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戒定慧三学”对人生事业的妙用
笔者曾感叹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社会浮躁异常,环境破坏严重,各种乱象横生。信仰的缺失,人心的杂乱,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困惑和压力,对人生事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负面影响。本人也曾长期陷入此等困苦之中,为寻治根之道求学于各种著作,终略有所得。通过对佛教相关书籍的修读,并用于自身心病的调养,实践证明对人生事业大有益处。一直以来佛教普遍被漠视或误读,很多人觉得佛学深不可测,难以学习,也有很多人觉得佛学和自己的人生没有多少联系。曾经的我也因为机缘未至,只是游走于寺庙尼庵,未能真正接触佛教,不知道也不关心佛到底在说什么。近年有幸,妙华开示,若有所悟。原来佛教对人生的帮助如此之大!不禁感慨万千,力争完善自我,远离迷途。
本人学识尚浅,秉着“知行合一”的思想,怀着极为谦虚的态度写下这篇文章,只希望能为我院水利事业的心灵建设方面做一次善意的传播,清除一些社会污染造成的心理疾病,也是为了报答水院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妙华法师的开示,经过尊师的批准,引用了部分经典原文。非视其为私人成果,实乃与大众分享福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人也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力是有限的,不足之处是一定存在的,还请各位同事和朋友海涵。
佛学并不脱离现实社会,佛教是入世的。这其实是佛教一贯的主张。佛法博大精深,经典堆积如山。如何简易快速有效的受益于我们红尘中奔波劳碌的人们呢?我从中取来一些精要,加以解释,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戒定慧三学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儒家的主张的入世观,我们很重视事业,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打下夯实的基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能为我们的事业打下基础,保驾护航吗?这句话具体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1.“戒”对于当下人生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国家的戒律就是法律,是他律,佛教的戒律是自律。法律是人建立的,那么如果建立的人,本身思维不够严密、觉悟不够高,那么他所纺织的法律之网,必然像渔网一样,网眼、漏洞是很多的。不仅如此,在执行法律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人就像鱼一样,大鱼会把网撕破,小鱼会从网眼里漏掉。在社会建设当中,要把法律建设得更完善,但他律的法律有待于自律的提高才能弥补它本身的不完善。
在企业管理上,制度是保障,靠制度去管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才清楚究竟要做什么,制度就是戒,治国如此,治企业也如此。一个人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戒就是有所不为。一个人要把事情做成,一定要修身,就一定要戒骄戒躁戒傲,如果这些习气都不戒掉,就很难成就事业。如果从人类的健康发展来说,一定要把戒放在第一位,事业也理应如此。戒在佛教里又叫解脱,戒不是一种捆绑,而是一种自我的保护。国家的法律、企业制度和自我戒律都是为了方便和保护我们达到更好的目标。
今天的社会,人们贪心很重,如果我们能够戒贪,就可以使我们的人生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要过有节制地生活,才能健康;人要做好戒律,才能安生。以戒修身是有效地,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基础才能夯实。不然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盘散沙;不然,我们的生命将是瘫痪的状态。戒是为了使人生事业达到更和谐更自由的状态。
戒的具体内容除了“贪”、“嗔”、“痴”,还有“疑”、“慢”、“见”。下面就请我来解释这六项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是戒“贪”。今天的中国社会,面对商品经济的资讯和刺激,可能我们对“戒贪”这两个字要好好领会了。很多人,论学养,论能力均在一般人之上,养活一家人根本不是问题,但是他们所有的学养、能力和才智,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贪是杀人的刀啊,贪财,贪色,贪名,贪利。因为贪,丧身败国,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比比皆是。
佛教提供给我们一个形象的名利观,叫立竿见影。什么是立竿见影呢?我的学养、我的智慧和我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这就是立竿。影子永远是随着竿子的长度在移动,永远不会影响竿子的长度,但是竿子会永远影响着影子的长度。可是有很多人财迷心窍、色迷心窍、官迷心窍,在人海当中到处捞影,叫什么呢?捕风捉影。没有立竿,就想见影。我们不要捕风捉影,应该立竿见影,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度为“贪”,人要过有节制的生活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立竿不见影”。建功立业了,帮助别人了,不以为自己有功劳。因为天地有道,大道无形。在人间所做的这一切,能做的与该做的,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我们最应该树立的名利观。
