悉住其中无所住。真如所在无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萨以此心回向。悉令众生无所著。
九无缚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上位二无所著。名真如相者。盖言无所著行。如彼真如之相。此位承牒上意。故言真得所如。谓其行纯真。已得为真如所如矣。然真如体十方。而无障碍。而其行既为真如所如。自应同彼能如。故亦言十方无碍。无碍故。不能系。故曰无缚。无缚故。出入自在。故云解脱。正脉云。上位方得离系解脱。此位转得自在解脱。愚谓上位但是我不着彼。此位乃是彼不缚我。正由我不着彼。彼乃不能缚我。故华严名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若以三处会通者。解脱则菩提可成。即回向佛道。无缚则摄生无碍。即回向众生。无著则一念不生。即回向真如。
十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上位无缚解脱。即是性具德用。圆满成就。故此承牒其意以为当位之因。但上云十方无碍。犹有法界分量。今则性德圆成。缘起无尽。并彼十方分量亦无。故云法界量灭。言法界者。即指十方法界。非言十法界也。以此无量德用。回向三处。故以法界无量名之。华严云。佛子善学此回向。无量行愿悉成就。摄取法界尽无余。是故能成善逝力。然既曰摄取法界。则是回向众生。既曰能成善逝。则是回向佛道。又力字亦兼回向真如。谓善逝以真如自性。缘起为力也。通前十向之文。依前生后。自有次第。不依古德另立十中。及强配十玄。幸具眼者辨之。总结十回向竟。
七四加行(按璎珞等经。俱不别列此位。若唯识等论。则以前为资粮。后为通达。此为加行。今虽别列。而与唯识浅深悬殊。以经中特标其为妙圆加行故。若以喻明者。如平人与本国大王。同时发心。欲登泰山。同办资粮。择日起程。而平人之资粮。所备不过数金。若王之资粮。动用千万。及乎起程。平人不过一骑二骥。若王之起程。千驼万马。再平人之一骑二骥。尚多阻隔。若王之千驼万马。山开水桥期必登。是故前之资粮。业己超乎渐教。此之加行。岂复类彼权宗。以喻详法。浅深自见。是知前虽任说妙圆。终是资粮。此之妙圆。乃称加行。亦圆融中行布意也。)二 一结前起后。二正明四加。 初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三渐之后。即称善男。以不住妙悟。有向上之心。并丈夫之气故。虽炽然修行。而不住于相。故曰清净。始自干慧。终于十向。故曰四十一心。位位备历。故置尽言。此结前也。次成者。次后即成。四种者。如下所列。虽曰加功用行。仍不离圆通妙性。故以妙圆称之。又妙圆二字。寓有两重拣别。一拣小乘粗而非妙。二拣权宗偏而非圆。至究其所以能拣者。亦以其不离圆通妙性。此起后也。
二正明四加四 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 初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此位蹑前九向义来。言九向中无缚解脱。因心之德用已极。已极则无可更用。故此位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谓体拟佛果德相业用。为自己加功用行心也。但因心欲亡未亡。果用欲显未显。故云若出未出。犹如下。乃喻明若出未出之相。钻火者。钻木求火。喻行人自研因心。以求果觉用也。欲然其木者。暖相现前。喻所求果用。将欲超出因心。虽未即能。已略现其相矣。以是义故。名为暖地(唯识此位。入明得定。发下寻伺。创观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空。今则惟是以加行智。观因心空也。)
二顶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此位蹑上十向义来。言十向中。法界量灭十方全成自心。故此位即以自心。成佛所履。谓体观自心。即佛境界。亲依法性。为诸佛所践履也。但以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实即佛境。故曰若依非依。如登下。乃喻明若依非依之相。如登高山。身入虚空者。喻体观自心即佛境界。亲依法性。上云若依是也。下有微碍。喻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实即佛境。亲依法性。上云非依是也。以是义故。名为顶地。(唯识此位。入明增定。发上寻伺。重观名等四法。皆唯识变。今则惟以加行渐增智力。体观自心。即佛境耳。问。三向中。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四向中。精真发明。地如佛地。义略似于暖顶二地。前后浅深。如何分别。答。三向但是体中具照。四向方乃以理融事。故曰齐曰如。宛有二相。至此则言为言成。