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中国大学为何不能跻身世界一流?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7日发表题为《中国大学必须觉悟并现代化,否则将落得更远》(作者 何友晖)的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为什么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和革新家?我在中国的第一手经验指向三个不利因素:过时的教学方法、专制的学术管理和行政“官僚主义”。这些因素是阻挠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绊脚石。
我从1971年开始访问中国的学术机构,多年来目睹了这些机构为适应政治气候发生的激烈改变。
不久前,我到北京某一流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我发现学生们非常聪明,得到教授适当的指导后也很有求知欲。然而,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某些严重障碍。
在校园里,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尤其是在大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在打瞌睡、玩电脑游戏、看报纸和做作业等等,根本不理老师在讲什么。授课老师则接着讲下去,无视学生的漫不经心。学生们说,这种无礼的漫不经心在中国各地都很常见。
驯服恭敬的中国学生怎么了?
我教书40多年,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学生这么做。我也没见过授课者如此无动于衷。他们没有自尊吗?
教授和学生之间似乎普遍缺乏尊敬与信任,体现了中国大学乏味而问题多多的学习环境。当然,并非所有教授都缺乏创见,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能学到东西不是归功于乏味的教授,而是归功于他们自己;而面对能鼓励激发学生的教授,他们的确能迸出火花。
我还必须表达我对教师和学生的同情,以缓和这些令人沮丧的描述:他们处在官僚治理的环境下,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学术管理通常是政治化、家长式以及专制的,权力集中在各级“领导”(比如系主任)的手里。这些“领导”并不领导,而是下达命令。没有领导点头,什么事情也办不了。
有一次,我向某位系主任提到学生们怕他。他的反应是:“那很好。我希望学生怕我,这样他们会更听话。”我惊呆了,尤其是因为这位系主任声称自己是管理方面的专家。
派系之争和地盘划分极为猖獗。如果领导不喜欢你,你或许会发现自己遭到排斥。你的同事躲开你并非出于个人恩怨,只是不希望冒犯领导。这叫“划清界限”,让人想起过去政治运动时,家庭成员为自保也得彼此“划清界限”。
教室则是过度控制下的环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因此,教师的生存策略是:“别想,教就是了。”学生的生存策略是:“别问,学就是了。”
管理者应该为学术服务。然而在内地,行政官僚机构阻碍学术成就。在我任教的大学,管理人员摆出一副老爷的态度对待各系负责人,而令人悲哀的是,后者的功能更像官僚而非学者。在某系,一所实验室的建设因为繁文缛节被耽搁了一年多,使急于开展工作的研究者非常懊恼。系主任告诉我,他不得不去“求”(他的原话)那些官老爷才能把事情办了。
官僚主义消耗学者做研究需要的宝贵时间,从而浪费了取得学术成绩的潜力。我花了几个星期才办好借书证、在办公室安上电话并(按管理部门要求)开设银行账户以便领工资,这种消耗时间的例子数不胜数。
中国大学越来越试图超越西方。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学生只在留学海外后才表现出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