古代向圣贤看齐的人,见贤思齐的人,追求一份信仰和修养的人,他们面对财和色,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巧取豪夺。甚至很多有教养的人,面对名利也特别虚心谦下,修养非常的好。而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上下交争利,国之患也”,上和下争利,这是国家非常深重的一个忧患。走在人生事业的道路上,不论有没有功劳,地位,高收入……做一个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就是一种成功,一种美德,值得他人尊重和学习,有利于企业单位的发展建设。
第二个是戒“嗔”。嗔怒,嗔恨之意,佛教用一个字代表,就是“嗔”,译为仇恨。宗教、民族、资源等争端,所有这些争端根源,都在于仇恨。因为我们内心的光明被乌云遮住,我们的内心不够宁静,总是把个人和全球的关系或者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处理不好,以至于在我们的内心里充满了仇恨。
解决问题的唯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修心,养心为上。仇恨的心一定要化干戈为玉帛,而不能冤冤相报何时了。就像两个人打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锋对麦芒,半斤对八两,什么时候才能解决问题呢?如果长期如此,心里就有解不开的千千结,结果自己心劳成疾。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是想好事,好事来;存恶念,蛇蝎来。如果你的心每天像莲花一样,充满了光明,你身边的朋友慢慢地就会被感动得光明起来,灿烂起来。如果你的心像蛇蝎一样,非常地阴毒,慢慢地你身边招感来的都是阴森可怕的人。这在物理界,叫伴生现象。有水晶的地方就有玛瑙,有石头的地方就有玉,有圣人、有君子的地方就好人多,伴生现象随处可见。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例。
本人一度因为生活中受到了误解和攻击,愤恨不平,常生嗔怒,认为自己发脾气是有道理的,自己没有错。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宣泄和解释,结果问题不但没能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进一步损害了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家人和邻居的生活。长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深感无奈。自从2012年末修学到这一段佛法,终于开阔了胸怀,抚平了心绪,不再斤斤计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是视天下人为一家,虚心向一切人学习,时常自省,宽以待人,人不知而不愠,甚至能以德报怨……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嗔病顽疾,还时常回归到清净光明的精神世界之中。相信通坚持这一修行,来年人际关系会渐入佳境。有一个结论说明:四十岁以上的人百分之七十的病源于自己的心病,就是说我们致病最根本的源头来自于我们的心,所以说嗔怒是致命的。祝愿大家早日摆脱嗔魔,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事业人生。
第三个是戒“痴”。为什么要戒痴呢?痴是无明,无明又叫烦恼。种种的烦恼,使我们的心不得安宁,甚至晚上睡觉做恶梦;吃饭的时候,想到不愉快的事情,都难以下咽。这在佛教里叫无明,叫痴。“痴”这个字是病字边,内里是无知的知。无知是一种心病。“痴”是智慧的反面,严重影响生存、做人的质量。
以下有几个戒“痴”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互为因果,“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是理论,走路是实践,知行合一,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二是设法减少烦恼。烦恼越少,悟性越好,比如照镜子,把镜子擦得越干净,你的脸照得越清楚。用神秀的话来讲“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有人说,记东西记不住,想问题深入不下去,就是烦恼多了,如果烦恼少了,智慧就增了。三是让自己的心淡定。现在外部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多,精神层面和外部环境的污染,使我们的心很难歇下来,平时应该加强心性的训练,设法平静浮乱的心。四是亲近善知识。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仅要亲近善知识,还要虚心谦下,以一切人为师,每时每刻,接人待物都是学习,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五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如果你开始信仰佛教,又有条件学习的话,建议养成手不释卷,不离经书的习惯。你会逐渐解开国人对佛教普遍的误解,逐渐发现佛教对个人,对家庭,对事业人生,对国家社会,对和谐世界的建设都大有妙用。
以上也是本人为之努力的学习之路,个人能力确实是有限的,很多地方需要大力加强。我毕竟不是出家人,没有专修的条件。希望先通过阅读一些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实用易懂的佛教书籍来修身修性;通过广蓄知识,指导人生事业;更需要知行合一,读书不忘交流,加强言语表达能力,广结善缘,互相学习和帮助,与更多的人分享佛学带给人们的益处。等将来条件成熟了,再研究更加高深的佛学经典。
下面接着讲一下另外三个方面,也是需要戒掉的。
第一个叫戒“慢”。戒我慢,戒高慢。慢有三种情况,常见的叫“慢慢”。一个有钱的人,或者说很有社会成就感,总是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凌驾于众生之上,凌驾于群众之上,觉得自己了不起。本来就很高了,又在山顶上垫垒了块石头,这就叫“慢慢”。第二个慢叫“我慢”。自己认为自己很强大,自以为是。还有一种慢是非常微细的,叫“卑下慢”,他的身心健康、社会状况、生活状况都不如人,但是他会用巧妙委婉的语言,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弱,甚至是问题人群,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这样一种状况,还傲得不行,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一种慢叫“卑下慢”。