要泯异体。此前后浅深。其相不难办也。)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暖位以佛觉为己心。而犹未能。顶位以自心为佛境。而亦未能。故此位则心佛二同。善得中道。言心佛二同者。谓佛觉泯同因心。因心泯同佛境。虽心佛历然。而因果融即也。因果融即。二俱不舍。常于加行心中。见佛业用。亦于诸佛行处。洞彻自心。故曰善得中道。虽曰善得。亦唯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故曰如忍事人。忍事人者。善能忍事。即喻善得中道人也。非怀非出者。亦欲诉向于他。而不能启齿。喻善得中道者。心中了了。亦欲说向于人。但以心佛二同。实无能得所得。而吐露不出。以是义故。名为忍地。(唯识此位入印顺定。发下如实观。印定四法是空。今则唯以加行决定智力。印前心佛相即义耳。)
四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三位。位位迁变名世数。中边各别名间量。故此位。则数量销灭。以加行位满。无可迁变。边中不立。间量叵得故。正以无可迁变。间量叵得。故云迷觉中道。二无所目。言迷觉中道者。谓暖顶二位。迷于中道。以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各堕一边故。至忍位。则觉于中道。以经中明言善得中道故也。二无所目者。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迷觉两忘故。超变易之世数。中边不立故。绝彼此之间量。以是易故。名世第一地。言世第一者。谓此人在世间中。称为第一。意显入地则是出世人矣。(唯识此位。入无间定。发上如实观。印二取空。今则唯以加行成就智力。于前三无所著耳。问。此上四加。既不同于惟识。而附引唯识者。何也。答。名既同彼。若不对校。恐致混乱。故附引彼说。使权实偏圆。瓜豆分明可别。)璎珞等经。多不列此四位者。以此四位。在向地两楹之间。应是十向出心。初地入心。合前合后。无不可者。后之等觉仿此。通前四加行竟。
八十地(地有三义。一者位置义。谓从初至十。位置不同。如地本是一。而高下不等。二者坚实义。谓地地皆以真如为体。不动不坏。如地。载华岳。振河海。不重不泄。三者生长义。以地地皆能生长佛地功德。如地能生长万物。问。加行己得地名。与此何别。答。前之位置。约行位渐深。此之位置。约果位渐胜。前之坚实。约行力坚固。此之坚实。约果体真常。前之生长。约行地力用。此之生长。约佛地功德。虽各具三义。而浅深胜劣不同。若通论前后诸位。更为一喻。如人欲入大海。采取众宝。必先学习水法。及橹棹之技。三渐是也。水法既精。橹棹又熟。干慧是也。十信。如择日起行。住行向位。如备办资粮。四加行。如从浅至深。渐入大海。十地位。如从劣向胜。渐历宝所。等觉位。如乍到最胜诸珍宝处。妙觉位。如已得众宝。从海而还。济窘乏。六十圣位。法喻历然可对。今明十地。)十 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初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此位迷觉中道。二无所目。此位当下离念。真如现前。故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以真如即菩提体故。言大菩提者。五菩提中。(一发心菩提。位当十信。二伏心菩提。位当三贤。三明心菩提。位当前七地。四出到菩提。位当后三地。五无上菩提。位当佛果。)应是无上菩提。但是通达。未即实证。论实证方入初地。乃乍得明心菩提也。乍得明心菩提。即能通达无上菩提。如因一隙之明。便能领略万象。故称善得。觉通二句。乃释成上二句义。言所谓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者。盖以能觉之智。遥通如来之智。所觉之理。该尽诸佛境界故也。结名欢喜地者。经论异释。难以俱录。今依金光明云。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如其所愿悉皆成就。生极喜乐。故彼经即以极喜为名。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上位通达佛境。无复九界异生之性。名为异性入同。此位以生佛对立。生性不有。佛境奚存。故将同性亦灭。结名离垢地者。诸经论中。多约离破戒垢。今则唯以证佛境空。名为离垢。以有佛境当情。犹为微细念相。依然真如中垢故。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净极二字蹑上。以上位同性亦灭。离佛念垢。名曰净极。此位真如精纯。灵鉴无碍。故曰明生。譬如古镜重磨。光彩焕发。以是义故。名发光地。经文最明。无烦异说。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明极二字蹑上。