这种心理疾病,不但对自身有害,不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还会带来各种人际关系问题。面对“慢慢”,佛教里有个境界叫“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你每天都在点钞票,但是钞票并没有污染你的心;你手中拥有权力,但是你并没有滥杀无辜。官也当了,不以官为官;钱也挣了,不以为自己是个老板,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个老板。“功德在心不在身”,建功立业了,但并不以此为耀,过分宣传。治疗“我慢”和“卑下慢”,要知道“山外是山,云外有云”人海处处是老师,人人都有所长。越是有学问,有实力的人,越是谦虚,越是明白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而我要知道的和我要学的东西却是无限的。客观地认识自我,不做自欺欺人的事情。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境界,不断进步,再创辉煌,减免因慢带来的祸事。
第二个是戒“疑”。这里讲的是反面意义的怀疑,过度的疑心。这个我可以用我的感觉来说,我去过洗心禅寺很多次,里面有很多真正信佛修身的人,和他们一起做义工的时候,感觉许多人的内心特别纯净,让人感觉特别的舒服。这是因为他们有佛教的基调文化,有正教的信仰。不少人真正做到了做好事不求回报,在社区做义工会给你发个本子,每次干完活都会详细地登记,在洗心禅寺做义工是不做记录任何历史记录的,完全出自本愿。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雷锋的时代,大家互相关爱,相敬如宾,交流自然亲切,没有猜疑邪见,非常地开心自在。可是回到单位我就不得不小心翼翼了,常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老拿旧眼光看人,让人倍感紧张和焦虑。单位住户区的路上人们很少说话,如果当某人被怀疑的时候,一个表情或者动作都可能引起无限的想象。抬头看看天色,有人就会说这个人很傲气;转头欣赏周围的树木,有人认为你故意不给他面子;赶时间走快一点,人家觉得你很狂妄;路上在想事忘了打招呼,便说此人目中无人;去打篮球因为别人不在场,就成了脱离集体。甚至还有人在路上要把这些动作做来给你看,尽然能疑到这个程度!当一个人成了焦点,而又被各种有色眼镜聚焦时,这些本来很自然的行为,变得满眼都是怀疑,因为对他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看法,就看哪儿都不顺眼。一传十十传百,完全变了味。如果相识相知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怀疑呢?当初满怀善意,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如今只好中规中矩,谨慎持重了。
在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邻居有亡斧者”,就是一个人把平时砍柴的斧头丢了,他自己家里找不到,他怎么看他的邻居都像偷他斧头的人。三疑两不疑的疑心就上来了。后来自己在家里把斧头找到了,他怎么看他的邻居都不像偷斧头的人。所以你看,我们的心是妙用无穷,变化无穷。我们人类不能心灵直通,需要借助语言、肢体、表情、文字等才能交流。可是有时候五官也会产生误读,所见所闻都可能出现偏颇。活在世间,我们需要一定的戒心,但不需要过度的疑心。“疑”给事业交际带来无限的烦恼,疑心产生了心灵的隔阂,制造了工作中许多冤假错案。愿大家少一份猜疑,多一份理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要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就妄加猜疑,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不便。
第三个是“见”,这个见又分了若干个。先讲讲需要戒除的几个“见”。
第一个是“邪见”,就是我们对于问题的看法中有好多思想是“邪”的。什么叫“邪见”呢?看到善良的人做了很多好事,没有得到应有的好报;不少人做了很多坏事,却一直没有受到惩罚。就认为“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使得大家做人做事总用利益的角度衡量事物,不但得不到利益的好事不愿意做,甚至认为走邪门歪道更占便宜。这就叫“邪见”了。做好事不一定要回报,坏事那更是不应该做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社会会乱成什么样子?坏人最终不也是相互陷害吗?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才能国泰民安,和谐人生。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有了不同的想法就有了不同的道路。有时候就是因为一个错误的观念,害了自己一辈子。邪见的人,就走上了邪路,因为他没有正见,邪师就引导他走向了歧路。
第二个是“偏见”。单位里经常评职称,年底了,要选一些优秀分子,本来一个人为人很好,品质很好,做的很好,能力也很好,但是就因为有人心生嫉妒,或者不想让他优胜于自己,而对他产生了偏见。认为这个人不能用,或者是故意说那个人如何如何,这都是属于偏见的范畴,因为不正确的思想产生了偏见。如此一来,事业上必定是勾心斗角,你尔我诈。相信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氛围中工作。
第三个是“我见”。人们在世间看问题、做事情的时候会有一些执著,翻译成白话文——我是这样认为的。问题是事情本身和宇宙的真理,并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的,这个在佛法中叫“我见”。这种我见一旦在心里形成以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一种思想:我执。你会在生活中发现,有些人的性格特别偏激,有些人主观性特别强,只认为自己想的、说的、做的是对的,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我见”这种思想往往会给人的心理和社会造成伤害,而自己却不知道。
第四个是“边见”。本来一个萝卜有头有尾有中间,你没能看到它的全貌,只看到长在地面上的萝卜叶子,就说这是萝卜,这就叫“边见”。看不到实物的全貌,只看到了事物的片面。所以应该树立大局观,全盘兼顾,由表及里,深入分析,增强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能力。
第五个是“身见”。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执著于这条命,名为“身见”。希望自己吃的特别好,希望自己穿得特别好。还有些人过于爱美,今天把头发弄成这样,明天把头发弄成那样,总觉得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让自己很满意,实际上就是在外形上不断执着于自己的身体。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从小到老,新陈代谢,缘起缘灭的。生老病死,谁也逃不掉。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随时都在发展变化。但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必然规律,牢牢地执着于“我”,执着于“我”的美貌、金钱、权利,把自己害得很苦,时间一长连面相都变“苦”了。不如道法自然,让自己过得更洒脱一点。
第六个是“断灭见”。佛讲空,是为了破除我们的贪婪。有些人没搞清楚,以为佛讲空是唯一的真理,信了佛以后消极厌世,任何事情都不想做了。唱佛歌、说佛话、吃佛饭、穿佛衣,偏偏就是不干实事。很多佛教徒很虔诚,修行却产生了“断灭见”,毁身灭智,消极无为。官不能当,钱不能挣,甚至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虽然说两眼一闭,两脚一蹬,金钱和权利带不走,但是我们还活在人间,是消费者。我们有义务服务社会,建设祖国。
而佛陀,他希望所有生命都能够正见。讲到正见的时候,可以旁征博引一下。儒家讲中庸,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人生在世,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者是面对自己的物质世界,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要适度。这个“中”,准确的解释为适度。而什么叫庸呢?庸带有坚持的意思。就是你认准了“中”是一个真理,不偏不倚谓之中,认清了宇宙万物间的平衡点的时候,你就不要受人的干扰,坚持这一点,合起来就叫中庸。
佛教里用了一个“中道”,是非常深的。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讲,就像河里漂木头,不要住在左岸,也不要住在右岸,沿河流顺流而下,飘进大海,这就是中道。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空”。释迦牟尼讲“空”,讲“有”,其目的是让我们对“有”看得明明白白,对“空”领悟的更为透彻,不要黏到两边。如果落到空的一边叫断灭见,就是平时说的消极厌世。但是把金钱、权力、地位看得非常的重,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就没有真朋友,活得太累。一个人要行与中道,执着于哪一边都不好。活在人世间,官有官道,商有商道,花有花道,茶有茶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要专心致志的领悟自己的“中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个“中道”就是我们的事业生命线,是安全的保障,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2.“定”对于人生事业的意义?
定,大纲是“淡定”、“稳定”、“定向”。这个三个定,在佛教里叫“世间定”。人的一生是需要设计的,需要“定向”,所谓定向就是立志,就是锁定自己的目标。中国古代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做人,做事必须要定向。同样是一群学生,三年五年后在自己的岗位上,差别就出来了,凡是取得成就的人,他必定“定向爆破”。如果你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将一事无成。什么是“稳定”呢?中国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家庭。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他的家庭不稳定,他的人生就很难搞好。一个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如果朝令夕改,就谈不上发展,一个人也如此,一定要保持生命的稳定状态才能发展。然后,再谈“淡定”。比如,在官场和商场上,一定要淡定。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一定是非常淡定的。如果不淡定,在出现危机的时候,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新兴学说“成功学”广受人们的追捧。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虽然此学说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找不到错误,但是对于“成功”的过分追求,很容易让人走向极端,为了“一定要成功”趋之若狂。高强度地激励使人热血沸腾,以至“加速”无处不在。还误认为应当如此,要为“成功”付出一切!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为了“成功”,人们牺牲了太多其他的幸福,社会变得异常浮躁和功利。客观事实告诉我们能成功的人是如此之少,成功学的教导使那些所谓没有成功的人感到更加的难过。且这套理论是西学东用,不一定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不可能是放任四海皆准的真理。事业确实需要定向,但不能脱离自身情况乱定,我们所有人都活在经验当中,但别人的经验,作用于己,便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更需要淡定的心态,稳定的生活,理性的确定自己的事业航标。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要爱岗敬业,做人诚实本分,聪明善良,这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为社会最高的指标是和谐大同,如果你的信仰和文化建设搞得好,你会对社会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你就是成功的人。雷锋同志就是用这样的行动,塑造了闻名中外的“雷锋精神”,成了世人尊重和学习的典范。