以自觉理智圆满。故云明极。此位依自觉理智。起正法焰。生方便慧。烧尽众生烦恼。成就化他功德。故曰觉满。譬如明上复生余焰。故以焰慧为名。诸经多谓以菩提分法。烧烦恼薪。唯是自利。今以上位发光。似惟自觉。此名焰慧。应兼觉他。且经中明言觉满。若唯自利。岂当此称。圆人无定。各以现文释之。不必强同。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三地自觉理同。四地觉他法异。故承言一切同异。此位则自觉觉他。二俱不立。故云所不能至。盖以有异有同。有自有他。有能觉有所觉。俨属有为功用。二俱不立。乃超出有为。故有为功用。所不能至。至尚不能。况于胜乎。以是义故。名难胜地。唯识谓此地真俗两智。行相相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然彼真俗。略似此经同异。正脉云。彼乃合之最胜。此则迥脱难齐。旨趣各别。但相似而已。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初地即证真如。但是有为。以是有作功用。分显故也。至上位同异不至。超出有为功用。即契无为真如。但是性净。尚未明露。以有功习影。尚未尽故。至此则有功习尽。无为理着。故云性净明露。结名现前地者。即以无为真如。明明现前为名。唯识云。此位证得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然既曰本性无染。略似此中性净。既曰证得。略似此中明露。但性相偏圆。经论异旨。不得全同。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上位无为真如。方以明露。无分别智。未能远行。以为理所障故。至此位。则尽真如际。然真如无际。以诸法为际。盖以无分限之理。全有分限之事故。此当理事门中。理于事门也。理既于事中。智亦随。以理智不异。如珠与光。故能尽真如际。结名远行地者。即以智能远行为名。华严云。此地修十方便慧。谓虽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知诸佛平等法。而常乐供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乃至虽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种种劫数意解。分别度脱。据此则不舍众生。常乐供佛。勤集福德。庄严三界。乃至随众度脱等。正今经尽真如际也。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上位尽真如际。不舍一法。此位不舍一法。尽真如际。盖以有分限之事。全同无分限之理。此当理事门中。事于理门也。事既于理中。全事全理。故云一真如心。据此则虽行一切法。不离真如际。由此所以名不动地。华严云。入一切法。本来无生等。即此中一真如心义也。灌顶云。三渐所获无生法忍。至此方得亲证。圆成无惑矣。
九善慧地二 一正明本位。二总结修习。 初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此位正脉所释。明如指掌。今全用之。正脉云。前位是得真如全体。此位是发真如大用。称体起用。自然之理。华严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经似说本真。自体自用。前位如一尘一毛。皆清净本然。此位则一尘一毛。皆周法界。互涉互入。即即包等。具足十玄业用。故云发真如用也。结名善慧地者。应即法界无障碍智耳。(问。七行之尘界互现。五向之依正互涉。与斯何异。答。五地以前。俱属有功用行。况在行向。岂能同此。是知七行由于行增上力。五向由于愿增上力。然亦乘悟并发。如观音之二胜三用。皆圆通已后即发也。)又云。详此十圣行相。与华严多所不同。故推圣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按华严唯识。金光。皆言此地。具四无碍办。为大法师。最善说法。资中曰。华严明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祇句义。无有穷尽。故名发真如用。予谓说法固亦可以说为发用。然方是大用中一。故今谓是十玄业用。而说法自寓于中矣。此上皆依正脉。亦少有更减字句。唯中间答词不同。若对前二位言。则彼为理事无碍。此为事事无碍用也。
二总结修习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是诸菩萨者。但是浑言。尚未指定。从此已往者。乃指定二地已来。诸菩萨也。以自二地。乃入修位。至六地。即入无为。有作行毕。七地增进无为。八地一真如心。无作之行亦竟。故云修习毕功。讫于九地。已获全体大用。故云功德圆满。意显十地为修习出心。诸经论中。多收于修习位中。今舍出存正。故亦目此地。已前名修习位。然既曰亦目。非是定指此地为修习位尽。但亦可目耳。是知究竟修尽。不唯十地。应兼等觉。以既未到佛地。不可便说无修。但证意多。而修意少也。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上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应即取证涅槃。而所以不取涅槃者。盖为利益有情。故曰慈阴妙云。覆涅槃海。阴字当作去声。言慈阴妙云者。谓菩萨于功德圆满之后。重起真慈。阴覆众生。如万里青天。顿兴微妙之云。阴覆世间。同沐清凉之乐。由此所以能障佛果。不得取证。故云覆涅槃海。结名法云地者。正以其真慈如云。覆障涅槃法故。十地竟。
九等觉位二 一正明本位。二结后证前。 初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上位以利益有情。覆障涅槃。若已出慈门。即入果海。所以不称妙觉者。以如来逆流。菩萨顺至。言逆流者。谓已至果海。倒驾慈航。出涅槃。入生死也。言顺至者。谓将穷果海。急棹智舟。违生死。向涅槃也。此约断果言之。若就智果。则佛出菩提觉际。菩萨入菩提觉际。正相交会。故云入交。正脉云。譬如入海采宝者。前商已得众宝。逆流而出。到于海门。后商方以进取。顺流而入。亦到海门。是二舡恰齐。但船头向外向内。为不同耳。璎珞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亦斯义也。结名等觉者。义取与妙觉齐等。或有言去妙觉位。余有一等。非今经意。(问。此上五十五位。应出断惑分齐。庶得阶降分明。今惟依文释义。固为简便。但此经十行十向中。境界有似十地。不有断惑分齐。而取证浅深。何所依凭。答。愚以凡心。测度圣境。诚难自信。亦只好以圣言为定量。经之所有。敢不发挥。经之所无。谁许擅益。详观本经位次。不唯与惟识不同。即华严璎珞等经。前后浅深。与此亦不相类。盖以圆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华严十信满心。摄位证觉。此经等觉深位。获干慧心。讵可以前后而论浅深。然佛于圆融之中。亦自寓有行布之意。故今唯依现文销释。所谓经中所有。敢不发挥是也。至于断惑分齐。唯于信位略显。如初信则曰一切妄想。灭尽无余。此断现种也。二信则曰一切习气。皆现在前。忆念无忘。此伏习气也。三信则曰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此尽习气也。良以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但以欲习初干。未遇法流。对境起念者。时乎有之。乃重以增上信力。圆伏圆断。至三信则如木成灰。永不再焰。故自四信以去。文中不涉断惑一语。愚又何敢妄赘。所谓经之所无。谁许擅益是也。或曰断既如木成灰。证即如金出。似亦不应复存后位。今何位次依然。照常俱列耶。答曰。金既出。便可作器。作之己精。而益求其精。有作功用是也。不求其精。而自无不精。无作功用是也。动帝王。陈宗庙。贮黄流。盛甘露。敬天地。享神明。全体大用是也。社稷保之。兆民福之。慈阴妙云是也。仿古玩类极珍。觉齐佛觉是也。成至宝。镇库藏。妙觉究竟是也。知此喻者。则断后立位。不无理据。然亦诸经论中之所不见。而此经仅见之者。盖为接渐入顿。接偏入圆。此出自世尊灵智妙辩。彼胶柱瑟者。岂足以语此哉。)
二结后证前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从干至等已者。明由浅入深。是觉始获等者。显后唯证前。良以初干慧心。即具后后位中。一切功德。但未经历事造修。唯是性具而非修成。今乃由浅入深。渐次修习。以至等觉。而于干慧心中。所具一切功德。方以亲证。故曰是觉始获等也。金刚心。即指圆通妙心。以前从根解结。如来即名其为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而观音自陈。亦言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至文殊拣选。又谓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等。据此仍是最初干慧。但于等觉位中。始得亲证实到。清凉云。起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古德云。末后牢关。不离最初一步。皆此意也。等觉位竟。
十妙觉位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如是重重者。通指干慧已来说也。言始自干慧已来。如是一重一重。有单有复。至十二重。方尽妙觉。意显位位皆觉。但加前不妙。登地妙而未尽。佛地方尽。乃原始要终而总言之。正脉以一重。但局一位为单。总包十位为复。极是。但彼依温陵取一干。(单)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复)六暖。七顶。八忍。九世。(单)十地。(复)十一等。十二金。(单)今本疏。乃除金刚。足妙觉也。成无上道者。以既尽妙觉。道极究竟。无有能驾于其上者矣。结上正明诸位竟。