要想定,必须先静下来。第一“静能养性”。长期的静可以使我们思想的妄念和身体的毒素慢慢排除,自性的智慧、光明、阳气就会升起来。第二“静能益智”。如果你没有一个静的心态,你是不能够领会一本书的大意的,当你看人的时候你是不聚焦的,当你对社会问题做判断的时候你的心是散乱的。很多佛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的成就和长寿,都与静有很大的关系。人生需要定海神针,练就“世间定”对人生和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益处。
3.“慧”对于人生事业的重要性。
人生需要戒和定,更需要“慧”,佛教里叫慧根。一个人事业的成就、学问的高低取决于他的慧根;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于他有没有慧根。这个慧根是什么?这个慧根的质点就是悟性。所以我们要学文,以此来启发自己的悟性。
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智慧,这三者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是因,化是果,文是手段,化是目的。为什么要学文,读书明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才去学文。学完文以后,要化性。通过学习这些道理,改变自己的劣习、劣性,让心性更加纯净,淡定,仁慈,智慧。智慧是心灵的觉悟,悟到大道以后,抓住当下,让我们的心在一种光明的境地,如如不动,坦然面对,少一点得失,多一份快乐,少一点污染,多一份清凉。佛教里修行的是智慧,不是学知识。释迦牟尼不是像科学家问出十万个为什么,而是要通过对大大小小世界的揭示,来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心。释迦牟尼佛是觉悟了的,虽然他并没有创造真理,但他发现了真理,他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他把他发现的真理用讲经的方式说出来,这就是佛法。释迦牟尼佛一生就在做着一件事,他是医生,他讲的法是药,他就是要为芸芸众生启发智慧之门,让我们开发自己的智慧。开发智慧以后,让我们做两件事。一个是当下解脱,万物与我同在。另一件事,就是劝你把恶源斩断,不管间接的,还是直接的恶心恶行,最终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损害。
还有一些事,必须要提一下。佛教界有些学问僧,学位高,学位好,但其人品、僧格、道行却大相径庭。问题出在哪里?以佛法为学问,没有化性,没有以心去体征。以佛教为事业,只追求功名成就,而忘记了修行清净、解脱的根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他怕门徒们执着于他说的法,就说我实在没有说法,如果说我有法可说就是在诽谤我,这话含义非常深。他不愿意为自己树碑立传,只是想把道理讲给我们听,使每个众生明了自己的心性,何等伟大。很多高级知识分子说,佛法博大精深,因为释迦牟尼佛的伟大思想和学说征服了他们。佛法的教义的目的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不是为了概念而概念。切莫法执,困在了文字概念里;切莫虚荣,修的是平常心是道。
当我们听了释迦牟尼的言教,听了孔子的言教,听了老子、庄子,乃至于马克思的教育之后,我们应该用他们的理论变成我们内在的经验,然后去指导我们的人生事业,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有价值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由迷到悟,由污染到清净,由束缚到解脱。其目的,是让我们达到这样一种智慧的状态。
总结:
戒定慧三者有内在的关系,一就是三,三就是一。如果一个人一生当中设计事业、修炼人生,能够按照戒、定、慧三学去做,那么,它就具有广泛的普世意义。
所以说我们需要修心,“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我们好好想一想,贪、嗔、痴、慢、疑、见,是不是我们内心的六大毒素呢?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好比太阳本来就挂在天上,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就是被这六大毒素的乌云给遮住了。把这六大毒素排除干净,当下就是圣人,当下就是佛。学佛其实是学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才能建设人生。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了佛教,烧香拜佛是为了表示恭敬,不是求物质上的利益。佛不是摇钱树,佛不制乌纱帽,佛也不做红娘。平安不是求来的,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得来的。佛教只能解决心灵上的问题,通过学习佛法来修身养性,才能带来无上利益。佛教是在给我们提建议,提升生命质量。让我们树立一个淡定的、宏观的、超然的人生观,而不要囿于自我、囿于自我的得失,对我们可能会有所启发。
“戒定慧三学”,可以把它看成是立身之本、事业之本、治国之本,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吴俊江
2013.2.25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