二结显修法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是种种地者。通指已上。因地与果地也。皆以等者。显已上因地果地。皆不离圆通妙心。以耳根圆通即是金刚王三昧故。言观察等者。谓每历一位。必有一位功业。若不观察。恐生爱着。故须依彼金刚三昧。而观察之。如幻十喻者。如大品云。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焰。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响。诸佛国土如干城。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舍。一切空故。此中喻虽有十。而所喻之法。不出度生说法严土供佛而已。然既曰不可取。则无生可度。无法可说。无土可严。无佛可供。既曰不可舍。则任运度生。任运说法。任运严土。任运供佛。既曰一切空。则取舍双忘。忘心亦寂。此依观成止也。止久沉滞。遮于胜进。故又于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奢摩他。义翻为止。毗婆舍那。义翻为观。如庄严论云。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所谓奢摩他。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谓毗舍那。起信论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舍那义故。今则唯以观法体寂。不住本位。名奢摩他。进观前途功德。引发胜进。名毗婆舍那。此依止成观也。止观双运。不即不离。故云清净修证。从因至果。位位历。故云渐次深入。知此法者。既无中止之弊。亦无过高之行。位后显此。良有以焉。
三推重初心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承上因地果地。皆以金刚观察。如是则功归第三渐次。以三种渐次。结文虽具称增进。而标章惟第三受增进之名。且第三增进。即是耳根圆通。亦即金刚三昧。若不凭此观察。后位难成。故曰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等。又且第三渐末。乃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故知善能成就。唯指第三渐次。若论由浅入深。通指亦可。五十五位。正脉谓前除干慧。后除妙觉。信住行向地为五十。四加等觉为五。故言五十五位。以经中明言真菩提路。干慧非真。妙觉非路。故除之也。灌顶云。亦可信住行向地为五十。渐干加等妙为五。愚谓第三渐末。明言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然既曰从是渐修。则知前属顿悟。如人猛然想起家乡。尚未动身。灌顶收三渐为路。而从是之语。云何销会。且又辨妙觉为路。终是矫强。既云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而干慧执心虚明。纯是智慧。岂非是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岂非是位。既有行有位。则是已涉程途。正脉以非真拣除。亦属臆见。今依长水合辙。并以信住行向地为五十。干慧四加为五。等觉已至觉际。如人已到门首。不得复以道路名之。故唯五十五也。而言善成者。即取其止观双运。不即不离之义。由此观之。则欲至觉际。而趣妙觉者。应须先历诸位。欲善成诸位者。应须先修耳根圆通。欲得耳根圆通者。应须加意严戒。欲得禁戒成就者。应须首断五辛。古德云。初步定千里之程。一篑肇万仞之山。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则初心岂可轻忽乎哉。
四判决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上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则位位之中。不离圆通妙心。又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则未修之前。即当先求顿悟。是知耳根三昧。不独为圣位最胜准绳。亦且为初心第一方便。故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舍此而修。或着事而堕于有为。或执理而沉于寂寞。甚至中途成狂。永陷魔外者。比比而是。故曰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如第一文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
乱修习。亦斯意也。通上正示禅那诸位竟。
二略彰所说圆满(阿难淫室归来。所请三名。如来依次而说。若果能依此。则生信发解起行。各有准绳。不患乎菩提之不成矣。诚恐将谓别有。驰心更待。漫将从前所说。等闲看过。故文殊于此请名。如来出名结答。令知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义尽于此。而云略彰圆满者。良以奢摩中。密因。久沦七趣。三摩中。修证。时招五魔。禅那中。万行。多缠理障。仍须详辨。以示将来。至后校量持福。结劝流通。乃为大圆满也。)二 一文殊请名奉持。二如来出名结答。 初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请名奉持。以文殊为当机者。显总持全经。非具根本大智。法王真子。不足与有为也。起礼而白者。重其事故。名者义之表也。今如来历明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义亦略周。故文殊请名表彰。言当何名是经者。正求佛因义立名。俾海众因名思义耳。奉谓奉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盖文殊义虽冥通。名未显闻。奉以自修。无可不可。持以教人。凭何指授。至若一切众生。义既未能尽悉。名又不得与闻。自修教人。二者俱失。恐佛不说。故又急之曰。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二如来出名结答六 一境智名。二机益名。三性修名。四要妙名。五因果名。六总结答。 初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佛告文殊者。因文殊。出题名。晓大众也。是经二字。上指三分。下通五题。正脉云。大等十三字。全当科之境字。境即谛也。为智所对。而以三谛释之。兹不俱引。又云十方如来。明诸佛同证也。又云上之三谛。即心海全体大用。以智圆照此之心海。名曰清净海眼。此正脉从境智为名。相沿承用既久。难以遽易。姑从彼略释。愚谓此以尊胜为名。所言大者。即众生心。最尊最胜。故以佛顶表之。悉怛多。般怛罗。此云白伞盖。白为众色之本。即心真如门。伞盖为展覆之具。即生灭门。余于显示咒益中释。经以此名者。显经中所诠。即同起信一心二门等义也。得此法者。可以出世成佛。为法中王。如世传国之玺。得之者。可以为天下君。故以无上宝印称之。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清净妙理。皆从此中流出。故以海眼称之。据此则成道说法。全依乎此。不益见其为尊且胜乎。
二机益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知海。
正脉云。阿难登伽。正是此经当机。凡务多闻。而未全定力者。皆准阿难。凡欲惑炽然。不思出要者。皆准登伽。又云菩提心。即前三谛圆融之心。知海。即前照三谛海眼。但于前题中。加当机获益。劝人欣此。入此也。此正脉从机益为名。亦依彼略释。愚谓此以力用为名。亲因者。历劫亲眷。互相因依。凭此救护。即是力用。如度脱阿难。及此会性尼。即其事也。若但令离分段苦。得小乘乐。犹未显其力用。故云得菩提心。入知海。言得菩提心者。即是顿悟因心。三菩提中。真性菩提。入知海者。即是究竟果海。十果号中。正知号。然阿难一向多闻。性尼宿为淫女。一旦得此。入此。其力用不益见其胜乎。
三性修名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正脉云。如来密因为性具。依此起修。方成真因。权小不知。故曰密也。又云虽知本有。不妨于无修证中。而起修证。故曰了义。非同染实之修。不了义也。此亦依正脉略释。愚谓。此以理观为名。如来密因。即是所观之理。近具根中。远该万法。亦即三如来藏之全体大用。悟此则为成佛因心。不悟则但是密具而已。信知有此。故即依之立为观境。言修者。即指观行为修。非历事造修。如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皆修也。言证者。即指妙悟为证。非历位取证。如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皆证也。而言了义者。有二义。一谓依此修证。亦唯了悟如来密因之义。二谓摄义已尽。了无余义可修可证。详如总释名题中辨。
四要妙名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正脉云。上七字。为最妙。又云此大。乃直目性体。横穷。无边底故。方即是相。有义相德相。谓具足恒沙性德义故。广指用言。称体而周。无障碍故。益见斯经。旨同华严矣。莲华取义甚多。且略取于方华即果。处染常净二义。亦即表于因果交彻。染净不二。益见此经。旨同法华矣。又云末八字为最要。佛母表其有出生义。陀罗尼。此云总持。明其具含摄义。又云一表出生多佛。一表含摄多义。岂非至道要术哉。此亦略引正脉。从要妙为名。愚谓。此以显密为名。盖上七字为显名。下八字为密名也。显名称大方广者。意明此经所诠。即同起信论中三大。并同华严。如正脉说。又称妙莲华王者。莲华称妙。已显非常。况复云王。似指华严普光摩尼香水。海中种种光明香幢言。以此华为无量香海。无量华藏之所依住。喻上三大。为一切法门。一切贤圣之所依故。密名十方佛母者。前云。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知觉。即佛母义。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亦云遮持。谓遮恶不起。持善不失故。此是诸咒通名。冠以十方佛母。则是通别合称。以此经原有显文密咒。故以显密为名。然显名为圣贤所依。密名能出生诸佛。义亦相符。所谓咒即密经。经即显咒者。以此。
五因果名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按此经。原系中印土。那烂陀寺。大道场经。于灌顶部中。录出别行。故名灌顶章句。此依总彰别。意显此经所有章句。皆属灌顶部中出故。灌顶疏云。印土密部有五。东方阿佛。名金刚部。南方宝生佛。名灌顶部。西方弥陀佛。为莲华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中央毗卢佛。名如来部。引经是灌顶部也。然既属灌顶。则诵此章句者。必蒙如来智水灌顶。得大开悟。依之修因。则为诸菩萨万行。依之证果。则为究竟坚固。故本疏亦同正脉。从因果为名。
六总结答
汝当奉持。
此是结答之语。犹云以是五种名字。汝等当因名思义。而奉持之。正脉云。盖必以智照境。随机受益。从性起修。尽其要妙。满其因果。方为能奉持也。若依本疏。初则显其尊胜。令生信乐。次则彰其力用。令知修习。修习须依理起观。成观须显密双修。必至因圆果满。则奉以自修。持以教人。二俱究竟矣。略彰所说圆满竟。
三会众顿悟渐证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初蒙示兼闻。说是语已。谓出名结答已竟时也。即于此时。阿难及有学大众。重增一番新气象矣。得蒙等者。正叙上所闻。为向下悟证之由。密印者。即指圆通妙性。三渐重明。故曰开示。得此可以成佛曰印。众生不知曰密。亦即前之见性藏心等。第一题中。所谓无上宝印是也。随所发行。安立圣位。即是般怛罗义。若通言摩诃悉怛多。般怛罗。此云大白伞盖。今既无上五字。则唯取伞盖义耳。伞则自覆义多。覆他义少。盖则覆他义多。自覆义少。良以诸位之中。或约自利。或约利他。实各互具。但有多分少分。如伞盖义故。此皆三渐已后之所开示。兼闻者。文殊所请。如来所答。会众同听故。五种名目。虽各显一义。实一摄一切。故通称了义。以一一皆摄义尽故。又经称了义。名亦随经。六释中。当作有财释也。○顿悟下。顿悟渐证。自三渐。至等觉。历历在心。故曰顿悟禅那。修进圣位。自境智。至因果。通称了义。故亦兼悟题名。增上妙理。理名增上妙者。以了义故。正当顿悟之时。一切心思智虑。瓦解冰销。当体寂然。故曰心虑虚凝。三界烦恼有二。一见惑。初果见道位断。二思惑。修道位断。今云三界修心。显是思惑也。又思惑烦恼有三。一欲界思。二色界思。三无色界思。欲界思有九品。前六品。在二果向断。后三品。在三果向断。上二界思。八地各有九品。共七十二品。在四果向断。而阿难等。原在初果。今既心虑虚凝。超二向至二果。故云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即欲界前六品思也。)而言微细烦恼者。对见惑说。以见惑分别名粗。思惑任运为细故。正脉云。本经从初历谈。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禅那。直至此处。始一称之。下连修进圣位。足显谈圣位处。乃是说禅那耳。自阿难请位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染净因果周。即阿难所请禅那义也。按常途禅那。翻为静虑。以寂灭为义。今经为灭十二类生。颠倒乱想。立三渐次。即是静义。干慧心中。干有其慧。即是虑义。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即寂灭义。圆觉疏。释为绝待灵心。今经位位不离中道。即绝待灵心也。正脉云。全取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为禅那体。今经三渐获无生忍。即是正因佛性。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即双兼缘了二因也。题中诸菩萨万行。义统乎此。齐此以前。为开示禅那成修分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